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亞琴
渤海大學政治與歷史學院,遼寧 錦州 121000
?
大數據時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臨的挑戰(zhàn)與對策
錢亞琴*
渤海大學政治與歷史學院,遼寧 錦州 121000
大數據時代為大學生提供了一個網絡信息化的大環(huán)境,在這種背景下涌現出各種新思想,伴隨著中國建國以來的改革開放以及市場經濟的不斷發(fā)展,學生的思想意識必然或多或少地受到影響,所以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就成為了社會共同關注的問題,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展開同樣面臨著巨大的挑戰(zhàn)。
(一)思想和價值觀的不同
在大數據時代,社會的環(huán)境具有多樣性和開放性的特點,因此導致了當代大學生具有多樣而復雜的思想。當然,學生所在的區(qū)域不同、所處的高校不同,他們的思想以及認知水平會有一定的差異。他們所面臨的這個社會經濟生活和社會思潮等都是多元化的,這必將會讓他們的價值觀多元化。因此,當代的大學生往往是注重個人的物質生活享受,而忽略了自己的精神追求,而對發(fā)展個性的重視程度也遠遠高于團體精神。
(二)日趨增大的心理壓力
在中國的市場經濟下,社會上的競爭尤為激烈。而國內的大學生所面臨的壓力不僅包括學習和未來的就業(yè),其社會上復雜的關系網絡、家庭的基本經濟情況以及戀愛等都是他們身上的壓力,因此,大學生的心理存在著種種問題。
(三)網絡和信息媒體
在21世紀里,信息一體化的巨浪正在促使人們的生活生產方式、社會人文文化以及思想價值觀念發(fā)生變化。在大學里,網絡等信息媒體給學生帶來了更為快捷高效的服務,而思想政治工作者卻面臨著巨大的挑戰(zhàn):部分學生難免沉迷于網絡媒體,網游網戀等不能自拔,或者說,網絡上還有一些內容并不健康,對學生造成不良影響。
(四)學生思想意識下滑
在現代,很多學生都是獨生子女,他們的自我意識非常強烈,追求個人的個性發(fā)展,而對社會的責任意識卻沒有那么強烈。這些大學的參與意識極其強烈,然而他們看待社會上的問題時思想總是單一片面,沒有足夠的辨別能力。他們的競爭意識很強,總想讓自己通過奮斗能夠出人頭地,然而卻沒有足夠成熟的心理素質。
在大數據時代,科技不斷進步,人們的思維模式也發(fā)生了相應的變革。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進同樣也是從思維模式開始的。高校的思想教育者注重傳統(tǒng)的思維方式時,還應該為學生貫徹理性思維和相關性思維。
(一)理性思維的具體內容
理想思維所注重是一個人的邏輯推理。而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從大學生的心理特點入手,來培養(yǎng)學生的理性思維。大學生和少年以及兒童的不同之處就在于大學生的心智更為成熟,同時具備一種分析和辨別能力。所以,高校的思想教育對大學生的培養(yǎng)就和中小學生的基本養(yǎng)成教育有所不同,它注重的是在潛移默化中讓學生具有一種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并且可以對這個社會有自己的理性認識,在此基礎上承擔起自己應該擔負的社會責任。如果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者僅僅采用單一的經驗思維,那么就會違背大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影響大學生的身心發(fā)展。從某種程度上來講,培養(yǎng)大學生的人生觀、價值觀,應該采用理性的方法加以啟迪。不可否認,教育的真正目的是培養(yǎng)學生的獨立思考、自主學習能力,如果只是俯首帖耳,那么必然會與當代教育的初衷背道而馳。所以,在大學生的學習階段里,思想政治工作者應該面向這個復雜的社會中,提高大學生的理性思維能力,可以讓他們更適應這個復雜的多樣性社會,引導大學生用理想的思維模式認識事物,讓他們形成一種邏輯的思維辨別能力,從而能夠自覺履行相應的社會責任。
(二)相關性思維的具體內容
顧名思義,相關性思維就是從自然事物、社會現象之間的相互關聯(lián)關系中著手,來思考現實問題的一種思維模式。而這種思維模式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展開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其原因就在于人和人之間、人和社會之間的相關性本質。
