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李夫
[中圖分類號]:B2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7)-02--01
莊子,是中國原始道家的代表人物,他的思想有很多值得我們后人學習與欣賞之處。眾所周知,莊子在老子的思想基礎上又有了新的繼承與發(fā)展。并且提出了眾多不同于儒、法兩家等其他哲學思想派別的獨特看法。在留下的傳世著作《莊子》中雖然有些偏激與消極之處,但也有很多精妙之處。那么莊子是怎么理解人生天地呢?我們又該怎么學習呢?
在莊子看來,天地自然便是一種自身完美的狀態(tài),并不需要人類的添飾。天地自然與人類都是由氣構(gòu)成的,人也只是大自然的一角,因而天地與人是統(tǒng)一的。這一點與儒家也是殊途同歸。在莊子看來人類社會建立了種種制度、破壞了自然原本的本性,造成自然與人的對立。
在現(xiàn)實社會看,莊子這種天人合一、尊重自然發(fā)展規(guī)律的思想對我們確實有很大的警示的。很多企業(yè)謀求經(jīng)濟快速發(fā)展,以犧牲大自然為代價,從而導致不斷受到自然的懲罰。不考慮自然實際的亂項發(fā)展,違背大自然的規(guī)律。當濕地縮小,霧霾嚴重時才意識到要與自然和諧相處,走可持續(xù)發(fā)展道路,卻不知在幾千年前莊子就已經(jīng)給我們提出了警告。這點尊重自然規(guī)律是可取的。當然,在莊子這一思想中,還提出要恢復人性之自然,就必須破除一切物質(zhì)文明和精神文明,這是偏激的,不科學的。不能因為過分強調(diào)文明進步的負面意義就否定人類的文明進步的美好,因此在學習莊子這一思想時,我們不只要學習保護自然,遵循自然規(guī)律,還應該在這基礎上不否認人類文明發(fā)展的趨勢。
另外在莊子看來,人類是需要存在與這個世界的,天地是美的,人也是生來美的。人就是自然的產(chǎn)物,在最原始的時候,人的自我意識還不強烈,后來隨著物質(zhì)生活的改善,懂得了自我生存法則。怎樣維護自己生存下去,就需要與大自然結(jié)合,需要攝取自然之源。當然,獲得這些的同時也是需要付出勞動的,這就有了社會關系。這也就表現(xiàn)出了面對自然,面對生存,這些行為只是人生本能的再現(xiàn)而已。同時莊子認為,人一旦有了私欲,就會走向墮落。一是因為私欲是無限大的,它能使人變得更為貪婪;二是因為私欲更容易引起人與人的不和,使人世變得再無安寧。
他把自己哲學境界同時也融入到人生之中。他順應自然,追求絕對的自由。提出身安不如心安,屋寬不如心寬。以自然之道,養(yǎng)自然之身。以喜悅之身,養(yǎng)喜悅之神。有所敬畏,是做人基本的道義準則。所謂快樂,不是財富多而是欲望少。做人,人品為先,才能為次;做事,明理為先,勤奮為次。人生要學會平和心,喜樂心,慈悲心。人之養(yǎng)生亦當如是,游于空虛之境,順乎自然之理。莊子認為人要達到除了身體健康外還要達到精神系統(tǒng)的健康。這就需要心境平和、從容自得、處世曠達,唯有如此,才能實現(xiàn)現(xiàn)代人所說的“精神系統(tǒng)的健康是人長壽的首要條件”。莊子的警言仍在,可現(xiàn)實的物欲誘惑也仍在。 在古代人眼里,人世之間,百姓之上,爵位為貴。但在莊子眼里則不然。莊子認為當不當官員,有沒有官爵,都可有可無,順其自然。且,在莊子看來,人們認為的這種富貴權(quán)勢與他所珍視的自由相比,更是不值得一提。
當然也有人認為,莊子的生存智慧是有知的懦弱之人在無可奈何形勢下的錯誤選擇,他的逍遙論是為心靈的超越而論的。它并不可以化解現(xiàn)世帶來的傷害,只是懦弱者在精神世界里改變了人在失敗時的虛空和幻滅的感覺罷了,是消極的、是自我麻痹的思想。其實換種角度看,莊子提出的這一看法也算是一劑良藥 。當遇到確實難以解決的問題時,它能讓我們保持理性的狀態(tài),不要盲目進入問題的死角,培養(yǎng)我們遇到事情,要有平和的心態(tài)。 讓遇困難者,更加珍愛生命,在紛擾的社會中建構(gòu)寬大的心境,以自由樂觀的態(tài)度面對種種困難,以自然大美的眼光體會生活之美。摒棄私欲的功利之心,拋棄遇到困難就一根筋不知變通的固定思維,有時退也是進。其實這與儒家積極入世、努力盡自己的社會義務和社會責任大有不同,莊子追求的自由是精神的超脫解放,他否定一切外在形式的束縛,包括儒家仁義的束縛,以化解人生之憂。這在他的著作,學說中都流露出一種獨特的處世態(tài)度,此乃儒家學者不曾提及的一種思想。就比如,楚王多次邀莊子來處理政事,但總被拒絕,并留下了“曳尾于涂中”的名言。這就是莊子對紛擾世事的態(tài)度—回避,拒絕,遠離。
總體來看,莊子的哲學思想對我們當代人有很好的啟示作用。 在肯定天地之美的同時不抵觸人類文明之美;在看待人也是自然美時也很好的認知到人與天地的相生的而非對立。面對功利教會我們要逍遙樂觀,這些對我們現(xiàn)在都有很大的借鑒意義?!肚f子》一書中需要我們學習領悟的還有很多奇妙之處,在對于學習中需要理性的認識。博大精深的作品還需我們慢慢品琢,作為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一部分也需要我們傳承與發(fā)展,展現(xiàn)我國傳統(tǒng)文化的魅力。這也與莊子所說的攝取相關,人在社會環(huán)境中除了原始的生存攝取還應增加自我實現(xiàn)。
在兩千多年前的莊子有這樣明智的見解,對我們來說都是一筆不菲的財富,在莊子理智的規(guī)勸中,人們應該體會到什么才是最可貴的,什么才是自己真正想要的。 莊子的思想對中華民族的影響是深遠的,他影響了中國人的性格,使中華民族成為一個豁達,睿智的民族,這種影響使中華民族幾千年綿延不絕,不斷與其他民族交流,融合,形成一個龐大又優(yōu)越的民族。莊子的人生天地,也是我們后人學習為人處世的大智慧,也成為生生不息的中華民族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