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儒家文化重視個人修養(yǎng)的提高,而一個高度文明的法治社會則必須由高素養(yǎng)的公民所組成。儒家,一個在中國擁有著千年積淀的學說已成為中華民族文化土壤的一部分,而今中國提出的以德治國和依法治國相結合的政策,則是儒家文化重新找準歷史定位,發(fā)揮作用的關鍵時刻。
關鍵詞 儒家文化 以德治國 法治建設
作者簡介:覃榆翔,西北政法大學經濟學院國際經濟與貿易系2014級本科生。
中圖分類號:D920.0 文獻標識碼: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7.01.001
一、儒家思想曾對維系中國古代社會秩序的重要作用
在個人層面上,幾千年的歷史沉淀中,儒家的人格修養(yǎng)智慧不斷提升,理想人格的構建不斷豐滿和深化,“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這些是儒學所提倡的最根本的人生價值觀的體現(xiàn)。儒家思想對封建社會的影響很大,不僅確立了帝王作為統(tǒng)治者的合理性,而且還以尊卑等級穩(wěn)固了社會秩序,被封建統(tǒng)治者長期奉為正統(tǒng)思想。
儒家于個人重視個人的修身養(yǎng)性、崇尚個人的品德素質、側重個人的人格修養(yǎng),簡而言之就是對于社會的百姓民眾,要想安身立命、要想成家立業(yè)、要想有所作為,就應如《大學》中所說的“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 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 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誠;意誠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齊;家齊而后國治;國治而后天下平?!彼?,無論是君王還是平民,欲成其事、立其業(yè),必先修身立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其本亂而未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儒學以圣人為社會秩序建構主體,主張通過圣人的人格力量感化民眾,把"仁"推廣到社會共同體中去。一旦“仁”成為社會成員認同的核心價值,人們就能夠生活在一種基于善良情感的秩序之中,從而免遭社會混亂所帶來的災難,通過提倡重視個人人格而后使得社會變成天下大同,“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yǎng);男有分,女有歸,貨惡其棄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惡其不出于身也不必為己,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钡诤蜌獾纳鐣諊杏忠笥袊烂艿纳鐣鸨暗燃壘S系社會秩序“親親尊尊”,因此,為封建君主所青睞,歷來被捧為治理國政的大綱。
在社會層面上,儒家文化在砥礪個人品質的基礎上衍生出有效規(guī)范社會秩序的三大主義,成為了中國古代繁榮昌盛的基石。正如《周禮·秋官·大司寇》載:“一曰刑新國用輕典,二曰刑平國用中典,三曰刑亂國用重典”,“三典刑三國”的制度為后面的歷朝歷代作為治國方針,在中國歷代上的太平盛世上幾乎無不施行了帝制下的“仁政”即以“仁”為施政之綱。貞觀之治中,唐太宗曾說“朕看古來帝王以仁義為治者,國祚延長,任法御人者,雖就救弊于一時,敗亡亦促。既見前王成事,足是元龜。今欲專以仁義誠信為治,望革近代之以澆薄也。”便是大唐之所以能成為盛唐的原因。
因此,自漢以來,無論是漢族的抑或是少數民族的,無論是出于維系已有思想統(tǒng)治的秩序的還是拉攏漢族的,幾乎沒有哪一個帝王無不以“仁”為綱的。但是每一朝代每一代的“仁”卻也都是帝王在對當前所處客觀環(huán)境的深思熟慮后,對“仁”經過百般地調和整改,才向其臣民廣而告之、大行其道的。所以,經過千年的變化,以“仁”為核心的儒家學派被封建統(tǒng)治者基于統(tǒng)治的需要在其原有的對于禮治、德治、仁治的基礎上衍生出國家統(tǒng)治理論的三大主義:禮治主義、德治主義、人治主義。
