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凌宇
成都兼有山景、平原、丘陵之美,氣候溫和,雨水充沛,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土地肥沃、灌溉便利,物產富饒,素稱“天府之國”。成都有2300多年建城史,歷史悠久,文化特色獨具一格,向來為文人墨客心所向往,所謂“天下詩人例到蜀”(清·李調元)。
20世紀上葉,中國內憂外患,成都成為避難的大后方,一大批文化名人退避蜀中,川籍作家郭沫若、巴金、李劼人、沙汀、何其芳等,外省作家茅盾、葉圣陶、何滿子、老舍、張恨水、朱自清、臧克家、蕭軍、朱光潛等,都寓居或游歷過成都,留下不少的川行華章。爰及當代,汪曾祺、賈平凹、余秋雨、肖復興、舒婷等各地作家到成都采風創(chuàng)作。近百年來,外地和本土作家對成都風土人情的書寫,成為傳播、了解和認識成都的重要文化名片。特別是外地作家的成都印象,有其獨特的視角和觀照方式。
環(huán)繞在成都周圍的幾百里平原,得益于溫潤的氣候、都江堰的灌溉,土地是特殊的肥美。1941年,茅盾在《“天府之國”的意義》中寫道:“四川的大部份,尤其是成都平原,如果用一個濫熟的形容詞,就是‘錦繡’。這不是一片的綠色,這是一叢一叢色彩的集團。”“從你腳下那一寸土地,層層而下。如抱如偎,全是梯田,橙黃的告訴你,稻已經熟了,翠綠和紺青則是不同種類的蔬菜,而中間又有色彩較深的,那是一簇樹木?!薄俺啥计皆丝诘拿芏?,大概不下于楊子江三角洲罷。但有勝于楊子江三角洲者,即這里幾乎沒有讓一寸土閑起來。稻、麥、甘蔗、菜蔬、竹林,接連著一片又一片。甚至公路路基的斜坡上也都種上菜蔬,黃花和蝶形的白花點綴得滿滿的?!?/p>
1942年8月,重慶酷熱天旱,老舍應邀偕朋友前往青城山避暑。他在《青蓉略記》中記錄了在成都見到的另一番景象:“十一日早六時向灌縣出發(fā),車行甚緩,因為路上有許多小渠。路的兩旁都有淺渠,流著清水;渠旁便是稻田:田埂上往往種著薏米,一穗穗的垂著綠珠。往西望,可以看見雪山。近處的山峰碧綠,遠處的山峰雪白,在晨光下,綠的變?yōu)槊鞔洌椎穆詭┟倒迳?,使人想一下子飛到那高遠的地方去?!?他形容灌縣(今都江堰市)“像一位身小而多乳的母親,滋養(yǎng)著川西壩子的十好幾縣?!崩仙嶙≡谝蛔R水的洋房里,兩面是雪浪激流的河,把房子圍住,一到晚上,就聽到水拍亂石的聲響。門外是靜靜的稻田,放眼望去,便能看到青翠的青城山。老舍在這個寧靜的小縣城享受著難得的悠閑和清靜。
成都花木繁盛,四季常青,素有“錦城花郭”的美譽。杜甫嘆賞不已的“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早已家喻戶曉。1945年3月,葉圣陶在《談成都的樹木》中說:“前年春間,曾經在新西門附近登城,向東眺望。少城一帶的樹木真繁茂,說得過分些,幾乎是房子藏在樹叢里,不是樹木栽在各家的院子里。山茶、玉蘭、碧桃、海棠,各種的花顯出各種的光彩,成片成片深綠和淺綠的樹葉子組合成錦繡。少陵詩道:‘東望少城花滿煙,百花高樓更可憐’,少陵當時所見與現在差不多吧。”
成都一年四季,各有勝景,而春天是最美的。朱光潛在成都呆了一年多,在《花會》一文中深有體會:“梅花茶花沒有謝,接著就是桃杏,桃杏沒有謝,接著就是木槿建蘭芍藥。在三月里你可以同時見到冬春夏三季的花。自然,最普遍的花要算菜花。成都大平原縱橫有五六百里路之廣。三月間登高一望,視線所能達到的地方盡是菜花麥苗,金黃一片,雜以油綠,委實是一種大觀。在太陽之下,花光草色如怒火放焰,閃閃浮動,固然顯出山河浩蕩生氣蓬勃的景象,有時春陰四布,小風薄云,苗青鵲靜,亦別有一番清幽情致。這時候成都人,無論是男女老少,便成群結隊地出城游春了?!?/p>
