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明霞
【摘 要】傾聽是幼兒感知和理解語言的行為表現(xiàn)。就幼兒語言學習和發(fā)展而言,傾聽是不可缺少的一種能力,只有懂得傾聽、樂于傾聽并善于傾聽的人,才能真正理解語言的內容、語言的形式和語言運用的方式,掌握與人進行語言交流的技巧。
【關鍵詞】傾聽 語言領域 教育活動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12.191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語言領域中明確指出:“注意傾聽對方講話,能理解日常用語”“養(yǎng)成幼兒注意傾聽的習慣,發(fā)展語言理解能力”,但在實際教學中,老師們容易重視幼兒表達能力的培養(yǎng)和訓練,忽視幼兒傾聽習慣的培養(yǎng),從而影響了幼兒語言的發(fā)展。那么,如何來培養(yǎng)幼兒養(yǎng)成良好的傾聽習慣呢?
一、精心設計教學用語,激發(fā)幼兒傾聽別人說話的興趣
在教學活動中教師簡單清楚的語言組織,能使幼兒集中注意傾聽。向孩子提出活動目的和要求時,應當注意語言一定要具體、簡單,要有明確的指向性?;\統(tǒng)模糊的要求對于孩子并沒有太多的積極作用,因為孩子不明白應當如何去傾聽,以及去傾聽什么。孩子可能會感到無所適從,從而失去對觀察的興趣,不能持久注意傾聽。這時就要求老師能簡單、明確地提出具體要求,使孩子的傾聽能夠指向具體的某物。
在教學中也會經(jīng)常遇到當老師給小朋友講故事時,小朋友個個全神貫注,眼睛一眨也不眨地盯著老師。究其原因,一方面是故事的內容、角色、情節(jié)吸引了幼兒,另一方面是老師抑揚頓挫、繪聲繪色的講述,配上動作、表情,把孩子們的注意力給吸引了。所以要培養(yǎng)幼兒的傾聽習慣,教師要在精心設計教學法用語上下功夫,使教學用于做到簡明扼要、甜美童趣。例如詩歌《彩色的夢》是一首短小凝練、富有想象和童趣的詩歌,在教授這首詩歌時,我這樣設計教學:老師手抱一個洋娃娃,邊輕輕拍打邊唱搖籃曲,創(chuàng)設一種夢境,然后把《彩色的夢》詩歌朗誦給幼兒聽,此時全班幼兒很投入的去傾聽。接下來請小朋友去想象生活中各種顏色的夢,有的說櫻桃的夢是紅的,說香蕉的夢是黃的;蘋果的夢是綠的;這些都是幼兒熟悉并有親身體驗的,所以幼兒一下子就理解了詩歌內容,在這基礎上,讓幼兒運用遷移的方法學習詩歌,幼兒就很快學會了。因此教師要精心設計教學用語,從而激發(fā)幼兒傾聽別人說話的興趣。
二、讓幼兒帶著任務去傾聽
傾聽是為任務服務的,任務越明確,完成任務的愿望越迫切,傾聽就越能集中和持久。要想使孩子的傾聽持久,老師不能強迫他做什么,而是讓她知道為什么要這樣做,激發(fā)他做好這件事的愿望。因此,在活動之前,我總是幫組孩子明確活動的目的和要求,使孩子的傾聽有任務。在活動過程中,我及時提醒孩子,使孩子的傾聽始終指向某個我要求的方向。通過復述故事,使幼兒養(yǎng)成用心傾聽的習慣。