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文君
(浙江省杭州市下沙第一小學)
例談繪本的習作教學價值
張文君
(浙江省杭州市下沙第一小學)
有著多元價值的繪本,其在習作教學上的價值如得以挖掘與運用,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習作興趣和熱情,提高習作教學的有效性。如何有效地利用好繪本?本文將以繪本《媽媽你好嗎?》為例,從素材價值、結(jié)構(gòu)價值、語言價值、情感價值四個方面來談談繪本在習作教學中的重要價值。
繪本 習作 教學價值
一些人認為繪本教學只適合低段教學。其實事實并非如此,不少繪本對于中段習作教學也有著重要的指導意義,繪本《媽媽你好嗎?》就是一個例子。
有人說,“多少教師為作文而教作文,多少學生為作文而寫作文?!痹竞⒆拥氖澜鐟撌俏宀拾邤坛錆M歡聲笑語的,作文的學習不應該成為他們想象力與創(chuàng)造力的絆腳石。
小學語文教材在習作部分往往只給學生和老師提供了寫作的主題,卻沒有相應的素材支撐。教材中部分單元的文章雖然與習作主題相契合,看似給學生提供了素材的支撐,但由于文章內(nèi)容年代過于久遠或脫離學生生活實際等原因,無法發(fā)揮實質(zhì)作用。缺少素材的支撐使得學生在習作中無話可寫,習作的過程往往是抓耳撓腮,如擠牙膏一般。
繪本恰恰為習作教學提供了豐富、多元的習作素材。例如,繪本《媽媽你好嗎?》就與四年級單元作文“×××,我想對你說”的主題不謀而合。該繪本描述的是一個四年級的男孩在母親節(jié)來臨之際給媽媽寫的一封信。表面上看這是小男孩寫給媽媽的一封“控訴”信,但是細細品味卻會發(fā)現(xiàn),信中洋溢的是濃濃的母子親情!這本繪本無疑可以作為單元作文“×××,我想對你說”的一篇范文。
沒有實際的經(jīng)歷和體驗,就沒有東西能豐盈孩子的內(nèi)心。我認為通過繪本《媽媽你好嗎?》的閱讀,定能勾起孩子們很多的回憶,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達到以讀促情,激發(fā)學生表達欲望的目的。同時,由該繪本喚醒學生的生活體驗,打開學生的習作思路,進而延伸到對親人、朋友、老師、同學等其他對象的傾訴。
更加令人欣喜的是,繪本是一個蘊含著豐富教學資源的寶庫,我們往往可以從中挖掘到許多教學素材。例如,繪本《媽媽你好嗎?》不僅可以設計為“×××,我想對你說”這樣的書信式作文,也可以設計成想象作文,讓學生想象男孩的“豬圈房”里有什么寶貝,又有著怎樣的故事;還可以讓學生遷移運用寫寫自己房間里的寶貝;甚至可以讓孩子進行角色體驗,站在媽媽的角度給男孩寫一封回信等。
繪本為孩子們的習作提供了豐富的素材,為學生插上了飛翔的翅膀!
中段屬于習作起步階段,是從段落到篇章的過渡階段,結(jié)構(gòu)就顯得尤為重要!
批作文總會遇到這樣的文章,開頭寫得很多很長,寫了半天也沒有切到主題,好不容易切入主題了,卻如蜻蜓點水般一帶而過。這樣的文章就好比是咬了幾口也咬不到餡的包子,索然無味。
學生在習作中抓不住重點,往往是腳踩西瓜皮滑到哪里是哪里,說明他們?nèi)狈χ\篇布局的意識。而結(jié)構(gòu)的設置、內(nèi)容詳略的安排等習作技法可以在繪本中找到,經(jīng)過教師的整合設計,能很好地為習作教學服務。
繪本《媽媽你好嗎?》中通過具體的生活事例把中心思想寫具體,學生掌握了這樣的寫法可能也更易抓住重點。
為了幫助學生掌握用具體的生活事例把中心思想寫具體的方法,在執(zhí)教中,我進行了如下環(huán)節(jié)的設計:
師:你最想對媽媽說些什么呢?你能先用一句話概括地寫下來嗎?(生書寫)
【設計意圖】通過寫最想說的一句話訓練學生語言的概括能力,讓學生在習作中能直奔主題。
師:誰來說一說?(生交流)
師:你為什么想對媽媽說這句話?(生交流)
【設計意圖】通過進一步的追問,自然而然地引發(fā)學生對生活事件的回顧,從而為接下來的練筆做鋪墊。
師:如何把我們最想對媽媽說的話寫具體、寫明白呢?我們以男孩的第二個想法為例,看看男孩是怎么寫的吧。
課件呈現(xiàn):
第二個想說的:不要整天說我的房間像“豬圈”。不經(jīng)我的同意請別打掃我的房間!
