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山林
春臺班藝術師承關系論略*
——以堂子為線索的考察
趙山林
徽班進京之后,眾多堂子除侑酒佐歡以求盈利的消極一面之外,也承擔了傳授演劇技藝的職能,世代相傳,形成一定的傳統(tǒng)。本文試就與春臺班關系密切的幾條線索略加梳理,重點論述“本春臺舊家”、“夙多佳品”的余慶堂,及其衍生的槐慶堂、景慶堂、春慶堂;被稱為“梨園中第一世家”、“以三世擅盛名”的光裕堂,及其衍生的春泉堂、麗春堂;“教曲名手,春臺部老掌班”殷采芝的日新堂,及其衍生的景春堂。通過論述,大致淵源已明,則春臺班的藝術師承關系也得以顯現(xiàn)。
春臺班 師承 堂子
在中國戲曲史上,藝人均有各自的師承關系?;瞻噙M京之后,藝人多是從堂子學藝出來的。堂子又稱私寓,其作用有接待來客、侑酒佐歡以求盈利的一面,這一面?zhèn)α?、甚至摧殘了不少童伶,所以在田際云等有識之士的不斷呼吁之下,私寓制度于1912年得以廢除。但不可否認的是,堂子存在期間,也承擔了傳授演劇技藝的職能,世代相傳,形成一定的傳統(tǒng)。在這方面,春臺班具有一定代表性,本文試就與春臺班關系密切的幾條線索略加梳理,以明大致淵源。
在春臺班的藝術傳承中,余慶堂是十分重要的一家,創(chuàng)立甚早,不僅教出了多名藝人,還衍生出了槐慶堂、景慶堂、春慶堂等堂子。
余慶堂,主人汪寡婦。余慶堂弟子,刊印于道光癸未(1823)的《燕臺集艷》記錄有:“春臺部王小慶,號情云,又號云卿,安慶人,寓余慶堂?!薄按号_部周小鳳,號竹香,安慶人,寓余慶堂?!薄按号_部鄭小翠,號鳳卿,安慶人,寓余慶堂?!?播花居士:《燕臺集艷》,張次溪編纂《清代燕都梨園史料》下冊,第1045、1052、1054頁。這三人分列“燕臺集艷二十四花品”的第一、第十九、第二十三位,分別稱為“靈品”、“畫品”、“名品”。而第二十一位為“奇品 四喜部胡發(fā)慶,號云卿,又號湘筠,蘇州人,寓光裕堂?!?播花居士:《燕臺集艷》,張次溪編纂《清代燕都梨園史料》下冊,第1053頁??梢姰敃r胡法慶(胡發(fā)慶)在四喜班,尚未轉入春臺班,而余慶堂當時影響已經(jīng)很大。王小慶、周小鳳、鄭小翠均屬春臺部,均為安慶人,我推測汪寡婦亦為安慶人。
王小慶、周小鳳還屢見于其他記載?!督鹋_殘淚記》云:“小慶字曰情云,家本皖水。歲在癸甲(1823癸未,1824甲申),絕艷飆馳。運厄辰巳(1832壬辰,1833癸巳),芳齡溘逝。前此蘭譜之書,梨園之論,皆謂一人而已?!?張際亮:《金臺殘淚記》卷一,張次溪編纂《清代燕都梨園史料》上冊,第235頁?!痘ㄌ靿m夢錄·囈余叢記》云:“余慶堂雙鳳之前有小慶、小鳳,同負時名。小鳳字竹生,夏秋芙師也。久拋歌扇,遍謁諸舊游之官外任者。卒無所依,近復來都為教師于余慶堂?!?種芝山館主人:《花天塵夢錄》卷四《囈余叢記》,傅謹主編《京劇歷史文獻匯編(清代卷)》壹“專書(上)”,第605頁?!堕L安看花記》云:“余慶堂夙多佳品,秋芙之師小鳳,字竹香,亦其徒也?!?蕊珠舊史(楊懋建):《長安看花記》,張次溪編纂《清代燕都梨園史料》上冊,第320頁。秋芙即夏天喜,《花天塵夢錄·鳳城花史上編》夏天喜條云:“本春茂堂周小鳳弟子。小鳳出余慶堂,曾負一時盛名?!?種芝山館主人《花天塵夢錄》卷一《鳳城花史上編》,傅謹主編《京劇歷史文獻匯編(清代卷)》壹“專書(上)”,第557頁。這可以說是余慶堂的王小慶、周小鳳時代。
王小慶、周小鳳之后,有查雙鳳、王長桂等人。《囈余叢記》云:“歌兒名雙鳳,查姓,字文卿。性好飲而量寬洪,出余慶堂,自立綺云堂于小馬神廟?!?種芝山館主人:《花天塵夢錄》卷四《囈余叢記》,傅謹主編《京劇歷史文獻匯編(清代卷)》壹“專書(上)”,第604頁。(559)蘿摩庵老人《懷芳記》云:“王長桂,字粲仙,揚州人。年十四五,娟麗無匹。二十許,艷冶如故,是余慶堂弟子。離師后,堂名槐慶?!?蘿摩庵老人:《懷芳記》,張次溪編纂《清代燕都梨園史料》上冊,第583頁?!而P城花史上編》趙玉鳳(1822-?)條記錄余慶堂弟子有:毛蓮仙,又名小清香;王長桂,字粲仙,又字蕊仙。此二人“色藝久為一時冠。車馬填門,無間昕夕”。至道光戊戌(1838),毛蓮仙已死,王長桂別居槐慶堂,余慶堂中同居四人:趙玉鳳,字蓬仙,又字芙初;陳芝蘭,字霓仙;褚鴻福,字絳仙;張翠鳳,字問香。四人皆蘇州人?!皢栂阄淳眉此?,霓仙、絳仙日有聲,而蓬仙名最著?!?種芝山館主人《花天塵夢錄》卷一《鳳城花史上編》,傅謹主編《京劇歷史文獻匯編(清代卷)》壹“專書(上)”,第559頁。這可以說是余慶堂的趙玉鳳時代。余慶堂教習弟子,自有其特點?!堕L安看花記》云:“汪寡婦畜弟子,不惜重資聘師,教歌舞。衣輕暖,飫甘脆。視他人費倍蓰?!?蕊珠舊史(楊懋建):《長安看花記》,張次溪編纂《清代燕都梨園史料》上冊,第320頁。“余慶堂夙多佳品”,與此是密切相關的。
