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志凱
(福州大學 黨委宣傳部,福州 350116)
自我認同與青年教育研究
林志凱
(福州大學 黨委宣傳部,福州 350116)
青年時期是未成年人向成年人過渡的時期,也是個體自我意識形成和發(fā)展的最重要階段。青年時期自我意識的形成過程,實際上就是青年人對自我存在價值的找尋過程。生物、心理和社會是影響個體自我發(fā)展的三大要素,為此,青年的成長教育應從三個方面進行:淬煉健康體魄,為成長成才提供發(fā)展動力;保持良好心態(tài),在逆流順流中把好人生舵盤;融入主流社會,在進取奉獻中體現(xiàn)人生價值。
自我認同;埃里克森;青年;成長教育
青年時期是未成年人向成年人過渡的時期,也是個體自我意識形成和發(fā)展的最重要階段。德裔美國心理學家?guī)鞝柼亍だ諟貙⑶嗄耆朔Q為“邊緣人”,認為青年人最大的特點就是缺少安定感,容易神經(jīng)過敏和處于緊張狀態(tài),他們常常依靠自己的文化來對抗成年人的主流文化,以取得某種安定感[1]。我們認為,青年人成長成熟的這個階段,是自我認同與自我教育的階段,是他們在幼稚與成熟、慌亂與穩(wěn)定、朦朧與堅定之間掙扎搖擺,直至擺脫這個過程的重要階段。
愛利克·埃里克森是美國著名的神經(jīng)病學家、發(fā)展心理學家和精神分析學家,新弗洛伊德學派的代表人物,埃里克森的心理社會性發(fā)展理論對于之后的心理學界有著極其深遠的影響[2]。他的心理社會性發(fā)展理論,將人的一生劃分為八個發(fā)展階段,從嬰兒到老年,分別對應著個體自我意識持續(xù)形成發(fā)展并構建健康美德的八個時期。青年時期主要覆蓋了第五階段(后期)、第六階段和第七階段(前期)[3]。埃里克森的最大貢獻是提出了“自我認同”的概念,他的“自我認同之于角色混亂階段”系列研究影響深遠,甚至有的學人認為他是“自我認同研究之父”[4]。自我認同是自我意識中核心的自我調(diào)節(jié)系統(tǒng),個體在自我認同的心理社會性發(fā)展歷程中,主要圍繞著三個方面問題來找尋答案:我是誰,我可以成為什么樣的人?我能夠得到愛嗎?我能夠使自己的人生有價值嗎?因此,青年時期自我認同的形成過程,實際上就是青年人對自我存在價值的找尋過程,關鍵在以下三個方面:
一是表現(xiàn)對自身存在感的找尋上?!拔沂钦l?”“我從哪里來?”“我要去哪里?”這三個哲學命題,成為漫漫歷史長河中困擾著人類的永恒命題。不論是古老的東方哲學,還是睿智的西方思辨,不論是在仰望璀璨的星空,還是在腳踏廣袤的大地,人們都將其作為人類靈魂的自我拷問而孜孜以求地“上下而求索”。形而上的哲學思辨之下,對于自身存在感或者說是存在價值的認識與找尋,同樣也成為困擾青年人內(nèi)心世界的突出問題。
存在感包括物質(zhì)存在和精神存在兩個方面,前者主要指實體的生存狀態(tài)以及相對應的實踐活動,后者主要指精神世界的豐富,例如想像力和獨有意識。但不論是精神的還是物質(zhì)的,存在感最終都要落到感覺上,歸結到精神世界的充實與愉悅上。當今世界科技飛速發(fā)展,知識信息成幾何級數(shù)爆炸生成,物質(zhì)生活的供給日益豐富,精神感官的享受也充斥其中,令人沉湎其內(nèi)難以自拔。以大學的青年師生為例:大學是理想的桃花源,是內(nèi)心的象牙塔,是人才極度集聚的高地。一名大學生,如果不能一直保持健康強大的內(nèi)心,不能一直保持勇于競爭的毅力,不能一直保持脫穎而出的勇氣,那么面對自己的,就只能從原來中學里的佼佼者,淪落到大學中的泯然眾人。事實上,我們發(fā)現(xiàn)為數(shù)不少的諸如某名牌大學學生因沉湎于網(wǎng)絡虛擬世界,最終難以完成學業(yè)黯然退學離校甚至走上不歸路。同樣,面臨教學科研繁重任務和家庭收入極大壓力的青年教師,也不乏急功近利學術造假最終身敗名裂的極端事例。極度的存在感的對面,只能是極度的失落感,認不清“我是誰”的我,自然分不清來去的方向,找不到自己的空間和位置。我們發(fā)現(xiàn),但凡成功人士,其對自我存在價值的認識一定是清晰而明確的?;蛟S這種認識需要經(jīng)歷許多挫折甚至是失敗的考驗,但磨合的周期越短過程越快,說明主體存在意識越強,存在感越明顯,毫無疑問,其成功的幾率也越高。