去年冬天那件事還記得嗎……
以后你能不能別管我,我的房間讓我自己做主。
師:你們發(fā)現(xiàn)男孩是怎么寫的了嗎?
(預設:直奔主題—通過事例說明理由—總結(jié)強調(diào))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文本的寫作結(jié)構(gòu)與方法。
師:原來只要做到這三個步驟就可以把自己的想法表達得既清楚又具體了。下面請你學著男孩的樣子,把想對媽媽說的話通過事例寫清楚寫具體吧!
(生練筆)
在此次習作教學中,學生仿照文本總分總的結(jié)構(gòu),通過“直奔主題—通過事例說明理由—總結(jié)強調(diào)”三個步驟,運用具體的時間緊緊圍繞自己想說的一句話來展開敘述,“腳踩西瓜皮”“蜻蜓點水”的現(xiàn)象幾乎沒有了。
每一本繪本都有著自身的語言特色。教師對繪本的語言特點進行梳理,進而進行智慧、有效地設計,讓學生在習作中學習、運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使學生的語言表達更加新鮮靈動。
繪本《媽媽你好嗎?》中,男孩對于媽媽的口頭禪進行了如下的描述:
不管說什么,你最后總是會加上,“明白了沒有?”
“路上小心,明白了沒有?”
“上課別跟阿香聊天,明白了沒有?”
“不要拽勇介的頭發(fā),明白了沒有?”
…………
所以,媽媽,你真的不用擔心,明白了沒有?
“明白了沒有”反復出現(xiàn),通過語言這一細節(jié)描寫將媽媽對男孩的關(guān)愛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最后男孩反問媽媽“明白了沒有”更是十分精妙,簡單的一句話就讓讀者感受到了男孩天真可愛的形象。
在繪本《媽媽你好嗎?》的習作教學中,我設計了以下環(huán)節(jié):
“媽媽還會跟他說什么,最后也要加上:明白了沒有?誰來學媽媽的樣子說一說?”
【設計意圖】通過這一問題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繪本中媽媽的語言特點,進一步感知媽媽的形象。
“你的媽媽有什么口頭禪嗎?”
“你身邊的人有什么口頭禪嗎?學著他的樣子說一說?!?/p>
【設計意圖】通過問題的逐步深入,引導學生聯(lián)系生活實際,將語言表達由模仿向運用過渡,并在表達運用中體會用具有個性的語言刻畫人物形象,表現(xiàn)人物特點的作用。
再者,繪本《媽媽你好嗎?》中,男孩在向媽媽表達自己的兩個想法時,語言的表達看似簡單,卻又不簡單。
第一個要說的,就是你的口頭禪。不管說什么,你最后總是會加上,“明白了沒有?”
……
第二個想說的:不要整天說我的房間像“豬圈”。不經(jīng)我的同意請別打掃我的房間!
“第一個要說的”“第二個想說的”看似簡單的幾個字卻加強了文章的邏輯性和層次感,讓文章的條理更加清晰,使內(nèi)容很自然地連貫起來。而從“要”到“想”,簡單的一個字的改動,卻避免了語言的重復,讓語言富有變化。
這些語言細節(jié)的關(guān)注能大大提升習作的品質(zhì)。
一篇文章最美不過情感!在習作教學中,我們往往會發(fā)現(xiàn)不少學生在寫作時喜歡寫空話、套話,寫一些老生常談的內(nèi)容,習作往往也會落入俗套。究其原因,在于習作教學中教師未能觸動學生的情感,激發(fā)學生的表達欲望。而繪本往往能給人以直擊心靈的觸動。通過繪本的閱讀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達到以讀促情的目的。
繪本《媽媽你好嗎?》就具有濃濃的生活情境。在情感上,該年齡段學生的心理特點讓他們能對繪本主角產(chǎn)生情感共鳴,并且大部分學生能夠體會這一家庭情境,喚醒了學生的生活體驗和情感世界,滿足了學生的表達需求。學生將自己真正想說的表達出來,才能寫出自己的故事,才能寫出動人的故事。
在習作教學中,只要我們教師充分挖掘繪本的教學價值,讓學生心隨本動,筆隨心動,我們就會發(fā)現(xiàn)——繪本讓習作教學如此美麗!
[1]吳念陽. 繪本是最好的教科書(跟著兒童心理學家讀繪本)[M]. 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5.
[2]邵龍霞. 兒童也能寫作 讀寫互動的探索與實踐[M]. 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
[3]潘香夷. 淺析繪本對小學生寫作教學的啟示[J].亞太教育,2015(14).
[4]楊啟亮 . 論身教 [J]. 教育科研通訊,1985(1).
責任編輯:符 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