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構建近代歷史全景、促進建筑遺產保護
——明治日本產業(yè)革命遺產的啟示

2017-02-28 06:22傅舒蘭
自然與文化遺產研究 2017年1期
關鍵詞:遺產日本建筑

傅舒蘭

(浙江大學建筑工程學院,杭州 310058)

構建近代歷史全景、促進建筑遺產保護
——明治日本產業(yè)革命遺產的啟示

傅舒蘭

(浙江大學建筑工程學院,杭州 310058)

通過對日本案例的解讀與分析,提示近代建筑遺產保護對于構建歷史全景的重要作用。文章先從日本近代化相關遺產保護的主要框架和研究背景入手,繼而對“明治日本產業(yè)革命遺產”列入世界遺產的過程及其意圖進行了解讀。并此在基礎上,抽取其中較為代表性的端島案例,進一步分析了其保護手段與趨勢。

近代歷史;建筑遺產;明治日本產業(yè)革命遺產;端島

在我國,對于近代建筑的研究,已經(jīng)較早地于20世紀50年代展開。其中包括劉先覺在梁思成指導下完成的清華大學碩士論文“中國近百年的建筑研究(1956)”,以及1958年到1962年圍繞中國建筑史教材編寫工作,由建筑科學研究院與建筑理論及歷史研究室共同展開的調研。到了20世紀80年代,又由清華大學的汪坦與東京大學藤森照信合作展開了中國各重要城市的近代建筑普查工作,其成果為總計16冊的《近代建筑總覽》出版物。同時,近代建筑的保護也較早地于20世紀60年代通過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指定工作開展起來,從1961年第一批開始,已經(jīng)通過“革命遺址及革命紀念建筑物”的定義保護了一批(如中山陵等)重要近代建筑物與建筑物群,到1996年的第四批更是明確設立了“近現(xiàn)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筑”新類型項目來定義并保護近代建筑??梢?,對于近代建筑的重要性以及其保護的必要性,在專業(yè)的層面上早已不是一個新問題,而是具備了共識與研究基礎的。

但是,在近年來快速城市發(fā)展過程中,以近代建筑為首的城市遺產保護受到了很大的沖擊。引起社會廣泛關注和爭議的標志性事件有青島老火車站的拆除、梁思成故居的拆除,以及最近的“共和國科學第一樓”中科院原子能樓的拆除等等,這些事件都是在越古越值錢的價值觀以及追求短快省的資本取向下產生的結果。而這些事件興起的過程中,最為讓人擔心與關注的是,一種近來變得越發(fā)普遍的、將近代建筑保護當作城市發(fā)展絆腳石的“認識”:不再適合現(xiàn)代使用需求的近代建筑物,本體并不是遺存孤例、沒有過多的保護價值,理應拆除更新。這種認識的最大問題在于,忽視了近代建筑作為罕見的歷史可見物,在塑造城市延續(xù)完整的發(fā)展脈絡以及在構建中華民族與國家近代化發(fā)展全景中的實證價值。為更好地詮釋這個觀點,本文將提供日本作為觀察和分析的對象,通過從其對近代化遺產保護的總體構架到具體案例操作的層層剖析,逐一揭示近代建筑遺產在構建國家民族近代化語境中發(fā)揮的重要實證價值及近代建筑遺產的保護趨勢。

1日本近代化相關遺產保護的主要框架和研究背景

日本早在1919年就開始通過立法來保護國內的相關文化古跡①1919年起,相繼通過了《史跡名勝天然紀念物保存法》(1919年4月10日,法律第43號)、《國寶保存法》(1929年3月28日,法律第17號)、《文化財保護法》(1950年5月30日,法律第214號)等法律。(引自:西村幸夫,都市保全計畫,東京大學出版會,2004年,917- 931頁)。,但正式與UNESCO締結世界遺產條約則是到了相對較晚的1992年。目前在日本國內,自然遺產由環(huán)境省自然環(huán)境局負責,受國立公園法保護;文化遺產由文化廳負責,受文化財保護法保護。從遺產保護的角度看,近代化相關遺產屬于文化遺產的大范疇,因此主要由文化廳負責,但由于其中往往涉及產業(yè)問題,因此必須同時由經(jīng)濟產業(yè)省共同討論。目前,日本國內對于近代化相關遺產的評價和研究,存在兩個標準。