1939年,易君左第一次到成都。成都花木扶疏的街景名勝、閑逸的生活讓他眼前一亮。在《錦城七日記》中,他毫不掩飾自己的喜愛之情:“我經過一座兩座小橋,那大橋跨著清漣的河,小橋配著淺淺的溪。那大橋使我回想到安徽的祁門——皖南的秀麗山色,那小橋使我回想到蘇州的寒山寺帶著鐘聲的幽徑。在河邊,在溪頭,在人家院落里,在古巷斜陽里,點綴著一株兩株的垂柳。江南的春色是夠早的,而成都的一個初春,已翠遍了萬柳枝頭。紅的梅花,東一處,西一處;帶著微寒的曠野,花樹下,竹林間,閑適地坐了許多茶客,娓娓清談?!?/p>
成都的冬天缺少陽光,但仍不失清新活潑。成都本土作家艾蕪在《我的幼年時代》中有著獨到的描繪:“成都平原的冬天,只要早上霧散了去,陽光直照下來,就是相當暖和的。天空沒有春季那樣抹層粉似的起著光暈,但卻藍得很潔凈,很清新”;“大多數的田地,則全長著青色的農產物”;“人們不像北方人似的,躲在屋子里烤火,大都高興出來做戶外的活動。只消太陽一出,霧還沒有散盡,便牽著牛馬在田埂上,做著暖腳的游行”,“就連喂養(yǎng)的鴿子,也格外喜歡在這個時候飛翔,把系在身上的哨子,悠閑地響在天空上頭,仿佛在替原野里的眾生,不息地奏著舞曲一樣?!边@分明就是一幅20世紀初的成都田園風光圖,雖然那時成都冬天也多霧,但與今日之霧霾相去千里,那時可以像唐代杜甫一樣,欣賞到“窗含西嶺千秋雪”。
不親身游歷,終不能體會蓉城之美。1963年,謝國楨應邀到四川大學講學,他在《錦城游記》中說:“久想到四川去游歷的愿望遂能夠實現了”,“沿著錦江慢慢地走回??匆妼Π度思蚁∈璧臒艋穑杜圆戳藘扇齻€船只,那樣寥落的微光,想起了杜陵:‘錦江春色來天地,玉壘芙蓉變古今’的詩句。祖國的錦繡山河,何地無人才?何地無景物?惟有偉大的詩人杜甫才把錦城的風光刻畫出來。讀了杜甫的詩,更足以知道錦官城之美也?!?/p>
文化,是一個城市的靈魂。一座城市在其發(fā)展過程中總會形成獨特的文化品格和精神追求。一般而言,這種文化既與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文化傳承融為一體,同時又保持著充分的地域特色,它既體現在建筑、器物等可見的物質層面,更體現在民風、民俗等只可意會的精神層面。
成都名勝古跡眾多,如城東之望江樓,城南之武侯祠、杜甫草堂,城北之昭覺寺,城內之文殊院,城外的都江堰、青城山等,連同成都的街道、小院、茶館等,既是作家游歷之所,也大都留在了他們的文字之中,成為成都的標簽式文化空間。
抗戰(zhàn)時期,何滿子在成都呆了三年。在《蓉城憶往》中,他說:“成都自古以來就文風極盛,司馬相如、揚雄以下的歷代文人不說,流風所被,市井之間攥諺子、掉書袋也相習成風。當年成都市上的小書攤,頗有一些他地所見不到的俗文學薄本子,或木版刻印,或石印,也有四號大字鉛排的。許多公館的看門大爺,識幾個字的,都一面吸著葉子煙桿,一面悠閑地在這種薄本子里找文化享受?!币淮?,他在青石橋買菜,聽到兩個老婆婆在議論某人,其中一個貶薄她們議論的人“窮斯濫矣”,這分明是《論語·衛(wèi)靈公》里“君子固窮,小人窮,斯濫矣”的巧妙引用,文縐縐得叫人驚嘆!同時也說明成都人幽默風趣,有文化底蘊。
文人對城市的觀照總是有著獨特的文化審美需求。成都獨特的城市文化散發(fā)出的個性魅力,讓不少作家都樂意感受、沉浸于其中,并在文字中對成都形象加以塑造。
1941年,茅盾在《成都——“民族形式”的大都會》中說:“在今天大后方的許多省會中,成都確有其特長,無論以市街的喧鬧,土產的繁庶,手工藝之進步,各方面看來,成都是更其‘中國的’,所謂五千年文物之精美,這里多少還具體而微保存著一些?!?/p>