二是表現(xiàn)在對自身孤獨感的認知上。孤獨感是人類獨有的一種心理現(xiàn)象。孤獨感存在兩種情況:一種是生理上的孤獨,一個人獨處,形單影只。我們都讀過李白的《月下獨酌》,“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還有《獨坐敬亭山》,“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這是孤獨感的最高境界,屬于享受孤獨。因為我們內(nèi)心中都有這種主動的孤獨感,所以我們對此有共鳴,所以我們會欣賞會仰慕也會期盼。另一種是精神上的孤獨,雖然在鬧市之內(nèi)人群之中仍覺冷清,雖然前呼后擁一呼百應仍覺沒有知己,同床異夢,貌合神離,“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這是一種人際交往心理上的自我封閉、自我割舍和自我放逐。
當代的青年是我國計劃生育大國策下的一代人,獨生子女的生存環(huán)境,經(jīng)濟社會的生態(tài)變化,眾星捧月的家庭保護,網(wǎng)絡時代的自我隔離,交織形成了這一代青年人獨有的孤獨感。與父輩叔輩相比較,他們擁有更多的家庭資源的投入,具有更為健康的體魄,更為敏銳的思維和洞察力,更為豐富的知識儲備以及更為廣泛的藝術才能,尤其是具有更為強烈的表現(xiàn)力和占有欲;與之相對應的,他們經(jīng)受挫折的能力與持之以恒的毅力不足,團隊合作的精神、奉獻與付出的意識不夠,腳踏實地、吃苦耐勞、厚積薄發(fā)的耐心與恒心也有待增強。
社會的現(xiàn)象,當代青年的心理,必然在文化中有所反映。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網(wǎng)絡上充斥著大量的虛擬游戲和修仙穿越小說,其所表達的主題思想,基本都是不滿足于現(xiàn)有生活狀態(tài),或者期盼展現(xiàn)英雄光環(huán),希望通過天降奇緣時空穿越重頭來過的僥幸心理、投機心理和游戲心理。也許在游戲或者小說中,我們通過角色扮演或者代入心理在虛擬世界中能夠得到一定的榮耀與滿足,但游戲可以OVER之后再重新啟動,人生道路卻無法折回再走,穿越時空不過是幻夢一場,精神鴉片所產(chǎn)生的短暫愉悅最終必然熄滅于現(xiàn)實世界,如何面對這種心理落差成為當代青少年認識自我、把握自我的一大社會問題。
三是表現(xiàn)在對自身距離感的認知上。有研究認為,距離感其實源自于動物的領地意識,人類在長期的進化過程中保留了這種潛意識,距離感實際上來自于安全感。美國人類學家愛德華·霍爾,他一生專注于跨文化傳播研究。他在《無聲的語言》一書中提出“空間變化在傳播中起著協(xié)調(diào)和強化作用,有時候甚至勝過口頭文字”,他通過研究認為人與動物一樣也有邊界來劃分自己的空間,而文化的不同與差異是造成空間大小的主要原因[5]。愛德華·霍爾提出了“人類空間關系學”(Proxemics)的理論,通過實驗,他將人與人之間的空間距離分成四類:親密距離、個人距離、社交距離和公眾距離。從愛德華·霍爾的研究中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人際交往的空間距離,標示著交往雙方的親近與融洽程度,不同的情境、不同的關系,產(chǎn)生不同的人際交往距離[6]。
說起距離感,我們還必須提到著名哲學家叔本華的“豪豬理論”。寒冷的冬日里,一群箭豬擠在一起相擁取暖,但彼此的硬刺很快讓它們被迫分開。為了避免凍僵,它們的身體只好又再度靠近,然后再次被硬刺扎痛分開。寒冷和刺痛的反復折磨,讓豪豬們終于找到能夠容忍對方的距離。豪豬的距離理論,很快被引申應用到了人際交往的距離與尺度上,精神空虛和生活單調(diào)引發(fā)社交需要,不同的素質(zhì)與難以忍受的缺點成為影響人際交往的豪豬硬刺,諸般博弈與磨合之后,人們最終規(guī)定了相互容忍的適中距離,那就是各種社交場合的禮貌與規(guī)矩[7]。
