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陳春梅
對高中歷史教學中需要注意的幾個問題的思考
●江蘇省啟東市大江中學
陳春梅
高中歷史教學是老師依據課程標準,以歷史教材為依托對學生進行歷史知識和歷史思維的傳授。然而,隨著經濟的不斷發(fā)展和網絡信息技術的不斷普及,對歷史的解釋也越來越多元化,有些甚至與歷史教材上的知識截然相反。那么,面對現今這種多元化的歷史解釋和龐大繁雜的歷史信息,作為中學歷史教師在課堂教學上到底應該如何選擇?換句話說,中學歷史教學到底應該教給中學生怎樣的歷史?這便是本文想做一些探討和思索的問題。
隨著經濟的不斷發(fā)展和網絡信息技術的不斷普及,對于歷史的解釋出現了明顯的多元化發(fā)展趨勢,很多歷史信息更是與歷史教科書上所提供的結論和史實截然相反,顯然,這對中學歷史教學造成了很大的沖擊,對于很多中學歷史教師來說更是倍感困擾。應當說,歷史的多元化解釋浪潮的出現是利弊共存的,一方面能夠對歷史事件、歷史人物進行多元化的解釋,本身是社會進步和歷史學自身發(fā)展的反映,對于中學歷史教師來說也可以開闊視野,豐富和增加自身的知識儲備。但另一方面由于很多所謂的歷史解釋和歷史信息并沒有經過嚴格的歷史考證和研究,僅僅是博人眼球的個人意見甚至是個人偏見。顯然,這就使得現在網絡上流傳的很多歷史信息真假難辨,若是讓假的歷史信息進入中學歷史教學課堂,無疑會對學生造成歷史知識的混亂和歷史價值觀的扭曲。因此,每一位中學歷史教師都應該保持獨立、清醒的認識,切莫人云亦云,要秉著認真負責的態(tài)度,保證在課堂上所講授的歷史知識應該是真實可靠的。但是問題又來了,到底哪些歷史知識才是真實可靠的?在高中歷史課堂上我們到底應該教給中學生怎樣的歷史呢?
對于第一個問題,“哪些歷史知識才是真實可靠的”,要想回答這個問題,我們首先得明確“歷史”的概念??偟膩碚f,歷史包括客觀歷史和主觀歷史兩層含義??陀^歷史指的是人類過去真實發(fā)生過的事,主觀歷史則指后人對人類這些真實發(fā)生過的事所進行的記載、描述以及做出的解釋,顯然這種歷史是后人經過歷史研究和考證后得出的歷史。然而,我們知道人類過去發(fā)生過的事現在只剩一些遺跡、文字、實物碎片等,不足以構成完整系統的存在。因此,我們現在所理解和能實際掌握的“歷史”,指的是歷史學家根據現有的歷史遺存和歷史遺物,通過一定的歷史史觀指導,經過嚴格的歷史考證和歷史研究后得出的史學界基本達成共識的結論。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歷史是由后世歷史學家經過歷史考證和歷史研究后得出的結論,帶有一定的主觀色彩,但這并不影響歷史的真實客觀性。事實上,歷史學存在的意義和根基便在于歷史的求真性。因為歷史研究的對象已經不可復原,因此對歷史對象所做的研究和得出的結論也就不盡相同,因此才會出現不同人對同一歷史事件所作出的不同解釋。然而,正由于歷史求真性的存在,要開展歷史研究就必須具備較高的歷史學修養(yǎng)和嚴格的歷史學訓練,如此得出來的歷史結論才相對比較嚴謹和真實。
回到第二個問題上,“到底中學歷史教學應該教給中學生怎樣的歷史”。要想回答這個問題,我們首先得清楚和明確中學歷史教學的任務。中學歷史教育,作為我國基礎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基本任務應該是傳授給學生一定的歷史知識,培養(yǎng)學生的歷史研究能力和正確的歷史價值觀,進而達到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素養(yǎng)的目的。因此,作為中學歷史教師,我們應該明確歷史教學是利用現有的歷史研究成果對學生開展歷史教學和教育,而非在課堂上與學生進行歷史學術研究。而高中歷史教科書的內容是國家經過嚴謹研究和考證后得出的相對真實可靠的歷史結論,因此,中學歷史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絕大多數情況下要依照歷史教科書對學生開展歷史教育,而盡量避免在高中歷史課堂上隨意闡述未經嚴格考證的歷史研究結論。當然,尊重歷史教科書并不意味著就必須完全照本宣科。事實上,很多時候教科書受篇幅的限制無法完全敘事,同時教科書內容有時也是落后于最新學術研究結論的。因此,中學歷史教師也要時刻關注史學最新動態(tài),在課堂教學中適當運用最新學術研究結論來對教材內容進行補充和更新。
綜上所述,中學歷史教學的任務是通過對學生開展歷史教育最終達到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和素養(yǎng)的目的,是屬于基礎教育的重要一環(huán)。因此,中學歷史教師要明確自己作為歷史教育者的身份定位,在課堂教學中要依據國家課程標準的規(guī)定,以歷史教科書為依托,向學生教授歷史知識和開展歷史教育,而對于教科書之外的歷史解釋和研究結論則要謹慎看待,必要情況下,可以本著認真負責的態(tài)度適當選取經過專業(yè)歷史研究和歷史考證的史實結論來補充和更新教科書的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