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F
最近看到一個有趣的說法:科學家發(fā)現(xiàn),大腦中可能確實存在一種促進長期忠誠熱愛的化學物質:后葉催產素,它可能奠定了人們愛慕、信任和對伴侶長期忠誠的物質基礎。
催產素?男人的大腦里也有嗎?這個素難道不是女人懷孕才會有嗎?懷孕在我看來一定是忠誠的最崇高表現(xiàn)!
先不談人的。生物學家蘇卡特和湯姆英賽爾比較了實行“一夫一妻制”的草原野鼠和“雌雄亂交”的山地老鼠的神經(jīng)學區(qū)別,發(fā)現(xiàn)前者大腦中后葉催產素的密度遠高于后者。當向亂交的山地鼠注射后葉催產素后,山地鼠開始在多個性伙伴中選擇某一個成為自己偏愛的伙伴——它靠譜了。而注射了阻止后葉催產素發(fā)生作用的后葉催產素阻斷劑后,一向忠貞的草原鼠爺開始到處尋找交配機會——它也出軌了。
哇塞,林丹估計給阻斷了??磥砝_現(xiàn)代人類的各種出軌小三cheating多角關系,一夜情等可能僅僅是因為大腦中某種元素的量不夠?所以所謂忠誠是可以創(chuàng)造的?那是不是意味著有一天,當我們能為所有人類安全注射足夠多的后葉催產素,這個世界將在清晰堅定的一夫一妻制中毫無懸念地運轉下去?沒了狗血劇情,生活會不會很無聊?忠誠成為了一種科學的結果。
忠誠本身就是道德的假象。從遺傳學上來說,只有盡可能多地與不同的異性交配才能提高產下優(yōu)秀后代的幾率,所以不忠誠是生物的本能,是有利于物種繁衍的。后葉催產素的作用在于能夠在一段時間內保持兩性關系的穩(wěn)定,從而使得雙方能更好地哺育后代。但是與多巴胺一樣,大腦不會對同一個異性一直持續(xù)不斷地分泌后葉催產素。
的確,我們男人只有與不同的異性交配才有利于基因的最佳組合。很多事情,大家不要總是從道德的角度來審判。
那么,我問你為什么有些人會樂此不疲地去嘗試一夜情,更多的人則不會呢?換言之,是什么導致了人們對待性的態(tài)度有如此大的差異?
為什么呢?難道這個區(qū)別也是由我們的什么素和胺來決定的嗎?
你說對了。就有這么一個“聞名遐邇”的基因叫DRD4,它已經(jīng)被發(fā)現(xiàn)和酗酒、賭博這些危險而刺激的行為有關,而現(xiàn)在,紐約賓漢姆頓大學的一個研究小組發(fā)現(xiàn),它在人們的一夜情及出軌行為中居然也插了一腳。DRD4之所以跟這些刺激行為聯(lián)系在一起,是因為它能激活大腦的獎賞系統(tǒng),釋放大量令人感到愉快的物質——多巴胺。正是這個基因的個體差異決定了人們是傾向于深思熟慮,還是熱愛尋求刺激。
按你這么說,我們可以這樣來理解,當兩個具有不同DRD4變異的人同時面臨一夜情機會時,一個人可能有點兒心動但馬上就能按捺住,而對于另一個人來說,多巴胺的滾滾洪流頓時淹沒了他的大腦,這個時候,任何理智的思考和良心的譴責頓時都顯得毫不重要了,都靠這個DRD4了。
是的,從生物學的角度講,個體存在的最高目的,無非就是把自己的基因傳遞下去。男人喜歡一夜情的原因很好理解——通過與多個性伴發(fā)生關系,他們可以盡可能多地傳播自己的基因。
雜交對于女性而言也有好處呀。雖然多性伴的關系很危險,但她們可以為自己的后代挑選優(yōu)良基因。她固然不大可能吸引一個條件比她好很多的男人與她建立長期的伴侶關系,但和他發(fā)生一夜情,從而獲得那個優(yōu)秀男人的基因,這看起來也是個不錯的選擇。
科學家的研究只是從生物化學和基因變異等技術層面來解釋人類作為高等生物的行為產生。但人類之所以還沒有被人工智能和生物科技完全替代,就是因為除了科學的各種化學成分,還存在一些叫做情感和思維的東西沒被破解,所以,人,才被稱之為上帝的子民。
其實,忠與誠是兩個行為。忠是忠心,更強調唯一性,所以我們有諸如民族英雄岳飛的愚忠和“文化大革命”時代的許多故事。而誠代表真誠,更能表達一個人的言行一致。在這兩個之間,我更看重~誠,因為忠,在歷史上已經(jīng)給我們帶來太多災難了,而在當今的人際交往中,在男女的情愛之間,坦誠地相處,言行一致的承諾兌現(xiàn),更能讓一段關系健康地發(fā)展。
忠誠只是我們作為人的一種選擇,不是說你忠誠了,就一定優(yōu)秀,就值得大家歌頌。既然是選擇,就一定有所失和有所得,就看你怎么選了,而你的選擇將決定你的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