青年人際交往的距離感主要體現(xiàn)在集體意識和團隊精神的欠缺上。國際21世紀教育委員會在向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提交的《教育:財富蘊藏其中》一文中,提出了教育的四大支柱:學會認知、學會做事、學會共處、學會生存。其中的學會共處,就是要學會與他人一起生活,要善于融入團隊,要善于發(fā)現(xiàn)別人的優(yōu)點,寬容別人的缺陷,要學會合作共贏,為實現(xiàn)共同目標而攜手努力[8]。大學是青年學子從家庭走向社會的過渡與橋梁,在一定意義上也是青年們適應規(guī)則、應對競爭、適者生存的試練場。與激烈的職場競爭、社會競爭不同的是,大學里的競爭更像一種意識的培養(yǎng),更突出合作狀態(tài)下的競爭,也更加寬容錯誤與失敗。奮斗的青春最美麗,因此青年學子們應更加珍惜大學時光,在完成知識儲備的同時,積極主動地加強自我調(diào)適,強化合作意識,增強團隊精神,讓美麗的青春年華煥發(fā)出更加燦爛奪目的光彩。
在埃里克森的心理社會性發(fā)展理論中,生物、心理和社會是影響個體自我發(fā)展的三大要素。從出生到死亡,人的生理機體、心理因素、社會環(huán)境這三大因素相互作用、相互影響,形成了既分階段又有連續(xù)的心理社會性發(fā)展過程。同樣的,影響青年自我認同的因素也正基于這三個方面。
一是生物因素。生物因素也就是生理機體,從本質(zhì)上說是遺傳素質(zhì)。這是人發(fā)展的前提條件,為個體后期的身心發(fā)展提供可能。人的生理機體是逐步發(fā)展成熟的,生理機體成熟的過程制約著人的發(fā)展過程。相同年齡的孩子身心不僅有共同的表現(xiàn),同時彼此之間又可能有一定的區(qū)別,這些區(qū)別個體生理機體成熟程度不同而導致的延后表現(xiàn)或超前發(fā)展,比如一般孩子所不具有的早熟行為或少年早慧,這些都是生理成熟的不同程度的具體表現(xiàn)。我們教育應該要按照青年的生理機體的發(fā)展水平來進行,落后或者超越生體機理的成熟水平都將不利于青年的發(fā)展。
二是心理因素。自我意識是人類特有的反映形式,是人的心理區(qū)別于動物心理的一大特征。心理學認為自我意識是人對自己身心狀態(tài)及對自己同客觀世界的關系的意識。自我意識包括三個層次:首先是對自己及其狀態(tài)的認識;其次是對自己肢體活動狀態(tài)的認識;最后是對自己思維、情感、意志等心理活動的認識。自我意識不僅是人腦對主體自身的意識與反映,而且人的發(fā)展離不開周圍環(huán)境,特別是人與人之間關系的制約和影響,所以自我意識也反映人與周圍現(xiàn)實之間的關系。自我認同作為自我意識的重要組成部分,青年期的自我認同同樣具有動態(tài)性,是一個發(fā)展的過程,受到生理、環(huán)境、經(jīng)歷以及認知本身等諸多因素的影響。
三是社會因素。隨著環(huán)境、教育和實踐活動的作用,人的生理機體素質(zhì)會逐漸地發(fā)生變化,這除了證明生理機體的具有一定的可塑性外,也證明了人的社會化的必然性。具有生命的社會中人,只有通過認識和發(fā)展自己的社會性才能成為真正意義上的社會人。青年經(jīng)過社會化才能使外在于自身的社會行為規(guī)范與準則內(nèi)化為自身的行為標準。教育者可以在尊重青年生活,遵循青年社會性發(fā)展規(guī)律與特點的基礎上,通過多種途徑,創(chuàng)設有教育意義的環(huán)境和活動,陶冶青年性情,培育有著良好的社會理解力、社會情感和品德與行動能力的完整、健康的青年。
青年是祖國的未來,是國家的寶貴人才資源。加強青年成長教育,有利于為青年的成長成才指明方向,有利于引導青年沿著正確的人生道路健康成長,有利于青年在為國家富強和人民幸福的偉大事業(yè)中建功立業(yè)成才。青年從一個懵懂的襁褓發(fā)展成一個獨立的社會成員離不開生物、心理、社會等因素,這三大因素相互作用、相互影響,形成了既分階段又有連續(xù)的心理社會性發(fā)展過程。因此,我們在探討青年成才與教育,也應該主要從這三個方面來予以考慮。
