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邦科
摘 要: 為了適應(yīng)新課程教學改革,致力于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作者結(jié)合自己對新課標的理解和教學經(jīng)驗,從師生的情感互動、精心備課和組織課堂教學和進行合理的作業(yè)布置等方面,就提高高中英語課堂教學有效性進行初步探索。
關(guān)鍵詞: 高中英語 課堂教學 有效性
一、教師和學生的情感互動
1.教師要善于控制、表達和利用自己的情感。生活工作中一定有不盡如人意的地方,教師不可把自己的消極情緒帶到課堂,否則會給學生帶來心理壓力,影響教學效果。筆者認為,上課前,教師一定要調(diào)整好自己的情緒,面帶微笑地走進課堂,積極幽默地進行引導,帶動大家的情緒一起高漲起來,營造輕松的學習氛圍,讓學生期待上英語課。
2.教師要對學生及時鼓勵。在平時學習中,教師的關(guān)心、賞識會讓學生在心理上產(chǎn)生一種愉悅與滿足的情緒,這無疑能促進學生積極上進,激發(fā)他們的求知欲,增強他們的自信。同時,教師可通過對學生平時表現(xiàn)的觀察,了解每個學生的個性,對癥下藥,與他們更好地進行交流,深入了解他們的想法,知曉他們對學習生活的困惑,再加以自己的經(jīng)驗進行開導和指導,幫助他們及時掃除進步路上的障礙。
二、精心備課,優(yōu)化教材
課堂教學效果如何,關(guān)鍵在于備課。教師只有深入鉆研教材,精心設(shè)計課堂教學,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備課的要求是多方面的,但至少要做到以下四點,即了解學生的知識底細;明確教學目標;掌握重點、難點內(nèi)容;選擇恰當?shù)慕虒W方法。只有知道學生該學什么,才能弄清自己該教什么,減少盲目性。了解學生基礎(chǔ),即對每個學生的學習情況都熟記在心,知道他們在哪一方面基礎(chǔ)弱,上課時候有針對性地帶領(lǐng)學生復習一些知識,提出一些問題,練習和鞏固一些知識點和語法,學生的學習自然就能取得進步。教學目標決定課堂教學的方向,課堂教學目標明確,可以有效地克服教學中的隨意性,加強教學的針對性。這就需要教師要通讀教材,參看一些教輔資料,知道一個單元教學目標是什么,要掌握什么。整合教材內(nèi)容,有效進行取舍,抓教學重點問題,則容易突出重點,突破難點。
三、精心組織課堂,注重時間分配
1.合理選擇教學方法。在課堂教學時,教師應(yīng)根據(jù)所教授的不同內(nèi)容需要,選擇最合適的教學方法,使復雜問題簡單化,粗略知識精細化,讓學生通過接受那些喜聞樂見的事實來感受新知。
2.注意教學語言和講究課堂提問技巧。在教學中,教學語言要簡明扼要,避免學生不清楚教師教學步驟問題的出現(xiàn)。上課時候,可先把這節(jié)課教學目標和重點用簡單語言提出來寫在黑板上。另外,還要根據(jù)學生的英語水平?jīng)Q定是否進行全英教學。教師要善于提出問題,并注意問題的多樣性。提問要做到“軟硬兼施”,通過硬性問題奠定學生的基礎(chǔ)知識;通過軟性問題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力和發(fā)散思維能力。對于基礎(chǔ)一點的問題,可提問一些基礎(chǔ)薄弱的學生,并及時給予肯定,讓他們在課上一直集中精力。
3.合理分配45分鐘。一節(jié)好課不是教師從頭講到尾,而是講練結(jié)合。要想提高教學效率,首先要明確這節(jié)課必須花5分鐘時間復習鞏固。將每堂課開始后的前5分鐘用于復習提問,既能對上節(jié)課的知識進行總結(jié)回顧,又能起到承接新知識的目的。另外,要講授25分鐘,在新授課里抓住學生吸引力,進行多樣教學方法。剩下10分鐘做練習進行鞏固,可做配套練習,也可自行設(shè)計。一般講授閱讀時,筆者會設(shè)計以語法填空為模式的摘要,或讓學生們自己歸納大意,再進行相同題材的閱讀訓練。在講授語言點課時,筆者一般會設(shè)計完成句子、句子翻譯、改寫和選擇題等進行鞏固,在講授語法時一般會進行單項填空、思維對比及易混淆練習等來鞏固。
四、合理布置作業(yè),提高課堂效率
1.要求學生進行預習。“知己知彼,百戰(zhàn)百勝”。學習也是一樣,只有預習了,學生才能知道這節(jié)課要學習什么,哪些比較簡單,哪些是自己不太明白的,進而有針對性地聽課??梢姡A習很重要。
2.及時批改,及時講評,及時反饋。教師要對上節(jié)課留下的作業(yè)及時批改并及時講評,對于錯誤比較多的地方要進行重點強調(diào),關(guān)注做錯題目的學生,并在以后課上多次進行提問練習,確保他們真正掌握。及時捕捉教學中的反饋信息,因材施教。教學要面向全體學生,按照大部分學生的實際水平授課,但每個學生在學習上各有差異,因此,要通過研究反饋信息,及時掌握情況,采取不同的矯正、補救措施,以保證課堂教學效率的整體提高。
3.注重課堂教學反饋和學習效果的評價。高中英語新課程標準中指出建立多元、開放的英語課程評價體系,使評價真正成為教學的有機組成部分。所以,平時教師應(yīng)注重形成性評估,也就是對學生的學習過程進行評估,而不僅僅停留在期中和期末考試成績上。如對課堂參與和配合情況、課后作業(yè)的完成情況、課后學習效果的情況等進行評價,并結(jié)合各方面情況形成對學生學習情況的總體評價。例如對待每個單元單詞和詞組的檢測(聽寫或默寫)納入課堂形成性評價后,學生學習就有了動力,好的學生更帶勁,大大調(diào)動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