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衛(wèi)斌
(福州大學(xué) a.外國語學(xué)院;b.跨文化話語研究中心,福州 350001)
新加坡雙語社會語境中翻譯策略解析及啟示
——以李光耀葬禮悼詞為語料分析
陳衛(wèi)斌a,b
(福州大學(xué) a.外國語學(xué)院;b.跨文化話語研究中心,福州 350001)
以新加坡總理李顯龍在其父親李光耀葬禮當(dāng)日發(fā)布的漢英雙語悼詞為語料展開分析,揭示了悼詞在雙語乃至多語社會語境中的翻譯策略:譯者翻譯時應(yīng)該選擇能真正表達(dá) “所指意義(referential meaning)”的語詞;秉持回譯及“名從主人”的音譯原則;譯文應(yīng)真實再現(xiàn)和補償源語作者采用的修辭手段;充分認(rèn)識雙語語境中翻譯即寫作的特點。文章希望上述翻譯策略能對從事母語譯入外語的中國譯者有所啟示和裨益。
雙語;翻譯策略;所指意義;音譯;修辭
因為與翻譯工作相關(guān)的緣由,筆者于2015年3月和8月兩度造訪新加坡,分別經(jīng)歷這個袖珍島國為他們的建國總理李光耀先生舉辦的國葬儀式以及這個年輕國度的第50個國慶典禮。悲喜之間,這個多種語言、人種、宗教和諧共存的社會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特別是英漢雙語語境下信息傳播和文字翻譯出版的效率和質(zhì)量,對中國正當(dāng)其時的國際化進(jìn)程應(yīng)該不乏可資借鑒的現(xiàn)實意義。
關(guān)于雙語現(xiàn)象(bilingualism),美國結(jié)構(gòu)主義語言學(xué)家萊納德·布龍菲爾德(Leonard Bloomfield)在其1933年出版的《語言論》(Language)中定義如下:“如果學(xué)習(xí)外語學(xué)得跟本地人一樣,同時又沒忘掉本族語,這就是產(chǎn)生了雙語現(xiàn)象,即同時掌握兩種語言,熟練程度和本地人一樣”[1]。由此我們知道,雙語現(xiàn)象指個人或社區(qū)群體平行使用兩種標(biāo)準(zhǔn)語言的現(xiàn)象。雙語現(xiàn)象出現(xiàn)在一些特定的國家與地區(qū),主要是因為這些國家地區(qū)是多民族居住的,或者是移民社會。以英語和漢語為雙語的國家和地區(qū)主要有新加坡、香港等地以及英語國家中的華人聚居地。
一般地,我們認(rèn)為中國至少存在兩大類型的雙語區(qū),一是華東華南的江浙、湖南、福建、廣東、海南、江西一帶,該區(qū)域方言眾多,最典型的有吳方言、湘方言、閩方言、粵方言、贛方言、客家方言等七大南方方言,幾乎所有受過學(xué)校教育的居民從小就能流利地使用方言和普通話交流。誠然,在中國,語言和方言的區(qū)分往往是模糊不清的。羅納德·沃德華(Ronald Wardhaugh)在他教科書式的《社會語言學(xué)引論》(AnIntroductiontoSociolinguistics:FifthEdition)中說道:“普通人說話時自由地使用這些術(shù)語;對他們來說方言只是真正的語言的一種沒有聲望(因而也是沒有權(quán)力)的地方變體。相反,學(xué)者們在決定使用哪個術(shù)語時,常會遇到很大困難。”[2]32不過,他隨后耐心地專門針對中國的語言和方言做了進(jìn)一步闡述:“如果我們把注意力轉(zhuǎn)向中國,我們會發(fā)現(xiàn)說廣東話的人和說普通話的人會告訴你他們說的是同一種語言。然而如果一個人只懂廣東話而另一個人只懂普通話,他們就不能夠互相交談:事實上他們說的是不同的語言,其中的差別肯定大于德語和荷蘭語甚至葡萄牙語和意大利語之間的差別。不過如果說話人識字的話,他們能夠通過共同的書寫體系交流?!盵2]37按照沃德華的觀點,我們可以把普通話和方言并行的中國東部和南部區(qū)域稱作具有“相同書寫體系”的雙語區(qū)。