一是淬煉健康體魄,為成長成才提供發(fā)展源動力。健康的體魄是事業(yè)成功的基石?!吧賶巡慌Γ洗笸絺?,同樣也是加強身體素質(zhì)淬煉的座右銘。國內(nèi)外很多大學甚至中學,都將體育運動作為提升青年師生綜合素質(zhì)的一項重要舉措來加以重視和推動,甚至成為學校一以貫之的文化傳承。例如,風靡美國大學的橄欖球和籃球,源于1829年的英國牛津大學和劍橋大學的賽艇運動;曾任北大校長的蔡元培是近代中國體育教育的先驅(qū),他提出了“完全人格,首在體育”的觀點,要求學生要有“獅子樣的體力,猴子樣的敏捷,駱駝樣的精神”;馬寅初校長70多歲的高齡每天都登景山和萬壽山,身體力行倡導和鼓勵學生加強鍛煉 ;清華大學早在馬約翰時期就重視體育推廣,1957年蔣南翔校長更以“為祖國健康工作五十年”的口號,形成了清華大學體育運動的優(yōu)良傳統(tǒng)。
大學作為青年英才匯聚之地,更應該為培養(yǎng)德智體全面發(fā)展的社會棟梁做出貢獻。首先應樹立健康風氣,營造人人體育的良好氛圍。通過教職工和大學生運動會以及各種競技賽事,將其作為學校的文化傳承來加以推廣。清華大學原黨委書記陳希在一次采訪中提到,清華長期倡導“育人至上,體魄與人格并重”的體育教學理念,已經(jīng)形成了以“馬約翰杯”為龍頭,以競賽為主線、貫穿全年的群眾性競賽體系[9]。其次應形成制度措施,確保青年師生的參與面??梢砸虻刂埔说剡m度制訂一些獎懲措施,調(diào)動青年師生參與體育鍛煉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目前絕大多數(shù)高校已經(jīng)將學生的體育成績達標,嚴格作為學生畢業(yè)離校的必要條件;國外的一些高校,將青年教師自身或者組織學生參與體育賽事,作為教師服務社會的業(yè)績,納入職稱晉升的考核內(nèi)容。再次應加強人文關懷,促進形成體檢預警機制。2016年8月,中科院生物所年僅39歲的青年科學家趙永芳突發(fā)心臟病猝死,2001年中科院的青年科學家胡可心病逝之時年僅38歲,這樣英年早逝的慘痛事例還有不少。除了自身加強鍛煉,注意勞逸結合之外,大學、研究所這些科研工作者集聚的單位,應該形成一套保障健康體檢預警的機制。目前,我們很多保健政策基本是服務于高知群體或者說是中老年高知群體,往往忽略了青年學者的保健服務,錦上添花固然可喜,雪中送炭尤為重要,前車之鑒,不可忽視。
二是保持良好心態(tài),在逆流順流中把好人生舵盤。埃里克森認為,青年時期的成長危機主要在于自我認同與角色定位之間的混亂。青年人在自我意識覺醒之后,往往需要通過自我剖析、自我反省、自我評價、自我體驗、自我調(diào)控等一系列矛盾沖突螺旋漸進的過程,逐漸分清理想和現(xiàn)實、明確人生定位,最終達到自我認同的目標。之前我們分析過,當今的年輕一代多為獨生子女,優(yōu)裕的物質(zhì)條件和家庭環(huán)境的呵護,導致他們抗挫能力較差,容易在人生的順逆中搖擺不定失去自我。打開我們的網(wǎng)絡,尤其是我們的微信朋友圈,大量的關于心靈雞湯的文章充斥其間,從一個側(cè)面反映了當今社會心理亞健康狀態(tài)的普遍性和渴望得到心理暗示撫慰的迫切感。我們的青年學子,在家庭與社會的過渡環(huán)節(jié),如同開始試飛的雛鳥一樣,需要獨自面對和承受那些關于自主學習、集體生活、經(jīng)濟開銷、交友愛戀、職業(yè)規(guī)劃等等一系列問題,這些問題給他們帶來各種各樣的困惑與苦惱;我們的青年教師,被稱為“青椒一族”,工作伊始就開始為教學、科研、課題、成家、孩子、住房、車子等等奔忙焦慮,滿懷的辛酸、無奈、困惑與掙扎。
因此,我們的青年工作應著力于幫助他們解決這些現(xiàn)實問題,從而讓他們在自我認同自我教育的過程中不斷保持健康心態(tài),坦然面對學習和職業(yè)生涯中的種種挑戰(zhàn)。首先應予以關心關切,從根本上解決后顧之憂。關心青年學子的成長,班導師、輔導員應更多地關注他們在學習、生活、情感方面的困難與困惑,給予關心和幫助的同時應注意保護他們的自尊,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要甘愿成為他們的上馬石,而不是作為他們的拐杖。寬松的政策和良好的環(huán)境,是青年教師成長的空間和樂土。