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圣泉
(江蘇省蘇州市高新區(qū)獅山實驗小學校,江蘇蘇州 215011)
小學武術課間操的理論建構及創(chuàng)編策略
桑圣泉
(江蘇省蘇州市高新區(qū)獅山實驗小學校,江蘇蘇州 215011)
隨著陽光體育運動在全國各地小學的迅速普及,學生每天運動一小時基本上得到了保證。隨之而來的問題是,學生的運動形式仍相對單調,且解決策略依舊低效。本武術課間操的創(chuàng)編,就是針對以上情況,理論聯(lián)系實際,實際印證理論,既論證創(chuàng)編的理論,也闡述創(chuàng)編的策略。難能可貴的是,該操的創(chuàng)編還傳承武術這一國粹的優(yōu)秀民族文化,同時兼顧與地域文化的融合。
陽光體育;文化傳承;理論建構;創(chuàng)編策略
第一,文獻資料法:通過查閱中國知網,以“課間操”“武術”關鍵字進行檢索,獲得與本課題相關的資料,為本課題的研究提供堅實的支持。 第二,專家訪談法:預先設計訪談提綱,對武術界的專家和市區(qū)教研員等進行訪談。第三,問卷法:在閱讀大量文獻資料的基礎上,遵循有關問卷設計的基本要求,結合本課題研究的目的和內容編制師生調查問卷。關于學生問卷,不要力求全面,圍繞這幾個方面來設計,即:學生對武術課間操的喜愛程度、運動負荷如何、動作編排是否合理等;而教師問卷呢,則更多關注教師教授武術課間操的難易程度,這關系到該武術操是否能得以推廣。此外,教師教授時的興趣等,也應該是我們考量的關鍵點。第四,教學實踐法:(1)時間、地點和對象:2016年9月至11月,蘇州高新區(qū)獅山實驗小學校六年級六個班(270人,其中男生146人,女生124人)為教學實踐組。教學實踐地點學校田徑場。(2)教學器材:音響、圖表等。(3)教學實踐因素控制:整個教學過程中,規(guī)定參加實驗的學生都必須按要求堅持8個課時的學習。授課教師由筆者擔任。(4)教學實踐方案:課次教學的內容:第1課,看武術課間操的視頻及講述武術的理論知識。第2課,武術基本功及身體素質練習。第3課,學習武術課間操1至2節(jié)。第4課,復習1至2節(jié),學習3至4節(jié)。第5課,復習1至4節(jié),學習5至6節(jié)。第6課,復習5至6節(jié),學習7至8節(jié)。第7課,配合音樂,進行全套操的復習。第8課,教學檢查。
武術課間操,是將武術的基本功、基本動作和體操節(jié)拍、音樂三者有機結合起來,集健身、文化、技擊、興趣等特征為一體,是適合中小學生課間鍛煉的一種形式。武術課間操,可以使學生全身各部位的組織、器官都比較充分地鍛煉起來,同時在音樂的伴奏下進行,可以提高鍛煉情趣,達到較好的健身效果,同時也能使學生了解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這種以促進學生身體、心理健康為目標的運動,受到廣大中小學生的喜愛。
第一,動作簡單易學。武術課間操,是根據中小學生年齡特點進行創(chuàng)編的。內容大部分是武術中相對簡單的動作,其動作主要包括武術基本手型、手法、步型、步法和腿法等。學生很容易學會,并能夠很好地掌握其動作要領。第二,突出攻防格斗。武術課間操,應很好地繼承武術攻防的特點,不應該傳承廣播體操的規(guī)規(guī)矩矩的動作,其特征與其他的操類運動相比明顯。對于該操的練習,學生既要掌握武術中技擊的功能,又有提高防御能力的作用。第三,強調發(fā)聲助威。本套武術課間操,每一節(jié)都有一些動作配合了“哈”的發(fā)聲,符合小學生的學習心理不說,也更容易激發(fā)學生的情緒,增強演練的氣勢,渲染現場的氣氛。
