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萍
【摘要】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應該抓住語文學科的本質(zhì),不搞形式主義,踏踏實實,教學生寫字,朗讀,教學生說話,寫文章,讓學生學會交流,懂得欣賞,從而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培養(yǎng)心智健康的有用人才。
【關(guān)鍵詞】學科本質(zhì);教學本真;小學語文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語文就是“語”和“文”的統(tǒng)稱,“語”就是語言文字,就是字詞句的結(jié)構(gòu)、性質(zhì)、功能等,“文”就是文學,就是學會運用這些字詞句形象化的反應客觀現(xiàn)實,表達自己的內(nèi)心情感,這就是語文學科的本質(zhì)。確定了語文教學的本質(zhì),那么語文教師就要鉆研教材,分析學情,優(yōu)化教法,在真正的語文教學中啟迪學生心智,發(fā)展學生思維。
一、語言文字教學
音形義、字詞句是語文的基礎(chǔ),是學生打開語文世界,走進社會生活的鑰匙。尤其是小學階段,字詞始終是教學的重中之重。教學中,教師應該采用符合小學生認知特點和發(fā)展規(guī)律的各種方法和途徑,激發(fā)學生興趣,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幫助學生積累、豐富字詞,只有回歸了語文教學的這個本質(zhì),學生才能更好地閱讀,更好地表達。
在《北大荒的秋天》教學中,學生朗讀課文,讀準字音,這應該是小學語文教學最常用,也最實惠的教學方法,瑯瑯讀書聲應該是語文課堂最根本的特征。教師除了教給學生朗讀的技巧,還要激發(fā)學生朗讀的熱情,可以單獨朗讀,然后比一比哪個同學吐字清晰,哪個同學聲音洪亮。教師把本課的部分生字,規(guī)范地寫到黑板上,讓學生認讀。一支粉筆、一塊黑板永遠是課堂不能缺少的配置,教師規(guī)范的書寫,是對學生寫字最好的影響。教師還可以把黑板讓給學生,小學生是愛表現(xiàn)的,他們都愿意到黑板上展示自己。在分析課文第二自然段時,教師利用多媒體視頻,讓天空變幻莫測的顏色直觀地呈現(xiàn)在學生面前,加深學生對顏色的理解和記憶,豐富學生關(guān)于顏色的詞語。
字詞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點,也是閱讀教學的開始,在教學中,教師要多多朗讀,通過朗讀增強記憶,培養(yǎng)語感。教師要把對詞語意思的理解,結(jié)合學生的生活實踐再融入課文內(nèi)容之中,把抽象的概念變成學生感性的認識,尋找字詞形義的內(nèi)在關(guān)聯(lián),提高詞語積累的效率。
二、文學欣賞教學
語言文字偏重于工具、實用,而文學則作用于人的精神,豐富人的情感,因為文學是語言文字的藝術(shù)。語文教學中除了重視學生文字積累,還必須教會學生懂得欣賞文學。小學教材中每一種文學形式雖然篇幅短小,內(nèi)容簡單,但都是文質(zhì)兼美的經(jīng)典,教師應該讓學生們通過文學作品的閱讀,了解社會,認識自然,懂得真善美,明辨是與非。
在《我們愛你啊,中國》的閱讀教學中,這是一首詩歌,篇幅不長,語言凝練,感情熱烈,節(jié)奏感強烈,思想境界開闊,表達了熱愛祖國,建設(shè)祖國的豪情壯志。教師范讀課文,用充沛的感情,投入的神情,來感染學生?!巴瑢W們,讀這首詩你們有什么感想?”“老師,你說這是一首詩,我非常喜歡詩,我覺得里邊的語言像歌詞,讀的時候非常有氣勢?!薄笆堑?,這首詩的語言凝練,讀起來朗朗上口,非常流暢?!薄澳x的時候,我覺得非常自豪,渾身熱血沸騰?!薄斑@位同學已經(jīng)走進了詩歌,詩就是飽含感情的文字,它比任何形式的文章感情都要濃烈。”“同學們,現(xiàn)在我們就一起朗讀課文,讀出情感,讀出氣勢,好不好,在讀的時候除了要體驗其中的情感,你們還要思考這首詩都寫了什么內(nèi)容?!?/p>
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提高,不僅僅在于豐富的語言積累,還在于學生對于語言文字的感悟能力。教師在日常教學中要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語感和對文章的整體把握能力。積累和感悟這兩者相輔相成,互相促進,是語文教學的兩個抓手,也是語文課堂的本質(zhì)所在。
三、口語交際教學
口語交際能力在小學語文課程標準中是有明確的規(guī)定:能說普通話,學會傾聽,懂得與人交流,與人商討,要敢于發(fā)表自己的見解,交流時要懂得禮貌,說話要有條理,等等??谡Z交際能力是最基本的語文素養(yǎng),但是因為口語交際在考試評價中沒有統(tǒng)一的固定標準,沒有引起教師足夠的重視,它成了語文教學的附屬品。要改變現(xiàn)狀,要從教師的認識入手,把對學生口語交際的訓練常規(guī)化。
在第九冊《莫高窟》的教學中,教師布置預習任務,搜集關(guān)于莫高窟的資料,包括圖片、文字或者是傳說。上課,學生朗讀課文,自主交流,共同分享,給學生創(chuàng)造口語交際的機會。接下來,教師安排了一個誰來當導游的游戲,不但鍛煉了學生口語表達能力,還激發(fā)了學生上課的興趣?!罢l來當導游,要求說話吐字清晰,口齒伶俐,介紹有條理并且不能只是背誦課文內(nèi)容,要自己組織語言,還要隨時回答游客提出的問題,現(xiàn)在老師先當一個總導游。”為了給學生做一個演示,教師先介紹莫高窟的總體情況:“游客們上午好,看到眼前這些洞窟了嗎,大家能數(shù)數(shù)一共多少個嗎,我告訴大家吧,一共492個……”在老師的引導下,學生們躍躍欲試,都想展示一下自己的口語表達能力。
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口語交際就是人的最基本的生活能力。在語文教學中,教師應該抓住文本,挖掘里邊的口語因素,積極訓練學生的口語交際和表達能力。因為學生無論今后從事什么工作,怎樣發(fā)展,口語交際都是影響他的重要因素。一個人如果善談,愿意交流,工作生活就會順暢,相反可能就會處處碰壁,很難成功。
語文就是語文,教學中教師千萬不能“種了別人的田,荒了自己的地”,要把握語文教學的本質(zhì),學好漢語言,欣賞漢文學,在交流、體驗中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馬保全.小學語文教學之我見[J].亞太教育,2016(21).
[2]方祥鋒.走進文本世界 追尋兒童語文[J].新課程研究(下旬刊),2010(7).
(編輯:龍賢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