西北工業(yè)大學通過一系列的保障措施,對中青年骨干教師不僅給票子、房子,還要給位子、戴帽子、壓擔子,他們的“五子登科”工程,堪為扶持青年骨干教師的典范。其次應予以正面引導,讓向上向善的健康心態(tài)成為主流。積極倡導優(yōu)良校風學風,加強師德師風建設,建立健全制度規(guī)章,在資格認定、崗位聘任、職務晉升、表彰獎勵等考核中,重思想、重品行,實行師德“一票否決”。評選“十佳青年教職工”“師德標兵”“優(yōu)秀共產(chǎn)黨員”“優(yōu)秀輔導員”“我心目中的好老師”等,通過典型示范,促進青年教師樹立師德大愛。再次應加強朋輩教育疏導,通過身邊人解決身邊事。朋輩教育是大學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的集中體現(xiàn)。2006年開始,西安交通大學在全國率先實行“書院制”,先后成立了彭康、文治、宗濂、仲英、南洋、崇實、勵志、啟德等八大書院,覆蓋全體本科生。書院崇尚學生自我教育和管理,所成立的黨總支委員會其多數(shù)成員為學生,呈現(xiàn)出強烈的開放性和多樣性,成為大學生素質(zhì)教育和人格養(yǎng)成的重要場所,是大學生社區(qū)化管理朋輩教育的有益探索。
三是融入主流社會,在進取奉獻中體現(xiàn)人生價值。埃里克森認為,自我認同應處理好個人、集體與社會的關系。個人是集體和社會的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在集體和社會中發(fā)揮自己應有的作用,集體和社會在發(fā)展變化中包容或者影響著個人。青年人要克服所謂“邊緣人”的心態(tài),應在集體和社會中擺正自己的位置。既不夜郎自大,也不妄自菲??;既不無所顧忌,也不固步自封。責任感是個人在集體和社會中發(fā)揮作用體現(xiàn)價值的關鍵所在,明確集體規(guī)則和社會規(guī)范,學會自尊自愛自律和自強,主動承擔對他人對集體對社會的責任,在進取和奉獻中體現(xiàn)自己的人生價值。
首先應倡導文明社會風尚,營造良好社會環(huán)境。大學不是象牙塔,它是與社會環(huán)境息息相關的連通器。“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久居芝蘭之室,不聞其香,久入鮑魚之肆,不聞其臭”,社會環(huán)境對人的浸潤影響是無形的,也是力量巨大的。社會若是污濁不堪,大學絕不可能成為世外桃源,青年也無法獨善其身。我們應堅持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營造良好社會氛圍,為青年人的成長提供更好的環(huán)境。其次應倡導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讓家國情懷成為青年人的思想主流?!疤煜屡d亡,匹夫有責”“以天下為己任”,激勵青年師生勇于擔當為國分憂;“見利思義”“舍生取義”,引導青年師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追求; “剛健有為”“自強不息”,引領青年師生積極向上、自立自強;“言而有信”“忠于職守”,引領青年師生形成誠實求真的價值取向;“禮讓和諧”“崇中尚和”,引導青年師生規(guī)范為人處世的言行。再次應投身廣闊天地,融入實踐服務社會。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大學是青年師生增長才干的修煉地,社會才是青年師生發(fā)揮才干的大熔爐。我們應鼓勵青年師生走出課堂、走出大學、走向社會,在鮮活的實踐中淬煉品質(zhì)提升素質(zhì),堅定理想信念。我們要積極拓展社會資源,堅持學校教育與鮮活的社會現(xiàn)實相結合,讓青年師生在拓寬視角與親身參與中認識國情、了解社會、融入實踐、服務社會。
[1] 高覺敷.西方社會心理學發(fā)展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179.
