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小藝
【摘要】從近幾年的中山市中考名著閱讀題低得可憐的得分率和課堂學習事實來看,名著閱讀狀況不容樂觀。細看學生丟分的地方不僅有基礎知識的缺失,更重要的就是審題和答題能力的缺失,這些問題應引起我們教師足夠的重視。審題是做題的關鍵。只有在審題正確的前提下,才能發(fā)揮知識的運用、遷移能力。答題規(guī)范化訓練則很大程度上是為了減少學生非智力因素的丟分,在考試答題過程中規(guī)范做答,必然會幫學生贏得時間,多得分數。在專題復習中,除了繼續(xù)幫助學生夯實基礎外,加強審題方法的指導、答題規(guī)范的訓練,顯然是考前最后階段提高學習效率和出成績的又一個重要途徑。
【關鍵詞】名著閱讀復習;審題;規(guī)范答題
【中圖分類號】G633 【文獻標識碼】A
名著閱讀自從2007年納入中考考查范圍后,教師們由忽視它到重視它,而且名著閱讀在試卷所占的比例也由8分上升到今年的10分,地位可謂是不斷上升??墒?,從近幾年的中山市中考名著閱讀題低得可憐的得分率來看,名著閱讀狀況不容樂觀。
一、課堂學習事實
師:同學們,下面我們來詳細解讀考綱,掌握不同類型的答題方法。
師:請同學們齊讀考綱解讀《一》
生(大聲地讀):了解推薦名著的基本內容,根據要求簡述關鍵事件。
師:我們可以把這種題型稱之為情節(jié)概述類,請看中考典型試題。(屏幕出示)
師:這三道題問法可以分為兩類:1.簡要概述文段的情節(jié)或主要內容。2.簡要概述所選文段以外的相關情節(jié)或主要內容。
(讓學生明確情節(jié)概述類考點)
師(強調):情節(jié)的勾連考查是熱點。
師:哪位同學來回答剛才的第2題:孫大圣被如來佛收服之前,他鬧出了那些事?(4分)
生1:大鬧天宮、三借芭蕉扇、三打白骨精、借定海神針做兵器;
生2:借定海神針做兵器;大鬧天宮、闖冥府。
師:如果你是閱卷老師,你會給這兩位同學多少分呢?
生1:我會給第一個同學2分,因為三借芭蕉扇、三打白骨精不是孫大圣被如來佛收服之前發(fā)生的事。給第二個同學4分。
生2:我會給第一個同學4分,因為他寫出了四點答案。給第二個同學3分,因為少了一點。
師:那我們來看看這題的評分標準是怎樣的。(屏幕出示)
最佳答案和評分 問題答案和評分
孫大圣闖龍宮,強借定海神針做兵器;鬧冥府,勾銷了生死簿中猴屬名字;偷桃、偷肴、偷酒、盜仙丹,攪亂瑤池蟠桃會;逃出八卦爐,大鬧天宮,天兵天將拿他沒辦法。(4分,全面、具體、準確,符合題意) 大鬧天宮、闖冥府、三打白骨精、三借芭蕉扇。(2分,答案不全面,后兩件事情不合題意)
師:所以剛才兩位同學都會扣分,因為答題不夠全面、具體,這是大家要特別注意的地方。
師:其實答這類題時是有方法的:(屏幕出示)
1.要看清題目是如何設問的,如果是“根據選文”之類的,答案一般可以在選段中查找;如果是“根據原著或作品”“其他情節(jié)”之類的,答案不會出現在選段內。
2.抓住主要情節(jié)內容簡要概括。
師:下面請大家閱讀《高分突破》P143的第(三)個文段,完成練習。
(學生練習,教師巡視)
(8分鐘后)
師:剛剛是同學們自己獨立地完成練習,下面請你們交流一下答案。
根據選文,“我”對荒島生活的哪些方面感到愜意?如何看待這種“愜意”?(4分)
生1:有舒適溫馨的住所;有溫馴、可愛的寵物;上蒼對“我”孤獨生活的各種恩賜。
生2:上帝注入我心田的仁慈,彌補了孤獨生活的不足。因為對生命的熱愛、對擁有的珍惜,使他感到了“愜意”。
師:哪位同學的答案可以得4分?
生(七嘴八舌):第二位同學能得4分,第一位同學漏了第二問。
師:我們來請第二位同學說說他的答案是怎樣歸納出來的?
