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淑英
中國重型汽車集團有限公司醫(yī)院內科,山東濟南 250031
老年人群會隨年齡增長,從而在身體方面的各項機能皆會隨之下降?,F社會發(fā)展快,老齡化逐漸嚴重,因此在各大醫(yī)院中住院人群多以老年人為主,且住院人群逐漸擴大[1]。跌倒為住院病患中常發(fā)事件,對老年病患康復不利[2]。故該院選取2016年8月—2017年8月收治的128例患者為研究對象,在心內科中對住院患者施以跌倒風險的風險管理,報道如下。
選擇該院接收的128例在心內科中住院患者資料;此研究經倫理委員會認同,所有患者知情同意后實施。分對照組(64例),研究組(64例)。對照組男34例,女30例;年齡 19~79 歲,平均(46.23±2.45)歲;病程 2 個月~6 年,平均(2.01±0.29)年;研究組男 31例,女 33 例;年齡 22~78 歲,平均(45.23±2.61)歲;病程 3 個月~5 年,平均(1.89±0.77)歲;基線資料在兩組間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對照組為防跌倒的常規(guī)護理模式,監(jiān)測病患病情,定時檢查病房、衛(wèi)生間、走廊等區(qū)域防跌倒的標志物張貼情況;保持病房衛(wèi)生良好等。研究組則在其基礎施行跌倒風險的分級管理,對跌倒的危險因素進行全面評估,實施管理措施如下:①對高風險病患實行一級護理,標識警示為紅色,加強對病房巡視頻率,叮囑家屬隨時陪同,重點向其及其家屬進行防跌倒的相關知識宣教。②對中度風險患者施予二級護理,標識物為黃色,確?;颊咴谛凶呋顒訒r有陪同人員,即家屬或是護士等,宣講防跌倒的知識及重要性。③對低度風險患者給予三級護理,標識為藍色,協(xié)助患者應用坐便器,強化病患對防跌倒的認知,做好相關安全防范及進行安全方面教育。
表1 兩組知識獲取和健康行為評分比對[(±s),分]
表1 兩組知識獲取和健康行為評分比對[(±s),分]
組別對照組(n=64)研究組(n=64)tP知識獲取74.50±3.10 95.21±4.02 32.636 9<0.05藥物 環(huán)境69.68±5.24 91.43±6.32 21.194 3<0.05 68.79±5.57 92.50±6.24 22.677 2<0.05心理 生活70.19±4.10 93.62±5.21 28.272 4<0.05 68.87±4.49 93.20±5.51 27.384 2<0.05
記錄健康行為各項評分情況,主要有生活、藥物、環(huán)境、心理等方面;對病患在院內學習的防跌倒方面知識進行測評,測評表為該院自制,共100分。統(tǒng)計住院病患跌倒率[3]。
所有數據由SPSS 22.0統(tǒng)計學軟件解析,計量資料經(±s)表達,組間比較采用 t檢驗,計數資料經[n(%)]表示,組間對比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意義。
防跌倒知識、藥物、生活及環(huán)境等方面對照組得分比研究組低(P<0.05),見表 1。
對照組跌倒發(fā)生例數為16例,研究組2例,跌倒率研究組為 3.13%(2/64),對照組 25.00%(16/64),對照組跌倒率高(χ2=12.670 7,P<0.05)。
心內科中患者病情大多較為嚴重,且病情發(fā)展快,其中老年人群所占比重大。在近幾年各大醫(yī)院在心內科中患者跌倒的情況發(fā)生逐漸增多。風險事件的出現對患者本身則造成一定的損傷,老年人骨質較疏松、脆弱,因此跌倒對老年患者的影響更為嚴重;同時對醫(yī)院方面,易引起相關醫(yī)療糾紛等事件的發(fā)生,對醫(yī)院中整體工作秩序及聲譽皆會造成不利影響[4]。
該研究中,防跌倒宣傳知識、藥物、環(huán)境和生活等方面,對照組分值比研究組更低,其中防跌倒宣教知識獲得評分研究組(95.21±4.02)分,對照組(74.50±3.10)分,研究組獲取知識評分高,跌倒情況,對照組跌倒例數為16例,研究組是2例,跌倒率兩組比對,研究組為3.13%(2/64),對照組 25.00%(16/64),對照組的跌倒率高,表明跌倒風險分級管理運用于心內科的住院患者中,能夠使跌倒事件得以減少,與樊玥蕾[5]研究類似??紤]為實施了以下幾點措施:該院對高度跌倒的風險患者貫徹一級護理理念,懸掛警示牌在患者床頭位置,發(fā)放高危風險的告知書,并加以宣教;在病房中設置扶手;要求患者家屬或是相關護士進行全程式陪同;減少患者運動量,提醒其多注意休息。對中高度存在跌倒風險的患者貫徹二級護理意識,警示牌設置為中危跌倒標志;發(fā)放跌倒風險的告知書,并要求家屬閱讀簽字;確保病房中地面的干燥潔凈、無障礙物;告知患者服用降糖、利尿、鎮(zhèn)靜等藥物的注意事項及可能會出現的反應等[6]。對低度風險患者則貫徹落實三級護理方針,設警示牌提醒患者預防跌倒,發(fā)放高危風險相關告知書;按時為病房開窗、透氣,確保其通風性良好及光線充足;安排護士進行定時巡防。該研究對病患在滿意情況中調查不足,待臨床補充研究。
綜上所述,跌倒風險分級管理應用在心內科住院病患中,使跌倒事件的出現情況得以明顯減少,護理效果得以顯著提升,值得運用。
[1]陳志朋.跌倒風險分級管理在神經內科開放病房防跌倒護理管理中的作用[J].中外醫(yī)學研究,2015,13(33):115-116.
[2]王平,李明珠.跌倒風險分級管理在風濕科防跌倒護理中的應用[J].世界臨床醫(yī)學,2015,9(11):223.
[3]俞俊秋.跌倒風險分級管理在內科開放病房預防跌倒中的作用[J].基層醫(yī)學論壇,2015(10):1420-1421.
[4]袁鉆云,張欣選,王雅嫻,等.呼吸內科住院患者護理高危風險預控制體系的構建研究[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6,13(21):97-99.
[5]樊玥蕾.跌倒風險分級護理在老年內科住院患者防跌倒管理中的應用[J].中外醫(yī)學研究,2016,14(5):91-92.
[6]張艷華.跌倒風險分級護理在心內科防跌倒管理中的作用[J].世界臨床醫(yī)學,2016,10(18):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