張恨水在成都一共呆了不足半月,在以后的三年中,卻寫出了一百多篇有關成都的雜文。1943年,他在《蓉行雜感》中說:“到過成都的人,都有這樣一句話,成都是小北平。的確,匆匆在外表上一看,真是具體而微。但仔細觀察一下,究竟有許多差別。憑我走馬看洛陽之花的看法說,有一個統括的分析,那就是北平壯麗,成都是纖麗;北平是端重,成都是靜穆;北平是瀟灑,成都是飄逸?!薄坝山蟻淼娜?,看到了這個都市,自然覺得這是別一世界。就是由北方來的人,也會一望而知這不是江南,成都之處就在此?!?/p>
中國文人歷來崇尚自然,主張“天人合一”,近現代的北平充滿了自然的、鄉(xiāng)土的氣息,保留了很多傳統生活方式,古典文化氣息十分濃郁,很多現代作家對它產生了家園般的依戀感。張恨水認為北平是最富于東方美的大城市。而當時的成都有著類似于北平的城市氛圍,自然讓從北方來的作家們一見如故。老舍在《可愛的成都》中說,他似乎已看到了成都的靈魂,因為它與北平相似。而一些南方作家對成都的書寫,則更在意成都的江南情調。黃裳的《成都散記》就彌漫著濃得化不開的江南情調,他“望著越駛越近的布滿了華燈的街道,心里微微的感到了一些溫暖,覺得是走進晚唐詩句里來了”,“倒還不如讓我在街上踱著,聽著這悠揚的弦管,想著這些風雅的人們在過著‘燕子箋’、‘桃花扇’時代的那種生活的好吧“,“在這里,我對那還多少保持了古代與文化的成都的生活方式,和其他的一切深深的有著依戀的心情?!?/p>
對成都一見鐘情,寫詩記文的易君左是湖南人,對北平和江南都有深切的體悟。他說成都“不獨像‘北平’,而且像‘江南’”,“成都的偉大即在能兼剛柔的美,兼有‘北平’與‘江南’之長。他好像戲劇中的皮黃。秦腔激昂悲歌而失之過剛,昆腔細微嫵媚而失之過柔,惟皮黃得其中正,故能普遍?!?/p>
直至當代,成都的魅力仍然讓人津津樂道。余秋雨在《五城記》中說:“中華文明所有的一切,成都都不缺少。它遠離東南,遠離大海,很少耗散什么,只知緊緊匯聚,過著濃濃的日子,富足而安逸。那么多山嶺衛(wèi)護著它,它雖然也發(fā)生過各種沖撞,卻沒有卷入過鋪蓋九州的大災荒,沒有充當過赤地千里的大戰(zhàn)場。只因它十分安全,就保留著世代不衰的幽默;只因它較少刺激,就永遠有著麻辣的癖好;只因它有飛越崇山的渴望,就養(yǎng)育了一大批才思橫溢的文學家?!薄俺啥际侵袊鴼v史文化的豐盈偏倉。這里的話題甚多,因此有那么多茶館,健談的成都人為自己準備了品類繁多的小食,把它們與歷史一起細細咀嚼品嘗?!?/p>
城市的魅力從來不在于那些豪華的景觀,更在于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中,在將生活變成享受,將享受變成藝術的過程之中。文人對生活的態(tài)度總是將審美放在重要位置,他們對閑適也總是推崇備至。在這方面,成都自古以來就受到眾多文人墨客的好評。
居住成都多年,朱自清對成都有著深切的體會洞察,他很欣賞友人易君左的一首小詩《偶成》:“細雨成都路,微塵護落花。據門撐古木,繞屋噪棲鴉。入暮旋收市,凌晨即品茶。承平風味足,楚客獨興嗟。”朱自清認為這首詩好就好在“它抓住了成都的閑味”。1944年,朱自清寫下一組《外東消夏錄》,其中《成都詩》有著這樣的描繪:“成都春天常有毛毛雨,而成都花多,愛花的人家也多,毛毛雨的春天倒正是養(yǎng)花天氣。那時節(jié)真所謂‘天街小雨注意潤如酥’,路相當好,有點泥滑滑,卻不致于‘行不得也哥哥’。緩緩的走著,呼吸著新鮮而潤澤的空氣,叫人閑到心里,骨頭里。若是在庭園中踱著,時而看見一些落花,靜靜的飄在微塵里,貼在軟地上,那更閑得沒有影兒?!?/p>
這種閑,更多地表現在成都人的日常生活情趣中,如劉大杰《成都的春天》所說:“成都這城市,有一點京派的風味。栽花種花,對酒品茗,在生活中占了很重要的一部分。一個窮人家住的房子,院子里總有幾十株花草,一年四季,不斷地開著鮮艷的花?!?/p>