一是文化廳負責的文化財?shù)脑u價框架下,隸屬于近代化相關的條目指定范疇,受文化財保護法保護。文化財評價框架下近代化相關遺產,除了在“重要文化的景觀”評選中覆蓋了與近代化采掘和制造業(yè)相關的礦山、采石場、工廠群等景觀地區(qū)之外,還有“有形文化財”的“近代建造物的指定”,以及“重要傳統(tǒng)建造物群保存地區(qū)”中與近代化相關的指定??傮w上來說,是在與近代化的大概念下,從廣到狹,通過建筑物外部整體環(huán)境的文化景觀、建筑群、建筑單體3個層面來綜合覆蓋保護的范疇。

二是由經(jīng)濟產業(yè)省的“近代化產業(yè)遺產”的認證體系下,并對通過認證的遺產制定一系列再利用相關的政策和具體提案,主要目的是為了促進地方經(jīng)濟發(fā)展。日本經(jīng)濟產業(yè)省是從2007年開始組成產業(yè)遺產活用委員會,開始“近代化產業(yè)遺產”的評選。2007年11月評選出首批33件的近代化產業(yè)遺產群(575處單體),在2009年2月6日繼續(xù)評選出第二批33件的近代化產業(yè)遺產群(540處單體)。登錄的遺產群大多通過產業(yè)發(fā)展的類型以及關聯(lián)性來組織,所以常常一件內包括許多處跨縣指定的單體。(縣即相當于我國“省”的區(qū)劃單位,下同)(圖1)

圖1 日本近代化相關遺產的保護框架示意圖(來源:作者自繪)

日本國內近代化遺產相關的研究,大致從兩個方面展開:一支是較早在建筑學領域內對于近代建筑的研究②有點用語上微妙的差異,在日本史的斷代語境中“近代”指的是明治維新開始一直延續(xù)到當代,所以近代同時涵蓋現(xiàn)代,例如《近代建筑》實際是刊載當代優(yōu)秀建筑涉及案例的期刊。而本文中的敘述,主要還是圍繞中文語境下的近代化含義,把時段限定在近代化開始的明治時期、以及其后的大正、昭和時期。。在20世紀20年代岸田日出刀引入歐洲近代建筑史論后,先是在20世紀30年代以伊東忠太為核心展開對日本明治時期建筑的調查研究,到了二戰(zhàn)后又進一步拓展到大正、昭和時期的建筑。日本建筑學會在1976年新訂出版的《近代建筑史圖集》就是對歷年調查積累的總結性成果,而近代建筑史的研究也作為建筑史研究中重要的分支領域確立了其學術地位和根基。另一支則是較后圍繞著“產業(yè)遺產”(industrial heritage)概念展開的。日本在1977年2月 成立了全國性的產業(yè)考古學會,并創(chuàng)辦學會刊物《產業(yè)考古學》,對國內外的研究成果加以介紹③產業(yè)考古學會網(wǎng)頁,http://jias.o.oo7.jp/outline/JIAS_soshiki.html,2012/5/21。,飯塚一雄④飯塚一雄的相關主要著作有:①飯塚一雄,技術文化の博物誌,柏書,1982年,1- 207頁;②飯塚一雄,技術文化の博物誌(第2集),柏書房,1983年,1- 220頁;③飯塚一雄,技術史の旅,日立製作所,1985年,1- 43頁;④飯塚一雄,技術文化の再発見:フィールドノート,パンリサーチインスティテュート,1988年,1- 203頁等。、加藤康子⑤加藤康子的相關著作有:加藤康子,産業(yè)遺産―「地域と市民の歴史」への旅,日本経済新聞社,999年,1- 306頁。、清水慶一⑥清水慶一的相關代表著作有:清水慶一,建設はじめて物語,筑摩書房,1994年,1- 141頁;清水慶一,ニッポン近代化遺産の旅,朝日新聞社,2002年,1- 231頁;清水慶一,近代化遺産探訪-知られざる明治大正昭和,エクスナレッジ,2007年,1- 239頁;清水慶一,日本の技術革新 (放送大學教材),放送大學教育振興會,2008年,1- 203頁等。都是代表性的人物,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在清水慶一的主持下,從2001年起日本國立科學博物館開始分65類別展開了關于產業(yè)技術史的系統(tǒng)化調查,并于2011年開始在產業(yè)情報技術史資料中心網(wǎng)頁⑦產業(yè)情報技術史資料中心網(wǎng)頁,http://sts.kahaku.go.jp/diversity/document/system/index.html,2012/05/21。上免費公開歷年調查成果。

