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zhí)K榕
摘 ? ?要: 本文對中國古代文學作品的課程教學在多媒體環(huán)境下的教學狀況進行分析,并提出改進措施。
關鍵詞: 多媒體教學 ? ?方法改革 ? ?古代文學課程
一、研究背景
伴隨社會經濟的迅猛發(fā)展,我國的教育改革也在如火如荼地進行著,多媒體教學已經滲透到教學內部,廣泛地應用在各個科目的教學。在多媒體的幫助下,更好地實現教學目標,不僅豐富了教師講課的形式,而且使原有的課堂教學變得形象生動。以前,教師對于古代文學課程的教學比較憂慮,顯得非常緊張,總會有課時不夠、教學內容未講完的情況存在。正如我們所知,古代文學課程是中國幾千年的文化積淀,其中所涉及的內容豐富多彩,若是沿用傳統的教學模式對這一課程內容進行講述,那么該課程獨特的文學魅力很難在課堂上充分展現,這與我們最初設立古代文學課程的教學目的相違背。然而,在新穎豐富的多媒體教學手段的應用下,能夠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教師在多媒體工具的幫助下,使教學內容變得生動、形象,以此提高學生們的學習興趣,顯然,這正是我們所想達到的教學效果。
二、傳統形式上的古代文學課程教學
在沒有改變古代文學這一課程的教學方式以前,教師們一直沿用板書的教學形式,即用粉筆將教學內容書寫在黑板上,這樣的教學形式,已經無法契合如今的信息化社會。多媒體教學這一模式不但是傳統教學模式的延續(xù),而且是新時代背景下的產物,能夠有效地使過時的教學模式及呆板的教學方式變得生動。
傳統的教學模式課堂氛圍總是沉悶,難以提升學習效率,難以實現教學目標,即使教師再怎樣地苦口婆心地教導,也難以在學生的大腦中形成深刻的印象,短暫的記憶,很快便會忘卻。如此看來,傳統的教學模式讓學生在古代文學課程的學習上難以提起興趣,教師們的教學水平及質量難以提高,良好的教學效果愿望自然也難以實現。
三、改革后課程建設現狀
進入信息化時代后,國內的教育體制不斷在發(fā)生著變化,加入了很多新鮮的教學元素及教學辦法。不斷轉變的教學形式,越來越多的課程教學實現了多媒體教學模式。古代文學課程的多媒體教學形式逐漸豐富起來,生動形象的教學內容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為課程教學的后續(xù)建設奠定了基礎。
作為教學時間較長、內涵豐富及內容繁多的一門課程,教師應當花費更多的精力和時間,盡可能地使教學的內容變得更加豐富、精彩,只有不斷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才能夠提升學習效率及教學效率,而這就是在多媒體教學模式的應用下,古代文學課程發(fā)生的最基本的變化。只有讓學生真正地體會中國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見證深遠內涵的古代文學,才能夠被古代文學的魅力吸引。
如:筆者以往在課堂上講述古代文學作品的時候,大多是根據課本已有的信息進行闡述,諸如圖片、段落截取等,這樣的講授過程是枯燥的,學生的學習興趣低;而在現代化多媒體教學手段的幫助下,筆者會事先收集一些有關教授內容的圖像、視頻及音樂等,為了加深學生對于該部分內容的印象,還會進行一定的拓展。經過長時間的觀察,這樣的教學模式能夠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明顯強化了教學效果,學生對于教師課堂上所教授的知識內容記憶深刻。
四、課程改革后的優(yōu)勢體現
