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中國特色新型高校智庫建設研究述評與展望

2017-02-16 17:27:24張象林孫琦馬慧
關鍵詞:智庫特色建設

張象林+孫琦+馬慧

摘 要:高校智庫是中國特色新型智庫建設的主力軍。文章主要運用文獻法,對中國特色新型高校智庫的建設背景、特征、路徑與政策保障等方面的研究成果系統(tǒng)地梳理與分析,并指出了中國特色新型智庫研究的趨向。

關鍵詞:高校;智庫;研究述評

中圖分類號:G64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4107(2017)02-0059-04

高水平、高層次的智庫是一個國家軟實力的重要體現(xiàn),十八大以來,黨和政府更加重視智庫的發(fā)展建設。2013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首次提出了建設“中國特色新型智庫”的目標。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強調“要加強中國特色新型智庫建設,建立健全決策咨詢制度”。2015年1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fā)了《關于加強中國特色新型智庫建設的意見》,標志著我國新型智庫建設進入到一個新的階段。與此同時,學界掀起了中國特色新型智庫研究的熱潮。高校作為新型智庫建設的主力軍,在推進中國特色新型智庫建設過程中發(fā)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高校的新型智庫建設也成了學者研究的重點。通過CNKI 檢索的方式,對中國學術期刊網(wǎng)絡出版總庫(2013年4月—2016年4月)收錄的相關論文進行檢索,共梳理出與高校新型智庫建設相關的論文270余篇,并對這些文章中的核心觀點、主要論斷進行了提煉、歸納和整理,對相關研究進行了述評,以期對未來的研究給予參考與借鑒。

一、中國特色新型高校智庫建設的背景

高校作為知識精英的匯聚之所,承擔著社會服務、

咨政育人的重要職能。我國的高校智庫由來已久,并與黨政軍智庫、社科院智庫、民間智庫共同組成我國的智庫體系。中國特色新型高校智庫的概念是通過與傳統(tǒng)高校智庫相比較而提出的新概念。由于傳統(tǒng)高校智庫在功能定位和作用發(fā)揮上與我國的經濟社會發(fā)展和國際地位還不相匹配,因此急需建設新型高校智庫更好地為黨和政府決策服務。

(一)傳統(tǒng)高校智庫特色不鮮明

傳統(tǒng)高校智庫大多不能及時把握經濟社會發(fā)展的重大理論和現(xiàn)實問題,智庫應有的解決現(xiàn)實問題的發(fā)展定位沒有得到有效的貫徹落實,發(fā)展優(yōu)勢不明顯,研究特色不鮮明。陳斌認為,我國傳統(tǒng)高校智庫普遍存在發(fā)展定位模糊、研究力量分散、資源難以共享、隊伍素質不高等問題,高校智庫具有的比較優(yōu)勢難以充分顯現(xiàn)[1]。王輝耀認為,高校智庫的研究多是從學術層面著手,研究成果的可操作性和應用價值比較有限[2]。沈國麟、李婪進一步指出,知識生產的封閉性導致了傳統(tǒng)高校智庫研究成果的“不接地氣”,致使高校智庫在黨委和政府決策咨詢中作用發(fā)揮不夠,在與其他智庫競爭過程中處于劣勢[3]。事實上,大部分高校智庫建立之初就缺乏十分明確的功能定位。在運行過程中,由于高校智庫工作人員長期從事教學科研工作,大都缺少在政府部門工作經歷,缺乏決策咨詢所需要的問題意識,以致很多研究成果理論色彩濃而實用價值差,很難對黨委和政府的決策起到直接幫助。長此以往,很多高校智庫在政府的決策咨詢體系中將處于邊緣化的位置。

(二)傳統(tǒng)高校智庫評價體系不科學

學術評價體系是高校智庫研究者選擇研究方向、呈現(xiàn)研究成果的指揮棒和風向標。由于高校普遍存在學術評價方法較為單一的問題,致使智庫研究者開展應對策略研究產出的研究成果不能得到相應的認定,嚴重制約了高校智庫的發(fā)展。江勝堯認為,高校以基礎研究為主,對科研成果評價和考核體系普遍存在重學術輕應用的問題,對智庫所從事的應對策略研究缺乏科學的考核機制,對研究成果所產生的社會影響和貢獻缺乏足夠的認可與重視[4]。張新培、趙文華進一步指出,高校智庫傾向以學術性指標為依據(jù),在高校對科研成果和智庫對科研成果的評價方式上存在一定程度的重疊與不一致,不應該僅僅使用學術性指標評價智庫的質量和水平,也不能單純關注成果的應用性和智庫的影響力而忽視了學術邏輯以及思想的創(chuàng)新[5]。劉曉茜同樣認為,數(shù)字化、過度量化、忽視學科差異性的高??蒲性u價體制,不利于高校智庫研究人員形成以政府的政策性問題和前沿需求為導向的研究意識[6]。此外,在學術評價中,主要認可項目負責人所做的貢獻,忽視團隊的整體價值,這也是導致高校智庫學者參與決策咨詢熱情不高的原因。