在國家層面上,對于近代化相關遺產進行綜合且全面的調查研究,則是到了20世紀90年代文化廳主持的近代遺跡調查。1996年7月,日本文化廳發(fā)布了近代遺跡調查實施要項,開始了為期8年、全國范圍內大規(guī)模的近代遺跡普查,目的是為了把握日本境內現(xiàn)存近代遺跡的基礎信息⑧文化庁文化財保護部記念物課,近代遺跡の調査の実施について 平成八年八月一三日 各都道府県教育委員會文化財主幹課長あて,文化庁文化財保護部記念物課長通知8保記第三九號,1996年,1- 2 頁,http://www.mext.go.jp/b_menu/hakusho/ nc/ t19960813001/ t19960813001.html,2012/05/21。。調查按經(jīng)濟、社會、政治、文化等大類別進行,并將近代遺跡分為11小類別。調查包括了遺跡所在、建成年代、歷史變遷、遺跡現(xiàn)狀、保護修理的過程、遺跡文化遺產的價值、相關的古地圖、舊照片、遺跡現(xiàn)狀照片、古代文獻的所藏、遺跡相關的報告書以及相關研究論文的列表等項目,并在2002年將成果集成出版成冊⑨文化庁文化財部記念物課,近代遺跡調査報告書,ジアース教育新社,2002年。。

正是在以上所述的保護框架、基礎調查以及進一步深入的單項立案調查研究的基礎上,挖掘近代化遺產價值及申報立項保護的工作得以展開。截至2015年,日本除了已登錄為世界文化遺產的“富岡制絲場與織造產業(yè)遺產群(2014)”“明治日本產業(yè)革命遺產(2015)”之外,列入暫定名單的還有“長崎教會群與基督教關聯(lián)遺產(2007)”。這些與近代化相關遺產的構成和價值有一個非常相似的特征:通過將不同層面的可見遺產點集群,可勾勒出某一特殊方面近代化發(fā)展的歷史全景,且這段歷史通常是與世界其他國家和地區(qū)產生激烈互動和影響的。下文中將通過去年受到爭議的“明治日本產業(yè)革命遺產”的案例,來進一步解析這個特征及其對于近代建筑遺產保護的重要性。

2“明治日本產業(yè)革命遺產”的組成及其重要提示

“明治日本產業(yè)革命遺產”在2009年列入暫定名單時,原名九州.山口的近代化產業(yè)遺產⑩九州?山口的近代化產業(yè)遺產專家委員會,九州?山口的近代化產業(yè)遺產推薦書原案,2011年6月。。顧名思義,該遺產由分布于九州島(包括福岡、佐賀、長崎、熊本、鹿兒島、山口、巖手、靜岡8縣),在幕府末期到明治維新(1850—1910年)期間建設的,與日本工業(yè)化緊密相關(鋼鐵產業(yè)、造船業(yè)、煤炭產業(yè)等)的建筑遺存組成,分8個區(qū)域共23處。由于這些建筑物生動地展現(xiàn)了日本近代化早期活躍的東西文化交流,并揭示了日本是如何在短短50年間從閉關鎖國一躍成為非西方地區(qū)最早的近代化國家的這段歷史,在2015年被登錄為世界文化遺產。從登錄遺產的構成(表1)可以看出,這組數(shù)量龐大且跨區(qū)的遺產群,不僅覆蓋了支撐近代工業(yè)發(fā)展的三大產業(yè):提供能源的煤炭產業(yè)、作為制造基礎的鋼鐵產業(yè)、負責運輸?shù)脑齑a業(yè);同時也通過各個時期的代表案例的選取,描繪了發(fā)展初期到產業(yè)形成期這段歷史的連續(xù)全景。發(fā)展初期的產業(yè)并不集中,分布于萩、鹿兒島、長崎等地,其中鋼鐵產業(yè)主要分布在萩、鹿兒島(集成館)、韮山(反射爐)、釜石(橋野鐵礦山),造船產業(yè)主要分布在萩、佐賀(三重津海軍所跡)、鹿兒島(集成館)、長崎(小菅修船場跡),石炭產業(yè)主要分布在長崎(高島碳坑、端島碳坑等)、三池(三角西舊港);發(fā)展到后期,產業(yè)定型并聚集到了三地:八幡(鋼鐵產業(yè))、長崎(造船產業(yè))、三池(煤炭產業(yè))。