余慶堂后來又以陳翠官(1829-?)著名,《鳳城花史續(xù)編》陳翠官條云:“字梅仙。長佩秋一歲,蘇州人。貌清癯,性狡獪,雙瞳閃爍,寒芒逼人。齒牙尤犀利,登場精神滿足。聲色逼肖,歌喉爽脆,說白尤峭。專工時劇。演《上墳》《趕會》《燒靈》《贈珠》《入府》《胭脂》《巧姻緣》《金玉墜》《荷珠配》《閨房樂》《樊江關》《金鈴關》,妙絕一時。秋芙、鸞仙而后,此其繼聲。當時目為探花。蓋不若配秋之閑雅,又少異芷仙之婉媚,宜其在甲辰為第三人也。衡品者以俏麗許之。余慶堂本春臺舊家,自玉鳳出師后,芝蘭、鴻福相繼別居,皆不得志以去。得翠官而聲名大起,都人士盛稱譽焉?!鋷煹茉淮渲?、曰金珠、曰翠蘭。翠蘭為少勝,王姓,字薇仙。”*種芝山館主人:《花天塵夢錄》卷三《鳳城花史續(xù)編》,傅謹主編《京劇歷史文獻匯編(清代卷)》壹“專書(上)”,第571-572頁。這可以說是余慶堂的陳翠官時代。甲辰是道光二十四年(1844),余慶堂又顯現(xiàn)了復振的氣象。這里與陳翠官并稱的配秋(佩秋)是華阿全(1830-?),芷仙是趙寶琴(1831-?),為趙玉鳳胞弟,均為春臺班中人。陳翠官師弟翠珠、金珠、翠蘭則不甚著名?!洞号_班戲目》載余慶堂戲目有:《貴子圖》《金玉墜》《樊江關》《閨房樂》《翠花宮》《送盒子》《贈珠》《巧合》《上墳》《入府》《燒靈》《珠配》《曬鞋》《情敘》《面缸》《胭脂》《戲鳳》《背娃》《送枕》《點化》《演禮》*朱建明輯錄《乾隆三十九年春臺班戲目》,《黃梅戲藝術》1983年01期第73頁。。從余慶堂又衍生出槐慶堂、景慶堂、春慶堂,具見下文。
槐慶堂,主人王長桂,《鳳城花史上編》云:“字蕊仙,揚州人。年十四五時,眼波流蕩,娟秀喜人,有四大名班狀元之目。初演《巧姻緣》、《曬鞋》、《喂藥》時曲,嬌媚艷冶之態(tài)傾倒一時。比來年二十許,姿容尤自姣麗,專習昆曲。演《草地》《窺浴》《亭會》《寄扇》等劇,又別具一種溫雅幽艷之容矣。珠喉圓轉,高下皆宜,以故聲名歷久不替。初居櫻桃斜街之余慶堂?,F(xiàn)自立槐慶堂,在玉皇廟前”*種芝山館主人:《花天塵夢錄》卷一《鳳城花史上編》,傅謹主編《京劇歷史文獻匯編(清代卷)》壹“專書(上)”,第556頁。?!而P城花史續(xù)編》云:槐慶堂“所蓄弟子多未出色,殆極盛難繼歟?近有小三福者,金姓,字香云。甲辰年十五,蘇州人。演《亭會》、《游街》頗可觀,《喂藥》視玉香不相上下,《巧合》則不及翠官。又與其師弟喜官從其師演《窺浴》,識者仍嘉譽其扮貴妃者。喜官,字鸞卿。稚弱短小,演《連相》,一時絕技。時配香云演胖姑。近習武戲,演《乾元山》《界牌關》《登云山》,跌撲頗動目也?!?種芝山館主人:《花天塵夢錄》卷三《鳳城花史續(xù)編》,傅謹主編《京劇歷史文獻匯編(清代卷)》壹“專書(上)”,第582頁。小三福道光二十四年甲辰(1844)年十五,則其當生于道光十年庚寅(1830)。其師弟喜官則年齡不詳??梢钥闯?,槐慶堂自從有了小三福、喜官,已經(jīng)漸有起色?!洞号_班戲目》載槐慶堂戲目有:《亭會》《盜絹》《喂藥》《決約》《巧合》《寄扇》《草地》*朱建明輯錄:《乾隆三十九年春臺班戲目》,《黃梅戲藝術》1983年第1期。。
景慶堂,主人孫玉香?!而P城花史續(xù)編》云:“孫玉香,字佩仙,余慶堂弟子。蘇州人。長梅仙一歲,膚色潔白,面微麻,短于視。姿態(tài)明婉,心性溫和。配梅仙演《閨房樂》《金玉墜》極相稱。又自演《桂子圖》《情敘》《打雁》《喂藥》《胭脂》等劇,博一時譽。出師后,復演《玉堂春》《玉玲瓏》《打金枝》《玩花溪》《紅鸞喜》諸折,頗有步武鸞仙之意。丙午春,值梅生南旋,因遷其居室,自名景慶堂?!?種芝山館主人:《花天塵夢錄》卷三《鳳城花史續(xù)編》,傅謹主編《京劇歷史文獻匯編(清代卷)》壹“專書(上)”,第574頁。這里“梅仙”是陳翠官(1829-?),孫玉香與陳翠官同為余慶堂弟子,他年長一歲,則其生于道光八年戊子(1828)。道光二十六年(1846),孫玉香趁張三福(梅生)南返,遷其居室,自立景慶堂?!洞号_班戲目》載景慶堂戲目有:《黃金臺》《玉玲瓏》《金玉墜》《浣花溪》《打金枝》《情敘》《紅鸞喜》《西唐傳》《游龍傳》《貴子圖》《玩月》《交送》(《交賬送禮》)*朱建明輯錄:《乾隆三十九年春臺班戲目》。。
