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俊
時光靜流,驀然回首,二十多個春秋已從身邊悄然而過,當所有的恍惚成懷念,在歲月的軌跡里綻放的依然是這些年來教育故事的芬芳,它裝點著時光的燦爛,彌漫著整個回憶的世界。而當初從事教育最青澀的那段,依然存留在記憶的最深處,那其中的點點滴滴,每每回想起來,竟是那么清新,那么鮮活,仿佛就在不遠處,一回眸,一伸手,就能望見,就能觸摸得到。
雖然它有過迷惑,有過苦惱,但更是一種甜蜜:一種歷經(jīng)跋涉,抬首回望收獲的甜蜜……
是??!成長是摸索,成長是收獲,成長更是激勵!它讓我們一路采擷多姿多彩、豐碩的花兒和果子,不斷地充實、裝扮我們教師的舞臺。
實習那年,帶我的是周老師,她看起來是一位極樸素的中年婦女,甚至有點不拘小節(jié)。我代理她的課程及班主任工作,也很快和同學們熱熱鬧鬧地打成一片,心里十分開心,有點小小的成
就感。
一次放學,班上的兩位小男生,在樓下不知為啥事打了起來。我急忙跑下去,倆人竟一點反應都沒有,依然你推我搡,你拉我扯。我趕緊拉開他們,苦口婆心地勸說了好一會兒,道理講了一大堆。一轉身倆人又攪到一起了。旁邊不知哪個學生叫了一聲:“周老師來了!”立竿見影,倆人規(guī)規(guī)矩矩地站好來了,并向周老師講明事情的原委,還各自認了錯。
那一刻,我羨慕極了!同時心中曾經(jīng)乍起的那小小的成就感,似乎在悄悄溜走,心中也泛起好奇的漣渏。短暫的實習生活很快結束,但如何在教育上達到這般境界,這個問題一直縈繞在我的腦際。
生活就是一位神秘的魔術師。正式邁入教師行列,恰巧又和周老師同校,我相信這是生活——這位“魔術師”的魔法棒的指引,命運對我的偏愛。生活中我開始留心觀察周教師的言行、聆聽同事們間傳談的關于周老師的“軼事”。
夏天,酷熱難耐。學校住宿條件簡陋,每天晚寢時間,周老師將班中的住宿生帶到自家的樓頂,陪同學們乘涼、聊天、休息……
冬天,寒風凜冽。周老師從家里提來熱烘烘的暖籠,讓同學們傳遞著暖手、暖腳……
這慈母般的關心、關愛、呵護,怎能不贏得學生的敬重和信賴呢?
慢慢地,我在對待學生的態(tài)度上也潛移默化地發(fā)生著改變:從動輒粗暴的呵斥,逐步變成溫馨、親切的提醒;從動輒不經(jīng)大腦思考急促、簡單地處理事情到沉著、冷靜應對,掌握細節(jié)再做決
定……
班上有個叫程×的男孩,精瘦、黑小,常年穿著一件已分不清顏色的小褂,全?!爸取焙艽螅蠹叶颊J為他無藥可救。他沒媽,爸好賭,從不管他。他經(jīng)常逃學,從不做作業(yè)。同學們一說起他來,事例可謂不勝枚舉。但從同學們經(jīng)常閑聊的事情里有一點讓人心頭一震:程×平時竟自己撿垃圾,用以維持自己的生活!據(jù)說沒有經(jīng)濟來源的日子,他會“絞盡腦汁”不知從哪兒弄來一塊半塊的廢鐵、廢鋼什么的。
一次,我放學回家,街邊一家辦著喜事,方形的焰火盒一管管地噴放著,煞是好看,程×守在旁邊看,我以為是小孩看熱鬧,剛開始沒在意,可想起大家說的事情,再一看他并不是像別的小孩抬頭看著美麗的煙花,而是眼睛死死地盯著焰火盒,焰火快要放完時,直見他突然沖出人群,飛奔著撲向焰火盒,擰起來就跑。
我急忙問旁邊的人:“他這是干什么?”
“賣錢啦!這小子膽子太大啦!就怕萬一焰火盒里有一管還沒放完,孩子撲上去就完了!”聽著頓時讓人膽戰(zhàn)心驚。
上班之際,我向學校匯報了這些情況,希望能免費把程×列入住宿搭伙食的名單里,學校欣然答應。
從那時起,我在班上擺放了兩個紙箱子,同學們廢紙、空瓶等等分類裝置,由程×負責打理,裝滿了就賣到廢品站去,班上同學也很自覺幫他整理,沒有絲毫歧視念頭,同時班級衛(wèi)生也好了起來。
學習上,我時不時幫他準備一些筆和本子,好備著用;
課堂上,一些簡單的問題,我鼓勵他大膽發(fā)言,哪怕說話結結巴巴的,只要理解到一點,及時給予表揚。
漸漸地,他逃學的次數(shù)變少了,最后竟然再也不逃學了;作業(yè)雖然做得不太工整,但也能按時上交。
一個周一的早晨,我一走進教室,就看到講臺上放著一大束紅艷艷的映山紅,同學們爭先恐后地告訴我,原來那是程×星期天到山里去采摘的。那一刻,有一種難以名狀的感動涌入心頭,我走過去輕輕地拍了拍他的頭,對他說:“你真棒!”程×倒顯得有點羞澀。“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标P心、關愛就是人間最美妙、最動人的雨露,它能輕輕地滋潤著干涸的心靈,在它的滋潤下,就能盛開出世間最美麗、最絢麗的花朵!
多少年過去了,我眼前還時時閃現(xiàn)出周老師身影,她像一個路標,指引著我一步步地前行。
每每回想起最初從教的生涯,時時會在心尖涌起一絲幸福的微笑。
當然,教無止境!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p>
不斷充實,完善自己,是我永遠追求的目標!即使歲月匆匆,韶華流去。
參考文獻:
[1]敖敦.論教學中的情感教育及其實施策略[D].內蒙古師范大學,2003.
[2]王佳.潤物細無聲:淺談課堂中的情感教育[J].中華少年,20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