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試論《溪山琴況》中的藝術辯證法思想

2017-02-15 18:53:30霍橡楠
藝術研究 2016年2期
關鍵詞:對立統(tǒng)一

霍橡楠

摘要:本文從“和”況中的普遍聯(lián)系規(guī)律、操作技藝中的對立統(tǒng)一規(guī)律、審美取向中的主次矛盾律、演奏效果與質、量互變規(guī)律幾個方面作為例證,對《溪山琴況》中蘊含的藝術辯證法思想做了嘗試性分析。即拓展了《溪山琴況》的研究視角,也豐富了藝術辯證法的內容。

關鍵詞:琴論藝術辯證法 普遍聯(lián)系 對立統(tǒng)一 主次矛盾 質量互變

《溪山琴況》與《樂記》、《聲無哀樂論》被視為中國古代最重要的、最具代表性的音樂美學名著?!断角贈r》是由我國明末清初著名琴家徐上瀛所著,是一部全面、系統(tǒng)論述古琴表演理論的音樂美學專著。此論著不僅被視為中國音樂美學史上的重彩,也是中國大美學史、甚至是整個文化史上的珍寶。因此,一代代學者都非常重視對她的理論研究。研究工作主要集中在其在音樂史學、音樂考古、音樂美學、音樂表演心理、音樂表演技法等方面的價值研究。相關的研究成果很多,此處不再列舉?!案少F的是,其審美理論的闡述是以古琴演奏技藝手段為基礎,而技藝上的分析又以其審美思想為指導,這就為后人研究琴樂演奏的技藝美學提供了可供借鑒、汲物的琴樂美學思想及其技藝理論。”即《溪山琴況》這一經典琴論的形成,不僅基于豐富的表演經驗,更是在很高的思想理論指導下邏輯而成。其不僅是對古琴演奏寶貴技藝的論述,更是藝術表演思維規(guī)律的總結。因此,筆者想從藝術辯證法的角度,對《溪山琴況》進行嘗試分析,即可以豐富對其研究的視角,又可充實藝術辯證法研究理論的內容。

古琴表演藝術作為一個具體實踐領域,其特殊表演規(guī)律同樣體現(xiàn)出了辯證法的思想,不僅是對辯證法的印證,也是對辨證法的豐富和補充?!断角贈r》將全文共分為二十四部分論述,各部分內容分別體現(xiàn)出不同辯證法思想的同時,又會共同體現(xiàn)出某一辯證法規(guī)律。本文將從辯證法規(guī)律的幾個重要方面為線索來進行論述。

一、“和”況中的普遍聯(lián)系規(guī)律

普遍聯(lián)系是辯證法思想的基本觀點,即世間萬物彼此間及自身不同部分間都存在一定的聯(lián)系?!断角贈r》的開篇寫到:“稽古至圣心通造化,德協(xié)神人,理一身之性情,以理天下人之性情,于是制之為琴?!币馑际恰翱疾毂砻鳎糯切┳钍ッ鞯娜硕际切呐c造化想通,德與神人相合,他們?yōu)榱诵摒B(yǎng)自身的性情,并用以陶冶天下人的性情,就創(chuàng)制了琴這種樂器?!边@段內容表述了古琴產生原因的內容,在深層,其實是基于“圣人、心、造化、德、神人”幾個看似風牛馬不相及的概念相互之間及其與“樂器”之間的必然聯(lián)系前提下,才能成立的。

不僅古琴產生的原因是不同事物間的必然聯(lián)系所促成,“和”的音樂效果的形成過程,同樣依賴于不同事物間的動態(tài)聯(lián)系才能實現(xiàn)?!昂椭迹纫哉{品弦、循徽葉聲,辨之在指,審之在聽,此所謂以和感,以和應也”。這里清楚的表明,要想實現(xiàn)“和”,就必須處理好操作過程中“定調、調弦、取音”的關系,要尊重“心與感知”、“手與表現(xiàn)”的必然性。要達到“和”,不僅要處理好操作過程中的動態(tài)關系,還必須要處理好操作方法所涉及到的關系?!拔釓颓笃渌院驼呷?,日弦與指和,指與音和,音與意和,而和至矣”。意思是“調弦求和之后,再進一步探求得到和的方法,則有三個方面,這就是弦與指和,指與音和,音與意和。做到這三點,和的目的就達到了?!边@里提出的實現(xiàn)和要把握的三個方面,其實就是三對聯(lián)系規(guī)律。