春慶堂,主人陳翠官(1829-?)。《鳳城花史續(xù)編》云:“梅仙近日居百順胡同,名春慶堂?!?種芝山館主人:《花天塵夢錄》卷三《鳳城花史續(xù)編》,傅謹主編《京劇歷史文獻匯編(清代卷)》壹“專書(上)”,第572頁?!而P城花史續(xù)編》成書于道光二十六年(1846),所謂“近日”,當指此時?!洞号_班戲目》載春慶堂戲目有:《金鈴關》《樊江關》《嫁女》《入府》《過年》《喂藥》《巧合》《搶僧》《縫衣》《打刀》《打灶》《櫻桃》*朱建明輯錄:《乾隆三十九年春臺班戲目》。。
道光、咸豐年間,在春臺班藝術傳承中最為著名的堂子是光裕堂,不僅教出了多名藝人,還衍生出了春泉堂、麗春堂等堂子。
根據(jù)《花天塵夢錄》等文獻記載,可知光裕堂第一世為胡法慶(1803-?)?!对u花》稱胡法慶:“蘇州人,年十四余。初未之識,丙子九秋,偶見《賣花》一出,柔姿綽態(tài),妙曼無雙,歌喉亦極柔脆。”《評花》成書于嘉慶二十一年(1816),法慶十四歲,則其當生于嘉慶八年(1803)。《評花》列其擅演的折子戲有《紅梨記·賣花》等*緝香氏《評花》,由戴云據(jù)齊如山藏本整理,見傅謹主編《京劇歷史文獻匯編(清代卷)》壹“專書上”,第377頁。。胡法慶學藝于傳經(jīng)堂,堂主劉天桂,出師后居光裕堂,搭班四喜部,為道光初年著名的梨園“三法司”之一。刊印于道光癸未(1823)的《燕臺集艷》第二十一位為“奇品 四喜部胡發(fā)慶,號云卿,又號湘筠,蘇州人,寓光裕堂。”*播花居士:《燕臺集艷》,張次溪編纂《清代燕都梨園史料》下冊,中國戲劇出版社1988年版,第1053頁。《燕臺集艷》前二十位均為“年十三以上、二十以下”者,胡發(fā)慶是年二十一歲,名列“年過二十外者”(共四人)第一名。張際亮作于道光八年(1828)的《金臺殘淚記》云:“余未入京師,聞梨園有‘三法司’之目,謂法齡、法慶、法保。三法司并在四喜部。桐仙(按:吳金鳳)固法慶弟子。法保就昏南還,法齡、法慶因四喜部諸老曲師分為集芳部,所譜皆昆曲,無西秦、南弋諸陋習。顧聽者落落然。……去年春,遇□□□刑部時,同座皆詩人。刑部忽言法齡將歸矣,皆悵惋,今年秋竟歸矣。集芳部散矣。法慶、桐仙俱入春臺部。陽春白雪,其寡和也,昔人慨之,余于今日乃親見焉。天下人耳目嗜好,固有如此者哉?!?張際亮:《金臺殘淚記》卷一,張次溪編纂《清代燕都梨園史料》上冊,第229-230頁。根據(jù)這一記載,楊法齡、胡法慶曾加盟集芳部,力圖振興昆曲,終因曲高和寡,集芳部解散,楊法齡南歸,胡法慶則攜其徒吳金鳳轉入春臺班。胡、吳的轉入,對于春臺班來說是一個難得的機遇,誠如楊懋建《辛壬癸甲錄》所云:“道光朝,四喜部漸不競,三慶與春臺代興而競爽。傳經(jīng)堂由四喜轉入春臺,如楚有材而晉用之?!?蕊珠舊史:(楊懋建)《辛壬癸甲錄》,張次溪編纂《清代燕都梨園史料》上冊,第286頁。
第二世為吳金鳳、張金麟。
吳金鳳,楊懋建《辛壬癸甲錄》云:“吳金鳳,更名今鳳,字桐仙。聰穎特達,文而又儒。近日文人所稱‘吳下阿鳳’是也。其師小云,名法慶,故四喜部名輩,桐仙既入春臺部,遂有出藍之譽?!?蕊珠舊史:(楊懋建)《辛壬癸甲錄》,張次溪編纂《清代燕都梨園史料》上冊,第291頁。吳金鳳出師后居光裕堂,胡法慶則居春泉堂。楊懋建《夢華瑣簿》云:“京師有‘春臺十子’之稱:金鳳曰‘書呆子’,常桂曰‘軟棚子’,長春曰‘煤黑子’,金齡曰‘黃帶子’*金齡:應作全齡,參見下文日新堂部分。,其六人余忘之矣?!?蕊珠舊史(楊懋建):《夢華瑣簿》,張次溪編纂《清代燕都梨園史料》上冊,中第365頁。吳金鳳在“春臺十子”當中,屬于文化修養(yǎng)較高的,擅畫蘭,能自編曲,曾編《香山》《快人心》《增利圖》等曲,供弟子范秀蘭、呂秀蓮等人演出。