“在我到過的城市里,成都是最安靜、最干凈的;在寬闊平整的街上走走,使人覺得很輕松、很自由。成都人的舉止言談都透著悠閑。這種悠閑仿佛脫離了時代?!保ㄍ粼鳌冻啥肌罚?。而在賈平凹筆下,成都“滿街紅樓綠樹,金橘燦燦。樹葉全沒有動,但卻感到有薰薰的風,眼皮、臉頰很柔和,腳下飄飄的,似乎有幾分醉后的酥軟。我早早晚晚都在茶館泡著,喝著茶,聽著身邊的一片清談。這么一杯喝下,清香在口,音樂在耳,一時心胸污濁,一洗而凈,樂而不可言狀也。在那有名的錦江劇場看了幾場川劇,領悟了昆、高、胡、彈、燈五種聲腔,尤其那高腔,甚是喜愛。當一人唱而眾人和之時,我便也晃頭晃腦,隨之哼哼不已了”(《入川小記》)。
成都這種閑逸的生活方式,在茶館里表現得淋漓盡致。作家蕭軍1938年到成都的時候,吃驚于當地茶館之多,不無夸張地感嘆道:“江南十步楊柳,成都十步茶館”。遍及大江南北城鄉(xiāng),幾乎沒有哪個城市的日常生活與茶館的聯系,能像成都這樣緊密。李劫人說,茶鋪在成都人的生活上具有三種作用:一種是各業(yè)交易的市場,一種是集會和評理的場所,另一種是普遍作為中等以下人家的客廳或休息室。坐茶館,已經成了成都人的一種生活方式。
張恨水在《蓉行雜感》中說:“北平任何一個十字路口,必有一家油鹽雜貨鋪(兼菜攤),一家糧食店,一家煤店。而在成都不是這樣,是一家很大的茶館,代替了一切。我們可知蓉城人士之上茶館,其需要有勝于油鹽小菜與米和煤者。”“我們就自絕早到晚間都看到這里椅子上坐著有人,各人面前放一蓋碗茶,陶然自得,毫無倦意。有時,茶館里坐得席無余地,好像一個很大的盛會。其實,各人也不過是對著那一蓋碗茶而已?!?/p>
黃炎培民國時期訪問成都時,寫有一首打油詩描繪成都人日常生活的閑逸,其中兩句是:“一個人無事大街數石板,兩個人進茶鋪從早坐到晚”。30年代,薛紹銘在《成都的印象》中也發(fā)現:“住在成都的人家,有許多是終日不舉火,他們的飲食問題,是靠飯館、茶館來解決。在飯館吃罷飯,必再到茶館去喝茶,這是成都每一個人的生活程序。飯吃的還快一點,喝茶是一坐三四個鐘點。”
在享受了成都的輕松與悠閑之后,劉大杰說:“我時常想,一個人在成都住得太久了,會變成一個懶人,一個得過且過的懶人”(《成都的春天》)。對此,黃裳也頗有同感,他說:“對此使我不滿足的還是那種悠閑的姿態(tài),不慌不忙?!保ā堕e》)
當然,在今日社會,也有人另有體會。作家、翻譯家高興在《記憶中的形象、聲音和味道》中說:“一個人如果總是像機器般運轉,總是在說沒有時間沒有時間,那他實際上也就沒有了生活。這已是一種十分普遍的世界現象。紐約,東京,上海,北京……無不如此。幸好還有克拉科夫,幸好還有伊犁,幸好還有大理,幸好還有成都——我們的成都。閱讀昆德拉時,我曾想過:要是他能到成都來住上一段時日,興許會感覺到某種欣喜和安慰,既有物質的,也有心靈的。”
林語堂曾說,北平“代表和順安適的生活,代表了生活的協調,使文化發(fā)展到最美麗、最和諧的頂點,同時含蓄著城市生活及其鄉(xiāng)村生活的協調”,這也正是成都所具有的城市魅力。寧靜的街道,低矮的房屋,寬闊的馬路,花木掩映的小院,悠閑緩慢的生活節(jié)奏,花樣繁多、價格低廉而精美的飲食,文雅富有情趣的市民,讓成都協調了鄉(xiāng)村與城市的生活,人的心態(tài)自然平和松弛,成為有口皆碑的宜居之地。
1941年,茅盾在《成都——“民族形式”的大都會》中說:“未到成都以前,就有人對我說,如果重慶可以比擬從前的上海,成都倒可以比擬北平。比如:成都人家大都有一個院子,院子里大都有這么一兩株樹;成都生活便宜,小吃館子尤其價廉物美;乃至成都小販叫賣的調門也是那么抑揚頓挫,頗有點‘北平味’。結論是住家以成都為合宜。”