中國另一類比較典型的雙語區(qū)是西北、西南、東北的少數(shù)民族聚居地,當(dāng)?shù)鼐用衲芤詽h語以及其本民族語言如蒙語、藏語、壯語、維吾爾語或朝鮮語等兩種甚至多種語言進(jìn)行交流,在當(dāng)?shù)刂行W(xué)普遍開展?jié)h語和少數(shù)民族語言雙語課程,政府文告和廣播電視節(jié)目也普遍以雙語并行,這點也可以從官方關(guān)于普通話的使用范圍和人數(shù)等相關(guān)報道中得到佐證。比如,2015年9月21日出版的報紙《中國新聞》第A10版載文稱“在甘肅省會寧縣閉幕的第18屆全國推廣普通話宣傳周上了解到,目前全國有70%的人口具備普通話應(yīng)用能力,95%以上的識字人口使用規(guī)范漢字。但其中還有相當(dāng)一部分是只能聽懂的單向交流,相當(dāng)于全國仍有約4億人不能用普通話進(jìn)行交流”。如果論及中國的英漢雙語區(qū)域,我們知道盡管改革開放政策執(zhí)行了三十多年,以英語為主自中小學(xué)一直貫穿到大學(xué)的外語教育政策也一直在執(zhí)行,但迄今為止在大陸地區(qū),以英語和漢語為平行雙語的社區(qū)族群并未出現(xiàn)。
2000年10月31日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第二條規(guī)定“本法所稱的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是普通話和規(guī)范漢字”。在中國這樣以現(xiàn)代漢語(普通話)為唯一法定官方語言的環(huán)境中,對以英語為外語專業(yè)學(xué)習(xí)翻譯的中國學(xué)生而言,漢譯英這種以母語為源語、以英語為譯入語的翻譯活動最大的困難和障礙在于譯者對譯入語不能完全掌握和控制。關(guān)于這點,美國翻譯理論家尤金·奈達(dá)(Eugene Nida)曾經(jīng)說過,“就其重要性而言,對接受語的完全控制遠(yuǎn)勝于對源語知識資源的掌握”[3]150。所以,在奈達(dá)看來,“理想的譯者所扮演的角色要求其應(yīng)該具備對源語和譯語的完整認(rèn)知、對題材的熟稔、與原作者有效共鳴、移情神入原作及對接受語的語體表現(xiàn)手法了如指掌”[3]153。
長期以來,國際上翻譯實踐活動普遍奉行“譯入母語”原則,即譯員以其通曉的外語為源語,以其母語為譯入語從事翻譯活動,比較罕見譯入外語的情形。因為“只有譯入自己慣常使用的語言,才能確保翻譯表達(dá)自然、準(zhǔn)確,達(dá)到最佳效果”[4]。以歐盟為例,最新的信息顯示目前共有28個成員國,24種語言,幾乎在所有需要翻譯的場合,譯員都是以母語為譯入語開展工作??梢妼氖聺h譯英的中國譯者而言,要以其非母語的英語作為譯入語進(jìn)行翻譯,極具挑戰(zhàn)性。
2015年春天,新加坡前總理李光耀去世,當(dāng)?shù)孛襟w乃至全球傳媒都對這個袖珍小國的建國總理生平作了大量報道,其中普遍提及他在位期間堅持不懈地推行雙語國策的艱辛歷程。李光耀在其生前出版的《我一生的挑戰(zhàn)——新加坡雙語之路》中將新加坡的雙語之路視為“我一生的挑戰(zhàn)”,指出“新加坡的雙語教育政策,讓數(shù)百萬人在四十年間構(gòu)建了可能是世界上最大最復(fù)雜的語言實驗室之一”[5]218。受益于從建國伊始便以舉國之力強制推行的長期雙語政策,新加坡從復(fù)雜的多語言方言環(huán)境,轉(zhuǎn)變?yōu)橛⒄Z與母語并重的更制度化的雙語教育,針對這一舉世矚目的語言規(guī)劃成就,李光耀本人也不無自豪地總結(jié),“我們堅決地以英語為共同語,事實證明,這是正確的選擇,也為新加坡的政治安定和經(jīng)濟騰飛奠定了有利的基礎(chǔ)”[5]220?;谛录悠碌湫偷挠h雙語語境,筆者從當(dāng)?shù)刈钣杏绊懥Φ膬煞輬蠹垺形牡摹堵?lián)合早報》和英文的《海峽時報》(TheStraitsTimes)于2015年3月30日李光耀葬禮當(dāng)天刊載的現(xiàn)任總理李顯龍在其父親國葬儀式和私人葬禮儀式上的中英文雙語演講稿中節(jié)選部分段落,管窺解析其翻譯策略,對譯者或不無裨益。
