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市豐潤區(qū)教育局小學教研室 焦陽
課程實施是課程改革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是實現預期理想的必需手段。教師在這一過程中處于主導地位,離開了教師,課程改革將無從談起。因此,全面提升教學質量,促進學生身心健康成長的關鍵在于教師的敬業(yè)意識、綜合能力與基本素質。相對于語數英等課程,綜合實踐活動是一門新型課程,學科教師從在職前教育和職后培訓中極少能接受系統(tǒng)而全面的課程學習,再加上一些學校重視傳統(tǒng)的課程忽視了這類新型課程,這就使得一些教師在具體的活動實施指導過程中面臨著巨大的困境。因此,加強對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指導教師的研修與培訓工作顯得極為關鍵。
在認真學習《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綱要》,剖析我區(qū)現有課程資源的基礎上,我區(qū)探索出了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指導教師研修培訓策略,即“以專題為引領、以課例為載體、以研修培訓為基礎、以實踐反思為過程”的“四個以為”作為研修培訓的工作模式,同時采用“一個專題,二個維度,三個特性,四個文本”的方式對教師研修培訓提出要求,開展有目的、有組織、有計劃的課題研究、課程實施與管理。
“以專題為引領”的研修培訓,不僅注重教師教學科研意識與能力的提高,同時也是教師在整個課題研究、培訓與研修中的重點與基礎。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實施需要教師具有符合新課程改革的課程思想與理念,同時該課程要求教師具有一定的教育科研能力與科研意識。因此,我們專門擬定了在綜合實踐活動主題中的階段活動“教學目標的制定與達成策略的研究”的研究專題,組織我區(qū)教師結合本校開展的具體的主題實踐活動,展開有針對性的專題研究。
課題活動的目標既是活動開展的出發(fā)點,同時也是課題活動開展的歸宿,如同活動開展的靈魂,始終貫穿于課題活動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因此,教師應著重從四個方面進行研討:(1)本次活動課題學生能力培養(yǎng)的總體目標是什么?各個階段的分目標又是什么?制定的依據是哪些?(2)本次課題活動的總目標、各個階段的分目標與課程指導綱要有哪些緊密聯系?應當怎樣進行科學適當的表述?(3)引導學生開展活動時,達成活動總體目標與階段目標的方法有哪些?怎樣才能引導學生分層次分階段達成總體目標與階段目標?(4)在活動實施過程中,怎樣對制定的目標進行驗證?如何對目標的達成進行客觀評價?
如在組織學生開展“我們的家鄉(xiāng)”的綜合實踐活動中,我們可以依照上述的四個方面進行研討,教師首先對活動的目標進行全面的討論。通過全面深入的研究,知道了活動的基本內容與內涵,進而對活動的小課題進行深入的研討,這樣就能基本確定學生選擇活動課題的形式與方法,對學生不同的小課題進行有機的指導與提示。最終對學生不同階段的活動目標有一個科學合理的定位,綜合考慮實際情況,組織學生進行全方位的研究與探索,從而大大加強了活動的實效性。
“以課例為載體”的研修培訓強調教師的研修培訓工作不再是過去脫離實際地學習課程標準與課程資源的剖析與研究,而是強調通過多種方式組織教師觀摩自己與他人的活動課例,以課例研討的形式展開討論,有助于教師對自己的教學思想和行為與課例展示的內容與形式進行橫向與縱向的比較分析,促使教師對活動課題進行剖析與反思。每個學期,我們都組織開展一節(jié)常態(tài)下的課例研討,任課教師向小組成員介紹自己的研究方向與思路、活動主題方案,活動實施的指導策略以及活動反思。研究小組成員對本次課例,從課題設想、活動過程及學生活動評價等方面談自己的認識理解、思考與困惑,然后共同研討、交流取得共識。教師們面對這樣一節(jié)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指導片段,感覺到自己與綜合實踐活動這門課程的主導思想拉近了,教師們的參與熱情愈發(fā)高漲。在這些活動中,教師們的研討意識明顯加強,研究能力得到很大的增長,大家認為以課例為載體的研討形式內涵更加豐富、形式更加具體、可操作性強、具有較強的針對性與實效性,對教師的專業(yè)成長和發(fā)展有很大的促進作用。
