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原型范疇化理論是認知語言學中一項重要內容,范疇在橫向和縱向兩個緯度上運作,在橫向上以原型為參照點,縱向上則分為基本層次范疇、高層次范疇和低層次范疇。詞匯教學是英語教學的重點及難點。在原型范疇化理論指導下,教師改進教學方法,對學生詞匯學習和擴展會起更大的推動作用。
【關鍵詞】原型范疇化理論 ?英語 ?詞匯教學
【中圖分類號】H31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35-0077-01
一、引言
《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試行)》(2003)規(guī)定,一般要求的英語能力需要掌握的總詞匯量應該達到4500個單詞和700個詞組;較高要求的英語能力需要掌握的詞匯量達到5500個單詞和1200個詞組;更高要求的英語能力需要掌握的總詞匯量應達到6500個單詞和1700個詞組[1]。因此,采取有效的詞匯記憶策略進行詞匯記憶顯得十分重要。
美國心理學家Rosch提出了“原型及基本層次范疇理論”(the theory of prototypes and basic-level structures)。Rosch發(fā)現與原型現象緊密相關的有兩個軸線,一個是橫向的,一個是縱向的[2]。沿橫向軸線展開的各范疇之間應屬于并列關系,但由于原型效應,許多并列的范疇邊緣都是模糊的,因此在很多情況下一個范疇漸漸演變?yōu)榱硪粋€范疇??v向上則分為基本層次范疇、高層次范疇和低層次范疇[3]。
二、原型范疇理論與詞匯教學
由于與原型現象緊密相關的有兩個軸線,一個是橫向的,一個是縱向的,則相應的,在詞匯教學中,教師可分別運用橫向或縱向的詞匯教學法,使學生能將所學詞匯融會貫通,運用自如。
(一)典型詞記憶法
認知語言學認為,范疇是以原型成員為中心,通過家族相似性不斷向外擴展的,詞義也具有這樣的特點,以中心意義為基礎不斷擴展形成了一個意義鏈(meaning Chain),構成了一個語義網絡[4]。在英語教學中,應從全局出發(fā),把詞匯看成一個整體。因為基本范疇詞匯作為范疇的原型,與非典型的范疇成員之間有許多共同特性,這些特性可以幫助學生習得其他詞匯。教師應充分重視基本范疇詞匯的教學。
如在教 “meat”一詞時,不僅僅停留在將該詞的意思灌輸給學生,還可啟發(fā)學生列舉各種 “meat”,如pork, beef, mutton, chicken等。學生便會列出其典型詞及非典型詞。之后再結合理解、區(qū)分以及造句等方式進行加強記憶,便能運用自如。
(二)語義聚合與語義切分
語義聚合與切分則是以上位范疇和下位范疇理論為依據,通過將某些在意義、性質、特征、類別方面相近的一組英語單詞進行語義聚合,推斷出外延大大超過它們的具有高度概括意義的上義詞,或者通過將改組中的某個詞進行語義切分,找出外延更小、內涵更豐富的下義詞[5]。
如可將 “walk” 一詞切分為各種不同的“走”,如wander, toddle, hurry, march等。這種記憶方式使學生大腦中的詞匯有條有理,詞與詞之間聯系緊密,分類清晰。詞匯記憶變得輕松許多。
三、結語
詞匯是學習英語的重要部分。增加詞匯量成為學生學好英語的關鍵。應該說,學生的任務是繁重的,但同時,我們也應該看到,如果掌握了有效的詞匯記憶方法,培養(yǎng)了正確的詞匯記憶方式,那么,詞匯記憶是充滿活力的、能激發(fā)人的想象的認知活動。這必將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增強他們的學習積極性。
參考文獻:
[1]林蕓.認知語言學視角下的英語詞匯學習策略研究[J].四川教育學院學報. 7(2010): 73-75.
[2][3]藍純.認知語言學與隱喻[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2005.
[4]王寅.認知語言學概論[M]. 上海: 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 2004.
[5]崔秀芬.從范疇化理論看大學英語詞匯的習得[J]. 北京電力高等專科學校學報. 7(2007): 238-9.
作者簡介:
姚青(1987.11-),女,漢族,浙江省嘉興市人,碩士,同濟大學浙江學院講師,研究方向:心理語言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