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從學(xué)前教育到高中都在華文學(xué)校就讀能夠熟練掌握漢英雙語及馬來語的現(xiàn)任總理李顯龍在建國總理李光耀國葬儀式上先后使用了馬來語、漢語、英語三種語言致悼詞,悼詞的馬來文、中文、英文版本于葬禮當(dāng)日同步通過媒體發(fā)表。于是面對這同步發(fā)行的英漢雙語語料,筆者甫一開始便面臨翻譯語言方向的模糊和困惑:是先有漢語文本還是先有英語文本?即翻譯方向是漢譯英還是英譯漢?不是問題的問題此時卻成了莫衷一是但撩人興致的猜測。關(guān)于這點,下文將更詳細(xì)述及。
在2015年3月30日《聯(lián)合早報》李顯龍所致的漢語悼詞中,他多次提到“新馬分家”、“國家信約”、“國歌”,在同日發(fā)行的英文版《海峽時報》中用的是“Separation”、“National Pledge”、“Majulah Singapura”。例句如下(本文所有例句漢英文本均分別摘自2015年3月30日《聯(lián)合早報》和《海峽時報》):
例1:新馬分家是李光耀先生生命中最痛苦的時刻,但事后證明,這也是新加坡成功的轉(zhuǎn)捩點。
譯文:Separation was his greatest “moment of anguish”,but it also proved to be the turning point in Singapore's fortunes.
例2:所有人——包括這里、全島各地和遠(yuǎn)在海外的國人,將一起默哀一分鐘,宣讀國家信約和唱起國歌。
譯文:All of us in this hall,across our island and in far-flung lands will observe a minute of silence,say the National Pledge and sing Majulah Singapura together.
眾所周知,做好翻譯要求譯者有一定的文化背景知識。對此,奈達(dá)在其著作Toward A Science of Translating中轉(zhuǎn)述了Justin O'Brien的觀點:“譯者應(yīng)該具有和原作者一樣的文化背景。設(shè)若情況并非如此,譯者必須愿意隨時準(zhǔn)備補償其在文化背景方面的缺失。”[3]151
了解新加坡歷史的人都知道,新加坡的獨立幾乎是被迫的,是當(dāng)年建國一代新加坡人走投無路的選擇:1965年8月9號被“逐出”馬拉西亞聯(lián)邦(expelled from Malaysia)。所以1965年的 “Separation”是所有新加坡人記憶中共同的“所指(reference)”,譯者幾乎沒有其他更好的英語詞匯選擇。
這里,讓我們重點評析“國歌”一詞的英譯。來自詞典的對應(yīng)詞是national anthem,但必須認(rèn)識到,這是個包含有若干個下義詞的上義詞。如果是中國國歌,所指意義是《義勇軍進(jìn)行曲》;美國國歌指的是The Star-spangled Banner,對應(yīng)的漢語譯文是《星條旗永不落》;如果是法國國歌,則成了《馬賽曲》(La Marseillaise)。關(guān)于新加坡的“國歌”,來自馬來語的Majulah Singapura是新加坡人關(guān)于國歌的最深刻的理解,中文意思是“前進(jìn)吧,新加坡”,在新加坡家喻戶曉,在維基百科上也有專門的詞條解釋。而且,新加坡以法律的形式規(guī)定國歌只能以馬來語歌詞演唱,即使在新加坡已有其他三種官方語言(英語、漢語和泰米爾語)譯文的情況下[6]。因此,受雙語語境的嚴(yán)格限制,其“國歌”最恰當(dāng)準(zhǔn)確的譯文是“Majulah Singapura”。