張金麟(1820-?),字倚云,又字綺人,是胡法慶在春泉堂時弟子。《鳳城花史上編》云:“倚云生京師,三年始從其父南歸。十四歲重入都,隸集秀部,旋入春臺部。居春泉堂,為胡法慶弟子,宜其度曲能工也。豐容莊貌,舉止安舒。一串珠喉圓轉如意,戲多且精。能演《長生殿》全本。當時以狀元目之,無閑言。歲戊戌,年十九,出師。移居陜西巷,自署其堂曰‘麗春’?!?種芝山館主人:《花天塵夢錄》卷一《鳳城花史上編》,傅謹主編《京劇歷史文獻匯編(清代卷)》壹“專書(上)”,第554頁。張金麟戊戌(1838)年十九歲,可見其生于嘉慶二十五年庚辰(1820),這一年他自立麗春堂。張金麟在昆曲藝術上得益于其師胡法慶,而蘿摩庵老人《懷芳記》則云:“倚云初入都,隸集秀部,為春泉堂胡法慶弟子。法慶不解度昆曲,倚云乃獨工?!?蘿摩庵老人:《懷芳記》,張次溪編纂《清代燕都梨園史料》上冊,第582頁。此說不符合事實。楊懋建《丁年玉筍志》云:“金麟,字綺人。春臺部胡小云弟子也。小云為桐仙之師。金麟既出名門,意態(tài)皆能不失大家風范?!?蕊珠舊史:(楊懋建)《丁年玉筍志》,張次溪編纂《清代燕都梨園史料》上冊,第333頁。又云某日曾觀張金麟演出《絮閣》、《賜珠》二出,“同日又得觀其師小云演《費宮人刺虎》。作家舉止,固自不凡?!?蕊珠舊史:(楊懋建)《丁年玉筍志》,張次溪編纂《清代燕都梨園史料》上冊,第334頁。前引《評花》也說胡法慶擅演《紅梨記·賣花》,亦是一證。
第三世為吳金鳳、張金麟的弟子。
吳金鳳弟子眾多,著名者有:范秀蘭(1820-?),字小桐,“小桐從之學,筆端濯濯有秀致。每演《馬湘蘭畫蘭》,當場揮毫,四座傾倒。愛演《紅樓夢》之《葬花》《折梅》諸劇?!都罏o江》扮忙牙姑,曼聲佚態(tài),壓倒時流。演《香山》自度昆曲,不屑為習俗靡曼之音”*種芝山館主人:《花天塵夢錄》卷一《鳳城花史上編》,傅謹主編《京劇歷史文獻匯編(清代卷)》壹“專書(上)”,第556頁。。范秀蘭有弟范翠霞,楊懋建《帝城花樣·小桐傳(翠霞附)》云:“其弟曰翠霞,字青友。壬癸之間,娟娟楚楚,大似杜鵑花。乙未冬始入光裕堂。張緒當年,亦是佳品也。”*楊懋建:《帝城花樣》,《香艷叢書》第十五集卷二,上海中國圖書公司和記1913年鉛印本,第12頁。呂秀蓮(1824-?),字花君,“乙未歲,年十二,與秀芝扮《香山》之童男女。嬌小雙雛,明慧可愛。繼乃兼習生旦。配小桐演《樓會》,扮于叔夜;配秀芝,則扮素徽。演《紅樓夢》之《葬花》《折梅》《祭芙蓉》,扮寶玉。而《祭瀘江》《女彈詞》《陽關》《雙拜》等折,皆能演其師傳新譜。《快人心》,《增利圖》,亦穎異動人”。*種芝山館主人:《花天塵夢錄》卷一《鳳城花史上編》,傅謹主編《京劇歷史文獻匯編(清代卷)》壹“專書(上)”,第558頁。殷秀蕓(或作筠),字竹君,“演《罵曹》,獨操天池生昆曲。又配其師演《喬醋》《盤夫》諸折,時有出藍之譽。即《四弦秋·送客》一折,亦不讓扈梅仙獨步也”。湯秀芝,字紫衫,“戲與花君同姣,媚過竹生,而未及花君之清”*種芝山館主人:《花天塵夢錄》卷二《鳳城花史下編》,傅謹主編《京劇歷史文獻匯編(清代卷)》壹“專書(上)”,第565、566頁。。此四人中,有“三秀”之稱?!抖∧暧窆S志》謂:“三秀者,秀蘭、秀蕓、秀蓮也?!?蕊珠舊史(楊懋建):《丁年玉筍志》,張次溪編纂《清代燕都梨園史料》上冊,第339頁?!而P城花史下編》則謂秀蓮、秀筠、秀芝為三秀:“秀筠既入四喜部,桐仙乃留其弟子秀蓮率翠蘭居春臺,復分其弟子秀芝率蕙蘭隸三慶。骎骎乎三秀齊名矣。”*種芝山館主人:《花天塵夢錄》卷二《鳳城花史下編》,傅謹主編《京劇歷史文獻匯編(清代卷)》壹“專書(上)”,第566頁。此外吳金鳳的弟子還有天然;天秀*蕊珠舊史(楊懋建):《丁年玉筍志》,張次溪編纂《清代燕都梨園史料》上冊,第339頁。;茹太平(1831-?),字心香;劉玉香,字藍生*種芝山館主人:《花天塵夢錄》卷二《鳳城花史續(xù)編》,傅謹主編《京劇歷史文獻匯編(清代卷)》壹“專書(上)”,第577頁。。
張金麟的弟子,有宋玉喜(1830-?),字硯香,“演《認子》《斬竇》《題曲》《絮閣》《斷橋》《教刀》《拜年》,歌喉清婉,頗為不負師傳?!讹L月寶鑒》扮鳳姐非其所長。春臺部高子琴演《贖身》,志決神凄,聲淚俱下,最為體會入微。子琴去而硯香代,扮花魁雖不能不讓前人獨步,亦可謂善繼聲者。配其師弟玉琴演《抱盒》《拷寇》諸雜劇,硯香一跌,最足叫絕。《見娘》去小生,亦可觀”*種芝山館主人:《花天塵夢錄》卷二《鳳城花史續(xù)編》,傅謹主編《京劇歷史文獻匯編(清代卷)》壹“專書(上)”,第576-577頁。?!秶矣鄥灿洝芬嘣疲骸俺幭慵瘸鳆惔禾茫瑸橐性聘叩?,又頗知自好。安雅從容,不愧大方舉止?!?種芝山館主人:《花天塵夢錄》卷四《囈余叢記》,傅謹主編《京劇歷史文獻匯編(清代卷)》壹“專書(上)”,第601頁。