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良志
摘要:播下一種行為,收獲一種習慣;良好的學習習慣是全面提高學生素質(zhì)、提升學生能力的基石。培養(yǎng)初中學生學習語文的良好習慣,是語文教學的重要任務。筆者認為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才能逐步形成自我的真實的語文能力。作為一名中學語文教師,就要從培養(yǎng)學生學習習慣入手,立足常規(guī)教學,突出課堂主陣地,循序漸進地采取措施進行。要著力培養(yǎng)好學生的預習、聽課、課后復習、作業(yè)、閱讀、廣泛積累等習慣。
關(guān)鍵詞:培養(yǎng);學生;語文;學習習慣
學生的學習是一種 在教師指導下的智力勞動。 著名教育家葉圣陶說:“什么是教育?一句話,就是要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教育就是習慣的培養(yǎng)。讀太多的書,不如養(yǎng)個好習慣?!绷晳T對我們每個人的成長的影響是巨大的?;A教育實質(zhì)上就是養(yǎng)成教育,就是培養(yǎng)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教育。筆者在多年的語文教學實踐中歸納出初中學生的語文學習習慣應該包括如下幾個方面:養(yǎng)成良好的預習習慣、聽課習慣、寫字習慣、朗讀背誦習慣、課外閱讀的習慣、記讀書筆記的習慣等。筆者通過 《入格教育活動手冊》 的理論學習,結(jié)合初中語文教育教學實踐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談談個人的看法。
一、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課前預習習慣
古人云:“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做任何工作,事先都要做好準備,學習語文當然也不例外。預習,是聽課前的準備,是語文學習的第一個環(huán)節(jié),只有做好課前的預習,才能在課堂的學習中掌握主動權(quán)。也就是,為新知識的學習掃除障礙,提高學生聽課水平,增強學生的語文自學能力。那么應怎么進行語文課前預習呢?總的說就是六個字:讀、畫、批、寫、思、做;具體的說,就是應先將教材內(nèi)容通讀一遍,疏通生字,生詞,了解教材課文內(nèi)容的大概意思;然后將教材中課文的重點和難點抄寫在預習筆記本上,或者在語文書上有關(guān)的地方畫上紅杠線;再對照教材上不理解或含糊不清的地方可以在書的邊角上打“?”,以便上課時向老師提出或注意聽老師講解;接著查找和閱讀有關(guān)參考資料,對提出的要點、重點或問題試著解決;最后,可以把課本合上,將獨立看過并初步理解的內(nèi)容回想一遍:課文共講了哪幾個問題,主要思路,最精彩的語句是什么,有哪幾個不清楚的問題等。這樣學生既可以加強理解記憶,又能起到檢查語文預習效果的作用。
二、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聽課習慣
初中學生絕大多數(shù)不會聽課。老師在前面講課,學生在下面看書,還有東張西望,開小差。更有甚者,搞小動作等,這些非常不好的行為習慣嚴重影響學習成績,而且還擾亂課堂紀律,直接影響其他學生的學習。針對這種情況,作為教育者的我們必須首先反思自己,把課備好,把枯燥無味的內(nèi)容盡量講得生動、直觀,提高自己的業(yè)務水平,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抓住學生的心理。另一方面,必須給他們養(yǎng)成會聽課的好習慣。上課必須坐正,眼望黑板,集中精力聽課。老師講課期間如果不許看書,一定不能翻書,要跟上老師的思路,認真思考,積極動腦發(fā)言,做好筆記,當堂理解,力求掌握。
三、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寫字習慣