(三)傳統(tǒng)高校智庫運行機制不匹配

高校智庫的發(fā)展需要良好的外部和內部環(huán)境,必須建立與之匹配的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但是由于受到政策等諸多因素的限制,高校智庫陳舊的體制機制已成為制約其發(fā)展的瓶頸問題。沈國麟認為,由于很多高校智庫在研究中心、研究所的基礎上建立,依舊沿襲原有的組織架構、管理機制和考評機制,在人員編制、資金使用、合作交流等方面受到體制機制的限制,智庫的發(fā)展活力明顯不足[7]。特別是傳統(tǒng)高校智庫的人事分配制度有待進一步改革創(chuàng)新。顧巖峰認為,高校智庫不同于民間智庫,研究人員擁有事業(yè)單位編制,且科研評價體系存在的弊端,導致內部缺乏競爭,缺少降低運行成本的有效措施,從而產生效率低、人浮于事的現(xiàn)狀[8]。在推動高校智庫發(fā)展的外部發(fā)展環(huán)境的創(chuàng)設與營造上也存在明顯的不足。沈國麟指出,當前全國統(tǒng)一、秩序健全的智庫市場還未形成,智庫作為知識產品的供給方與需求方之間的對接機制尚未建立,供需雙方不能形成穩(wěn)定的合作關系,市場在智庫發(fā)展過程中的牽動作用發(fā)揮不夠[9]。此外,通過分析國外智庫的發(fā)展環(huán)境,張勝軍認為,我國缺少基金會與智庫發(fā)展建設的要求不相匹配,智庫的獨立性難以保障,這將制約高校智庫的發(fā)展[10]。

二、中國特色新型高校智庫的特征研究

建立中國特色新型高校智庫,必須對中國特色新型智庫的內涵進行研究。關于智庫的特征,理論界研究較多,比如智庫應該具有非營利性、專業(yè)性、獨立性等特征,也有學者從智庫的組織機構、隊伍構成、保障體系等方面進行了系統(tǒng)的研究。中國特色新型高校智庫與其他類型的智庫具有明顯的不同。學界從不同的角度對中國特色新型高校智庫的特征進行了較為全面的分析。

(一)從國際視角對高校智庫進行比較分析

西方發(fā)達國家較早重視高校智庫建設,依托高校優(yōu)勢資源建設智庫已是比較普遍的做法,高校智庫發(fā)展相對成熟,在運行方式、作用發(fā)揮等方面都已積淀了較成熟的經驗。但高校智庫具有國別特點,由于國情不同,中國特色新型高校智庫不同于其他國家的高校智庫。通過中西方智庫的對比分析,充分結合我國的國情,學界普遍認為,中國特色新型高校智庫的特征主要表現(xiàn)為,具有中國立場,負有國家使命,體現(xiàn)國家利益,必須牢牢把握正確方向;既擁有國際視野,又立足基本國情,產出既有前瞻性、戰(zhàn)略性,又有針對性、操作性的研究成果;提出具有中國特色的理論概念和關鍵詞,在國際事務中爭取更多的中國話語權,成為服務黨和國家決策的思想高地,服務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

(二)將高校智庫與其他類型智庫進行比較分析

我國智庫可以分為黨政軍智庫、社科院智庫、高校智庫和民間智庫四種類型,不同類型的智庫具有不同特征,新型高校智庫相比其他類型的智庫具有鮮明的特征和明顯的優(yōu)勢。陳群通過與其他類型的智庫進行對比分析后認為,新型高校智庫的特征表現(xiàn)為,研究相對獨立,政策研究科學客觀;專家學者聚集,研究隊伍整體實力強;學科門類齊全,學科專業(yè)綜合優(yōu)勢明顯;教學與科研并重,政策研究與人才培養(yǎng)相互促進;學術交流頻繁,擁有國際視野和國際學術網(wǎng)絡等五個方面[11]。顧巖峰在分析高校智庫研究隊伍特點和研究專長后認為,高校新型智庫的優(yōu)勢在于基礎性研究,在開展長期、跟蹤性的研究方面具有不可代替性,應該依托研究優(yōu)勢,發(fā)揮好戰(zhàn)略研究、人才培養(yǎng)、輿論引導等重要功能[12]。