表1 明治日本產業(yè)革命遺產組成列表及其相關特征

其中特別值得注意的一點是,除了與產業(yè)的生產運輸相關建筑物集群外,還有作為產業(yè)發(fā)展基礎的老城(萩城下町)、思想引進及教育的場所(松下村塾、舊鹿兒島紡織所技師館)、關鍵人物的宅第(Glover舊宅)等列入了遺產群內,這些建筑本身并不一定是孤例或者罕見的樣本,但其為揭示近代產業(yè)發(fā)展早期的促因提供了包括思想來源、文明傳播等一系列社會文化背景證據(jù),在豐富和證明整個產業(yè)集群所包涵的重要文化價值上起到了非常關鍵的作用。比如松下村塾,雖然建筑本體是一間看似非常普通的日本民居,但是它作為日本長洲藩校明倫館的藩士吉田松陰開講的私塾所在地,培養(yǎng)出了高杉晉作、伊藤博文、山縣有朋等這些從幕府末期到明治維新后對日本近代化產業(yè)化做出了重要貢獻的人才(圖2)。這個案例與文首提到的梁思成故居(新中國建筑人才培育的搖籃)有著非常相似之處,雖然建筑物本身并不是珍貴的建筑孤例或樣本,但它的存在本身其實是為構成整段歷史發(fā)展的根本促因——人才培育提供了實證,它的重要文化價值在獨立看待時并不明顯,但一旦嵌入歷史全景將極其顯著。

另外值得注意,也引起了極大政治紛爭的問題是,這些產業(yè)的發(fā)展和增長最終促成的是一個野心膨脹的軍事化大國,并在亞洲史上揭開了并不光彩的一幕??陀^地說,這批遺產本身確實強有力地證明了日本試圖向世界展示的,其在整個亞洲近代產業(yè)發(fā)展以及東西方文明傳播互動中曾起到的舉足輕重的作用。但與此同時被保留且實證的,也是日本不可能回避的、曾作為戰(zhàn)爭侵略國留下的那段不光彩歷史。即便日本在登錄申請過程中,已做了各種回避明治遺產與戰(zhàn)爭產生聯(lián)系的種種努力。比如在正式申報時刪除了兩處曾列入暫定名錄的、軍事色彩明顯的設施:鹿兒島縣鹿兒島市的袛園之州炮臺跡(1853年),以及山口縣下關市的前田炮臺跡(1864年)等。因此可見,明治日本產業(yè)革命遺產登錄過程中遭到韓國與中國的反對,產生政治爭端的原因,恰恰不在于遺產本身是否有價值、是否值得保留,而是在人為詮釋和表達遺產價值的過程中是否做到了尊重客觀事實以及是否足夠全面。而且明治日本產業(yè)革命遺產引發(fā)的這場爭端,恰恰又證明了本文的觀點,即近代(建筑)遺產的保存,本身就是對尚存爭議的近代史的最強有力的實證,同時也會因為數(shù)量眾多的遺產物從方方面面構建出更完整的近代化歷史全景而獲得更高的單體價值。而如何將其保護且更好地與現(xiàn)實生活結合,則是進一步努力探尋的工作,下文中就將選取構成點之一的端島作為實例來做進一步的解讀。

圖2 日本近代產業(yè)人材搖籃的松下村塾(來源:MASA攝,1990年5月)