王玉琴(1831-?),字韞仙,“少硯香一歲。初專習小生?!墩J子》去江流兒,時稱二妙。工時曲,善學都下名手,登場要譽。演《教子》《花亭》《掃雪》《出獵》《六殿》《沙橋》《觀畫》,皆出色。閑演軸子若《獻長安》《斷密澗》《四進士》《宮門掛帶》《桑園寄子》《讓成都》之類。女裝扮《香山》,后乃扮《頂嘴》《斷橋》。近則專習女腳,能演《賜珠》《賺花》等劇”*種芝山館主人:《花天塵夢錄》卷三《鳳城花史續(xù)編》,傅謹主編《京劇歷史文獻匯編(清代卷)》壹“專書(上)”,第577頁。。此外還有朱福保(1840-?)。成書于咸豐乙卯(1855)的雙影庵生《法嬰秘笈》云:“朱福保,字幼云,蘇州人,年十六歲。麗春堂”*雙影庵生:《法嬰秘笈》,張次溪編纂《清代燕都梨園史料》上冊,第408頁。。又有周翠琴(1837-?)。成書于光緒丙子(1876)的蘿摩庵老人《懷芳記》云:“周翠琴,字稚云,蘇州人。倚云弟子,質(zhì)麗神清,有藐姑仙人之目?!?蘿摩庵老人:《懷芳記》,張次溪編纂《清代燕都梨園史料》上冊,第588頁。而《法嬰秘笈》云:“周翠琴,字稚云,蘇州人,年十九歲。春暉堂”*雙影庵生:《法嬰秘笈》,張次溪編纂《清代燕都梨園史料》上冊,第406頁。如是,周翠琴比朱福保年長三歲?!洞号_班戲目》載麗春堂戲目有:《香山》《打洞》《送金》《贈花》《折柳》《癡訴》《點香》《梳跪》《繡別》《題曲》《贈珠》《獻發(fā)》《窺醉》《盤夫》《諫父》《相討》《盜殺》《昭君》《祭瀘江》《女詞》《竊草》《教子》《女兒國》《撈月》《戲妻》*朱建明輯錄:《乾隆三十九年春臺班戲目》。。
從出身于傳經(jīng)堂、創(chuàng)建了光裕堂的胡法慶,到第二世光裕堂主吳金鳳以及麗春堂主張金麟教出的一大批弟子,顯示了春臺班戲曲傳承包括昆曲傳承的大致軌跡,正如楊懋建《辛壬癸甲錄》所云:“傳經(jīng)堂故多佳子弟,道光初年二‘雙’、三‘法’皆出其門?!南矠榧螒c間名部,乃道光以來,部中人又多轉入春臺、三慶部。《都門竹枝詞》所云‘新排一曲《桃花扇》,到處哄傳四喜班’者,今亦歌板酒旗,零落盡矣。一時征歌者必推春臺、三慶,翕然無異詞?!号_、三慶,名輩林立,且多后來之秀。望之如芝蘭玉樹,森列庭階?!?蕊珠舊史(楊懋建):《辛壬癸甲錄》,張次溪編纂《清代燕都梨園史料》上冊,第280-281頁。
春臺班的藝術傳承中,日新堂也是重要的一家,不僅教出了多名藝人,還衍生出了景春堂等。
殷采芝是春臺班的老掌班。《聽春新詠》徽部目錄云:“殷采芝(字眉卿,蘇州人,和春部。)”*留春閣小史:《聽春新詠》,谷曙光整理、傅謹主編《京劇歷史文獻匯編(清代卷)》壹“專書(上)”,第278頁。徽部“彩芝”條云:“姓殷,字眉卿,年十三,蘇州人。(和春部。)蔣云谷(金官)高弟。云谷有四弟子,長曰翠福,工小曲,又善彈琵琶;次曰彩芝;三曰多壽;四曰安喜。俱擅美名,而彩芝尤勝。貌極秀媚,性甚靈明,演《蕩湖船》一劇,妖嬈風韻稍遜雪琴,(徐貴保,慶寧部。)而吳歈精雅,科白清新,實堪并峙于一聲欸乃中也。”*留春閣小史:《聽春新詠》,谷曙光整理、傅謹主編《京劇歷史文獻匯編(清代卷)》壹“專書(上)”,第302頁。《聽春新詠》成書于嘉慶十五年(1810),殷采芝年十三,則其當生于嘉慶三年(1798)。道光七年(1827)和十一年(1831)重修安慶義園碑記,道光十七年(1837)春臺班義園記(春臺班自言為“皖省各班”之一),他都列名其上。曾和檀天祿、陳四“同掌春臺班事”*蕊珠舊史(楊懋建):《辛壬癸甲錄》,張次溪編纂《清代燕都梨園史料》上冊,第295頁。。他對于教習藝人,是富有經(jīng)驗的。楊懋建《丁年玉筍志》云:“翠香,陸姓,字玉仙。吳兒之極媚者也。……《西游記》女兒國王嬌癡之態(tài),尤為擅場。日新堂昔演此劇者,曰全齡,所謂‘銅絲扭就國王頭’者是也。一二年間為其師賺四五萬金。在春臺十子中,曰‘黃帶子’。玉仙近日有‘少爺’之號,亦謂其任性自恣也。殷釆芝門下,慣育趾高氣揚之人,真不可解。又有寶齡,久已不蹈歌場,亦不甚見客,侍釆芝起居飲食。入夜則一燈相對,喁喁申旦。聞當年色藝亦是可觀,今則反舌無聲矣。日升堂三元之弟,曰三福,為女兒國相。意趣未能流動,而進止徘徊,眄睞自憐,亦后輩中可造就者。(春臺部,翠香、全齡、寶齡俱寓朱家胡同日新堂,殷三福寓東皮條營日新堂。)”這里的陸翠香、殷三福即《鳳城花史上編》所記的張翠香、張三福(1823-?)。