馬克思主義這樣認為本體上的相關性,其實人類社會的本質就是現實社會中的一切關系。大數據時代的到來,改變了人類的生活生產方式等,從某種角度來說就是強化了人類社會中的這種相關性,而不可能成為人類社會中的存在方式。在這個信息化的時代里,人們之間的溝通和聯(lián)系比以往任何一個時代都要便捷,空間上的距離不斷縮短。網絡技術在不斷普及,而網絡的新聞以及視頻功能實現了人們足不出戶就可以知天下事的需求。在過去,這是人們的幻想,而網絡技術的日趨成熟卻將它實現了。地球也逐漸成為一個村落,在“地球村”中,人們之間的聯(lián)系更加頻繁。這種相關性讓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展開更加便利。人是不可能脫離社會而獨立存在的,每個人都和這個社會中的其他人或其它事物產生或多或少的聯(lián)系,所以,在現代化的社會里,大學生不僅僅要具備“獨善其身”的能力,同時還應該擁有“兼濟天下”的情懷。
除此之外,大學生的價值觀取向也體現出一種相關性。我們知道,人的本質就是具有社會性的,而人的價值也會體現在這個社會的相關性之中。大學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終目的就是讓學生具有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以及世界觀,進而為社會主義的建設做出貢獻。當今,社會主義的價值觀對人類的社會性質高度重視,并且把人實現其社會性當成是最首要目的。在這種思想觀念下,一個人的價值就在于他承擔了多少社會責任、為這個社會做出了多少貢獻?,F在的大學思想教育往往陷入一個誤區(qū)中,那就是背離人性,而事實卻恰恰相反,思想政治教育對于人類的社會性而言,并不相斥。人類的自然本性就是趨利而弊害,讓感官實現一種享受,同樣,大學的思想政治教育并不是禁止人類的這種趨利避害,禁止人類讓自己的生理得到滿足,它所主張的是人類在滿足自己的生理追求時不可以損害社會上的其它利益。因此,個人要在一種相關性的關系中來將自己的價值實現。
本體上的相關性質同樣也決定了人在實踐方面的相關性。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不斷發(fā)展,似乎人與人、人與社會的關系逐漸疏遠,我們可以不用走出家門便可知曉天底下的大事小事,通過網絡還可以參與到其中。然而在實質上,這種表面上的疏離現象則是人和人之間緊密聯(lián)系的一種變現,一個人的行為舉止和社會的聯(lián)系越來越緊密。其一,一個人的不經意行為往往會影響到其他人甚至是這個社會,原因就在于個人的行為舉止通過現代網絡媒體的放大,通常會產生一種或積極或消極的影響。其二,這個社會或者這個社會中的其他人會對個人產生影響,或直接,或間接。總而言之,人與人、人與社會之間的關系是相關的,就像“蝴蝶現象”一樣,沒有人會脫離其中。
大數據時代里,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面臨著重重挑戰(zhàn),應對這些挑戰(zhàn),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須要采取相應的措施,讓大數據給人們帶來最大的利益。
(一)建立大數據人才團隊
如果大學思想政治教育不能夠和大數據時代有效結合在一起,那么所有的機遇都是鏡中之花。所以,建立一個大數據的人才團隊迫在眉睫,這樣才可以迎合大數據時代,更好地培養(yǎng)現代化人才。大數據時代已經到來,大學的思想政治教育者自然就沒有足夠的時間來準備,所以大學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須要建立一個大數據人才團隊,充分地學習統(tǒng)計學以及大數據的核心知識,從而成為這方面的技術人才。當然,大學還可以引進具有大數據專業(yè)技術知識的人才,讓他們加入到大學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隊伍中,對數據進行理性分析處理,做好相關的教育工作。另外,大學的思想政治教育者們還可以和一些國內專業(yè)的大數據公司合作,這些公司包括阿里巴巴、百度、搜狐等等,借鑒他們強大的數據搜集方法,來完善高校的數據資源。
(二)樹立大數據思維模式