(三)結合高水平高校智庫的案例進行分析

國內外高校智庫的發(fā)展并不平衡,有學者試圖通過選取國內外優(yōu)秀高校智庫對其隊伍狀況、運行機制等進行分析研究,從而確定新型高校智庫所具有的特征。陳英霞研究了斯坦福大學的著名智庫胡佛研究所后認為,進行人才培養(yǎng)也是高校智庫的特征之一。她指出,胡佛研究所高級研究人員中80%以上在斯坦福大學的其他院系擔任教師,給學生講授課程[13]。張新培,趙文華選取美、英、法3個國家的7個頂尖高校智庫為研究案例對象,分析了智庫研究人員任職經歷網(wǎng)絡的結構化特征,發(fā)現(xiàn)研究人員絕大多數(shù)獲得名校博士學位,智庫可以根據(jù)自身的定位吸收其他行業(yè)的專家參與研究,高校智庫研究人員任職經歷具有多元化的特征[14]。郭婧研究了英國著名的教育智庫倫敦大學教育學院的運作模式及資源保障問題,從其研究結果進行分析,注重與其他國內外智庫合作,在全球視野下廣泛建立伙伴關系也是高校智庫的鮮明特征[15]。

三、中國特色新型高校智庫建設的路徑

中國特色新型高校智庫如何建設,從而更好地服務于黨委和政府的決策咨詢是學界研究的重點。學者們以解決傳統(tǒng)高校智庫運行中存在的問題為導向、結合新型高校智庫的特征,從高校智庫的定位、隊伍建設、管理創(chuàng)新等不同緯度對新型高校智庫的建設路徑進行了思考和分析??偨Y學界的研究成果,當前高校新型智庫建設需要把握好三個核心詞暨市場、人才和機制,其建設路徑大體可歸納為以下三個方面。

(一)明確自身定位,建立穩(wěn)定的市場供需關系

高校新型智庫要明確研究領域,結合學科特色和優(yōu)勢選好研究領域,形成自身的研究特色和風格,要把為黨和政府決策提供咨詢服務作為第一要務,凸顯研究成果的應用價值。同時必須充分認識到,高校智庫產出研究成果本質上是一種特殊的知識產品,要著力建立穩(wěn)定的市場需求關系,在智庫供給與政府需求之間形成良性循環(huán)。陳群認為,高校智庫建設應立足自身的優(yōu)勢,深化管理體制改革,通過組織形式的優(yōu)化促進多學科的交叉融合,開展前瞻性、戰(zhàn)略性研究[16]。張象林、楊銳鋒指出,在明確自身功能定位的基礎上,高校智庫必須建立穩(wěn)定的服務目標市場,與政府之間建立長期的合作關系[17]。高校智庫建立的邏輯起點是為黨委和政府提供決策咨詢,因此有必要和政府保持適當?shù)年P系,以便及時掌握政府的需求信息以及經濟社會發(fā)展中的各項數(shù)據(jù),通過與政府的協(xié)同合作提高研究成果的應用價值,從而得到政府的支持,推動智庫的持續(xù)健康發(fā)展。

(二)重視隊伍建設,注重研究人員交流互動

人才是智庫的第一資源,思想是智庫的第一要素,高水平的研究隊伍是高校智庫持續(xù)健康發(fā)展的根本保障。學界普遍認為,高校智庫的隊伍建設包括兩方面。一是研究人員的選拔和使用。智庫研究人員不僅需要具備淵博的知識、開闊的思路以及豐富的經驗等,對待決策咨詢工作還要有踏實、嚴謹?shù)淖黠L,為此必須形成更加有效的用人機制,建立人才“旋轉門”,為政府人員和智庫研究者之間雙向流動搭建有效平臺。同時高校智庫要積極接納訪問學者,并將其作為智庫重要的人員構成部分,增加研究人員與外界溝通、交流的機會,增強研究活力。二是行政管理人員的配備。高校智庫在重視研究隊伍建設的同時,要重視行政管理人員的培養(yǎng)和使用,保持一定數(shù)量的行政管理人員,使智庫日常的管理和服務工作更加科學有效,為研究人員提供支持,保證整體研究工作的高效率。