《懷芳記》亦記載:“張翠香,字玉仙,蘇州人。殷釆芝弟子,所居曰日新堂?!?蘿摩庵老人:《懷芳記》,張次溪編纂《清代燕都梨園史料》上冊,第582頁?!皬埲?,字梅生,蘇州人。所居曰日新堂?!?蘿摩庵老人:《懷芳記》,張次溪編纂《清代燕都梨園史料》上冊,第583頁?!痘ㄌ靿m夢錄·燕臺花鏡詩一百二十韻》記錄《西游記·女兒國》由張翠香、張三福合演*種芝山館主人:《花天塵夢錄》卷九《燕臺花鏡詩一百二十韻》,傅謹主編《京劇歷史文獻匯編(清代卷)》壹“專書(上)”,第621-629頁。,與《丁年玉筍志》的記錄正可參看。全齡又作全林,姓汪。粟海庵居士(楊維屏)《燕臺鴻爪集》有《贈汪一香全林》詩,又有《三小史詩并引》,其引云:“一香與其兄韻香,同屬春臺部,先后齊名。足微蹇,登場促步若橫行。然趁作姿媚,轉益其姸。京師尚楚調(diào),樂工中如王洪貴、李六,以善為新聲稱于時。一香學而兼其長。抑揚頓挫,動合自然。口齒清歷,又燕產(chǎn)也,昵昵作燕兒女子恩怨爾汝語,聲情曲肖,令人心動。時無出其右者。一香不好與眾狎,眾謂其恃長而傲,咸嫉之。獨珊珊與之善,極口稱譽。”*粟海庵居士(楊維屏):《燕臺鴻爪集》,張次溪編纂《清代燕都梨園史料》上冊,第272頁?!而P城花史上編》張翠香條云:“同時有三元字藕仙者,喜扮生腳,配玉仙演《獨占》,可稱雙璧。未久即南歸。近又有師弟二,曰福喜,曰福壽。福喜,朱姓蓮卿,日錚錚其有聲矣?!贝送?,《燕臺集艷》記載:“春臺部楊全喜,號念農(nóng),安慶人,寓日新堂。”*種芝山館主人:《花天塵夢錄》卷三《鳳城花史續(xù)編》,傅謹主編《京劇歷史文獻匯編(清代卷)》壹“專書(上)”,第573頁?!而P城花史續(xù)編》記載邢福云(1828-?):“字梅卿,揚州人。日新堂弟子。有師弟壽林,演《園會》、《下山》等皆可觀。郁姓,字芝仙,亦蘇州人?!?種芝山館主人:《花天塵夢錄》卷三《鳳城花史續(xù)編》,傅謹主編《京劇歷史文獻匯編(清代卷)》壹“專書(上)”,第572頁?!而P城花史續(xù)編》記載胡小金“弟子羅金寶,歸日新堂?!?播花居士:《燕臺集艷》,張次溪編纂《清代燕都梨園史料》下冊,第1054頁。綜上,則日新堂弟子有:張翠香、全齡、寶齡、張三福(1823-?)、三元、朱福喜、福壽、楊全喜、邢福云(1828-?)、郁壽林、羅金寶等,他們都入春臺班?!洞号_班戲目》載日新堂戲目有:《獨占》《雪夜》《柳翠》《祭江》《賜環(huán)》《趕妓》《榮歸》*朱建明輯錄:《乾隆三十九年春臺班戲目》。。
日新堂弟子中,較為著名者有張翠香、張三福、邢福云:
張翠香,《鳳城花史上編》云:“(日新堂)先有慶林者,色藝俱佳而年漸長。玉仙踵其后,聲名頓起。當時目為探花。貌豐腴,明中秀外,不厭環(huán)肥。登場尤姣麗,蓋秾艷之品也”,“同時有三元字藕仙者,喜扮生腳,配玉仙演《獨占》,可稱雙璧”*種芝山館主人:《花天塵夢錄》卷一《鳳城花史上編》,傅謹主編《京劇歷史文獻匯編(清代卷)》壹“專書(上)”,第555頁。??梢姀埓湎闵醚莸恼圩討?,有《占花魁·獨占》。據(jù)《燕臺花鏡詩一百二十韻》記錄,還有與張三福合演《西游記·女兒國》*種芝山館主人:《花天塵夢錄》卷九《燕臺花鏡詩一百二十韻》,傅謹主編《京劇歷史文獻匯編(清代卷)》壹“專書(上)”,第623頁。。
張三福(1823-?),《鳳城花史上編》云:“年十四初登場,扮《賣鱖魚》小劇。嬌音弱骨,見者嘖嘖贊不已。繼乃演《玉簪》諸劇,纏綿幽艷,體會入微。演《跳墻》《下棋》則有幽閑自好之情,演《草橋驚夢》則有凄惋可憐之色。式端凝之風度,《女兒國》之太師也;逞颯爽之英姿,《鐵鎈峰》之洞主也。他如《樓會》之溫柔宛轉,《刺虎》之憤激悲哀,《巧遇》之流連蕩佚,無不各盡其妙。間復演《昭君》《奇雙會》以投俗好,而態(tài)度亦自妍麗。歌喉圓朗,直如一串驪珠。不二年間,聲名突過流輩,一時以傳臚之名屬之?!?種芝山館主人:《花天塵夢錄》卷一《鳳城花史上編》,傅謹主編《京劇歷史文獻匯編(清代卷)》壹“專書(上)”,第555頁。張三福生于道光三年癸未(1823),十四歲出臺,即在道光十六年丙申(1836)。這里“傳臚”是二甲一名,意思是張三福位于張金麟、張金蘭、張翠香之后,可列當時第四。這四人當中,張金麟年齡最大,張三福年齡最小,都是未滿二十歲的青年,又都是春臺部中人,可見當時春臺部風頭之盛。到《鳳城花史續(xù)編》,作者說張三福與張金麟(倚云)一樣,“迄今七易裘葛,而色藝兼長,聲光愈盛。