3 端島碳坑案例及其保護趨勢

近年來,日本明治產業(yè)遺產中特別為人矚目的是,長崎港附近,當時為開發(fā)海底煤炭而建設的一系列海底礦坑、人工島嶼及其相關的交通設施遺跡。其中最為人所知的是“端島”,因其遠看似軍艦,而俗稱為軍艦島(圖3、圖4)。端島位于長崎港西南約19 km,1890年開始被三菱收購,作為附近的高島礦的分支來經(jīng)營。其出產的煤礦主要作為燃料提供給同屬明治日本產業(yè)革命遺產的八幡鋼鐵所。在建設前,該島只是一塊孤立在海中,寸草不生的巖石,伴隨著煤炭開采技術的發(fā)展,通過前后共6次的大規(guī)模填海擴張和建設護岸堤防,才形成了目前島嶼的形狀。島上的建筑物,主要是碳礦員工的住宅,還包括兒童公園、醫(yī)院、神社等日常生活需求的公共設施。1916年起島上開始建設鋼筋混凝土的高層住宅(目前日本現(xiàn)存最早的鋼筋混凝土結構的高層建筑)以容納更多的工作人員,最盛期島上曾有5 267人居住,高層住宅林立,人口密度是當時東京的9倍以上?。隨著50年代后期的主要能源從煤炭轉向石油,端島開始衰落,最終于1974年閉礦。閉礦后的端島成為無人島。

圖3 端島的地理位置(來源:日本電子國土閱覽網(wǎng), 2012/4/20, portal.cyberjapan.jp)

圖4 軍艦島西北側航拍照片(來源:舊高島町, 2004年10月攝)

圖5 端島平面構成及主要建筑的建筑年代、構造及用途統(tǒng)計

最早注意到端島的價值并展開研究活動的是東京電機大學的阿久井教授,他從1977年起陸續(xù)開始了對島上近代建筑群的調查實測和研究,研究成果被收錄在1986年的文部省科學研究成果的報告書《軍艦島的近代建筑相關的研究報告》中(圖5)。報告書中記錄的端島近代建筑群,因其集中了日本近代早期的建筑技術和建筑設計相關的豐富樣本,引起了建筑學界的廣泛矚目與認同。雖然報告書在結尾中提到了島上建筑風化損傷的嚴重性和維持管理的問題——閉礦后僅過了12年,島上的建筑就因為地質沉降、海水侵蝕、臺風、混凝土風化、植物生長等原因已面目全非,但局限于80年代的時代背景,當時的報告沒有將保護與再利用作為問題提出。

對于端島的保存和再利用的話題,直到2001年由三菱煤礦無償轉讓給高島町之后,才重新被提起,并由町長提出了申請世界遺產的動議。此后,高島町陸續(xù)展開了申遺的前期工作,也得到了原端島居民的大力支持。2003年,以端島原居民的坂本道德為中心,結成了「軍艦島を世界遺産にする會(軍艦島申遺會)」的民間NPO組織?。特別是到了2005年,伴隨著日本行政區(qū)劃調整,高島町并入長崎市后,長崎市十分重視端島的遺產價值,并以其相對強大的經(jīng)濟基礎為挖掘端島的文化遺產價值提供了后盾。同年,長崎市成立了專門的軍艦島保存活用技術檢討委員會,開始全面調查端島的現(xiàn)狀,以及討論如何結合再利用來保存端島的問題。據(jù)該委員會的調查結果,與1986年調查時建筑物尚基本留存的狀態(tài)相比,到了2005年半數(shù)以上的建筑物已經(jīng)崩塌不復存在,對于尚余存的護岸與建筑物部分,也需要盡快進行搶修加固,否則隨時有崩塌的危險。在現(xiàn)狀調查的基礎上,委員會還提出了加固修補的方案,并為可提供上岸游覽,設計了安全的路線及相應設施配置的方案。到2011年3月,軍艦島觀光的水上航線得以開通,目前已可以通過高島海上交通公司設定的長220 m的固定路線(棧橋—見學廣場—見學通路)登陸觀光。但由于建筑物隨時存在的坍塌危險以及氣候的原因,仍不能按設計方案路線近距離觀看。