“其所首重者,和也”。“對于琴,他們所最重視的是和”。“和”是彈琴要達到的一種基本狀態(tài),是做到其它方面的一個前提條件。因此,“和”況被列為本文的開篇。而文中所述要達到“和”的狀態(tài)就必須協(xié)調好弦、指、音、意幾個層面。很明顯,這恰恰體現(xiàn)出唯物辯證法中普遍聯(lián)系的觀點。另外,弦、指、音、意,可以體現(xiàn)為物理、生理和心理幾個方面。其中心理我們可以把它擴大為人的整個主觀世界。人與客觀世界的協(xié)調又可以理解為中國“天人合一”的思想。只有尊重與音樂相關事物間普遍聯(lián)系的規(guī)律,才能使音樂達到“和”的狀態(tài)。

二、操作技藝中的對立統(tǒng)一規(guī)律

對立統(tǒng)一規(guī)律,是對普遍聯(lián)系規(guī)律的進一步解釋描述。一切事物的存在都是對立統(tǒng)一的矛盾組合體,既對立又統(tǒng)一的矛盾雙方不斷斗爭變化,推動著事物的發(fā)展。如《道德經》所云:“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盈,音聲相和,前后相隨,恒也。”古琴演奏藝術同樣存在對立統(tǒng)一規(guī)律。

對立統(tǒng)一規(guī)律在“速”況的開頭就有清晰的表述:“指法有重則有輕,如天地之有陰陽也;有遲則有速,如四季之有寒暑也。蓋遲為速之綱,速為遲之紀,嘗相間錯而不離。故句中有遲速之節(jié),段中有遲速之分,則皆藉一速以接其遲之候也?!边@段內容,把古琴演奏指法的變化規(guī)律用對立統(tǒng)一的矛盾律觀點做了清晰的表述。指法分輕重,猶如天地有陰陽,速度分快慢,就像四季有寒暑。陰陽互生、四季更迭,這就是自然界對立統(tǒng)一的辯證法。古琴表演同樣體現(xiàn)出這樣的規(guī)律。

還有,在“重”況中:“第指有重、輕則聲有高下,而幽微之后理宜發(fā)揚……”意思是:“但下指有重輕,聲音才有高低起伏變化之妙……”力度分輕重,聲音有高低,只有具備了對立的兩極,才能在其撐起的空間里變化發(fā)展。在“靜”況中又有云:“撫琴卜靜處亦何難?獨難于運指之靜。然指動而求聲惡乎得靜?余則日,政在聲中求靜耳?!币馑际牵骸叭欢种高\動是為了發(fā)出聲響,既有聲響,又怎么能靜呢?我卻認為,就是要在聲中求靜。”“在聲中求靜”更是典型的對立統(tǒng)一的體現(xiàn)。動和靜本來就是對立的兩面,然而,求靜必須是在動中求靜,這正是對立雙方相互依存的表現(xiàn)。

三、審美取向中的主次矛盾律

對立統(tǒng)一律是辯證法普遍聯(lián)系規(guī)律基本的特征。對立統(tǒng)一的多重關系共同構成事物的矛盾體。然而,多重關系構成事物時,其在結構中的作用并不是完全相同的。首先,矛盾有主、次之分;其次,又分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在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時,在把握好主次矛盾的同時,還要兼顧到同一矛盾的主次方面。主次矛盾律在古琴演奏中,同樣顯得比較重要。

“和”況中有云:“其所首重者,和也”。意識是說整個古琴表演藝術,最重要的就是要達到整體表演狀態(tài)的“和”。這里的“和”是指彈琴要達到的一種整體效果和狀態(tài)。是做到其它方面的一個前提條件。因此在本文的其它章節(jié)中始終暗含著“和”的思想。也是為什么要把“和”況作為整個論著的開篇的原因。這既是古琴演奏藝術本身規(guī)律所決定的,也是作者對事物進行理論認識分析時,對主要矛盾的把握和尊重。

“清”況中還有云:“故清者,大雅之原本,而為聲音之主宰?!币馑际牵骸八郧迨茄耪谋驹矗锹曇舻闹髟??!薄昂汀笔钦w表演狀態(tài)的主要問題,而具體到聲音方面,清又是這一問題的主要方面。還有“皆清之至要者也,而指上之清尤為重。”意思是說:然而,要想將聲音達到清的效果,更為重要的是指上之清。已開始,從找到主要矛盾,又找到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又到更深一層解決問題所需的主要方面。