“以研修培訓為基礎”指的是教師應當在自己研修培訓的基礎上進行綜合實踐活動的構思與實踐,而不能憑借自己的經驗、照搬他人的活動設計來組織學生開展活動。在個人研修過程中,教師應注意理論的學習與實踐的探索,對課程誕生的相關文件與資料進行深入的學習與研究,并能夠將這些先進的教育教學理論運用于實踐指導過程之中,并進行不斷探討與驗證,為教師的研修培訓奠定一個良好的基礎。
“以實踐反思為過程”主要指教師在實際教育教學工作中應更多關注指導過程后的反思,同時引導學生在每個階段活動后也要進行反思,培養(yǎng)學生的反思意識。教師要認真撰寫綜合實踐主題活動的“四種文本”,即:綜合實踐活動的研究設想、主題活動方案、教學隨筆、教學反思。結合對活動的研究設想,設計主題活動實施方案,在指導學生開展綜合實踐活動過程中,隨時記錄教學感悟,不斷進行教學反思。促使廣大教師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對活動的研究思路、具體做法、發(fā)現問題、解決問題的途徑等要素進行科學而深入的反思,并及時補充完善學生的實踐過程,促學生能力目標的達成。實踐反思作為提升教師教研水平的重要手段,只有在不斷實踐、不斷思考、不斷總結的基礎上,才能夠使教師的教研水平不斷提升,才能夠更好地指導學生開展綜合實踐活動,通過活動促學生綜合能力的有效提高。當教師的科研意識得以加強之后,課程開展的效果也顯得愈發(fā)突出。
針對各校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指導教師的校本培訓實際,我們又提出了“一個專題,二個維度,三個特性,四個文本”的教研培訓要求。
“一個專題”指的是“在實踐活動中,學生能力培養(yǎng)目標的制定與達成的策略研究”的研究專題。
“二個維度”指的是要關注:綜合實踐主題活動的開展能夠達到什么樣的程度,學生在整個活動中的參與度。
“三個特性”指教師在組織學生進行主題實踐活動時,一定要充分考慮活動開展的針對性、實效性和可操作性,即:A此次主題實踐活動是針對什么開展的,教育價值與意義何在?B此次主題實踐活動的時效性是什么?C本次實踐活動是否具有較強的可操作性?有哪些資源可以利用?
“四個文本”即:綜合實踐活動的研究設想、主題活動方案、教學隨筆、教學反思。
在具體的活動實踐中,我們要求教師要做到:活動之前先設想,教學之際定方案、教學過程記隨筆、教學結束寫反思。
活動之前先設想,主要是要求教師針對活動課題的提出、目標的制定與達成的策略、學生情況的分析,活動的“二個維度、三個特性”等幾個方面進行深入的探究,這是整個活動開展的重點與基礎,同時也是教師實踐研究與思考的重點。
活動之際定方案,這是教師在全面進行活動研究設想之后,組織學生進行活動教學課題的選擇,只有絕大部分學生選擇了本次活動課題之后,教師才能進行活動方案的制訂,根據教學目標的制定與達成策略進行深入思索,擬定適當的綜合實踐活動主題實施方案,便于活動目標達成與整個活動的操作。
活動過程記隨筆,主要要求教師在組織引導學生開展活動中能夠結合活動設想與方案進行有效的指導,針對活動過程中出現的各種問題與現象進行適當的記錄,積累案例素材,為今后的工作與教育科研提供內容豐富的素材,為自己與他人的教育教學研究奠定良好的基礎。
活動結束寫反思。主要要求教師在活動開展之后能夠結合在整個實踐活動指導過程中出現的問題與現象,進行科學合理的剖析與研究,并進行修改完善。以此提高教師的科研意識與能力,促進教師的迅速成長,促使教師形成“教、學、研”一體化教育教學模式的構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