同時齊名若倚香、玉仙、小桐,既各舍業(yè)去,以故酒樓征歌,凡有勝筵,靡不簽名促登場者。京師五大部中,可謂不獨有偶焉。倚云既端麗豐腴,益形美秀。梅生亦溫文雅靜,倍見安恬?!?種芝山館主人:《花天塵夢錄》卷三《鳳城花史續(xù)編》,傅謹主編《京劇歷史文獻匯編(清代卷)》壹“專書(上)”,第569頁。這里所說的“七易裘葛”,指的是《鳳城花史》成書的道光十八年(1838)至《鳳城花史續(xù)編》成書的道光二十六年(1846)這一段時間,七年過去了,張三福和張金麟一樣,仍然保持藝術青春。張三福擅演的折子戲,《鳳城花史上編》記錄有《玉簪》諸劇,《南西廂記·跳墻·下棋·草橋驚夢》《西樓記·樓會》《鐵冠圖·刺虎》《艷云亭·巧遇》《昭君出塞》《奇雙會》*種芝山館主人:《花天塵夢錄》卷一《鳳城花史上編》,傅謹主編《京劇歷史文獻匯編(清代卷)》壹“專書(上)”,第555頁。?!堆嗯_花鏡詩一百二十韻》記錄有《玉簪記·問病》《孽海記·下山》《鐵鎈峰》《西游記·女兒國》(與張翠香合演)*種芝山館主人:《花天塵夢錄》卷九《燕臺花鏡詩一百二十韻》,傅謹主編《京劇歷史文獻匯編(清代卷)》壹“專書(上)”,第621-629頁。?!稇逊加洝分^其“性坦易,貌姣好,而眉黛間常有恨色。演《刺虎》最工,亦以其愁娥雙蹙相稱也?!枰远∷热攵迹怂牧娼圆灰?。憶三福尚于冠帶筵前一把晤耳。”*蘿摩庵老人:《懷芳記》,張次溪編纂《清代燕都梨園史料》上冊,第583頁?!按怂牧妗敝笍埥瘅?、張金蘭、張翠香、張三福四人,丁巳是咸豐七年(1857),此年張三福亦不過三十五歲,但在當時伶人,已經(jīng)算很大的年齡了。對比“四張”鼎盛時期的勝況,不由人不心生感慨。
邢福云(1828-?),《鳳城花史續(xù)編》云:“性格溫謹,莊雅自持。度曲嬌婉,串演安閑,時有步趨梅生(張三福)之意。與人交最圓轉。工畫蘭,小桐而后當場弄筆者,此第一手。……演《跪池》《獨占》《茶敘》《問病》《跳墻》《下棋》《贈劍》《點將》《撈月》《昭君》《女兒國》《二度梅》《奇雙會》皆佳。而《畫蘭》一折,著名尤甚?!边@里記邢福云擅演的昆曲折子戲有《獅吼記·跪池》、《占花魁·獨占》《玉簪記·茶敘·問病》《南西廂記·跳墻·下棋、《百花記·贈劍·點將》《金盆撈月》《昭君出塞》《西游記·女兒國》《奇雙會》等,而《馬湘蘭畫蘭》尤為著名。《囈余叢記》云:“十月初,高麗人以年例到都,有于歌樓見梅卿《畫蘭》者,景佩之至。各取清心丸作彩,連拋場上,而皆里以錢帖,旋倩人購所畫蘭幅以去。是日都下盛傳,謂梅卿名動海外,比之雞林賈人易白傅詩云。”*種芝山館主人《花天塵夢錄》卷四《囈余叢記》,傅謹主編《京劇歷史文獻匯編(清代卷)》壹“專書(上)”,第591頁。這里說,朝鮮使臣非常欣賞邢福云的《馬湘蘭畫蘭》一劇,不僅場上喝彩,而且連他場上所畫的蘭花也買了去,所以時人以古代新羅國商人重金購買白居易詩集相比。
景春堂,主人朱福喜。朱福喜從日新堂滿師之后,自立景春堂。蘿摩庵老人《懷芳記》稱:“朱福喜,字蓮卿,蘇州人,所居曰景春堂。稚齒靜婉若幼女,稍長溫雅若書生,絕無纖媚之態(tài),而蘊藉宜人。相對清談,如烏衣子弟。侍坐依依,不覺其為梨園小史。戲只《湖船》《醉歸》《獨占》《水斗》《斷橋》數(shù)出,其扮《獨占》,態(tài)濃意遠,情文深至,令觀者真妒羨秦小官焉?!?蘿摩庵老人:《懷芳記》,張次溪編纂《清代燕都梨園史料》上冊,第585頁。朱福喜胞弟朱蓮芬(1837-1893)*按朱蓮芬卒年,一般作1884年,實際上應為1893年,根據(jù)是《王文韶日記》光緒二十一年(1895)元月初七日:“蓮芬之第八子來見,名桂秋,年十八,唱須生,英秀不俗,蓮芬已于前年六月物故,回憶四十年前舊游,不禁感慨系之?!币姼抵斨骶帯毒﹦v史文獻匯編(清代卷)》柒“日記”,第192頁。,原名延禧,字水芝,號福壽,也出自景春堂,后來成為四喜班著名昆旦,“同光十三絕”之一。成書于咸豐乙卯(1855)的雙影庵生《法嬰秘笈》對此有記載:“朱延禧,字蓮芬,蘇州人,年十九歲。景春堂。”*雙影庵生:《法嬰秘笈》,張次溪編纂《清代燕都梨園史料》上冊,第406頁?!斗▼朊伢拧酚衷疲骸皬埞鹩?,字稚蘭,蘇州人,年十八歲。景春堂?!?雙影庵生:《法嬰秘笈》,張次溪編纂《清代燕都梨園史料》上冊,第406頁。此外,朱福喜的弟子還有陳春林(1830-?)、陳玉笙(?-?)、陸小芬(1856-?)等,時間跨度是相當大的。《春臺班戲目》載景春堂戲目有:《獨占》《水斗》《湖船》《盜令》《端陽》《調(diào)青》《看谷》《寄柬》《窺柬》《學堂》。這份戲目全部是昆曲折子戲,可見景春堂對于昆曲的傳承功績卓著。
