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社會的發(fā)展,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對于美的追求也不斷提高。對于服裝的追求不僅僅是為了遮體,更是為了美。服裝的制作工藝和設計水平也在不斷的追求進步,立體服裝的設計已經成為流行趨勢,慢慢的成為人們服裝消費的主流。在造型手段上,立體設計占據了越來越重要的位置。當前立體裁剪與平面裁剪進行優(yōu)劣互補,為服裝工業(yè)化提供了一種新的模式。
【關鍵詞】服裝設計;立體裁剪;應用分析
伴隨著中國與國內外市場服裝文化的相互融合,國外的服裝大量的輸入國內,使得國內的服裝市場受到巨大的影響。立體裁剪隨著人類衣著文明的發(fā)展和人類服裝文化的進步正在逐漸的被完善,東西方服裝文明的相互融合,把人類的服裝文明帶入了一個新的社會,并形成完整的理論體系。在我國服裝行業(yè)內部,很多企業(yè)也在努力加強核心競爭力建設,營造電子商務環(huán)境,增加新的業(yè)務能力,外包非主導業(yè)務,整合、延伸供應鏈,大大增強了自己在國際市場的競爭能力。
一、立體裁剪與平面剪裁的區(qū)別
立體裁剪和平面裁剪都是根據人體的形態(tài)產生發(fā)展的,是人們經過長期的實踐探索得出來結果。它們有各自的特色。立體裁剪的操作對象主要是以人體模型或者模特,由于可以真切的感受到人體的局部特征,操作起來更加具有適體性和科學性。立體裁剪是集合了二次設計、結構設計和裁剪,整個過程操作起來非常具有美感,所以,立體裁剪更有助于完善設計。立體裁剪可以更好的去感受面料,因為立體裁剪是一種直接對布料進行操作的裁剪,可以在造型上自由發(fā)揮,可以創(chuàng)造出更多具有創(chuàng)新的造型。而平面裁剪平面結構是實踐經驗總結后的升華,因此,具有很強的理論性。平面結構尺寸較為固定,比例分配相對合理,具有教強的操作穩(wěn)定性和廣泛的可操作性。由于平面結構的可操作性,對于一些定型產品而言是提高生產效率的一個有效方式,如西裝、笳克、襯衫以及職業(yè)裝等。平面結構在松量的控制上,能夠有據可依,例如,1/4B+5,5即為松量,便于初學者掌握與運用。
二、傳統文化影響下,中國服裝的樣式
由于中國傳統文化的影響,人們對人體文化的排斥,導致中國人體文化的落后,就中國傳統服裝造型來說,講究服裝與人體各部位的一致性,沒有國外注重人體的曲線。中國傳統服裝基本是依據平面裁剪,根據中國傳統服裝的主要形式以對襟和前開型的大襟為主。中國傳統服裝講究外形具有縱向感,由于衣領部分自然下垂,就不會顯得肩膀部分的夸張,常用的手法包括線條垂直下落,袖長要過手,袍裙要干凈利索,裝飾品要縱向等特點,會使人體看上去顯得較為修長,四肢給人一種拔長的感覺。從結構特征看,中式服裝采用中國傳統的平面直線裁剪方法,無論袍、衫、襦、褂,通常只有袖底縫和側擺相連的一條結構線,無起肩和袖窿部分,整件衣服可以平鋪于地,結構簡單舒展。隨著改革開放,中西方文化的相互滲透,滯后的中國服裝產業(yè)受到西方文化的影響。
三、服裝設計中的立體裁剪
這是一個含義豐富的專業(yè)術語,在時裝業(yè)內使用頻繁。可指自然褶裥、懸垂、懸垂性(面料)、立體裁剪等。軟而沉重的布料懸垂性好,可以產生美麗的懸褶,用立體裁剪的方法可以設制作出富于人體表現力的時裝。在各種富于懸垂性的面料中,強拈的粘膠織物近年來特別受青睞。
立體裁剪可以不受時間空間的限制,直接在人體模型上進行裁剪和創(chuàng)作。在操作過程中,可以邊設計、邊裁剪、邊改進,隨時觀察效果、隨時糾正問題。立體裁剪所采用的裁剪方法是根據模擬人體穿著的狀態(tài)下進行裁剪的,它可以感知人體各部位的形態(tài)特征,裁剪出更貼合人體的成衣,具有更簡便更直觀的感知人體形態(tài)的特點,這一點是平面裁剪不能進行相提并論的。與此同時,立體裁剪的局限性也有所縮小,由于立體裁剪可以直接在人體模型上進行創(chuàng)作,因此更能設計出個性化,創(chuàng)新的的品牌服裝。立體裁剪對于初學者來說也很容易被掌握,適應性比較廣。一旦掌握了立體裁剪的基本要領和操作技巧再擁有一定審美能力的同時,設計創(chuàng)作服裝就可以擁有很廣闊的自由發(fā)揮的空間了。
四、立體裁剪的核心
立體裁剪與平面裁剪相結合能更好的使服裝的設計裁剪既方便快捷又能達到準確優(yōu)美的目的。通過把平面裁剪的設計圖與立體裁剪融會貫通,能夠使服裝設計的原創(chuàng)和風格保持一致,能夠準備的把握服裝的造型。兩者的完美結合可以使服裝的的舒適性與合體性相輔相成,使服裝不僅美觀還可以提升美感。通過立體裁剪還可以根據不同的面料設計裁剪出不同風格款式的服裝,減少面料板型對成衣的影響,彌補平面裁剪對于面料把握不準確到位的不足。
五、結束語
面對激烈的國內外服裝市場的競爭,我們應該充分利用立體裁剪和平面裁剪的特點,把二者巧妙的融合,充分發(fā)揮它們的作用,在服裝行業(yè)上提高專業(yè)素質,提高產品質量,讓立體裁剪在服裝創(chuàng)新發(fā)展的道路上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提升存在價值。在現今社會競爭激烈的年代,版型師要在企業(yè)中求得穩(wěn)定求得發(fā)展,就要不斷充實自己,在審美上在技能的提高上,尤其是立體裁剪技術的掌握上以及對面料及工藝的了解上進行全方位的充電及提升,才能真正滿足品牌企業(yè)對版型師崗位的素質需求,得到成長與提高。
作者簡介:丁洋(1988-),女(土家族),湖南吉首,吉首市職業(yè)中等專業(yè)學校,學士學位,助理講師,主要從事服裝設計與工藝教育研究。
參考文獻:
[1]吳巧英,屠曄,朱秀麗.成衣立體裁剪操作流程及要點分析[J].浙江理工大學學報.2015(06)
[2]李晨.《立體裁剪B》課程教學改革探索[J].現代裝飾(理論).2016(10)
[3]孫雪梅.高校禮服立體裁剪教學與企業(yè)應用的對比分析[J].廣西教育學院學報.2016(01)
[4]丁瑛.局部立體裁剪技法在禮服設計課程中的應用[J].時代教育.201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