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銀萍
(江蘇省南通市通州區(qū)劉橋小學,江蘇南通 226363)
“高調(diào)”促“高效”
——淺談如何打造“高效”的語文課堂
楊銀萍
(江蘇省南通市通州區(qū)劉橋小學,江蘇南通 226363)
語文課堂是語文教學的主陣地,語文又是學好其他課程的基礎,教師只有竭盡所能,遵循學生的年齡特點,高調(diào)地利用多樣的手段,設計生動有趣的教學形式,才能打造出高效的語文課堂;學生才能真正把語文學好;語文才能因此擔當起它所肩負的課程責任。
高調(diào);高效;謎語;導入;情境;朗讀
今年我擔任的是一年級的語文教學,一年級的孩子天真可愛,自控能力卻比較差,神游課堂是普遍現(xiàn)象,經(jīng)常是我上“大課”,下面開小課,這樣的課堂讓我常常有種無能為力的懊惱感。但是在一次執(zhí)教《春筍》的教研課上,孩子們的表現(xiàn)卻讓我頗為意外,課堂中躍躍欲試的小手就如同雨后春筍般冒了出來,思維的碰撞、參與的喜悅把一張張小臉染得分外嬌艷,無論是對文章背后深刻的含義,還是對詞句情感的把握都理解得當、拿捏準確。一堂課下來,孩子們的表現(xiàn)也得到了聽課老師的一致認可。
“熱鬧”“繁榮”過后我不禁在內(nèi)心里反復琢磨:為什么平時的課堂不能也如此高效有趣呢?怎樣才能讓這樣的“繁榮”成為一種常態(tài)呢?回想平時的課堂教學,往往隨意性太大,枯燥而呆板,經(jīng)常是“一本書,一支筆,一節(jié)課”的模式。而這次的教研課無論是備課還是課堂教學,我都花了更多的精力和心思,“高調(diào)”地運用了豐富多樣的教學手段,調(diào)動了孩子積極參與、主動探究的欲望,所以教學效果才會如此“高效”。那么,如何高調(diào)地利用一切有利的教學手段或媒介激發(fā)孩子的學習熱情,打造“高效”的語文課堂呢?在《春筍》這堂課的教學中我從以下幾個方面做了努力。
如果把我們的課堂比喻成一本書,孩子愿不愿打開它去品讀,一定與它有沒有生動有趣或者設計精美的封面有很大的關系,我們的導入其實就像這本書中的封面,課堂中的導入設計能不能一下子抓住學生的好奇心,激發(fā)他們的求知欲望,這是能否打造出高效課堂的關鍵性第一步,它奠定了整個課堂情緒的基礎。
在教學《春筍》這一課時,我采用了謎語式導入:小朋友們,喜歡猜謎語嗎?頭戴尖尖帽,身披節(jié)節(jié)衣。每年二三月,腦袋鉆出地(打一植物)。謎面一拋出,孩子們的眼睛就亮了,“我來!”“我來!”的聲音此起彼伏,一個個爭先恐后,興致勃勃……謎語語言簡潔,生動有趣,孩子們特別喜歡。謎語式的導語設計一下子就抓住了孩子的心,調(diào)動了孩子的參與熱情,同時謎面的設計也是暗藏玄機,因為謎面恰恰是對春筍外形特點的提煉,對于孩子抓課文的重點起到了一定的鋪墊作用。孩子們在猜謎的過程中就像品嘗到了甜蜜的糖果,在不知不覺中就帶著一顆飛起來的心,隨我們一起深入課堂了,興致勃勃地打開了語文課堂這本書。
當然,語文課堂的導入方式遠遠不止這一種,比如說還有“問題導入法”“故事導入法”“音樂導入法”等等。成功的導入是打造“高效”課堂關鍵的第一步,猶如一只充滿魔力的潘多拉盒子,擁有強大的魔力,能一下子抓住學生的好奇心,使其產(chǎn)生一種探究的欲望,為接下來的課堂教學做好情緒的準備,學生會不由自主地跟著你走進課堂,所以“高調(diào)”地設計導入環(huán)節(jié)很有必要。
《春筍》這一課要孩子掌握春筍的外形特點,教學難點是要學生透過文字,感受春筍在面對困難時表現(xiàn)出的勇敢、堅強、積極向上的品質(zhì)。“春筍”雖然是一種不太罕見的事物,但對于生活在平原地區(qū)的孩子們來說,它還是陌生的。坐在幾十平方米空間的教室里,我們紙上談“筍”,孩子的認知一定是蒼白而膚淺的,如何透過文字讓學生深入理解呢?我想一定要想辦法突破封閉的時間、空間上的局限性。
