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軍
秋季開學伊始的升旗儀式上,少先隊大隊輔導(dǎo)員廖老師專門向全體同學宣講了《小學生日常行為規(guī)范》和新版《小學生守則》的相關(guān)內(nèi)容,號召同學們做一個遵規(guī)守紀,文明禮貌的好少年,共同努力,營造出學校良好的精神風貌。
一天上午,我正在上語文課,突然,廖老師輕輕敲門,進入了我們四(1)班的教室,并表示要臨時打斷一下,做一個小小的抽查測驗。
廖老師笑容可掬地隨機選取了幾名同學,問的問題其實并不難,諸如“作為少先隊員,升降國旗、奏唱國歌時應(yīng)該怎么做?”“在校園里,我們應(yīng)該如何愛護公物?”“放學路上假如有陌生人給你東西吃,你會隨便接受嗎?”這些很“小兒科”的問題對于四年級的學生來說不在話下,優(yōu)等生自然不用說了,就連平時不愛發(fā)言,性格內(nèi)向的學生對于這些常識性的問題也對答如流。廖老師聽后頻頻點頭,露出滿意的笑容。
差不多到了最后一個問題的時候,廖老師注意到本班發(fā)言積極分子鄧俊賢高高地舉著右手,躍躍欲試。于是徑直走到他面前,提問到:“同學,如果你某次上課遲到了,發(fā)現(xiàn)老師正在講課,你是從前門進,還是從后門進呢?”
這個問題毫無技術(shù)含量,對于鄧俊賢這樣頭腦靈活的學生來說簡直就是小菜一碟。誰知他噌地站起來,朗聲答道:“從后門進來?!痹捯粑绰洌瑢W們一片噓聲,廖老師顯出失望的神情,我也感到很詫異,這么簡單的一個問題他竟然會答錯,究竟是連基本的規(guī)矩都不懂,還是故意惡作劇呢?
于是廖老師又找了另外一名平時并不愛發(fā)言的同學,那位同學一下子就給出了理想的答案:“應(yīng)該走前門,向老師喊一聲:‘報告,等老師同意后再進教室。”
我的心里舒了一口氣,廖老師緊鎖的眉頭也展開了,同學們不約而同地向那位“救場”的同學投去贊許的目光。
廖老師走后我接著上課,但心里一直不太平靜:這是怎么了呢?平時聰明伶俐的鄧俊賢今天怎么會關(guān)鍵時候“掉鏈子”,給出讓人大跌眼鏡的答案呢?如果廖老師在下次的升旗儀式上說“有四年級的同學居然還認為上學遲到了應(yīng)該走后門進教室”,傳出去領(lǐng)導(dǎo)老師會不會認為我們班里學生的行為習慣很差,我這個班主任的班級管理工作有問題?
下午第三節(jié)召開班會,主題就是行為習慣的養(yǎng)成教育,想到上午鄧俊賢的“神”回答,于是我就讓他站起來,問道:“上課遲到時應(yīng)該從前門進去,你難道不知道嗎?”
“知道,在幼兒園的時候老師就講過?!?/p>
“那你怎么能回答‘走后門呢?”
他突然變得很矛盾,有些訥訥地說:“以前學校的班主任告訴我們說,如果誰上課遲到了,如果老師在講課,不需要從前門打報告進教室,可以從后門靜悄悄地進入,這樣就能不打斷老師的講課和同學們的聽講,也免得遲到的同學難堪。遲到的同學可以在下課后單獨找老師說明理由?!?/p>
聽了鄧俊賢不緊不慢的話,同學們都愣住了,還有個別男同學向他努努嘴,蹺起了大拇指。
我的心里突然涌起一種愧疚和感動,身為一名從教二十余載的資深班主任,我第一次聽到了關(guān)于“上課遲到走后門”的如此打動人心又合情合理的解釋。在真誠地欽佩鄧俊賢以前的班主任心思細密與寬容大度的同時,也不禁反思起自己的簡單與輕率。以往無論是班級管理中處理學生間的矛盾沖突,還是課堂上評價學生的回答問題,我很少去做深入細致調(diào)查研究,常不給學生解釋說明的機會,便匆忙地定性為對與錯、是與非。在這件事上,也許我和許多老師一樣,更傾向于獲得一個“普適”的標準答案,而且對學生來說是沒有其他選項的唯一答案,卻沒有去探尋“錯誤答案”背后發(fā)人深省的原因。
是的,作為一名優(yōu)秀的教師,我們有必要蹲下來,走近學生,傾聽他們的聲音,感知他們豐富的內(nèi)心世界。我覺得不僅僅是我,還有廖老師,以及所有老師都應(yīng)該向鄧俊賢同學之前的班主任致敬,在規(guī)范和制度的面前,多一些人性化的關(guān)懷;也應(yīng)該向鄧俊賢同學之前這樣堅守信念,不惜招致批評和嘲笑而毅然鼓起勇氣這樣回答由衷地點贊。
【作者單位:湖北省襄陽市恒大名都小學】
作文周刊(教師版)2016年3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