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平凹:寫作要有集體意識,你寫的題目不是個人的題目,是大家共同的題目,你的寂寞感也是大家的寂寞感。
——賈平凹表示這就像出門旅游時吃飯,只有在飯點大家都餓時提出,才會有共鳴。寫作也是一樣,即使寫的只是自己的故事,但當(dāng)個人的故事在某種程度上和一個國家、一個時代有交集的時候,這就不是一個人的故事,就是一個時代的故事,才能引起共鳴。
余華:有些作家能夠不停地寫,確實讓我很欽佩。我要寫一部書,得先把上一部書忘掉后才能寫。忘掉需要時間,起碼需要兩年。往往忘掉上一部書以后,下一部書該怎么寫,我也忘得差不多了,所以高產(chǎn)對我來說比較困難。
——其實余華早就提出過,一個作家不必寫那么多的書。因為不管你寫了多少書,最后能被人廣泛閱讀或者能夠被人一直讀下去的,也就一本兩本而已。
劉震云:其實我特別不想把小說寫幽默了,但是生活實在太幽默了。
——不過,劉震云說生活的幽默不是事件的幽默,也不是人的幽默,而是事件背后的道理。因小說被改編并親自擔(dān)任編劇,而且接連上映,有媒體稱該月為“劉震云月”。
馮驥才:還有比糟蹋自己的文化更可悲的嗎?!
——“我們對自己的文化有這樣的文化情感嗎?有這樣的文化情懷嗎?如果我們沒有這樣的文化情懷我們怎么保護(hù)古村落?”馮驥才認(rèn)為,城鎮(zhèn)化的速度太快、傳統(tǒng)村落保護(hù)價值的認(rèn)識缺乏皆是原因,最殘酷也最現(xiàn)實的原因卻是“我們的村民不熱愛我們自己的鄉(xiāng)村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