所謂良好的寫字習慣,指的是端正的寫字姿勢,做到“提筆即是練字時”。一筆一劃都要符合漢字的規(guī)范,具備一定的美感。養(yǎng)成良好的書寫習慣,不僅可以擁有一手漂亮的字體,也可以提高個人的素養(yǎng)。俗語有云:“字如其人?!苯?jīng)歷了數(shù)十年的時間養(yǎng)成的寫字習慣,在很大程度上也改變著個人的心態(tài)。個人的品位以及審美情趣等特點在平日里隨意的書寫上都有所體現(xiàn)。從現(xiàn)實意義的角度來看,良好的寫字習慣不僅對保護視力等生理問題有重要的意義,在平時的作業(yè)、練習等書寫作業(yè)上也會給他人留下良好印象:“那人真優(yōu)雅,寫字的習慣都那么好?!币驗閷懽骱驼f話一樣,是人類表達情感的最基本的方式。培養(yǎng)學生寫一手漂亮的鋼筆字,對學生的升學及就業(yè)大有益處 從目前的中學生普遍的情況來看,由于作業(yè)量大,小學時的一點寫字基礎到了中學里幾乎是蕩然無存,寫出來的字很少有美感的,有的甚至連自己都不認識。對于中考語文試卷來說,文面的整潔直接影響到閱卷老師的賦分,所以字寫得好不好,有時直接關(guān)涉到個人的前途。針對這一情況,在七、八年級,每天用一定的時間進行專門的寫字訓練,并經(jīng)常進行不同形式的比賽,是很有必要的。
四、培養(yǎng)學生勤于朗讀背誦的習慣
朗讀背誦是我國傳統(tǒng)的語文學習的重要方法,是積累語言、培養(yǎng)語感的重要途徑,有助于發(fā)展學生的記憶力.規(guī)范學生的口頭語言,提高學生的表達能力。在我國古代許多文人讀書非常重視朗讀、背誦的習慣,要扎實提高語文素養(yǎng),非要養(yǎng)成朗讀背誦的習慣不可。這樣讓學生從小背誦最有價值的經(jīng)典,使學生常常耳如濡目染于圣賢的智慧思想之中,可以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因此,學校和老師要給學生安排定時、定量的誦讀內(nèi)容,使學生可以拳不離手,曲不離口,日有所讀,日有所獲,從而養(yǎng)成良好的朗讀背誦習慣。比如:筆者任職的學校,要求七年級學生背誦《入格教育活動手冊》中入格“四決”系列內(nèi)容,成為入格教育的核心。
五、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課外閱讀習慣
“語文學習的外延與生活的外延相等?!薄罢n內(nèi)打基礎,課外練功夫?!?“書到用時方恨少”,“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筆者提倡學生在課余時間看小說,其目的是讓他們見多識廣,大量的課外閱讀,了解并分析小說正反人物形象,學生受到情感、情操、意志、志向等各方面的熏陶。從而通過閱讀課外書籍,啟發(fā)學生更深入地了解和探索自然、社會、人生。
六、培養(yǎng)學生記讀書筆記的習慣
常言說“好記性不如爛筆頭”,根據(jù)的艾賓浩斯遺忘曲線理論,要獲得永久的記憶需要及時的多次重復。在閱讀時碰到一些好的詞語和句子及語段要及時地記錄下來,以便于日后反復理解領悟。一分耕耘一分收獲。常做讀書筆記有助于我們有效記憶重點詞匯語句,反復閱讀、消化以后會在不知不覺中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語文學習是一個漫長的積累過程,事實上證明,勤作讀書筆記不失為一條行之有效的提高語文素養(yǎng)的捷徑。養(yǎng)成記讀書筆記的習慣很重要。這一環(huán)節(jié),老師平時要多督促和提倡,可以利用適當?shù)臅r間組織學生相互交流閱讀、討論,也可以選擇一些學霸的筆記匯編成冊,掛在學校櫥窗里供全校師生欣賞。總之,在語文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形成是一個漫長而艱辛的過程,良好習慣的養(yǎng)成絕非一朝一夕的事情。一種習慣成就人的一生。在初中語文教育教學中,注重紀律和良好行為習慣的養(yǎng)成是正確的。
良好的道德教育不僅可以對智育體育美育貢獻動機、方向,而且可以提供良好行為習慣和學習方式、方法上的直接支持。,只要我們?nèi)w語文教師正確指導學生,學生就會養(yǎng)成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相信我們的學生一定能在語文學習這塊土地上茁壯成長,取得優(yōu)異的成績!
參考文獻:
[1]《入格教育活動手冊》柯建國 主編 2012年3月 內(nèi)部資料
[2]檀傳寶 《德育原理》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7年9月第2版
[3]崔相錄《德育新探》光明日報出版社1987年7月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