(三)完善管理機制,全面釋放智庫研究活力

新型高校智庫與傳統(tǒng)智庫的本質區(qū)別在于管理機制的創(chuàng)新,必須在智庫的治理結構、管理方式、制度建設等方面進行積極的探索,從而全面釋放智庫的研究活力。吳付來總結了中國人民大學智庫管理機制創(chuàng)新方面的經驗并指出,新型智庫在頂層設計上應重點建立“五大體系”,暨建以理事會為主體的“三位一體”的治理體系;以首席專家制、高級研究員、智庫科研崗位為核心的專兼職滾動人才管理體系;以內部成果購買制為核心的智庫激勵體系;以專報為主體的、多元的智庫供求對接體系;以智庫發(fā)展專項基金制為核心的資金保障體制[18]。也有學者對管理機制建設的某一方面進行了研究和思考,沈國麟認為,可以將高校智庫與二級學院同等對待,突出智庫的地位,增加智庫的自主權,用靈活的機制解放研究人員的生產力[19]。張象林、楊銳鋒認為要創(chuàng)新高校智庫的知識生產機制,應以成果是否得到決策部門采用以及產生的影響作為主要評價依據(jù),發(fā)揮評價體系的導向作用,增加專家學者參與決策咨詢的積極性[20]。

四、中國特色新型高校智庫的政策保障

中國特色高校智庫建設是一項系統(tǒng)工程,需要高校和政府以及社會的共同推動。學界普遍認為,政府必須在高校新型智庫建設過程中給予足夠的支持和幫助,多數(shù)學者甚至認為離開了政府的頂層設計和相關政策支持,中國特色高校新型智庫建設也只能是曇花一現(xiàn)、難以持續(xù)。學界對政府在推進高校新型智庫建設方面的建議,可以概括為以下三個方面。

(一)發(fā)揮政府的宏觀引領作用

高校新型智庫能夠保持旺盛的生命力的關鍵在于良好的發(fā)展環(huán)境,在發(fā)展環(huán)境的營造上政府必須發(fā)揮主導作用,在智庫市場的創(chuàng)設、智庫資源的優(yōu)化配置方面應采取有力措施,為高校新型智庫的發(fā)展掃清障礙。聶立清、李涵提出,為防止智庫建設“一哄而上”,政府要加快智庫立法,制定智庫發(fā)展標準,開展智庫行業(yè)監(jiān)督,查處學術不端行為,通過建立智庫發(fā)展監(jiān)督機制,引導智庫更好地發(fā)揮作用[21]。與此同時,政府應對智庫進行分類管理,對高校新型智庫發(fā)展進行總體設計,根據(jù)需要和功能的發(fā)揮情況對其進行評估,在評估基礎上進行調整,引導部分智庫走市場化、企業(yè)化的發(fā)展道路。要積極搭建政府決策部門與智庫之間溝通聯(lián)絡、交流合作的橋梁,組織成立智庫建設領導和管理機構,及時協(xié)調解決智庫建設過程中出現(xiàn)的問題。

(二)注重政府的導向作用

我國的高校智庫建設尚處于起步階段,離不開政府和社會的引導與支持。政府應在人員編制、溝通機制、隊伍建設、成果認定等方面給予配套支持,為高水平高校智庫的脫穎而出創(chuàng)造條件。學界普遍認為,政府應出臺政策擴大高校智庫用人自主權,積極借鑒國外的先進經驗,盡快推動建立人才交流的“旋轉門”機制,支持智庫研究人員到黨政部門掛職、政府工作人員到高校智庫參與研究。為提高高校智庫參與決策咨詢的積極性,政府應該采用市場化的運作模式,采取招標、簽訂合同的方式,鼓勵支持高校智庫與官方智庫同臺競爭,為高校智庫平等地爭取資源創(chuàng)造條件。此外,要建立智庫成果推介的公共平臺和采購制度,積極幫助高校智庫對研究成果進行宣傳、推介,明確成果采購的標準和程序,同時根據(jù)成果的價值,給予高校智庫相應的支持。

(三)加大政府的經費投入支持力度

資金是智庫賴以生存的根本,也是智庫得以發(fā)展的核心。政府應該加大扶持力度,推動建立高校智庫籌款機制,在資金上對智庫給予足夠的扶持。學界普遍認為,現(xiàn)階段高校智庫的經費應主要依靠國家財政撥款,政府可以借鑒國外高校智庫在經費投入方面的經驗,通過引導社會資源設立基金等方式,為高校智庫的發(fā)展建立長期的資金支持機制。余玉龍在總結杭州高校智庫發(fā)展經驗的基礎上進一步提出,可以建立具有保障性質的“啟動研究基金”制度,政府預付給高校智庫一定經費,支持智庫的前期研究,若成果獲得政府采納或獲得批示,則給予智庫獎勵性科研經費補助,通過“預付—補助”的方式,緩解高校智庫保障性科研經費投入不足的問題[22]。

