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孟展
摘 要:本文通過對傳統(tǒng)教學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結合學情,利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對“工程制圖”課程教學進行改革,通過對知識傳授和知識內(nèi)化兩個學習過程的顛倒安排,充分發(fā)揮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通過對課堂教學實踐的高效利用,全面提升課堂互動交流環(huán)節(jié),實現(xiàn)有效分層教學。
關鍵詞:工程制圖;翻轉課堂;高職高專;改革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一、引言
翻轉課堂是一種將傳統(tǒng)課堂教學過程與課余學習活動進行轉換的新型教學形式。自2011年以來,翻轉課堂已成為全球教育界的一個熱詞,逐漸為眾多教師所熟識。翻轉課堂引入到中國后,在開始的一段時間內(nèi),在對其的消化過程中產(chǎn)生了一定的誤解。如有人認為翻轉課堂就是我們以前在做的在線課堂或是網(wǎng)絡課程,也有人認為翻轉課堂就是微課程。大量的教學案例證明,翻轉課堂不等于在線課堂。它并不否認課堂的重要性,其實是更突出了課堂在教學過程中的地位。課堂時間并不只是用來傳授知識,而是用來進行學習交流,師生交流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交流在視頻演示中需注意的問題。教師并不是課堂的主體,而是作為引導者,進行課堂學習交流的方向引導。由于先進信息技術的存在,基于“互聯(lián)網(wǎng)+”技術,我們可以利用多種手段進行課堂翻轉,實時反饋跟蹤,打破空間、時間的限制,建立全方位、立體化、全過程評價的教學體系。
二、傳統(tǒng)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工程制圖”是浙江醫(yī)藥高等??茖W校面向化學制藥技術、生物制藥技術等專業(yè)開設的專業(yè)基礎課程,主要培養(yǎng)學生的讀圖能力及初步繪圖的能力。傳統(tǒng)教學的知識本位教學模式在人才培養(yǎng)中存在著較多的問題。高職學生基本都沒有預習的習慣,導致上課時對學習內(nèi)容不熟悉,不了解。上課過程中,主要以教師講授、演示為主的方式開展教學。師生互動主要以提問為主。教學評價包括出勤、作業(yè)、期末考試等。課后一般以作業(yè)為主,很少復習。學生學習興趣不濃厚,對課程學習掌握程度不夠。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所采用的教學手段不夠豐富,多媒體、圖片、視頻等形式呈現(xiàn)不足。同時,傳統(tǒng)課堂難以解決學生差異化問題。學生基礎差異大,由于在中職階段學校沒有開設幾何課程,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薄弱,在課堂教學中學生總覺得課程難度太大,難以理解掌握,課程進度難以達到要求?!肮こ讨茍D”要求的空間想象能力、建模能力在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下較難得到培養(yǎng)。
三、翻轉課堂的設計與實施
基于上述學情分析,我們考慮用翻轉課堂形式對“工程制圖”課程進行改革。
教學準備階段:在課程開始前,明確教學目標,按照課程標準,確定知識點,將知識碎片化。不考慮對理論知識的重復學習頻率及知識點的輕重緩急,將教學項目涉及的所有知識點都詳盡地包含在各微視頻中。如制圖國家標準,將細分為圖紙幅面、標題欄填寫、字體、圖線練習等。根據(jù)對知識點的理解以及教學需求,使用Camtasia 、Storyline等軟件制作微視頻,將文稿、圖片、動畫、視頻等綜合,并加入學生喜歡的動漫元素、圖片、音樂等,使之符合學生學習習慣、欣賞品味。通過計算機技術,將抽象的文字、圖片轉化為可視、生動形象的視頻內(nèi)容。通過QQ群或微信公眾號等形式發(fā)布微視頻,學生能隨時隨地在舒適環(huán)境中學習,可根據(jù)自身情況安排學習進度,通過QQ進行集體討論和一對一交流。