多媒體教學新穎的教學形式、豐富的教學內容,不僅能夠提升學生的上課積極性及主動性,還能強化課程教學效果。在較短的時間內,若想使一門課程教學更加深入,傳統的教學模式需要將教學的重點、難點及其他的一些教學內容板書在黑板上,學生做好相關的筆記;而多媒體教學,能夠將很多重要的教學信息及內容傳輸給學生,使學生所學知識內容更加豐富,思維和眼界得到拓展。如:筆者在向學生們講授《史記》時,首先會從作者的生平著手,講述其悲慘的經歷,以及堅韌不拔的雄心壯志,并在多媒體的幫助下穿插一些司馬遷的人物肖像,還有其他贊揚、歌頌他的文學作品,在給學生普及和延伸知識的同時,鼓勵學生對相關的內容進行豐富,以自己的眼觀和見解對司馬遷及其作品進行評價。對于好的回答,筆者會及時給予表揚,若有的回答欠佳或者過于偏激,筆者會及時進行糾正,確保學生的思想及行為意識一直在平行線上。又如:在講授曹操《觀滄?!芬晃臅r,筆者會提前安排學生對這一首詩進行預習并了解曹操的生平,隨后在課堂上要求學生朗誦這首詩,在多媒體的借助下搜索網上的一些關于這首詩的朗誦音頻,向學生播放,最后讓學生根據自己的觀察對作者進行評價。
多媒體教學模式在古代文學教學中的應用是非常重要的,彌補了傳統教學模式所存在的諸多不足之處,優(yōu)勢體現在能夠在多媒體圖畫工具的幫助下將板書教學中無法表達的教學內容表現出來,并且形象更生動、豐富和有趣。此外筆者發(fā)現,多媒體這一教學模式的推廣和應用,對于學生來講是十分新鮮的,其給學生創(chuàng)造出很神奇的感官感受。在趣味性教學的吸引下,學生能夠跟著多媒體工具的指導進行學習,如在課堂上筆者鼓勵學生積極、主動地發(fā)言,若有學生提出筆者一時無法回答的問題,筆者會在多媒體尋找答案,以便課堂上就能夠解決問題,幫助他們更好地學習,從而間接地培養(yǎng)他們發(fā)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良好習慣。多媒體教學,會使學生一直保有一顆好奇、探索的心理進行學習,尤其在古代文學課程的學習中,在多媒體技術的應用下,形象生動地將前人創(chuàng)作的背景、歷史文化等表現出來。學生在情景的吸引下,融入情境之中,想象自己是那個時代的人,感受作者所經歷的一切,更理解到作品想要傳達的意圖,感受我國文學語言的博大精深,從而更好地學習古代文學課程,提高教學效率及教學質量。
五、結語
隨著時代科技的迅猛發(fā)展,信息化時代的到來,傳統的教學方式已經不適應于當代社會的需求,必須應用多媒體技術,對傳統的教學內容及模式進行豐富和改變。隨著多媒體教學模式在古代文學教學中的不斷推進,古代文學教學模式必然產生一次變革,這是時代進步、科技發(fā)展的必然趨勢。正如前文所述因為多媒體教學模式的應用,以及在科技的幫助下每一次的變革,為古代文學課程的教學帶來了意想不到的收獲,學生對新的教學手段保持足夠的好奇心和探索熱情,教師在新教學工具的幫助下,不僅能夠使課堂教學氛圍變得輕松、活躍,而且教學不再呆板、局限,變得異常豐富和精彩,這正是我們愿意看到的效果。
參考文獻:
[1]蔣正治.基于多媒體教學方法改革的古代文學課程建設[J].文學教育(下),2016(03):64.
[2]岳振國.論民族院校中國古代文學作品選課程的教學[J].民族高等教育研究,2016(03):85-89.
[3]金文凱.論當代語境下古代文學課程體系的多維構建[J].湖北第二師范學院學報,2013(12):93-96.
[4]姜麗華.新教育理念下中國古代文學課程的問題及策略[J].黑龍江高教研究,2013(01):170-172.
[5]李鋒.古代文學課程多媒體輔助教學的策略分析[J].大學教育,2013(10):102-104.
[6]李思華.淺論多媒體技術在古代文學教學上的裨益[J].中國現代教育裝備,2010(01):30-32.
[7]李波,張華容.淺談運用多媒體在高職院校古代文學教學中的優(yōu)勢與方法[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0(15):17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