五、中國特色新型高校智庫研究展望

當前,中國特色高校新型智庫建設正處于起步階段,應進一步加強對高校新型智庫的理論研究和實踐總結,更好地指導高校新型智庫建設。一是當前的研究成果多集中在服務于國家發(fā)展戰(zhàn)略的高水平高校新型智庫建設,對于普通地方高校如何建設新型智庫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fā)展的研究成果不多,應加強對地方高校新型智庫建設的屬性特征、發(fā)展定位以及建設路徑等方面的研究,為地方高校新型智庫建設指明方向、探索路徑。二是對于國外高校智庫建設研究過于宏觀,應針對治理結構、隊伍建設、運行機制、經費籌措方式等其中的某一項進行系統(tǒng)研究,從而對我國高校新型智庫建設給予指導和啟發(fā)。三是高校新型智庫的評價體系研究還是空白,對于高校新型智庫建設評價標準體系的研究應給予足夠的重視。四是對國內高水平高校智庫建設已經形成的經驗總結得不夠,應注重對國內高校中國特色新型智庫建設進行案例分析,在此基礎上提出可供參考和可復制的高校新型智庫發(fā)展路徑,通過理論研究和實踐總結相結合,提高新型高校研究成果的應用價值。

參考文獻:

[1]陳斌.高校智庫建設:服務社會的應然與實然[J].高校 教育管理,2014,(6).

[2]王輝耀.中外智庫發(fā)展模式及特點[J].中國智庫,2013,(3).

[3][7][9]沈國麟,李婪.高校智庫建設:構建知識生產和社 會實踐的良性互動[J].新疆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 學版,2015,(7).

[4]江勝堯.中國大學智庫的發(fā)展現(xiàn)狀及轉型之策[J].中國 高??萍迹?014,(10).

[5]張新培,趙文華.研究型大學與高水平智庫協(xié)同發(fā)展及 啟示[J].中國高教研究,2014,(8).

[6]劉曉茜.提升高校智庫影響力的策略[J].中國高等教育 評估,2015,(2).

[8][12]顧巖峰.我國高校智庫建設路徑探析[J].河北大學 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4,(6).

[10]張勝軍.中國高校智庫建設離不開創(chuàng)新機制[J].管理 觀察,2015,(2).

[11][16]陳群.如何理解與建設高校智庫[J].大學:研究 版,2014,(7).

[13]陳英霞,劉昊.美國一流高校智庫人員配置與管理模式 研究——以斯坦福大學胡佛研究所為例[J].比較教育 研究,2014,(2).

[14]張新培,趙文華.誰在為著名高校智庫工作——基于人 員任職經歷的結構化網(wǎng)絡分析[J].清華大學教育研, 2014,(6).

[15]郭婧.英國高校教育智庫運作模式及資源保障研究 ——以倫敦大學教育學院為例[J].中國高教研究, 2014,(9).

[17][19]張象林,楊銳鋒.地方高校與政府合作共建新型智 庫的動力機制及策略[J].中國高教研究,2015,(12).

[18]吳付來.匯聚資源創(chuàng)新體制構建高校新型智庫[J].中 國高教研究,2015,(8).

[20]沈國麟.創(chuàng)新知識生產機制推進高校智庫建設[N].光 明日報,2015-01-28.

[21]聶立清,李涵.中國特色新型高校智庫建設發(fā)展路徑 [J].中國高等教育,2015,(9).

[22]余玉龍.政校共建新型智庫的制度創(chuàng)新與協(xié)同效應 [J].中國高等教育,2015,(7).

猜你喜歡
智庫特色建設
特色種植促增收
自貿區(qū)建設再出發(fā)
中國外匯(2019年18期)2019-11-25 01:41:56
中醫(yī)的特色
基于IUV的4G承載網(wǎng)的模擬建設
電子制作(2018年14期)2018-08-21 01:38:28
《人大建設》伴我成長
人大建設(2017年10期)2018-01-23 03:10:17
完美的特色黨建
保障房建設更快了
民生周刊(2017年19期)2017-10-25 10:29:03
微智庫
微智庫
什么是真正的特色
泰来县| 望都县| 诸暨市| 万盛区| 凤翔县| 云安县| 闸北区| 美姑县| 三都| 辽阳县| 阳春市| 六安市| 大方县| 灵寿县| 双辽市| 同江市| 齐河县| 靖安县| 剑河县| 治多县| 和静县| 塔城市| 蒙山县| 德庆县| 南靖县| 杭锦后旗| 喀喇沁旗| 拉孜县| 肥城市| 昔阳县| 乐业县| 原平市| 隆回县| 邮箱| 泗阳县| 高雄县| 高邮市| 仁化县| 毕节市| 临澧县| 泗洪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