主次矛盾律是分析具體問題時,最直接、有效的分析方法。在琴論中對該規(guī)律的運用,不僅表明作者對古琴表演實踐把握的到位,也表明作者在理論分析上對該方法運用的準確性。

四、演奏效果與質、量互變規(guī)律

任何事物的存在,其屬性都包括質和量兩個方面。量是指衡量事物所處狀態(tài)的數(shù)量或具體形式;質是指事物之所以成為其自身并區(qū)別于另一事物的內在規(guī)定性。量變是事物在數(shù)量和形式上的連續(xù)的、逐漸的變化;質變是事物根本上的飛躍變化,往往表現(xiàn)為突變。質變要靠量變的積累,量變達到極致,就會形成質變的飛躍。在古琴表演中力的輕重、速度的緩急等在度的把握方面,是形成理想表演效果的關鍵,正可謂是差之毫厘謬以千里。這一點在琴論中有充分的體現(xiàn)。

“麗”況中有云:“美與媚判若秦越,而辨在深微,審音者當自知之?!币庾R是:“美和媚相差懸殊,而其區(qū)分卻在微妙之處,研究音樂的人應當細細加以辨別?!泵篮兔氖潜举|的區(qū)別,但兩個不同本質的事物,區(qū)別僅在于量變邊緣的細微差別?!皥A”況中有云:“吟猱之巨細緩急俱有圓音,不足則音虧缺,太過則音支離,皆為不美?!币馑际牵骸耙麾拇笮【徏倍加袌A音,不足,音就虧缺,太過,音就破碎,都是不美?!边@句話表明了量變的盈缺對圓音之美的影響?!拜p”況中有云:“要知輕不浮,輕中之中和也;重不煞,重中之中和也。故輕重者,中和之變音;而所以輕重者,中和之正音也。”意思是:“總之應該知道,輕而不浮,是輕中的中和;重而不煞,是重中的中和。所以輕音重音是中和的變音,而輕重的依據(jù),則是中和的正音。”這里指出了音的輕重兩極的量變與平衡點的關系。

以上這些對內容,古琴的審美標準、古琴表演技藝要達到的預定審美效果,充分體現(xiàn)出一個原則:就對量變中“度”的把握,過或不及都會變成其他的效果。這就是對古琴表演藝術中的質、量、度的變化規(guī)律的把握。

藝術辯證法包括基本特征、基本規(guī)律和基本范疇,內容豐富而龐大,《溪山琴況》中同樣是內容豐富且含義深刻,肯定是難以窮盡。本文僅是就幾個方面,對《溪山琴況》中所蘊含的藝術辯證法思想,做出的嘗試性分析,接下來有必要繼續(xù)就這個角度做更多的研究工作。

猜你喜歡
對立統(tǒng)一
試論《溪山琴況》中的藝術辯證法思想
藝術研究(2016年2期)2017-02-15 22:24:00
試論《溪山琴況》中的藝術辯證法思想
藝術研究(2016年2期)2017-02-15 19:19:15
《西風頌》中的矛盾與調和
文學教育(2017年1期)2017-02-10 15:04:33
極限思想的辯證思考與理解
青春歲月(2016年20期)2016-12-21 19:13:43
分布式系統(tǒng)中的辯證對立統(tǒng)一概念與方法
計算機教育(2016年9期)2016-12-21 00:33:11
也談辯證邏輯與形式邏輯的對立統(tǒng)一關系
商情(2016年39期)2016-11-21 10:09:10
《荒原》主題的辯證法解讀
試論《周易》中的辯證思維
壟斷與競爭的辯證分析及對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建設的啟示
商(2016年27期)2016-10-17 05:35:41
跨越矛盾
元江| 吴桥县| 安福县| 瑞丽市| 平定县| 鄂托克前旗| 定襄县| 陕西省| 中超| 开封市| 林芝县| 高密市| 洱源县| 措勤县| 延安市| 沐川县| 新宾| 桑日县| 钟山县| 郴州市| 巴塘县| 三门峡市| 常山县| 大石桥市| 马鞍山市| 通榆县| 彰化县| 新安县| 肥乡县| 潼南县| 衢州市| 夏邑县| 黄大仙区| 安庆市| 翁源县| 甘洛县| 札达县| 黄陵县| 镇康县| 通城县| 溧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