對于陳春林、陳玉笙、陸小芬三位,簡介如下:
陳春林(1830-?),《鳳城花史續(xù)編》云:“字曼香,景春堂弟子。其師朱蓮卿,與梅生同師,久不登場矣。甲辰歲,曼香年十五。演《湖船》《盜庫》《調(diào)青》《獨占》,即頗出色。每學戲,必討論其人其事之始末,故體會最得神。又與壽林配《斷橋》之青兒,人競譽之。配翠林演《寫真》,配玉笙演《窺柬》《端陽》《水斗》,扮白娘子。歌喉清朗,姿態(tài)明麗。串演有青出于藍處。清癯跳脫,性極機警。喜觀書,粗通史事,好考核古人時代,駁正時曲之謬。尤熟《水滸》,談論輒侃侃不倦?!?種芝山館主人:《花天塵夢錄》卷三《鳳城花史續(xù)編》,傅謹主編《京劇歷史文獻匯編(清代卷)》壹“專書(上)”,第577頁。陳春林十五歲時演《湖船》《雷峰塔·盜庫·調(diào)青》《占花魁·獨占》,就很出色。后又與郁壽林配演《雷峰塔·斷橋》之青兒,與章翠林配演《牡丹亭·寫真》,與陳玉笙配演《雷峰塔·窺柬·端陽·水斗》,他扮演白娘子。他白娘子和青兒均能扮演,可稱全才。他表演昆曲折子戲,都要把其人其事來龍去脈弄得一清二楚,力求演出劇中人物的精神,這對昆曲折子戲的表演而言,也是一條值得注意的經(jīng)驗。
陳玉笙(?-?),《鳳城花史續(xù)編》陳春林條云:“玉笙,亦陳姓,字蘭初,同蘇州人。為梅生弟子。初登場年才十二,楚楚臻臻,動人憐惜。演《學堂》《寄柬》等劇,歌喉亦亮?!栋啄档ぁ罚驴捎^?!犊垂取奉H出色。近見與曼香演《雙思凡》,亦絕有致。梅生南旋時,以玉笙贈蓮卿,遂為景春堂弟子,更名全林。”*種芝山館主人:《花天塵夢錄》卷三《鳳城花史續(xù)編》,傅謹主編《京劇歷史文獻匯編(清代卷)》壹“專書(上)”,第577頁。陳玉笙原來是張三福弟子,后來轉為朱福喜弟子。他演《牡丹亭·學堂》《南西廂記·寄柬》《白牡丹》《躍鯉記·看谷》等劇,唱做均頗有可觀。后來與陳春林演《雙思凡》,韻致亦絕妙,可見也是一位很有悟性的小演員。
陸小芬(1856-?),《菊部群英》云:“少主人小芬,號薇仙,小名福兒,丙辰五月二十九日生。隸春臺,唱昆旦、兼青衫,善胡琴。出景春?!标懶》疑诒?1856),則《菊部群英》成書之年(1873)為十八歲。邗江小游仙客記載他演出過的折子戲有《湖船》之張大姐,《牡丹亭·游園驚夢》之杜麗娘,《占花魁·獨占》之花魁,《金雀記·醉圓》之巫姬,《獅吼記·三怕》之柳夫人,《玉簪記·偷詩》之陳妙常等*邗江小游仙客:《菊部群英》,張次溪編纂《清代燕都梨園史料》上冊,第484頁。。光緒十二年(1886)所作《鞠臺集秀錄》云:“錫慶主人陸小芬,韓家潭,名景垣,字薇仙,蘇州人。隸春臺部,唱小生兼青衫?!逼渌菡圩討蛴衷黾恿恕恫輳]記·黃鶴樓》之周瑜,《雷峰塔·祭塔》之白蛇等*佚名:《鞠臺集秀錄》,張次溪編纂《清代燕都梨園史料》下冊,第646頁。。蘿摩庵老人《懷芳記》稱其:“陸小芬,蘇州人。父曰玉鳳,是名伶張爾奎之弟子,工黃腔,為正旦。小芬乃從朱蓮卿學昆曲,性情和婉,舉止安雅,綽有蘇州風范,度曲亦工。小芬字薇仙,歌《牡丹亭》諸曲入妙,所謂‘清詞不負《牡丹亭》’也。年稍長,車馬稀,改習黃腔,阜成部以厚資聘之,獨步一時。不惜歌者苦,但傷知音希。昆曲云乎哉!”*蘿摩庵老人:《懷芳記》,張次溪編纂《清代燕都梨園史料》上冊,第591頁。
陸小芬昆曲的“蘇州風范”是從景春堂的朱福喜(蓮卿)那里學來的,而朱福喜的昆曲是從日新堂的殷采芝那里學來的,這一條線索與其他各條線索匯合參照,就構成了春臺班的藝術師承譜系。這方面涉及的線索甚多,情況也很復雜,還值得進一步深入梳理和研究。
[責任編輯]董上德
“紀念王季思、董每戡誕辰110周年暨傳統(tǒng)戲曲的歷史、現(xiàn)狀與未來”學術研討會論文選刊(下)
趙山林(1947-),江蘇邗江人,華東師范大學中文系教授(上海,200062)。
* 本文系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重大課題攻關項目“中華戲劇通史”(項目代碼:10jzd0009)階段性成果。
I207.3
A
1674-0890(2017)05-0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