張娟娟
摘 要:高中英語是高中幾大學科中重要的學科之一,其綜合性強,涵蓋了聽、說、讀、寫,同時,英語還是一個重要的交流語言工具,是日后學習工作的基礎。隨著我國與國際的接軌,學好英語顯得越來越重要,如何讓學生在課堂中學習和綜合運用這門語言是這次新課改的重要研究內容。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和發(fā)展,在英語教學中,怎樣才能讓學生學到更多、更廣的知識呢?與大家共同了解一下新課改環(huán)境下的教學方法——翻轉課堂,以及翻轉課堂在英語教學中的應用。
關鍵詞:高中英語;翻轉課堂;小組合作
隨著經濟的發(fā)展和社會的進步,教育也在不斷地進行改革,英語的教學方法也在變化,新課程以學生為主體,重視學生的課堂參與性,教師應該改變原有的教學方式,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教師要注重對學生的引導和啟發(fā),讓學生不僅學會英語的理論知識,還要懂得實踐和應用,學習語言的目的是溝通和交流,將理論知識與實際生活聯系到一起,這樣才能夠激發(fā)學生的應用能力。
一、課前預習利用微課,幫助學生了解背景
教師在英語翻譯課程教學時,要充分利用微課進行教學,引導學生養(yǎng)成課前預習的好習慣。教師在課前準備微課,將所要講述的內容都用微課的形式設計出來,使學生通過微課可以直觀地了解學習內容,了解英語的文化背景,增加知識面。在高中英語教材中,通常課文都是記敘文,還包含小說等題材,要想讓學生了解課文,應該提前讓學生了解作者的寫作意圖,教師可以將這些內容制成微課,引導學生觀看,這樣可以促進學生的課堂學習。
高中英語教師可以將書本的教材內容制成微課視頻,這些視頻內容要大致與教材內容相符,也可以是對教材內容的補充??梢允菛|西方的民俗文化差異,東西方的思維習慣差異,風土人情和生活習慣等。英語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的教學手段,幫助學生增加這些文化方面的知識,這些知識都是課本中所沒有的。
二、課堂中師生之間的互動
教師要增加與學生之間的互動,有利于提高教學質量和課堂效率。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遇到不會的難題,可以與其他同學分享,也可以向老師請教。教師可以設置一些問題讓學生之間互相討論,討論的過程中不僅提高了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還提高了學生的英語翻譯能力,為學生今后學習英語奠定基礎。
三、充分調動學生積極性,激發(fā)學生學習熱情
教師在英語翻譯的教學中,要激發(fā)學生學習翻譯知識的熱情,促進學生主動學習的能力。英語翻譯的學習中,詞匯和語法是重點學習內容,但是詞匯和語法的學習對于很多學生來講都十分困難,內容枯燥乏味,很多學生堅持不下來,教師可以利用微課或者多媒體等形式,幫助學生記憶,提高英語翻譯學習的趣味性,使學生能夠主動參與到英語翻譯的學習中。
例如,英語教師在講解“turn(自轉),whirl(急轉),rotate(轉動),revolve(繞轉)”等詞匯時,教師可以將這些詞匯制成一個視頻,視頻的形式以動畫的形式播出,這樣可以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學生在掌握了這些單詞之后,在今后的翻譯中會游刃有余。教師可以針對這些單詞重點講解,分析這些單詞的不同含義,可以根據翻譯中經常出現的單詞,分析含義,引導學生學習這些單詞在句子或者是文章中的含義,用這種方法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單詞,為今后的翻譯的學習做一個鋪墊。
四、引導學生鞏固學習成果,提高整體學習效率
在高中英語翻譯課堂的教學中,教師應該對學生學過的知識及時的鞏固,幫助學生強化記憶,這樣才能夠使這些知識真正被學生消化吸收,變成自己的知識。在英語翻譯的教學課堂中,教師應該起引導的作用,在一整節(jié)課學習完之后,可以給學生布置一些翻譯的任務,在選擇任務時,教師應該尋找與本節(jié)課內容相近的任務,這樣可以幫助學生鞏固本節(jié)課的內容。教師要讓學生平時多積累單詞和句子,抓住重點和難點記憶,單詞的積累利于翻譯的學習。
同時,英語翻譯教師還可以給學生分成幾個小組,給學生留翻譯任務,讓小組之間展開談論,教師也可以加入學生的討論之中,糾正學生的發(fā)音和翻譯技巧,使學生可以熟練地使用語言。教師還應該鼓勵學生平時多用英語交流,提升學生的語言交際能力和口語表達能力。在課程的最后階段,學生可以自由發(fā)言,用英語闡述自己本節(jié)課都學習到哪些內容,對本節(jié)課程做一個反饋,使教學方法有所改進,對教師所教的翻譯內容提出建議,好的翻譯技巧可以保留,不好的翻譯方法應該改進,提高翻譯課堂的教學效率,這樣學生都能夠參與到課堂中,使英語翻譯教學的效率提高。
總而言之,英語翻譯教學是一種互動性的教學,教師要不斷地更新自己的教學方法和教學內容,與時俱進,激發(fā)學生參與課堂的意識,提高學生的主動性,促進英語翻譯教學的教學質量的提升,最終為學生的英語實踐能力和應用能力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余萍.翻轉課堂在英語教學中的應用[J].教學與管理,2014(9).
[2]商文.高中英語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探究[J].考試周刊,2015(10).
編輯 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