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蕾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7)03-0043-02
高效課堂,是對課堂不斷優(yōu)化的一個過程,也是一個讓所有教師永遠追求的目標?,F代教育理念認為,要優(yōu)化語文課堂教學,提高教學質量,必須構建一個能充分調動學生主觀能動性、讓學生自覺主動參與課堂的教式。課堂教學是一門藝術,是一種教師與學生共同參與的復雜性活動。在我們倡導的新課程改革中,小學語文課堂如何才能達到高效,下面我就從以下幾方面,談談對構建小學語文高效課堂的幾點淺薄認識。
一、轉變教學觀念和教學方式,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意識是行動的先導。教師的教學觀念和教學方式直接影響一堂課的效率。因此,教師要轉變傳統(tǒng)的教學觀念和單一的教學方式。首先,要轉變自身觀念,進而轉變教學觀念和教學方式,以逐步消除由于教師講得過多、學生參與過少而導致的靠大量課后作業(yè)來完成教學任務的問題,逐步改變課堂上學生被動接受多、主動思考少的現象。
在教學方式手段上,運用多媒體教學就是構建高效課堂的重要策略。在平時的教學中,經常利用多媒體進行教學,就會把同學們的注意力吸引到課堂上來。同時,也能更好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運用多媒體手段,可以通過聲、光、色、形,將教學過程直觀地、形象地、生動地直接作用于學生的各種感官,使學生產生強烈的學習興趣。在設計導入環(huán)節(jié)時,更容易把學生引入到教學情境中去。教師通過多媒體課件將學生帶入教學情境中,再適時地提出問題,引導學生思考,就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認真學習課標,努力鉆研課本,備好每一節(jié)課,做好課堂反思
《小學語文新課程標準》指出:“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語文教學應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注重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為學生創(chuàng)設良好的自主學習情境,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鼓勵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這些新的理念為我們語文教學提供了正確導向,要求我們不但要教給孩子們知識,更要教給孩子們掌握知識的方法,打造適合自己的高效課堂,讓語文課堂煥發(fā)生命的活力。
課本是教師教課的依據,是最權威的參考資料。所以,老師要慎用參考書,認真鉆研教材,認清教材的知識內容,把握教材特點,明確教學要求,確定教學目標和重難點。對教材做到爛熟于心。
備課是教師積累知識,不斷提高的過程,提高備課實效是優(yōu)化課堂教學的基礎,也是打造高效課堂的關鍵。
課堂反思是一節(jié)課上完之后,對自己本節(jié)課的一個反思,包括值得繼續(xù)發(fā)揚的地方和需要改進的地方。每一位教師都應該做好課堂反思。只有這樣,才能在以后的課堂上提高效率。
三、教學目標的制定要具體明確
充分的課前準備是高效課堂的首要前提。首先,教學目標的定位要難易適中。其次,教師在制定教學目標的時候,要充分考慮到三維目標的統(tǒng)一。再次,教學目標的制定要兼顧好、中、差三個層次。最后,教學目標的制定也要因人而異,不同層次的學生要求達到的目標也不能相同。
當然,在備課時,不僅要關注教材,更要關注學生的實際。怎樣使自己預設的目標最接近學生的思維發(fā)展區(qū);搭建什么樣的平臺才會讓學生最容易走近目標;如果學生在這里出現問題,用什么樣的方式調整教學變數才會讓學生走出困境。
四、認真研究并設計好課堂提問
第一,課堂問題設計必須有效。首先,設計的問題要有明確的目的性,緊扣教學目標,能夠激起學生認真思考。其次,設計的問題要有一定的思考價值,能調動學生的主動性,能集中他們的注意力,能引導他們快樂地學習,能使他們經過自己的獨立思考,對知識融會貫通,從而提高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第二,提問的方式必須有效。好的提問方式應把注意力放在激發(fā)學生的思維過程上,提出一些能夠與學生基礎相適應并能引導學生思考的問題,而且有一些思考含量。努力給學生創(chuàng)造思考的條件,使課堂氣氛活躍,學生思維開闊。課堂提問不在數量,而在提問的思維含量。
第三,問題要適合不同層次學生的實際能力。課堂中所提問的問題應在備課時精挑細選,嚴格控制數量,克服課堂提問的隨意性。要做到數量適中,也要避免兩種傾向,即太多或太少。
五、加強對課堂節(jié)奏的把握和管理
課堂節(jié)奏把握的好壞是一堂課是否高效的關鍵。課堂上,有的教師給學生提出了問題,學生還沒來得及思考,就馬上要求其回答,這樣不僅浪費了學生課堂思考的時間,而且有效性很差。這種形式主義的教學方式使無效勞動充斥課堂,嚴重影響了課堂教學的效率。有的教師讓學生閱讀課文、討論、交流、做鞏固練習等,不提任何時間和標準的要求,學生漫無目的地閱讀與交流,課堂組織松散,時間利用率低。有的教師只對學生提出比較籠統(tǒng)的要求,學生不明白教師要他們干什么和要他們怎么干,這樣,學生就失去了教師的有效指導。因此,要給學生一定的思考時間和思維空間,要減少“講與聽”,增加“說與做”,嘗試“教與評”。這樣,可以最大限度地面向全體學生,做到因材施教,以促進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
總之,課堂教學是一門很深的學問,具有極強的藝術性。我們要不斷學習、不斷探索,進一步提高自身的業(yè)務素質和教學能力,真正發(fā)揮好教學主導作用,構建高效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