生2:我是從文段這些語句概括出答案的。第1段中的“我的房子簡直是一個盡善盡美的住處,舒適而溫馨?!钡?段中的“它已非常馴服”“它變得那么溫馴、可愛,很快就加入到我的寵物行列,以后再也沒離開過我?!钡?段中的“我滿懷謙卑、感激之情追憶上蒼對我孤獨生活的各種恩賜?!薄叭蚀葟浹a了我的孤獨生活的不足”(學生掌聲響起)
師:學以致用,這位同學非常棒!答案來源于文段但又要能簡要概括,同學們要牢記這種方法。
二、觀察與分析
如何在名著閱讀的復習中加強學生對審題和規(guī)范答題能力的訓練,使復習的效果更理想?在上完這節(jié)課后,我收獲頗多,在教學過程中值得肯定的是:
(一)注重歸納提升
12部名著的復習對于學生來說確實任務很重,時間緊,內容多,我們復習時就是要讓學生通過了解考綱來明確名著閱讀題怎樣考才能取得高分,不糾結于熟背哪部名著的哪道題而是要掌握題型的解答方法,舉一反三。其中“真題評改”這個教學設計,以中考真題為例子,展現最佳答案和問題答案,非常直觀地讓學生了解老師評分的標準,知道了自己得分或失分的原因,明白了認真審題和學會答題的重要性,在此基礎上再順勢幫助學生歸納答題的方法,使學生“有題可依,有法可效”。從學生課堂練習反饋來看,教學效果良好,這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達到了。
(二)講練結合,提升能力
知識的講授都有一個環(huán)節(jié),那就是練習。這是學生學習由掌握知識轉化為能力必不可缺的環(huán)節(jié),許多學生聽的時候很明白,可是一看練習就懵了,一動筆寫就亂了,分數之低也就可想而知,這就是我們常說的“眼高手低”。因此,這節(jié)復習課我極力避免“光說不練”的現象,精心挑選有代表性的習題,訓練學生掌握不同題型的答題方法,在實戰(zhàn)演練中提升審題和答題的能力。
(三)善于激勵學生
相對平時的教學來說,復習是一項比較枯燥的活動,因此,教師在復習階段要盡可能地調動起學生的積極性。課堂上我始終保持著和學生的平等合作,能適當地為學生鋪設臺階,尤其是讓學生充當閱卷老師來給回答問題的同學評分這個環(huán)節(jié),極好地激發(fā)了學生復習的興趣。對于學生回答好的地方不吝贊美之詞,對于信心不足的學生給予鼓勵,讓學生覺得老師是理解他們的、關愛他們的,從而產生復習的動力。
三、思路與對策
《廣東省初中畢業(yè)生語文學科學業(yè)考試大綱》中關于名著閱讀的考綱要求有三點:①了解推薦名著的基本內容,根據要求簡述關鍵事件。②欣賞名著人物形象和藝術特色。③闡述個人閱讀體驗,發(fā)表對作品的看法。要求學生達到的能力層級分別為:①是識記,②③為運用,考試題型則全部以非選擇題呈現,分值為10分。從分值來看,①識記2分,②③運用8分,可見中考更加著重考查閱讀分析的能力。而中考所要考查的各種能力最終要通過學生在答題過程中以文字的形式反映在試卷上。越是能力測試型的題目,對學生的審題要求、文字表達能力要求就越高。細看學生丟分的地方不僅有基礎知識的缺失,更重要的就是審題和答題能力的缺失,這些問題應引起我們教師足夠的重視。在專題復習中,除了繼續(xù)幫助學生夯實基礎外,加強審題方法的指導、答題規(guī)范的訓練,顯然是考前最后階段提高學習效率和出成績的又一個重要途徑。
(一)關于審題錯誤及對策
審題是做題的關鍵。只有在審題正確的前提下,才能發(fā)揮知識的運用、遷移能力。學生審題錯誤的原因有以下幾種:
1.得意忘形看錯題。有些學生一看到試卷上出現了練習中曾做過的文段,就高興得連題目要求也是一掃而過,不仔細地領會題意,就按原來做過的思路答題,結果題目要求與原來曾經做過的試題是有一定的區(qū)別的,但學生沒有發(fā)現這當中的差別,導致答非所問。例如,我們曾做過《魯濱孫漂流記》一道練習題:“請結合全文,談談本書的藝術特色。”當時答案是歸納、分析了四點,月考時考查了這部名著,題目是“請仔細揣摩文段,談談它的語言特色”,結果很多學生答成了分析藝術特色。
對策:逐字逐詞閱讀題目,認真領會題目的要求,看到熟悉的題型時尤其要小心,要按捺住那顆欣喜若狂的心,不要以為這個文段、這類題做過、講過就掉以輕心,反而要打十二分的精神來分析它和以前做過的題目有沒有區(qū)別,然后再動筆答題。