第一,突出武術特點。武術動作,一般具有踢、打、摔、拿等技擊含義。在創(chuàng)編武術課間操時,教師必須要充分考慮到這些因素,使得武術課間操的創(chuàng)編能夠做到特點突出。第二,符合體操格律。動作對稱,節(jié)拍規(guī)律。嚴格采用左右對稱的動作結構,即符合操的要求,更是為了學生身體的均衡發(fā)展。如有左側的動作,一定就有右側動作;有向上的動作,必然有向下的動作;有相對快速的動作,就有相對柔緩的動作,全套操的動作要呈現對稱、平衡的特點。第三,針對性和目的性原則。武術運動有著豐富的鍛煉形式和技術體系,如何取舍博大精深的武術元素用于武術課間操的創(chuàng)編,有著較大的難度。但有一條可以肯定的是,武術課間操是用于學生課間操時間,是針對普通學生的體育運動,要多安排一些基本功法和基本動作,少安排一些有難度的復雜動作。第四,創(chuàng)新原則。教師在創(chuàng)編時,一方面可以考慮將能代表地方特色的一些傳統(tǒng)拳術的動作加以改造,作為創(chuàng)編“元件”融進武術操內。另一方面,可以有效激發(fā)同事、學生,甚至家長的創(chuàng)新意識,集思廣益,稍加改編,將更多的散見于社會生活中的武術動作“拿”來我用。這樣創(chuàng)編出來的武術操既有新意,又融合了地域文化。
本套武術課間操創(chuàng)編流程:準備工作→制定方案→選擇音樂與編排動作→練習與實驗調整→圖文與視頻制作。
(1)搜集武術素材,也就是武術課間操的基本動作等,為創(chuàng)編服務。而且,武術素材的搜集,千萬別求全求多,必須做到有的放矢,材為其用,緊緊圍繞創(chuàng)編的意圖才行。創(chuàng)編武術課間操,既可以在武術基本功中搜集素材,也可以在基本動作中搜集素材。
(2)召開學生座談會。通過座談會,了解他們對武術的喜好程度,了解他們希望武術課間操要有哪些創(chuàng)新,對武術中的哪些基本動作喜歡模仿。所以要充分考慮武術操課間操的創(chuàng)編要適合中小學生的年齡、性別、身體情況等特點。
(3)準備創(chuàng)編所需要的場地、器材、設備等一些相關條件。
在做好前期工作的前提之下,確定武術課間操的類別為學生課間操時段進行練習。根據武術課間操的具體用途,確定創(chuàng)編內容:全套一共8節(jié),每節(jié)兩個8拍。
動作的配樂方法一般有三種:一是先編排設計動作,后選配樂曲;二是先選樂曲,后編排構思動作;三是先編排設計動作,后創(chuàng)編樂曲。這三種方法的選擇使用,都必須根據具體情況而定,目的是要使創(chuàng)編的動作和樂曲配合和諧,同時還要彰顯武術的風格。本套武術課間操創(chuàng)編的背景音樂,是采用先編動作后創(chuàng)編音樂。
動作的編排一定要依據創(chuàng)編的原則,根據創(chuàng)編的動作要素,實施編排成套武術課間操的具體動作,使所編動作與伴奏音樂和諧統(tǒng)一,并用速記或圖解的方法記錄下來。
武術課間操創(chuàng)編之后,教師在教學實驗過程中首先要尊重學生的意見,努力聽取其意見、建議。其次,實驗教師也可以聽取同行、專家,哪怕是家長的意見,從而對整個編排做進一步的調整。具體到調整的內容,筆者以為有如下方面:動作的難易程度、重點動作的位置、動作銜接和節(jié)奏的合理性、運動路線及與音樂節(jié)拍的配合等。此外,學生運動負荷量也需要在教學實踐中不斷調整,從而逐步完善武術課間操的編排。
此步驟是為了保留材料,以便在今后的教學研究或相互交流中采用。圖示要求配上每節(jié)操動作的圖示及文字說明,視頻要求全面而完整,尤其在示范上面應做到完整示范、分解示范、有口令完整示范、無口令音樂完整示范,在分解示范上采用鏡面示范,動作頻率通過電腦制作放慢并附上簡明扼要的解說。
[1] 陳和霖.中小學武術課間操初探[J].新體育,2003(11).
[2] 劉勇.應在中小學校推行武術課間操[J].教學與管理,2008(13).
[3] 趙國利.將武術特色體育活動引入課間操[J].中國學校體育,2011(07).
桑圣泉,1978年生,江蘇如東人,體育碩士,現任職于江蘇省蘇州市高新區(qū)獅山實驗小學,體育教研組組長,一級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