[2] 陳永勝.埃里克森個體宗教心理發(fā)展理論新探[J].蘇州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7(1):74-80.
[3] 埃里克森.同一性:青少年與危機[M].孫名之,譯.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79-127.
[4] 俞國良,羅曉路.埃里克森:自我認同與心理社會性發(fā)展理論[J].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2016(7):41-44.
[5] HALL E T.The Slient Language[M].New York:Anchor Books Editions,1990:175.
[6] 李海軍.愛德華·霍爾的跨文化傳播思想研究[D].南昌:江西師范大學,2006:31-32.
[7] 叔本華.叔本華美學隨筆[M].韋啟昌,譯.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167-168.
[8] 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教育:財富蘊藏其中[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14:76-85.
[9] 袁新文.一個口號,何以回響半世紀[N].人民日報,2007-12-20(13).
(責任編輯 謝媛媛)
Research on Self-identity and Youth Education
LIN Zhikai
(Propaganda Department of Party Committee,Fuzhou University,Fuzhou 350116,China)
Youth is a period of transition from minors to adults,it is also the most important stage for the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individual self-consciousness.The formation process of self-consciousness in youth is actually the process of searching for the value of self existence.Biology,psychology and society are the three major factors that influenc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ndividual.The education of youth development should focus on the three aspects as follows:building up a healthy body to provide the source of power for self-improvement; maintaining a good attitude to deal with the adverse circumstances and favorable circumstances; integrating into the mainstream society and demonstrating the value of life with pioneering spirit.
self-identity; Erickson; youth; growth education
G641
:A
:1008-3634(2017)04-0099-05
2017-04-28
福建省中青年教師教育科研項目(JAS151484)
收稿日期:林志凱(1971-),男,福建永安人,副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