何滿子說,20世紀40年代,他在四川度過了自己生命中最美好的年華。在《蓉城雜憶》中,他滿懷深情地感慨道:“一個城市的宜于安居,必須使人在生活上感到方便,各種服務行業(yè)齊全”,成都那時的住房沒有衛(wèi)生設備,客居成都的單身漢就麻煩了。于是,他同茶館主人商量,冷熱水隨便用,老板娘還幫忙洗換下來的衣服,收費有限,確實幫了大忙。“要是在別的城市里,陌生人想要求這種非本業(yè)的服務,根本不會睬你。只有成都,才有‘四海之內皆兄弟也’的情誼,這是成都這地方使異鄉(xiāng)人依戀的好客風格。”
成都的經歷讓不少作家在很長的歲月里都難以忘懷。1939年,老舍第一次到成都,便有了好感。他《在成都》一文中說,華西壩的大學地曠、靜寂、清潔,武侯祠和望江樓的樹好、竹好,街上的鮮花又多又好又便宜,成都“街平,房老,人從容”,吃食精美而價廉。1942年,老舍第四次到成都,呆了將近一個月,對成都有了更深刻的觀察和體驗,并寫下了《可愛的成都》。老舍曾向友人喪示,待夫人到川后打算去成都定居教書。1945年,他在《住的夢》中說:“夏天,我想青城山應當算作最理想的地方。在那里,我雖然只住過十天,可是它的幽靜已拴住了我的心靈。在我所看見過的山水中,只有這里沒有使我失望。它并沒有什么奇峰或巨瀑,也沒有多少古寺與勝跡,可是,它的那一片綠色已足使我感到這是仙人所應住的地方了?!薄岸?,我還沒有打好主意,香港很暖和,適于我這貧血怕冷的人去住,但是‘洋味’太重,我不高興去。廣州,我沒有到過,無從判斷。成都或者相當的合適,雖然并不怎樣和暖,可是為了水仙,素心臘梅,各色的茶花,與紅梅綠梅,仿佛就受一點寒冷,也頗值得去了。昆明的花也多,而且天氣比成都好,可是舊書鋪與精美而便宜的小吃食遠不及成都的那么多,??椿ǘ鴽]有書讀似乎也差點事。好吧,就暫時這么規(guī)定:冬天不住成都便住昆明吧?!?/p>
一座城市的歷史文化,能夠張揚城市的個性、彰顯城市的特征。而歷史文化名城的形象建構,往往是與歷代文人墨客的書寫分不開的。文學作品參與了城市形象的塑造,從物質外觀到意識形態(tài)、市民生活方式與精神氣質等。在描述、表現的過程中,作家展現了對現實的批判意識,對理想圖景的想象和期待,探討了更好的生活的可能性。
在當代,城市化浪潮不斷推進,市民社會的陌生化,城市生活的趨同化,現代意識、都市意識的泛濫使城市個性缺失;人口的急劇流動,導致地域文化的交融與本土文化生存空間的衰減。城市面貌千篇一律。如何建設好一個新城市,保護好一個城市的歷史遺存,挖掘一個城市的歷史文化,已不單純是一個文化問題,還關系到一個地方的經濟發(fā)展及城市文化品位問題。一個有靈魂的城市,能夠凝聚人心,使人們有共同的歷史認同感。在把一些歷史文物古跡、生活方式保護傳承下來的同時,也保護下了人們對故鄉(xiāng)故土的情感脈絡。
人們都說成都是可愛的,因為其休閑,節(jié)奏比較慢一點,城市中很多茶館,圍著城市還有好多農家樂。一座城市有這樣一些特征固然有其可愛之處,但如果只有這些,也可能讓人厭棄。人們喜歡并融入這座城市,是因為現在生活在這座城市里的一些人,這座城市的生態(tài)環(huán)境、歷史文化和獨特的個性魅力。
生態(tài)環(huán)境既是物質家園,也是精神家園。成都在現代城市規(guī)劃建設中,應充分保護和利用好山水資源,并將其作為城市綠色空間發(fā)展基本脈絡,盡量避免因人類活動對自然環(huán)境造成的破壞和影響。同時,既有的歷史文化需要得到保護,特別是成都特色的山水田園以及生產生活方式。
[1]曾智中,尤德彥編.文化人視野中的老成都[M].成都,四川文藝出版社,1999.
[2]蔣藍主編.散文成都[M].北京:中國旅游出版社,2016.
[3]李永東.論外省作家筆下的成都形象[J].天府新論,2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