譯者的這種翻譯選擇策略在語義學(xué)中可以找到理論支撐。英國語言學(xué)家約翰·萊昂斯(John Lyons)在討論話語的主觀性(The Subjectivity of Utterance)時使用的“所指意義(reference)”和“指示(deixis)” 對我們此時的語料分析與翻譯特別有啟發(fā)。他認(rèn)為,我們應(yīng)該從締結(jié)語言詞句及其在特定話語場合所代表意義這兩者關(guān)系的所指意義出發(fā),導(dǎo)入“指示(deixis)”這一特定的所指意義,它的意義關(guān)鍵取決于產(chǎn)生話語的時空以及在話語行為之中的發(fā)話者和受眾的角色[7]。
毫無疑問,話語意義中的所指意義取決于語境,是說話人在某個場合談?wù)摰膶ο?。所指表達(dá)式(referring expressions )的所指范圍(referring range)是由這些表達(dá)式在語言中的意義所確定的,但是其實際所指意義是由多種因素確定的[3]294。
由此可知,在李光耀的葬禮這一特殊歷史時刻,李顯龍的演講中“國歌”的所指意義就成了具體時空條件下的“指示(deixis)”——那首深深地鐫刻在數(shù)代新加坡人記憶中的以馬來語歌詞傳唱的“Majulah Singapura”,該“指示(deixis)”是說話人和受眾共同指向默契共享的所指意義。
所以,在雙語或多語社會語境中,鑒于語言使用者存在普遍的共同的“所指”共識,譯者的翻譯選擇反而變得有限,策略也顯得簡單明確,特別是那些對譯入語讀者而言具有特殊意義的詞語。譯者要做到的就是對雙語或多語文化背景有深入的了解,選擇真正能表達(dá)原作者、源語讀者和譯語讀者同一共識的 “所指意義(referential meaning)”、能體現(xiàn)“指示(deixis)”的語詞。
在李顯龍發(fā)表的悼詞中,出現(xiàn)了相當(dāng)數(shù)量的人名地名等專有名詞,比如李光耀的私人祖宅所在地址“歐思禮路(Oxley Road)”、總理官邸“斯里淡馬錫(Sri Temasek)”、李光耀的秘書賈納德斯(Janadas)、與李光耀共同起草國家信約的拉惹勒南先生(Mr.S.Rajaratnam),以及納丹總統(tǒng)(Sella Rama Nathan,新加坡第六位總統(tǒng),也是第一位民選總統(tǒng),1998年上任)等,在這里譯者最簡明有效的策略就是按照“名從主人”的音譯原則采用新加坡英語中的地名拼寫。至于新加坡之外的專有名詞則按照通行的拼寫音譯或回譯(back translation),如圣保羅大教堂(St.Paul's Cathedral)和它的設(shè)計師克里斯多佛·雷恩(Sir Christopher Wren)、法國總統(tǒng)戴高樂(de Gaule)等。
此外,更具挑戰(zhàn)性的是在李顯龍總理發(fā)表的漢語悼詞文本中,不時引用了漢語方言(閩南語Hokkien)、源于馬來語和印尼語已意譯成漢語的名詞等。比如,李顯龍?zhí)岬剿偷艿芏籍?dāng)過“賺吃兵”(源自閩南語,讀作“tan-jia-bin”)。
例3:我和弟弟都獲得武裝部隊獎學(xué)金,并且簽約成為正式軍人,“賺吃兵”。
譯文:My brother and I signed up as regulars on SAF (Singapore Armed Forces) Scholarships.