在大數據時代中,主動樹立大數據思維可以更好地適應這個社會。首先,大學的思想政治工作者要樹立起一種迎接所有數據的思想意識。大學傳統(tǒng)的高校思想教育者在工作之中,了解本校的大學生所具備的思想觀念意識時往往采用發(fā)放調查問卷的形式,從統(tǒng)計學的角度出發(fā),這是一種抽樣分析的方法。這種方法存在著一種弊端,那就是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者只能分析一部分學生的信息,以此來對全體學生的情況進行分析。眾所周知,這種方法不但成本高,而且耗用的時間也很長。大數據時代的來臨,突破了發(fā)放調查問卷進行調查的囧狀,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者可以通過qq、微信以及微博等網絡媒體來收集學生的信息,以了解全部大學生的思想觀念動態(tài)。舍恩伯格這樣形容大數據時代,說利用大數據時如果還利用抽樣調查進行數據分析,就好比在汽車時代走步一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需要的是所有信息和數據,讓樣本分析近似于總體分析。其次,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者在對大學生的問題實時糾正時,還應該從海量的數據中察覺他們潛在的思想問題,對此做好相應的防范工作。在當下,網絡的發(fā)展已經趨于成熟,人們?yōu)g覽網頁不受時間和地點的約束,與此同時,西方的一些拜金主義和腐朽思想也在沖擊著大學生的心智。因此,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者應該利用這一點,通過大學生的引擎搜索以及來跟蹤學生的生活,通過這些信息來引導當代大學生的思想發(fā)展。
(三)建立一個多方長效的協(xié)作機制
可以說,大數據時代為一些傳統(tǒng)問題的解決提供了全新的途徑,所以我們更應該抓住這個機會,大學的思想政治工作者應該以發(fā)展的眼光來看待問題,并建立起一個多方長效的協(xié)作機制。第一,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者要結合學生家長的力量,其原因就在于沒有人比父母更了解自己的孩子。他們可以將處理過的學生信息發(fā)給學生的父母,結合他們對自己孩子的了解,來為每一個大學生制定出一套個性化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而后,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者還應該和相關的教育部門同步,把教育的動態(tài)信息傳遞給他們,讓他們從一個更為宏觀的層次上把握大學生的思想觀念動態(tài)信息,以指導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者更好地展開教育工作,這樣才能讓教育實現它的初衷。
(四)完善大數據的相關法律制度
大數據時代的帶來,為科學技術的合理運用以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全面展開提供了一個全新的局面,然而我們還應該清醒地認識,這些用來分析和挖掘有價值信息的數據,可能在某種程度上涉及到了高校中那些大學生的私人隱私問題,如何才能妥善地處理和利用這些數據信息,來保證每一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對象的信息隱私安全呢?從國家的層面出發(fā),一套系統(tǒng)的法律法規(guī)應該盡快出臺,只有完善了大數據使用的相關法律制度,并在這種規(guī)章制度之下搜集并分析學生信息,才可以更有效地保護每一個大學生的隱私問題。另外,大數據的使用具有相關性、復雜性以及長效性等特點,所以每一個高校都應該建立與此相關的法律部門,來監(jiān)督涉及到大數據的工作,從而避免各大高校學生的信息透漏所造成的不必要麻煩。最后,對于高校的思想教育的對象本身而言,在面對互聯(lián)網中的垃圾信息時要做到不對垃圾信息進行擴散、不制造謠言蜚語,從而保證互聯(lián)網的使用安全。
[1]孫長虹.大數據時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臨的挑戰(zhàn)與對策[J].重慶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2014,09:143-147.
[2]董霞.新時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臨的挑戰(zhàn)與對策[J].山東省青年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0,06:69-71.
[3]邱啟照,孫鵬.大數據時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機遇和挑戰(zhàn)[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6,09:35-37.
錢亞琴(1994-),女,漢族,安徽銅陵人,渤海大學政治與歷史學院,思想政治教育(師范)專業(yè)本科在讀。
G
A
1006-0049-(2017)08-014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