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喵
火草織布是德昌傈僳族富有特色的一種織布技藝。原料火草是西南地區(qū)常見的草本植物。其葉背上的白色絨毛捻成線,加入麻線混紡織布?;鸩莶季d軟潔白,解釋耐磨,是麻布中的極品。
火草是山野間自然生長的一種草,葉片背面長滿黃白色細(xì)毛,可以收下曬干作火鐮打火用的火絨?;鸩菀彩堑虏h金沙傈僳族人織布的一種原料。
“傈僳女兒不勤快,傈僳男兒無衣穿”。每年6月份左右,傈僳女人們結(jié)伴上山扯火草。最好的火草多生長在巖坎或溝邊,采摘艱難費時,甚至有摔下懸崖的危險。傈僳女人們?yōu)榱顺兜街幸獾幕鸩荩敢饷半U。扯回的火草要盡快洗凈、捂濕。如果葉子放干了,背面要用的白纖維就不容易刮下。刮絨時將火草放在右腿上,顛來倒去地刮,邊刮邊均勻揉搓,最后搓出一團(tuán)團(tuán)火草線。再用線架一邊結(jié)這些火草,一邊輕搖線架紡出長長的火草線。
到了7月,收割麻桿,制成麻線。閑了,便將火草線、麻線混紡編織成布。如此,織出來的火草麻布綿軟潔白,結(jié)實耐磨,冬暖夏涼,是麻布中的極品。只是,從種麻、育麻、扯麻,到扯火草、織布、做衣,有幾十道工序,費時耗力??椧患鸩萋橐?,少則好幾個月,多則一年。隨著時代更迭,火草布慢慢被機(jī)織布替代。
李從會是火草織布技藝唯一的國家級傳承人,她8歲開始學(xué)習(xí),13歲掌握技藝,成家后得婆婆指點,手藝愈發(fā)成熟。如今,傈僳族鄉(xiāng)的婦女們已鮮有火草織布能手,年輕人不講傈僳話,不唱扯火草歌,火草織布技藝也漸行漸遠(yuǎn)。李從會卻放不下,堅持每年做一套火草衣服。“這是傈僳族人的傳統(tǒng),丟了就再也揀不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