我們知道,方言能反映不同文化之間的差異,屬于文化局限詞(culture-loaded words)的范疇,其形成和使用與當(dāng)?shù)厝藗兲厥獾奈幕膽B(tài)、風(fēng)俗習(xí)慣、宗教信仰、生活生產(chǎn)方式等分不開的[8]。鑒于此,譯文沒有對這個極具閩南地域文化特色的詞語“賺吃兵”進(jìn)行音譯、逐字直譯或迂回解釋,而是根據(jù)其在語境中傳達(dá)的語義簡明地意譯成“on SAF (Singapore Armed Forces) Scholarships”。顯然,漢語讀者尤其是熟悉閩南地域文化的讀者在聽到或看到原文“賺吃兵”時所感受的生動親切的語體風(fēng)格在翻譯中若有所失,但譯文畢竟在語義層面上實現(xiàn)了對原文的忠實。此外,我們還看到譯文將“總統(tǒng)府”直接回譯成“Istana”(印尼語“palace”之意),把“政府大廈前大草場”回譯為Padang(馬來語和印尼語“field”之意),這種追本溯源直接回譯的手段構(gòu)成了雙語或多語社會語境中鮮明的翻譯特色。
李顯龍在其發(fā)布的悼詞中,大量地使用了隱喻等修辭手段來表達(dá)他的喪父之悲情,也表達(dá)了新加坡人對建國總理逝世的哀悼。這位深受東方文化浸淫的新加坡現(xiàn)任總理在其悼念亡父的文章伊始,便飽含深情地說到:“這些年來,一直指引我國的明燈熄滅了(The light that has guided us all these years has been extinguished)?!边@就是修辭,它巧妙地暗合了東方文化中“人死如燈滅”的隱喻。更多的例子如下:
例4:倫敦的圣保羅大教堂是克里斯多佛·雷恩設(shè)計的。他是這座教堂的建造師,而他就葬在教堂里——那是他畢生的心血。他的墓碑用拉丁文刻寫了這樣一段碑文:“若要尋找他的紀(jì)念建筑物,請看看四周?!蓖瑯拥?,李光耀設(shè)計了新加坡。對想要尋找李光耀先生紀(jì)念建筑物的人,新加坡人可以驕傲地說:“請看看您的四周?!?/p>
譯文:St.Paul's Cathedral in London was built by Sir Christopher Wren.He was the architect of the Cathedral,and he is buried in the cathedral which was his masterpiece.There is a Latin epitaph on his grave and it reads:si monumentum requiris,circumspice (If you seek his monument,look around you).Mr.Lee Kuan Yew built Singapore.To those who seek Mr.Lee Kuan Yew's monument,Singaporeans can reply:“Look around you.”
在這里英語譯文引用了圣保羅大教堂設(shè)計師克里斯多佛·雷恩墓碑上的拉丁文原文,并附上英文翻譯,同時在以隱喻的手段表達(dá)李光耀的紀(jì)念建筑物時,直接引用了英語的祈使句“Look around you”,簡潔、深刻,達(dá)到修辭目的。
例5:當(dāng)我學(xué)習(xí)騎腳踏車時,他就在我身邊。有一次,我正要學(xué)會如何在兩個輪子上平衡時,他把我推倒,讓我從頭開始。我騎過整片操場,原以為是他一直扶持著我,推著我。過了幾分鐘,我回頭一望才發(fā)現(xiàn),我是一個人騎著車,而原來他已經(jīng)放手。他非常高興,我也是。
譯文:When I learnt to ride a bicycle,he was there.Once when I was just getting the hang of balancing on two wheels,he pushed me off from behind to get me started.I pedaled off across the field,thinking that he was still supporting and pushing me.After a few seconds,I turned around and found I was on my own.He had let go.He was so pleased.So was I.
