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楊滿良
天然瑰寶樺 樹 皮
文/楊滿良
去大興安嶺旅游的時候,在一處巍峨的高山上,無意中發(fā)現(xiàn)了一種使我贊嘆不已的樹。
它生長在北方的大、小興安嶺,長白山及華北一帶的高山地區(qū),樹身潔白,筆直挺拔,葉片隨季節(jié)不斷變化顏色。它根深葉美、耐瘠薄。在山上,在河邊,在林中隨處可見。它就是給古老的北方民族帶來無限生活樂趣的白樺樹。
白樺樹最高24米,十分引人注目。光滑的白色樹皮由許多薄層組成,外面部分能一片一片剝離。特別是取自野生白樺樹的樹汁,一種無色或微黃的透明液體,有清香的松樹氣味,不但可以作為天然飲品,又有獨特的藥用功能。有抗疲勞、止咳等藥理作用,被歐洲人稱為“天然啤酒”和“森林飲料”。
樺樹皮分三層,外表如敷粉,內(nèi)皮深黃如栗,內(nèi)部構(gòu)造十分特殊,它分許多層,每層薄如片紙,但韌而不脆,且具紫、黑、黃色花紋,古樸質(zhì)實,可作畫,亦可寫字?!读趾Q┰分校瑮钭訕s就是把字寫在樺樹皮上,如此才有了智取威虎山的戰(zhàn)斗。平時用它來制作用具的是中間那一薄層,即韌皮部的外層。樺皮厚實強韌,又易剝離,取材方便。
除了用來書寫,樺樹皮可提取栲膠,樺皮油葉可作染料種子或煤油。由于白樺樹皮極易燃燒,山區(qū)人點火做飯或燒炕都用樺樹皮做引柴,一些不易點燃的木頭柴草都可以被樺樹皮點燃。樺樹皮具有很好的防水、抗腐蝕性能,還含有40%左右的軟木脂,這種成分與少量纖維素、木素一起組成了木栓細胞,使樺樹皮不透水、不透氣,輕巧柔軟而富有彈性,因而可替代紙、革、布料,派上許多用途:苫房不漏,墊鞋不潮,做成日用品不怕摔打、擠碰,不生銹、不變形,還便于攜帶搬運。這樣就產(chǎn)生了北方獨具特色的樺樹皮文化。
樺樹皮文化在中國北方狩獵民族中有著悠久歷史,它起源于舊石器時代晚期。《國語·論語》載:公元前649年,陳王宮中突然掉下了一只大隼,隼身上穿著一支大箭。陳惠公不能辨認,便派人去請教孔子,孔子說:“隼之來也遠矣,此肅填代矢也,昔武王克商……于是肅填代貢楛矢石砮?!睋?jù)考證,所謂“楛矢石砮”就是指石箭頭和木箭桿。木就是白樺木。白樺木木質(zhì)細密,紋理順直,做箭桿能使箭飛行時保持平衡?!逗鬂h書·孔融傳》注:“今遼左笴有木,狀如荊,葉如榆也”,所指即樺木。《黑龍江外記》稱:“山谷多樺木,土人以箭楛,為鞍版,為刀柄,皮以貼弓,為蓋,為穹廬……大擔水,小盛呆面,謂之樺皮汁?!庇纱丝梢姡讟迥居绕涫菢鍢淦づc關(guān)東人的密切關(guān)系。在黑龍江省白金寶原始遺址中,出土了一件仿樺樹皮陶罐,距今有3千年的歷史,在陳巴爾虎旗的鮮卑古墓中有樺樹皮器皿具出土,證明了樺樹皮文化廣大的地域性。北方的古代民族如鮮卑、契丹、女真等,現(xiàn)代民族如滿、鄂溫克、錫伯、赫哲、達斡爾、鄂倫春、蒙古等,樺樹皮都在日常生活中占有一定的位置。其打獵、捕魚、擠奶用品很多都是用樺皮制作。餐具、釀酒具、容器、住房、籬笆、皮船,甚至人死后裹尸,也都有用樺皮的。除此外,鄂溫克族許多服飾也是用樺皮做的,如樺樹皮帽、樺樹皮鞋等十分廣泛。
