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六安市清水河學校 王 濤 陳德兵
流連“演讀”時時舞,自在“誦背”恰恰啼
安徽六安市清水河學校 王 濤 陳德兵
背誦是傳統(tǒng)語言學習的一件重要武器,也是歷經(jīng)實踐檢驗的學習語言的有效手段,作者指導背誦的策略有實用價值和指導一線教師教學實踐的價值。
背誦是學習語文必不可少的一種方法。新課標反復強調(diào)多讀、多背、注重積累。對背誦文章的數(shù)量做了最低限定?!氨痴b優(yōu)秀詩文不少于160篇”。蘇霍姆林斯基曾指出:“沒有識記和背誦,教學和智力發(fā)展就是不可能的。”學生通過背誦,文本語言才可以得到積累;通過背誦,才可以把外在的語言內(nèi)化為自己的語言;通過背誦,學生的語文智慧和語文學習的能力才可以同時得到提升。所以在我們平時的教學中要引導學生多讀多背,這樣才能增加學生的積累。
古人云:“童子以記誦為能,少壯以學識為本,老成以德業(yè)為重。”抓住小學生記憶力的黃金期,背誦大量經(jīng)典詩文,儲存豐厚的語言材料,引導學生實現(xiàn)一定量的積累這很重要。但學生的背誦決不能如小和尚念經(jīng)似的有口無心,機械重復,這要求教師在“巧”字上做文章。
1.引背
即教師讀詩的前半句,讓學生背詩的后半句。引背可控制語速,把握節(jié)奏,調(diào)控情緒。低年級學生對詩的意思理解大多是朦朧的,教師引背,有助于學生對詩意的理解。如教《靜夜思》這首詩時,師可采用引背的方法:師“床前”語速慢、語調(diào)平,生接“明月光”;師“疑是”音量輕、作凝神靜思狀,生接“地上霜”;師“舉頭”音高、語速快,生接“望明月”;師“低頭”語速更慢更輕,生接“思故鄉(xiāng)”慢、輕,一字一頓,教室里彌漫著濃濃的靜夜思鄉(xiāng)情。通過教師的“引”,學生很快就能聲情并茂地背誦《靜夜思》。
2.演背
古詩文與我們的口語距離甚遠,低年級的學生剛一接觸,如讓其自由讀背,那詩的意蘊會被讀得蕩然無存。如在引導背誦時,輔之以適當?shù)恼Z氣和動作,邊表演邊背誦,可以增進對經(jīng)典詩文的理解,與作者的情感產(chǎn)生共鳴。如教一年級 《詠鵝》,背“鵝,鵝,鵝”,教師手指前方,面帶笑容,仿佛面對一塘嘎嘎直叫的鵝;“曲項向天歌”,教師可扭動脖子模仿鵝叫時的動作;“白毛浮綠水”,教師可擺動手臂,如跳《天鵝湖》中天鵝的動作;“紅掌撥清波”,教師用手腕帶動手掌模仿?lián)芩膭幼鳎贿@樣邊表演,邊范背,形體語言與抽象語言完美結(jié)合,學生背得趣、背得快、背得牢。
3.對背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有興趣完成任務,就會事半功倍。對背采用的是對歌的那種形式。在班組里,可以讓第一、第三……奇數(shù)排的學生臉朝后,與偶數(shù)排的學生面對面,實行對背。如背《登鸛雀樓》,一排“白日依山盡”,二排“黃河入海流”。一排“欲窮千里目”,二排“更上一層樓”。再輪換過來,二排第一句,一排第二句……最后一起背。學生你爭我搶,絕不懈怠,背得特別快。
4.跳背
學生在課間游戲時喜歡邊游戲邊唱兒歌。如玩跳皮筋時,邊跳邊唱。玩者特別開心,聽者也覺得有韻味。根據(jù)這種情況,教師可鼓勵他們把古詩內(nèi)容改為游戲時的口訣。剛開始時,學生不習慣,教師可和學生共同跳背,漸漸地,先進帶動后進,學生們一邊做游戲,一邊背誦,效果很好。
為防止時間長,學生對所背詩文的遺忘,每隔一周組織一次“賽詩會”,分組賽、男女賽、師生賽。日積月累,學生背的內(nèi)容實現(xiàn)“量”的積累。隨著學生逐漸長大,理解力的發(fā)展,集聚的量變就會產(chǎn)生質(zhì)的飛躍!我堅信那些經(jīng)過一代又一代人生命參與和證明了的古典精品,會同空氣一樣毫無痕跡地從學生的口中滲入血液,留存于生命之中,而且融會凝聚在詩中的智慧、風骨、操守、意境,將成為他們建立人生信念的重要資源。