在這個充滿隱喻意義的段落中,李顯龍一語雙關(guān)地間接表達(dá)父子兩代總理的權(quán)力交接過程和心路歷程。漢語和英語表達(dá)都很簡潔到位,比如將“扶持著我、推著我”譯成“supporting me and pushing me”。尤其是最后那句“他非常高興,我也是”譯成“He was so pleased.So was I”。 讓人感覺這已經(jīng)不再是翻譯,而是分別用漢語和英語這兩種語言在寫作,在表達(dá)同樣的語義和情感,實現(xiàn)同樣等值的語言功能,激發(fā)雙語受眾(聽眾和讀者)共同的情感反應(yīng)和價值認(rèn)同。
在論及翻譯與修辭關(guān)系時,陳小慰提出“帶著修辭意識進(jìn)行翻譯”的必要性,并就其原則展開闡述:以譯語受眾為中心,建立認(rèn)同,以受眾為轉(zhuǎn)移在內(nèi)容和形式上進(jìn)行必要的調(diào)適;用受眾熟悉的方式有效說服、誘導(dǎo),使受眾至少在愿意傾聽的基礎(chǔ)上,信奉、認(rèn)同譯者欲加以影響的內(nèi)容[9]。誠如所言,筆者唯一想補充說明的是,譯者通過譯文再現(xiàn)和補償隱喻等修辭手段,其終極目的是在譯語受眾身上實現(xiàn)原作者的寫作目的。毫無疑問,雙語語境下李顯龍同時發(fā)布的英漢雙語悼詞在雙語受眾中同步達(dá)到了這一目的。
接著前面第一點中提到的在雙語環(huán)境中翻譯的方向問題,筆者在分析李顯龍發(fā)表的中英文悼詞時,會有“雞生蛋還是蛋生雞”這樣哲學(xué)思辨式的疑惑。盡管我們觀察的角度主要是漢譯英,但英文的流暢道地、表達(dá)的精準(zhǔn)自如常常讓人感到這篇悼詞應(yīng)該是先有英文,再翻譯成漢語。在李顯龍發(fā)表的悼詞中,最典型的例子是:
例6:我只想分享其中一句話“生命最好是短暫、健康和充實的,而不是漫長、不健康和凄涼的。我們都會死亡。我希望自己的是無痛的。就如戴高樂(de Gaulle)所說:‘不要懼怕,連戴高樂都得死’,而他真的死了?!?/p>
譯文:I will just share one quote:“Life is better short,healthy and full than long,unhealthy and dismal.We all have to die.I hope mine will be painless.As de Gaulle said:'Never fear,even de Gaulle must die',and he did.”
在上述例子中,李顯龍引用了老派的政治家李光耀在多年前一次晚餐后的演講。眾所周知,盡管李光耀畢生都在孜孜不倦地學(xué)習(xí)漢語和了解中國文化,能使用漢語交流和思考,但他使用的第一語言仍然是英語,所以筆者可以確定當(dāng)年他用英語發(fā)表演講,李顯龍漢語悼詞中對其父親演講詞的引用其實是把英語譯成了漢語。這是一個很值得深入再度思考的話題,在雙語乃至多語的社會語境中,翻譯可以是雙向甚至是多向的,哪怕是在同一篇文章中,源語和譯入語的地位也是可以互換逆轉(zhuǎn)的,在這種情況下,翻譯就自然而然地變成了雙語寫作的研究范疇。毋庸諱言,雙語語境下的翻譯其實是在獲得源語為載體的思想內(nèi)容基礎(chǔ)上,以源語和譯語為工作語言,分析和生成文本,以寫作的方式實現(xiàn)翻譯,過程中源語和譯語地位甚至可以相互切換。
需要特別指出的是,將雙語語境中的翻譯活動理解為雙語寫作的觀點迥然有別于受法國米歇爾·???Michel Foucault)“權(quán)力話語”影響的安德烈·勒菲弗爾(Andre Lefevere)所主張 “翻譯即改寫(Translation is,of course,a rewriting of an original text)” 的觀點[10]。
當(dāng)下中國,在深化改革的時代大背景下,“一帶一路”倡議(Belt & Road Initiative)和亞洲基礎(chǔ)設(shè)施投資銀行(AIIB)的創(chuàng)立對翻譯尤其是承擔(dān)中外交流中話語構(gòu)建與漢語對外傳播任務(wù)的漢英翻譯理論和實踐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
半個世紀(jì)前,李光耀和他的追隨者們以前瞻性的戰(zhàn)略眼光制定了新加坡的語言政策,通過法律的手段強制推行。根據(jù)新加坡的法律,英語、漢語、馬來語和泰米爾語都是官方語言,個人可以選擇“英語+母語”的方式接受教育,已然形成了“國家多語、個人雙語”的語言模式。在這種雙語乃至多語的社會語境中,通過以李光耀葬禮當(dāng)日媒體同步發(fā)表的漢英雙語悼詞為語料的分析,我們認(rèn)識到,作為譯者在翻譯時應(yīng)該選擇能真正表達(dá) “所指意義(referential meaning)”的語詞,秉持回譯及“名從主人”的音譯原則,在譯文中真實再現(xiàn)和補償源語作者采用的修辭手段,并充分認(rèn)識到雙語語境中翻譯即寫作的特點。特別是英漢雙語社會語境中“翻譯即寫作”的現(xiàn)象尤其值得深入體察研究和分析借鑒。
[1] 萊納德·布龍菲爾德.語言論[M].袁家驊,趙世開,甘世福,譯.北京:商務(wù)印書館,1980:60.