課文中有一句:它們沖破泥土,掀翻石塊,一個一個從地里冒出來。這是課文中的一個重點句,不僅要求孩子能抓住幾個動詞來體會春筍的成長,更要透過文字感受它背后所傳遞的那種不怕困難的精神。我想情境的創(chuàng)設在此顯得尤為重要,在輕柔優(yōu)美的背景音樂中,通過課件出示了幾張竹林的圖片,這就一下子解決了空間的局限性,孩子們仿佛置身于竹林之中,然后我再相機引導:“這泥土真?”“這泥土真厚!”“這泥土真硬!”“這石塊壓在身上一定很?”“這石塊壓在身上一定很重!”“這泥土和石塊就是春筍們遇到的?”“困難!”“它們怕了嗎?”“沒有!”“你從哪里感受到的?”你想對這些春筍娃娃說什么?……此時文本、學生、教師進行了積極而有效地思想的碰撞,綻放出絢爛的火花,這樣的教學效果一定與高調(diào)地創(chuàng)設了有效的情境有關。孩子們透過文字和圖片進行了空間的轉換,冰冷生硬的文字開始散發(fā)出生命的氣息。
著名教育專家李吉林老師就一直致力倡導情境在課堂教學中的運用。她說:“我們的教學要講究‘真’,要給兒童一個真實的世界,符號學習要與我們的多彩生活相鏈接?!痹诮虒W過程中應高調(diào)地利用實物、圖畫、音樂等載體創(chuàng)設有效的情境,為文本和生活搭建溝通的橋梁,激發(fā)孩子生活經(jīng)驗,從而易化教學難點,為孩子的學習打開更廣闊的思維空間。
我覺得《春筍》這篇課文中有這樣兩句話非常有意思:一節(jié),一節(jié),又一節(jié);向上,向上,再向上。這兩句話不僅句式整齊且有一定的梯度,描繪出春筍拔節(jié)瘋長的生命跡象,同時又通過這樣的梯度展現(xiàn)了春筍身上的那種堅韌向上的品質(zhì)。一年級的孩子由于年齡特點,在理解上更多的是趨于一種表象的東西,思想的深度上還很難企及。如果要深度挖掘文本,教師的引導要是不能到位,不僅不能在孩子的心中留下任何美好的閱讀感受,更會破壞原本辛苦奠定的情感基礎。是模糊處理還是跟學生細嚼慢咽,一開始我是躊躇不定的。但是要放棄對這樣精彩句子的品讀,又讓我著實不舍,怎么辦呢?航海家哥倫布因為冒險才發(fā)現(xiàn)了新大陸,思想上幾經(jīng)掙扎后我決定也冒險一把。但是沒有準備的冒險必定會一敗涂地,所以反復閱讀品鑒這兩句話后,我決定以讀代講,通過反復的讀,有梯度的讀,讓學生一步步體會文字的魅力,感受文字背后傳達的訊息。我首先利用課件將這兩句話上下對齊、一一對應出示。然后再請學生來讀,“小朋友們,你們看!這句話特別有意思,你發(fā)現(xiàn)什么了嗎?誰來讀讀!”這樣的出示讓孩子在朗讀的過程中會很直觀地感受到句子的整齊和重復!“像這樣有重復又整齊的句子讀起來有一種特別的氣勢!我們一起來試試,好不好?”接下來的齊讀更強化了學生之前的閱讀感受。接著我再次用課件出示這兩句話。第二次的出示我又做了新的處理:像樓梯臺階式的排列一步步向上。然后我說:“再讀再看!你發(fā)現(xiàn)它在整齊的同時還有什么變化?這讓你想到了什么?”“我們好像看到春筍?所以我們讀的時候聲音可以?誰來試試!”這次的朗讀比第一次的處理又推進了一步,學生在讀中清晰地感受春筍向上的品質(zhì)。最后我相機總結:“看,這就是文字的魅力!這就是文字的力量!好的文字就要這樣反復地讀!讀出它的味道!”
以讀促講,反復咀嚼文字,在絲絲入扣的朗讀引導中,孩子們的表現(xiàn)特別出色,大部分學生都能夠比較精準地理解文字背后所傳遞的深刻含義。
語文課堂是語文教學的主陣地,只有竭盡所能,高調(diào)地利用多樣的手段,設計生動有趣的教學形式,才能打造出高效的語文課堂,我們的孩子才能真正把語文學好,語文才能因此擔當起它所肩負的責任。
[1]李炳亭.高效課堂理論與實踐[M].濟南:山東文藝出版社,2012.
[2]吳靈果.淺談如何構建高效的小學語文課堂[J].學周刊,2011(14).
楊銀萍,1982年生,女,江蘇南通人,本科學歷,主要從事小學語文教學與研究,中小學二級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