游獵民族如鄂倫春、鄂溫克、達斡爾、赫哲等均無制陶歷史。這幾個民族結(jié)合自己所處的地理環(huán)境,制作了大量形態(tài)各異的樺樹皮器皿,主要有簍、箱、盒、碗等。這些用品上面刻壓著各種圖案和花紋,它們不僅是重要的生產(chǎn)、生活用品,同時也是精美的藝術(shù)品。樺樹皮器皿在生產(chǎn)和生活中代替了陶器和瓷器,體現(xiàn)了森林狩獵民族的文化特色。
除了器皿,用樺樹皮苫蓋屋頂優(yōu)點很多,遮風(fēng)擋雨,歷久不壞,最耐冰霜,且使屋內(nèi)冬暖夏涼。據(jù)《吉林通志》載:“樺木之用在皮,厚者盈寸,取以為寶,上覆為瓦,旁為墻壁戶牖,體輕而土工省,逐獸而頻移,山中所產(chǎn)不可勝用也。”在古代,這樣的林中住宅,對于獵戶來說顯然是適宜的。
值得一提的是樺皮船曾是關(guān)東各族人民的交通工具,據(jù)《吉林外記》載,女真族用樺皮制作的船,“大者能容數(shù)人,小者挾之而行。遇水則渡,游行便捷。”過去在北方江上,多有樺皮船。樺皮船行駛時輕巧無聲,不會驚走魚和岸邊的獸。捕魚時人坐船艙中間,前后船艙用鯉魚皮蓋上,以免進水。距魚遠時,用長槳劃,船速飛快。待到魚的附近,再換小槳慢劃。船頭距魚2米時,將小槳放到船內(nèi),舉起魚叉向魚投去,幾乎百發(fā)百中。赫哲族歌謠唱道:“樺皮船,兩頭尖,船飛叉動魚堆山,笑聲歡,心兒甜,手持魚叉歌滿船?!?/p>
農(nóng)歷五、六月間,是白樺樹茂盛生長時期。這時的樺樹皮光滑潔凈,是剝樹皮的好時節(jié)。居住在樺樹林附近的婦女們用刀在樹干上按所需寬度上下各劃一圈,中間再豎劃一刀,樺樹皮就會翹起邊緣,用手一扯,整張樺樹皮就剝下來了。剝下的樹皮用重物壓平幾天,然后用獵刀刮去粗糙的表皮,露出白凈光滑的韌皮層,而且會顯現(xiàn)出帶有像虛線一樣的自然紋理,再去掉里面黃褐色的內(nèi)皮層,就可以應(yīng)用了。要做某一用品,只需用剪刀剪下所需大小,稍加剪裁,有的折疊幾下,有的再用馬鬃摻麻的細繩縫制一番,就可成為碗、盆、桶、簍等所需用具。
傳統(tǒng)的樺樹皮加工技藝有四個步驟:一是剝?nèi)淦?;二是將皮子浸軟或煮軟;三是剪裁縫合;四是裝飾圖案。裝飾手法有用砸壓的,也有用剪貼的,各民族都把象征吉祥、喜慶、平安、豐收的圖形裝飾在樺樹皮制品上。圖樣多源于生產(chǎn)、生活之中,有花草、樹木、蟲魚、石崖等模仿自然構(gòu)圖,具有獨特的民族風(fēng)格。
此外,“阿德馬勒”是鄂倫春語,指過去姑娘出嫁時陪嫁的箱子。箱子也是由樺樹皮制成的,式樣有長方形的,也有扁圓形的,上面刻有“南綽羅”(相思花)的圖案,寓意祝福夫妻白頭到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