[2] 沃德華·羅納德.社會語言學(xué)引論[M].雷洪波,譯.上海:復(fù)旦大學(xué)出版社,2009.
[3] NIDA E A.Toward a Science Of Translating[M].Leiden:E.J.Brill ,1964.
[4] NEWMARK P.Textbook of Translation[M].Shanghai:Shanghai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1:3.
[5] 李光耀.我一生的挑戰(zhàn):新加坡雙語之路[M].南京:譯林出版社,2013.
[6] 維基百科.Majulah Singapura [EB/OL].(2017-05-30)[2017-06-01].https://en.wikipedia.org/wiki/Majulah_Singapura.
[7] LYONS J.Linguistic Semantics:An Introduction[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0:293.
[8] 白松強.方言與民俗[J].哈爾濱學(xué)院學(xué)報,2009(4):117-119.
[9] 陳小慰.翻譯與修辭新論[M].北京:外語教學(xué)與研究出版社,2013.
[10] LEFEVERE A.Translation,Rewriting And The Manipulation of Literary Fame[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10.
(責(zé)任編輯 謝媛媛)
Enlightenment and Analyses of Translating Tactics in Bilingual Social Context in Singapore:A Case Study of the Eulogy at Lee Kuan Yew's Funeral
CHEN Weibina,b
(a.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b.Center for Intercultural Discourse Studies,F(xiàn)uzhou University,Fuzhou 350001,China)
Taking the eulogy composed by Singaporean Prime Minister Lee Hsien Loong at his father Lee Kuan Yew's funeral as corpus for a case study,this paper attempts to analyze the tactics applied in translation in a bilingual or multi-lingual social context,aiming to share the enlightenment with translators as follows:in the target language the words with the same “referential meanings” as those in the source language should be selected; back-translation and the principle of “transliterating in accordance with the original names or accepted versions” in transliteration should be adhered to; reproduction of the rhetorical devices or compensation for them should be realized while handling the figurative language source text; the practice of “translation as writing” should be duly recognized and implemented.Hopefully,the enlightenment may benefit translators especially those involved in translating from their native language into foreign languages.
bilingualism; translating tactics; referential meaning; transliteration; rhetoric
H059
:A
:1008-3634(2017)04-0065-06
2016-11-17
福州大學(xué)社科基金項目(14SKF21)
收稿日期:陳衛(wèi)斌(1967-),男,福建長汀人,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