2.粗心大意漏要求。有些題目里面包含這幾個小問題,但學生往往是對題目的這幾個要求沒有認真分析,以致回答不全面。例如,復習課上做的練習:“我”對荒島生活的哪些方面感到愜意?如何看待這種“愜意”?這道題有兩問,不僅要回答“愜意”表現在哪幾方面,還要說出感到“愜意”的看法,可是當時就有不止一個學生漏了第二問,白白丟了一半分。
對策:要全面答題,首先,要弄清題干中有幾個要求,然后再對照這幾個要求一一回答。其次,平時要求學生拿筆“圈點勾畫”題目,使要求直觀地呈現在眼前,杜絕問題的遺漏。
3.只看表面漏關鍵。命題者經常會在題目中設計一些“陷阱”,如果學生沒有仔細推敲字面意思,尤其是一些限制詞的意思的話,往往就會答錯或不全面。我們曾經做過這樣的練習題:“請列舉 ?‘我在荒島上遇到哪些生存問題?你知道他最后是怎樣解決這些問題的嗎?(請舉兩例來證實)”這道題很多學生答成了魯濱孫在荒島遇到的問題,沒有注意隱含的要求是“生存問題”,結果是第一問理解錯了,緊跟的第二個問題也失分。
對策:對這些起限制條件的詞語,要在審題時圈畫出來并認真領會,它們雖然不是試題的主干,但對答案重點的確定、內容要點的取舍都有至關重要的意義,在學生的答題思路中,它們起著路標作用。
(二)關于答題規(guī)范化問題及對策
如果說審題訓練是為了更好提高學生的應試能力,那么,答題規(guī)范化訓練則很大程度上是為了減少學生非智力因素的丟分。許多人認為,復習結束到了考場,得多少分就基本定型了,其實并非如此。在考試答題過程中規(guī)范做答,必然會幫學生贏得時間,多得分數。許多考生應試時總感覺考得還可以,待試卷發(fā)回后,發(fā)現自己有好多失分,不是因為自己不懂而造成的,而是因為沒有按照要求規(guī)范答題造成的。這類問題看似很小,卻往往會導致學生為此付出重大的代價,不能讓自己的分數與能力相當。答題不規(guī)范表現在:
1.思路混亂,不分要點,層次不清。有些學生不按問題的先后順序來答題甚至把兩個問題糅合答成一個問題。有些學生的答案洋洋灑灑一大段,特別是回答“談認識”,“啟示”之類的發(fā)揮題,更是想怎么答就怎么答,認為內容越多越好。實際上評卷中關鍵是看有沒有得分點。答得多卻沒有采分點也不能得分,答得少但句句都在采分點上卻可以給分。
對策:平時的練習要反復要求學生首先做到“答案分要點”,閱卷評分是采點與采意相結合的。答題時面盡量要廣和全,但不要想到哪里寫到哪里,要讓閱卷老師能在茫茫字海中尋找到答題要點。答題時,可根據題意找出其中的關鍵詞,如“原因”“作用”“啟示”等,寫清要點。如要答原因,那么你寫出“原因”;要答作用,那么你就寫出“作用”。另外,要求學生做到“答案寫序號”,即根據問題的順序和答案的層次,分別標出序號,這樣可以讓閱卷老師對你的答案能一目了然。
2.答題語言不規(guī)范。如分析語言特色時,不會運用“生動形象”“栩栩如生”“通俗易懂”“清新自然”“簡練生動”等專用術語來歸納,答題過于口語化。
對策:平時要多揣摩老師、同學是如何分析作答的,語言表達盡量簡潔,精煉,不拖泥帶水,不要想當然地胡編亂造一些語言,盡量要用學科語言作答,以提高得分。
3.書寫不認真,字體潦草。
對策:作答時首先注意書寫的工整有序、清楚明白,修改要合乎規(guī)范、不能亂涂改。許多學生由于平常趕作業(yè),書寫潦草,字體不漂亮,想在短時間練好字難度很大,但不漂亮不等于不工整,只要將字的行距與間距控制好,寫的時候不要過于密集,盡量疏松一些,這樣的卷面必然會給閱卷老師留下較好的印象。
對于名著專題的教學,尤其是復習課,教師既要注重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也要注重實效性。既要注重閱讀方法的指導,也要重視審題和規(guī)范答題能力的培養(yǎng),這樣我們才能更好地幫助學生構建閱讀名著的知識體系,形成和提高閱讀經典的能力,而學生這些能力又能在考場上充分地展現出來,取得理想的成績,這正是我以后課堂教學要努力達到的目標!
(編輯:李艷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