課堂組織教學階段:首先進行小測試,對課前自習情況進行檢查。學生在課前通過觀看教學微視頻對教學內(nèi)容有了大體的了解和掌握,并記錄下自學過程中遇到的難題。針對具體情況,對碎片化知識進行討論,由學生根據(jù)微視頻及預習情況進行小組討論,由組長作為教師的助手,對各小組的交流情況、項目開展情況進行監(jiān)督,及時和教師交流遇到的問題,并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進行分類歸納。教師鼓勵學生通過協(xié)作探究的方式來解決問題,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能力、合作精神、獨立思考的能力和探索精神。對于普遍性問題,采用大討論形式進行交流,鼓勵學生多發(fā)言,以探索為主要形式進行教學。對偏難的個別問題,進行個別交流,針對學生不同情況進行分層教學。由于改變了原來教師為主導的教學模式,新的教學模式對教師的專業(yè)素質(zhì)有了更高的要求。教師在課前應該熟悉“工程制圖”等各領域的相關專業(yè)知識,預估學習過程中可能會出現(xiàn)的問題,并準備好解決方案,盡量按照預想設計進行教學。最后進行各組互評及成果展示,使學生清楚自己的學習情況,并對知識進行進一步的梳理和鞏固,由教師對教學成果進行評價。
課后總結階段:教師對教學過程中學生容易出現(xiàn)的問題進行歸納總結,針對問題,查閱相關資料并對其進行詳細研究整理,把相關內(nèi)容補充到教學課件中,使教學課件包含的內(nèi)容更加廣泛,有深度。學生對課堂上所學的知識進行總結,寫學習體會,對自己在教學過程中學會的知識以及學習知識的過程進行反思評價,在總結、反思與評價過程中完成對知識的鞏固。
四、取得的成效
在完成“工程制圖”翻轉課堂教學任務后,我們對班級學生進行了問卷調(diào)查。調(diào)查結果表明,所有的學生認為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符合他們的學習要求,能有效提高教學效率。90%以上的學生認為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更加自由,能促進師生互動交流及團隊協(xié)作。95%以上的學生認為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培養(yǎng)了他們獨立思考的能力、交流能力。基于翻轉課堂的工程制圖教學改革得到了學生、教學督導、教師的認可。
以D15化學制藥1~2班作為試驗班,D15化學制藥3~4班作為對比班。D15化學制藥1~2班采用翻轉課堂模式進行教學,D15化學制藥3~4班采用傳統(tǒng)教學模式。在課堂中,D15化學制藥1~2班明顯更加活躍,課堂互動更多,有預習的準備,有更多的問題亟待解決,在上課過程中帶著問題進行獨立思考,在課后的任務完成過程中體現(xiàn)為有更好的動手能力。期末考試中,D15化學制藥1~2班比D15化學制藥3~4班同學平均分高9.1分,且基本無低分。在其他課程中也有類似的表現(xiàn)。
五、結語
相比傳統(tǒng)教學模式,翻轉課堂是重大革新。翻轉課堂以信息技術為支撐,以學生為中心,充分調(diào)動學生之間的合作,增加師生互動。在精心設計、實施教學過程中確實起到了較好的效果。但在實施過程中也發(fā)現(xiàn),翻轉課堂對學生有更高的要求,要求學生有更高的學習積極性、主動性;對教師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教師具有一定的視頻拍攝、剪輯、音頻處理的能力,有較高的藝術素養(yǎng)等。這些問題都需要在今后的教學過程中解決。在后續(xù)的教學過程中,嘗試將線上線下課堂進行有機結合,在教學改革中不斷提升自身的素質(zhì)和能力,使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更適應高等職業(yè)教育的現(xiàn)狀和發(fā)展。
參考文獻:
[1]程瑾瑜.基于MOOCs理念的翻轉課堂設計原則[J].海外英語,2016(8):54-55.
[2]石璞璞.基于BB平臺的《商務英語》翻轉課堂教學探究[J].教育教學論壇,2016(21):198-199.
[3]張金磊,王 穎,張寶輝.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研究[J].遠程教育雜志,2012(4):46-51.
[4]何朝陽,歐玉芳,曹 祁.美國大學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啟示[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4(2):148-151.
[5]吳德方.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研究[J].時代農(nóng)機,2015(11):117-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