從端島的案例來看,日本國內目前對于近代化相關建筑遺產的保護,主要有以下3方面的討論和研究趨勢。

一是從再利用的角度切入,將無人使用廢棄的遺存,通過再利用的設計賦予其新的用途,并因此得到維持和保存的資金和意義。到現(xiàn)在為止,比較成功的探索主要還是集中在發(fā)展“產業(yè)觀光”這個手段上,即以保護為前提,將遺產作為觀光資源加以適當?shù)囊?guī)劃后,不僅能創(chuàng)造保護所需的經(jīng)濟來源,而且能促進地域的整體發(fā)展。從2001年起,由JR東海的須田寬先生在日本中部(名古屋)發(fā)起的“全國產業(yè)觀光會議”,以每年一回的頻度,在日本的工業(yè)遺產聚集城市舉行,為不同城市之間提供交流和探討的機會,并推動了日本全國對于產業(yè)遺產保護和再利用的熱潮,明治日本產業(yè)革命遺產包括端島的觀光開發(fā)就是在這股熱潮的推動下得以實現(xiàn)的。同時,現(xiàn)在由經(jīng)濟產業(yè)省主持的近代化產業(yè)遺產評選,也仍在擴大和發(fā)掘日本境內更多有潛力的遺產地。

二是從保留獨特的地域景觀以及歷史景觀的角度來討論近代建筑遺產保護的問題。由于擁有的特殊外在空間表現(xiàn),不僅承載了整個近代化的歷史,而且能塑造當?shù)靥赜械牡赜蚓坝^,因此在城市規(guī)劃以及農村再生等領域得到了諸多關注。特別是在2004年的文化財保存法改編時,在即有的“有形文化財”“無形文化財”“民俗文化財”“紀念物”“傳統(tǒng)的建造物群”之外,又添加了“文化景觀”這一類別,其中更是將與礦山、采石場、工廠群等相關的景觀地區(qū)作為評選的條件確定下來,從法律的角度進一步肯定了近代化相關遺產對于保存地域風貌的價值。

第三個趨勢,也是最具有日本特色的趨勢,通過底層發(fā)起的居民運動(也譯為社區(qū)營造)來提起、促進、甚至實現(xiàn)對遺產的保護,分別都有相關的住民團體NPO參與甚至主保護及再利用。端島案例中的民間NPO組織——軍艦島申遺會就始終貫穿并促進了對端島的保護及后期遺產申請的整個過程。這種區(qū)別于只有專業(yè)人士參與的方式,能夠更細致地挖掘當?shù)氐臍v史文脈,反映當?shù)鼐用竦囊庖?,并培養(yǎng)植根于地域的保護意識,而且這種保護推進的方式,超越了一般概念上保護遺產硬體的方式,更加重視保護和延續(xù)該地區(qū)的以人(居民)為載體的地域文化,致力于發(fā)展并形成了遺產保護與遺產地原住民共生共贏的形態(tài),這也是十分值得關注和繼續(xù)深入研究探索的一個方面。

Constructing Historical Panorama by Promoting Heritage Conservation of Modern Architecture——Sites of Japan's Meiji Industrial Revolution

FU Shulan
(College of Civil Engineering and Architecture, Zhejiang University,Hangzhou 310058,China)

This paper aims to declare the importance of heritage conservation in constructing panorama of modern history by studying a case, which is‘sites of Japan's Meiji industrial revolution’. The case study includes the background of Japan's movements in conserving heritage which represented modernization, the nomination process and its contents of Meiji heritage, and the conservation plan of one typical component which is Tan Jima in Nagasaki.

modern history;architecture heritage;sites of Japan's Meiji industrial revolution;Tan Jima

G112

A

傅舒蘭(1981-),女,副教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為近現(xiàn)代城市與建筑歷史、城鄉(xiāng)文化遺產保護等。E- mail:fushulan@zju.edu.cn.

猜你喜歡
遺產日本建筑
日本元旦是新年
《北方建筑》征稿簡則
探尋日本
遺產怎么分
關于建筑的非專業(yè)遐思
建筑的“芯”
《黃金時代》日本版
千萬遺產
獨特而偉大的建筑
去日本怎么玩?它告訴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