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存章
我當年在大寨任駐點記者13年。離開多年后重回大寨,相見幾位老熟人,他們沒有記著我寫過什么文章,而是親熱地握著我的手說:“咱們一起動彈(方言,指勞動)過。”勞動建感情,汗水結友誼,一起擔糞、拉車、修地、鋤苗、收割、打場,我最難忘的是留在“海綿田”里的腳印。
最早的腳印
1964年春天,山西人民廣播電臺農(nóng)村部主任包顯瑛派我到大寨采訪,為河北電臺采寫專題報道,介紹大寨“三深”(深耕、深種、深刨)種植法。
冰消雪化,大地解凍。層層石壩,塊塊梯田,土壤松軟,地面平展。參觀人群走在虎頭山彎彎曲曲的小路上。
我在大寨接待站說明員張文生的陪同下走進老墳溝。我問,能不能進地里走走?張說,參觀人員不允許進田里踩的,你是記者可以到地邊站站。我接受這個優(yōu)待,一只腳踩到地堾邊上,一只腳伸到田頭土面,突然覺得像棉花似松軟,鞋面陷進土地里,沒有能碰到“硬”的感覺。
文生解釋說:這是“海綿田”,有3個特點:第一是平。只有土地平整了,才能更好地蓄水、保土、保肥。第二是活。就是土壤中水、肥、氣、熱、微生物各種肥力因素的上下運轉交流,都處于十分活躍的狀態(tài),促進了養(yǎng)分的分解過程,使土壤的供肥力增強。第三是厚。這里的活土層有的在一米以上,有的在兩三米以上。土體是“海綿田”的基礎,這樣厚的土體成了水、肥、氣、熱的積存“倉庫”。
回到接待站,我向在大寨蹲點的省農(nóng)科院專家王樹樓請教。他說,人們稱“海綿田”是“小雨不出田,中雨不出溝,大雨不成災”,旱澇保豐收的穩(wěn)產(chǎn)高產(chǎn)田。解放前,大寨每畝地每年只能收糧50多公斤,還是差不多的氣候條件,到20世紀70年代每畝產(chǎn)量增加到500公斤以上。大寨科研組1974年測定,“海綿田”在一尺厚的土層內(nèi),梁、溝、坡地的土壤中有機質(zhì)含量為15%,比鄰村高47.8%。土壤含氮量為1.5%,比鄰村高47%。每一立方米的土壤中容水1100多斤,比鄰村多100多斤。10厘米厚的土壤中,蒸發(fā)量比鄰村少16.4%。一尺厚的土層內(nèi)含水量,比鄰村多2.7%。這就是海綿田“天旱不見旱,雨澇不見澇的奧妙”。
我翻閱建設大寨田的資料,看到“海綿田”重在改土,不僅要改變土地的外形,還要改造土性。大寨的土質(zhì)很復雜,有紅土、白土、黑土、沙土。不同的土質(zhì)有好的一面,也有差的一面。比如紅土,保肥、保水性好,但土質(zhì)硬,結構緊,耕作不方便,通氣性差。白土、沙土,土質(zhì)軟,結構松,耕作方便,但保水、保肥性不好。根據(jù)這些特點,大寨人“順天而行”,在改造土壤方面講辯證法。具體做法是:在整修每一塊土地時,針對不同土質(zhì)選墊異樣土進行改良。比如紅土地里墊沙土,沙土地里墊黏土。有的地塊還要連續(xù)墊幾年,使各種土地都具有保肥性、保水性、通氣性,耕作方便的特點。
經(jīng)過一周調(diào)查,我寫成一篇5000多字的紀實報道,送昔陽縣副書記、大寨接待站負責人劉樹崗審核。他順利通過,并對我說:“看來你還是對種地熟悉哩。”我說:“在家鄉(xiāng)當過3年農(nóng)民?!?/p>
最深的腳印
1967年冬天,我被山西電臺編輯部派到大寨任常駐記者。經(jīng)過努力逐漸有了與社員一起勞動的機會,留在狼窩掌、后底溝、小背峪溝、趙北峪溝、趕牛道溝、泉水洼、籮面垴“海綿田”里的腳印多起來。
1968年夏天,老貧農(nóng)牛國棟成為教我深刨玉茭(即玉米)田的老師。大寨田的玉茭苗長到2尺多高,定苗后曾鋤過一遍。這時再進行深刨,是為了蓄水抗旱。
我在家鄉(xiāng)種田時鋤過玉茭,沒想到在大寨深刨玉茭卻遇到難關。我穿著鞋踏進“海綿田”,老牛喊:“快脫鞋!快脫鞋!”我坐在地邊,脫掉鞋襪,赤腳站在兩行玉茭苗間用镢頭只刨了幾下,老牛喊住我,走過來說:“不行!不行!沒留下蓄水的坑坑?!?/p>
老牛彎下腰,手把手教我,先抬右腿刨右行,后抬左腿刨左行左右開弓,前后腿配合,刨過去的田不能留下亂腳印,只準留下一個挨一個的“小水庫”(深腳?。?/p>
我回頭瞅瞅老牛刨過的地面,按照他要求的規(guī)則去做,不一會兒,頭上冒汗,胳膊和腿發(fā)酸,這時咬咬牙,堅持刨到地頭,又堅持返回來刨,跟著老師從地邊刨到地根,腳下的玉茭田留下一行行蓄水坑,看不到踩的腳印,玉茭苗齊刷刷地好像在招手歡迎我。
我跟著社員們刨了半天,收工的時候,老??湮遥骸澳銓W得還挺快哩!”
