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麗娜
【內(nèi)容摘要】針對現(xiàn)在高中語文課堂上的教師缺乏傾聽的現(xiàn)象提出強調(diào)傾聽的重要性。從教師應該傾聽什么和怎么傾聽兩個方面展開。提出教師應傾聽學生的“錯誤”、“真情、真話”和“不同的聲音”,建立一個平等的交流環(huán)境。闡述了教師傾聽應保持尊重和平等、耐心和等待、專注和回應的態(tài)度,讓學生可以輕松學習。
【關(guān)鍵詞】語文 課堂 教師 傾聽
一、為什么要強調(diào)傾聽的重要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教育藝術(shù)基礎在于教師能夠在很多程度上開始理解和感受到學生的內(nèi)心世界,開始研究孩子的思想、感情、性格、意志和興趣。”要更好的了解學生,深入學生的內(nèi)心世界,傾聽不失為一種好方法。一直以來我們都忽略了,學生才是閱讀和學習的主體,對話的中心。因此教師不應該是課堂上的“演講者”,應該去傾聽學生個人的體驗感悟、尊重學生的獨特見解。
二、傾聽什么
傾聽是一門藝術(shù),需要聆聽者全身心的去體悟?qū)Ψ絺鬟f的信息。有數(shù)據(jù)統(tǒng)計分析顯示,在各種活動中人們40%的時間用于傾聽。可以說傾聽是人際交往中重要的一部分。教學也是一種人際交往的過程,是通過語言的交流促進教師與學生共同發(fā)展的一種活動。
1.傾聽學生的錯誤
課堂上,教師的傾聽最基本的是要聽出學生的錯誤,及時的更正改過。但現(xiàn)實課堂上,教師常是一副傾聽的姿態(tài)去接納學生,卻連基本的錯誤點都沒有聽出。課堂會有許多生成性的問題,教師的基本職責就是要糾正學生的錯誤,若不傾聽又怎知錯誤何在?
2.傾聽不同的聲音
“有一百個讀者,就有一百個哈姆雷特?!庇捎诿總€學生的生活經(jīng)歷不同、思想個性不同、看事物的角度不同,對同一篇文章、同一情景所引發(fā)的情感體驗也會是不同的。
好的作品給人的啟迪是多方面的。面對學生的不同解讀教師應該充分尊重學生的不同見解,讓學生用自己擅長的方式來把握文章的思想內(nèi)容。當然我們所面對的學生都處在一個尚未成熟的階段,難免有一些不成熟的想法,當學生坦誠的表述出一些有所偏激的看法時,教師應該用委婉的語言,正確的引導,在尊重平等對話的基礎上糾正其錯誤。
3.傾聽真話、真情
陶行知曾說:“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真是一切美好事物的基礎,有真才能生出善和美。教學傾聽應兼具求真性與向善性,即鼓勵學生大膽的表達真情實感,更應盡力去還原學生的本真、自然、不加任何修飾。當然真話未必是正確的,認真的傾聽會給教師一個發(fā)現(xiàn)學生錯誤的機會。在意識到學生所言所感有偏差時,教師應及時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引領學生重拾對世界和生活的美好憧憬。
三、如何傾聽
1.尊重和平等
平等是對話雙方在人格尊嚴上的對等,只有平等才有尊嚴,也只有平等才能實現(xiàn)尊嚴。課堂上,師生只有在平等的基礎上進行對話,才能實現(xiàn)真正的交流。否則就是偽對話、偽交流。
課堂上教師應當創(chuàng)造一個平等、和諧的學習場景。老師和藹可親的態(tài)度會給學生帶來無限的鼓勵和溫暖,使學生感覺被尊重。
2.耐心和靜候
教師要耐心對待學生的發(fā)言,保護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皼]有耐心的傾聽,就不可能有慧心去發(fā)現(xiàn)一顆顆獨特、鮮明、美麗的心?!苯處熤型疽驗樽约合霃娬{(diào)一些枝微末節(jié)、想修正學生話語中一些無關(guān)緊要的部分、想突然轉(zhuǎn)變話題,打斷了學生的思路,這是對學生的不尊重。
教學中,我們經(jīng)??吹剑航處熥寣W生回答問題時,一些學生的語言比較煩鎖,此時教師往往會打斷學生的發(fā)言,給學生以提示,引導他用簡潔的語言來回答。但教師這樣做會讓學生失去說話的興趣。因此,無論學生的發(fā)言是好是壞、是對是錯,教師都應專心聽完后再給學生正確引導。這樣,學生才會在對話中展現(xiàn)出自己的個性。
3.專注和回應
首先要善于通過體態(tài)語言、話語或其他方式給予傾訴者必要的反饋,做一個積極的“聽話者”。例如自然的微笑,不要交叉雙臂,身體稍微前傾,看著對方的眼睛,點頭。其次教師的回應也不應太過于單一例如:“好”、“很好”、“很棒”等。教師可用自己的詞匯去簡明的概括學生所敘述的內(nèi)容或者傳遞的情感等。我們常說“三尺講臺就是老師的舞臺”,我認為課堂上教師應該走下“舞臺”走進同學。教師應走到學生中間,走到回答問題的同學旁邊,距離的縮短實際上也縮短了師生之間心靈的隔閡。
曾讀過一篇文章《唯一的聽眾》,講了一個自卑的學小提琴的年輕人,有一天遇到一個老婦人。老婦人說,自己的耳朵聾了,但是愿意用心感受音樂,愿意做年輕人的聽眾。年輕人受到鼓舞,每日堅持來到老婦人身邊練琴。漸漸的,年輕人成為了真正的小提琴手。
而后年輕人才知道,老婦人并不聾,而是音樂學院最有聲望的小提琴教授。
故事中的老婦人用無聲的傾聽給了年輕人強大的信心和鼓勵。她用認真傾聽的方式成功地培養(yǎng)出了一個優(yōu)秀的小提琴手,塑造了一顆熱愛生活、滿懷信心的美好心靈。所以我覺得傾聽本身就是一種教育。
【參考文獻】
[1] 厲榮. 如何提高傾聽技能[J]. 新疆職業(yè)大學學報,2005(6).
[2] 郭啟明. 教師語言藝術(shù)[M]. 北京:語文出版社,1992.
[3] 樓朝輝. 談傾聽教育[J]. 教育學刊,2004(5).
[4] 程紅英. 教師要學會傾聽[J]. 教育科研論壇,2006(4).
(作者單位:寧夏師范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