1.詩畫結(jié)合
一首詩一般都附上一幅與詩意相符的畫面,帶領學生欣賞畫面,可促進學生對詩意的理解。
2.詩樂結(jié)合
配樂朗誦,對學生理解詩意幫助很大,哪些是哀婉的,哪些是豪邁的,學生一聽即知。同是寫景,《山居秋暝》中的“空山新雨后”側(cè)重于表現(xiàn)雨后秋山的空明潔凈;《鳥鳴澗》中的“夜靜春山空”側(cè)重于表現(xiàn)夜間春山的寧靜幽美;《鹿柴》中的“空山不見人”側(cè)重于表現(xiàn)山的空寂清冷。選擇恰當?shù)囊魳蜂秩荆渖鲜痉独收b,學生對詩意即有整體了解。教師解讀詩意時,學生說:“我都聽出來了?!庇袝r我讓學生閉目賞聽詩朗誦,用心去體會詩的意蘊,對古詩文進行再造想象、豐富內(nèi)心視像,從而增進朦朧理解。
3.情境結(jié)合
古詩教學中,教師要組織一些活動,引導學生營造詩中的意境,激發(fā)對詩詞的通靈感悟,用詩詞所蘊含的美好情愫、智慧光芒點燃生命的火炬。有時我創(chuàng)設美妙的情境,娓娓動聽地描繪詩詞中的景象,學生便不知不覺地體驗到孟浩然的 “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楊萬里的“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等美妙意境中對自然和生命的熱愛與關心。有時我用飽滿的激情,凝神靜氣地表達對 “劍外忽傳收薊北,初聞涕淚滿衣裳”“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等詩詞中閃爍的對愛國主義思想的敬仰,學生感悟出強大的民族正氣和崇高的人格美。有時,我讓學生自己表演對“路人借問遙招手,怕得魚驚不應人”“意欲捕鳴蟬,忽然閉口立”等詩句的理解,他們往往也是八、九不離十。教學中“扶”“放”結(jié)合,創(chuàng)設和諧寬松的環(huán)境,讓學生“舒枝展葉”,自由“吮吸”“陽光雨露”。這種朦朧的、潛意識的理解,會為他們將來更高、更深層次的理解奠定基礎。
4.學用結(jié)合
為學之道,在厚積而薄發(fā)。學生背得多了,即會靈活運用。教師節(jié)到了,學生送給老師賀卡的贈言是:“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恩師教我情”……抒寫自己天才無用武之地時會發(fā)出 “天生我才必有用”的感嘆。游覽見聞中有“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等語花,日記里、作文上、口語中,凡能用得著的地方,他們都會用上一套,而且得體自如。
“最簡單的方法就是最偉大的方法”,保證背誦持之以恒的措施:一是保障背誦時間。二是提高背誦興趣。
時間上,抓住“課前一誦”。教師可把經(jīng)典誦讀的內(nèi)容分解到每一周,每一天,然后由誦讀班長領讀,這樣化整為零,學生有的放矢,能扎實完成誦讀任務。
興趣上,一是每周進行背誦抽測、比拼,組織匯報會。二是搞展覽,把自己已背的喜歡的好詩句配圖并展覽。如把愛國詩篇設計在鋒利的大刀、長矛,甚至現(xiàn)代化的武器里,看起來別有一番風味;把贊春、詠春的詩句設計在片片綠葉中……并在學校的櫥窗里開辟園地展覽。三是開展競賽,男女賽是 “巾幗不讓須眉”,團體賽是“天上太陽正晴”“風景這邊獨好”。四是激勵機制,誰在一篇文章中用的詩詞多,誰用得貼切,教師都實時給予鼓勵,這樣學生是樂背不疲,真可謂是 “留連 ‘演讀’”時時舞,自在‘誦背’恰恰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