最實的腳印
1972年春天大旱,大寨人擔水抗旱播種。5月3日晚,召開社員動員大會,我坐在會議室旁聽。大隊長賈承讓講話:“大家討論一下,擔水點種的8道工序合適不合適?要統(tǒng)一思想,大家齊心辦,缺了苗,誰負責?大寨快500口人靠這吃飯,還要支援國家!”
第二天,賈承讓領著社員們在狼窩掌“海綿田”里示范挖坑點水播種法,我跟著去學習。他在前頭操作,我在后邊實踐,一道工序緊扣一道工序。老賈再三叮囑:“執(zhí)行好是高質(zhì)量,執(zhí)行不好質(zhì)量低,千萬馬虎不得!”他還一遍遍地重復著重要的流程:
“刨坑。水坑,蓄住水,保苗出土。下種株和行都要嚴格,錯一個也要毀掉。少刨坑坑浪費地,少種一株少收半斤,50株就是幾十斤?!薄皾菜?。一桶水澆幾株,不能死規(guī)定一坑澆多少水,這要看什么地澆多少合適,看地形看土澆,地干的,一桶水澆5至6株;最少的,如黃坰地澆水少一些,一桶澆7至9株?!薄胺C。要用镢頭轉圈,打破舊茬,必須把窩邊土刨活?!薄扮P玉茭籽下種,不能拿鉤镢,必須鏟在坑中間,如果歪了,一尺長镢鏟到干土邊上,勞而無功,要鏟到濕土邊。鏟土要考慮上磷肥的地方,弄一株成一株。上磷肥,必須撒開,因為玉米苗長大根要散開長,吸收肥料?!薄胺N深淺問題也挺重要。牽牛人不要跟上犁坰走,牽一天牛要胳膊困,不然踩了坑,對種子發(fā)芽不利?!?/p>
老賈一邊干,一邊開導,最怕一環(huán)扣不住一環(huán)。他又說:“還要趕獾,每天晚上派兩個社員去巡邏,防獾把玉米種子吃掉?!?/p>
一連幾天,我緊跟著賈承讓學習抗旱播種技術,被大寨人為革命種田的“認真”態(tài)度所感動,邊做邊記,整理成一篇《告全縣農(nóng)民抗旱播種一封信》,由昔陽縣委、縣政府及時印發(fā)各社各隊,號召全縣人民學習大寨人擔水抗旱、播種玉米的態(tài)度和技術。這一年,昔陽縣倡導的“天大旱,人大干,千里百擔一畝苗”的口號,就是大寨人倡議的。也是我留在“海綿田”一次最實在的腳印。
最難的腳印
俗話說:“春旱不怕旱,秋旱減一半?!贝笳瘬シN保住了全苗,莊稼長得齊刷刷。想不到又遇到卡脖子的秋旱。黨支部副書記梁便良負責引來郭莊水庫的水澆地。我主動投入了這次保豐收活動。
我跟著老梁扛著鐵鍬走進康家?guī)X谷田。他在前邊開閘放水,我在后邊田埂上挖水口、堵水口,澆透一塊谷田,再澆一塊。兩人合作默契。
“快來,快來,跑水啦!”只聽老梁急促地喊,他挽起褲腿,跳進了泥水里。我也立馬脫鞋挽褲下了水。大水沖開了一條又深又長的田鼠洞,渠水一個勁地向下漏。我倆深一腳,淺一腳,鏟土堵洞口,想不到“海綿田”的土壤很細,一經(jīng)水沖,泥濘遍地,前腳剛拔出來,后腳就又陷進去。眼看我要倒在泥漿里,老梁伸過右手拉住我的左手說:“快站穩(wěn),再往前走!”這時,我嘗到了“艱難跋涉”4個字的滋味。費盡九牛二虎之力,堵住了鼠洞,嘩嘩的渠水流進塊塊谷田,正在吐穗的谷子得救了!
在地頭休息時,我看到老梁一雙粗黑的腳板硬繭似鐵板,人稱他是“鐵肩膀”,春天一起挑糞時,我目睹過他雙肩上的硬繭,還撫摸過他雙手上的硬繭,“三繭一身”,打鐵先要本身硬,無愧大寨帶頭人。老梁點燃一支煙,解解困。他給我講述他的童年:“家里窮,冬天,我沒穿過襪子,鞋是前露腳尖,后露腳跟。老陳(永貴)領我們老漢娃娃成立‘老少組時,夜里看羊,他怕我睡著被羊踩著,總是半夜開罷會來羊臥地照看我……”“建設‘海綿田”可不容易,社員們不知流過多少汗,擦皮碰傷流血不算,還舍上命,支委趙大和、一心為集體的趙小和、民兵連長石桂林都是犧牲在建設大寨田的工地上,老梁回憶起戰(zhàn)友十分悲痛!
窮苦艱難悲痛化為力量。大寨人踏著烈士們奉獻一生留在“海綿田”上的腳印繼續(xù)前進!大寨人踏著陳永貴為首的領頭人留在改造七溝八梁一面坡上的腳印邁向新的高峰!大寨人踏著郭鳳蓮為隊長的鐵姑娘們吃“冰碴飯”三戰(zhàn)狼窩掌留下的腳印建設新農(nóng)村!留在“海綿田”上的腳印是英雄大寨人的無字豐碑。
時間過去半個多世紀,我每每想起自己留在“海綿田”上難以忘卻的腳印,這是我多年來步步努力奮斗的精神力量!
(責編 王燕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