儒家的“禮治”主義的根本含義為“異”,即把貴賤、尊卑、長幼的行為規(guī)范內化于人心,從而建立起一種穩(wěn)定的社會秩序。只有貴賤、尊卑、長幼、親疏各有其禮,才能達到儒家心目中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夫夫、婦婦的理想社會。國家的治亂,取決于等級秩序的穩(wěn)定與否。儒家的“禮”也是一種法的形式。它是以維護宗法等級制為核心,如違反了“禮”的規(guī)范,就要受到“刑”的懲罰。
儒家的“德治”主義就是主張以道德去感化教育人。儒家認為,無論人性善惡,都可以用道德去感化教育人。這種教化方式,是一種心理上的改造,使人心良善,知道恥辱而無奸邪之心。這是最徹底、根本和積極的辦法,斷非法律制裁所能辦到。
儒家的“人治”主義,其本質應是“仁治”,或稱其為,以“仁”為中心的人本主義思想。就是在將“仁”貫穿于整個以人為主體的社會治理中重視人的特殊化,重視人可能的道德發(fā)展,重視人的同情心,把人當作可以變化并可以有很復雜的選擇主動性和有倫理天性的“人”來管理的思想。
從這一角度看,“德治”主義和“人治”主義有很大的聯(lián)系。“德治”強調教化的程序,而“人治”則偏重德化者本身,是一種賢人政治。由于儒家相信“人格”有絕大的感召力,所以在此基礎上便發(fā)展為“為政在人”、“有治人,無治法”等極端的“人治”主義,但今天我們不應該再把“人治”當作“治于人”,而是清楚的認識到這是要重視個人素質提高的方法論。
三大主義有時是有主有次的三者并存但有時又是有先有后的存在,但無論怎么衍生,無論怎么存在,“仁”始終是儒家學說的核心,“仁者,愛人”始終是儒家所提倡個人修養(yǎng)要達到的一大境界。這在兩千多年的歷史長河中,為中華文化的發(fā)展、社會秩序的維系寫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也正是因為以“仁”的思想重視著個人素質的提升貫穿著中國的千年發(fā)展,才使中國在千年里曾多次成為世界上最繁榮的國家!
二、 儒家文化對當代法治的意義
儒家思想曾在中國歷史上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但是可惜的是,之前能與時俱進的儒家學說,在清朝,卻止步不前,由引領中國走向世界的動力淪落為阻礙中國面向世界的阻力。
隨著一八四零年,英帝國的艦船的一聲炮響,曾幾度使中國輝煌于世界的儒家體系就徹底崩潰了。也許會有人說印證了后來“西體中用”的必然失敗,是因為中國的原有體系已不適應時代的要求;也有更為極端的人說儒家是邪端異說,將“儒家文化”給“一棒打死”了,等等,這方面的爭論至今仍未有個定論,但過去的都是過去的了,沒過去的終究要過去,本文基于寫作初衷,將不對其進行多余的論述,而是直面主題、探究當下,著重討論儒家思想對當代中國法治建設的意義。
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提出,必須堅持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相結合。汲取中華法律文化精華,實現(xiàn)法律和道德相輔相成、法治和德治相得益彰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
這是立足于中國實際而提出的法治發(fā)展軌道,更是中國法治發(fā)展理念根植于華夏大地的體現(xiàn)。“德治”與“法治”相互補充、相互發(fā)展才是更符合于中華民族的法治發(fā)展方式。也許會有人基于歷史上被政教化的儒家學說,狹隘地認為如今提倡的德治其實是要固化已有的外儒內法的管理模式,而法治的提倡也只是虛晃之式罷了,因為以德來統(tǒng)治國家與依法來治理國家是政治管理的兩個對立面,二者不可能相互融合。其實不然,有這類想法的人通常犯了一個嚴重的錯誤,那就是沒有看清楚而今所提命題的賓語即“法治國家”。四中全會所提出的,堅持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相結合,最終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這意味著我們要在法治國家的制度下,將德治和法治結合為在這種治理模式下互相促進的運行模式。
以德治國其內涵是重在“官德”建設,培育“民德”,將社會對于法律的敬仰內化為道德約束,使權力主體、政府主體能夠在以法律為基礎、以道德為約束的社會權力運行體制下進行經濟發(fā)展建設。
依法治國是社會主義法治的核心內容,其中的法治與法制的最大區(qū)別在于前者是控權制度,后者是管理制度?!暗轮巍迸c“法治”結合,即是一種以法律為運行中心的體制。如果將“仁政”的思想內化在政府管理主體的行政行為之中,形成作出行為時的道德約束,就可以從很根本上牢牢地把權力鎖在制度的籠子里,使得依法治國真正地成為現(xiàn)實。
一個國家的法治建設就是要將法治在這片文化的土地上進行培植,而要想得以根植于這一片土地,必定離不開組成這片土地的歷史文化積淀。對于我國而言,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相結合的提出,正是領導層看到問題的本質,下定決心建設法治社會的表現(xiàn)。
以德治國與依法治國相結合中的“德治”離不開中華民族優(yōu)良的傳統(tǒng)品德;離不開每個中國人內心的文化積淀,因此重拾傳統(tǒng)文化精髓正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經之路,而以“仁”為核心的儒家文化對于促進當代中國法治的建設有著巨大作用。
儒家重視個人的道德修養(yǎng),重視個人提升自我的品質以達到社會秩序的安穩(wěn),而于法治建設而言,法治的四個環(huán)節(jié)無不需要以“仁”為核心品格的個人去實施。四個環(huán)節(jié)中位于中心地位的便是立法,一個國家的立法質量決定著法律得以執(zhí)行和遵守的程度,儒家強調“民為邦本”的民本思想,其法律思想的核心可歸納為強調“德治”與“仁治”思想,主張倫理立法,因此要頒布符合社會人倫事理發(fā)展的法律,唯有立法者“修身以德”致力于格物、致知、誠意、正心才能真正地提高自身的立法能力、提高立法質量;其次,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執(zhí)行,雖然強制力是執(zhí)行的有力保障,然而只靠強制力失去道德的內在約束力,執(zhí)法成本將會足以使一個國家的百姓民不聊生,況且強制力的行使屬于一種權力,權力便要詢問其合法性也就是程序的合法性,因此這個環(huán)節(jié),也正是以德治國與依法治國結合的關鍵點,不僅需要權力的監(jiān)督與制約更需要權力行使者由內而外的對于良法的敬畏,這就要求培養(yǎng)行政主體以“仁者,愛人”的道德導向,從內在去培育行政主體按程序辦事的原則意識,如此一來才能減少政府主體的道德風險,塑造權力規(guī)范的政治環(huán)境。
最后,對于公民而言,法律應是道德的底線,“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只有社會中公民的個人修養(yǎng)不斷地提高,才能最終形成一個“仁者,愛人”的大同社會 ,每個人都將使得自己的行為高于作為底線的法律的要求。
習總書記所提出的以德治國與依法治國相結合,就是希望將我國法治國家的建設與自古以來素有民惟邦本、政得其民等豐富民本思想;與禮法相依、徳主刑輔、治國先治吏等豐厚治國理念的中華傳統(tǒng)相融合,讓人民因其更接地氣而更容易接受,促使我國的法治進程能有質的突破,最終使得無論是作為行政方還是行政相對人通過自身的道德都對自己所制定的法律有一種敬畏感。
因此,在當今時代,我們重拾“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儒家傳統(tǒng)文化精髓,重視人格的修養(yǎng),重視孝悌忠信禮義廉恥這“八維”的傳統(tǒng)文化核心,這不僅是一種文化自信的找回,更是建設和諧社會的需要,最終使得我國法治建設有突破性的進展,真正建設成特色社會主義法治國家!
參考文獻:
[1]錢穆編.中國歷代政治得失.三聯(lián)書店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