本學期,我班開展了每周的“今日我登臺”活動,幼兒將自己親身經(jīng)歷和從各種渠道獲得的信息以故事的形式告訴大家,在講故事前,我提醒他們要做一個文明的小觀眾,要尊重主持人,安靜傾聽故事,并每次設置一個“小明星”,讓文明的小觀眾來當小評委。一段時間下來,幼兒傾聽的習慣明顯好轉。另一方面我鼓勵主持人和下面的聽眾進行互動,故事說到一半可以請聽眾猜猜故事的結果,故事說完后,聽眾可以向主持人提問,把自己還想知道的和不明白的問題提出來,讓主持人解釋。這樣的講故事形式,既增強了幼兒的參與意識,又巧妙地培養(yǎng)了幼兒的傾聽能力。
三、讓幼兒感受傾聽的樂趣
幼兒對鼓勵很敏感。老師的鼓勵能使幼兒感受成功,充滿自信,是幼兒傾聽活動成功的動力。一句贊揚,一個微笑,不花時間,不費力氣,能收到明顯的教育效果,長期堅持從正面評價、激勵,幼兒就能養(yǎng)成“聽”的好習慣。適時的鼓勵不僅可以激勵幼兒養(yǎng)成認真傾聽的習慣,也可以達到強化這一習慣的作用。因此,我總以欣賞的態(tài)度,適時、巧妙地稱贊,對傾聽習慣好的幼兒加以肯定,并在 “我最棒”欄中增設“智慧星(星星)”為認真傾聽獎。從原來的每天評一次到現(xiàn)在的每周評一次。慢慢地,不管是活動上,還是日常交往中,幼兒基本能認真、努力控制住自己,耐心地聽對方講話,不打斷別人的談話,他們在老師的鼓勵中養(yǎng)成了耐心傾聽的好習慣,得到“智慧星”的孩子們越來越多了。由于幼兒的行為有易反復的特點,因此需要教師經(jīng)常地、積極的評價來肯定、鼓勵幼兒良好的傾聽習慣,逐漸使這一習慣成為幼兒的自覺行為。
四、創(chuàng)設良好條件,運用多種方法指導幼兒傾聽
孩子良好的傾聽習慣不是一朝一夕能養(yǎng)成的,有時會有一個循環(huán)過復得過程,今天聽這個故事非常認真,明天聽那首詩歌又不認真了。因此,作為教師,要堅持持久以恒、循序漸進的原則,采用多種符合孩子年齡特點的方法,指導幼兒傾聽,讓幼兒慢慢地養(yǎng)成認真傾聽的好習慣。指導時可以采用以下方法:
1.游戲法:如做“傳話”游戲。老師想好一句話,靠在在第一個幼兒耳朵旁告訴他,讓該幼兒一個一個傳下去,傳到最后一個小朋友,請他起來說你聽到了什么?做這個游戲時,在前一個幼兒將給你聽時,你一定要仔細聽清楚,并且要記住這句話,再傳給下一個幼兒,這樣就訓練了幼兒的傾聽能力。再如做“請你猜猜我是誰”的游戲,讓幼兒傾聽分辨同伴說話的語氣,這就必須幼兒在平時在意班上小朋友的說話口氣,做游戲時注意傾聽分辨,才能準確地猜出。
2.講評法:一般幼兒回答后,教師總是會問:“某某小朋友回答得好不好,對不對?”幼兒就會不加思索地回答:“好,不好?!庇械挠變焊静辉诼?,他也跟著說:“好,不好?!庇谑俏腋某蛇@樣提問:“某某小朋友什么地方念錯了?”“什么地方念得特別好?”“哪個字的音發(fā)錯了?”這樣幼兒就必須要認真聽好了,你要不認真聽好就不能回答老師的提問,當然老師在幼兒回答得好的時候,一定不能忘了加以表揚個鼓勵,從而激發(fā)他再次認真傾聽的興趣,養(yǎng)成良好的傾聽習慣。
3.懸念法:孩子是好奇好問的,如學習兒歌《學好樣》,老師這樣提問:小朋友走路要向誰學習,坐要向誰學習,唱歌要向誰學習,聽了兒歌你就知道了。孩子是好奇好問的,讓帶著懸念,懷著尋求答案的心理有意識地去聽,激發(fā)了幼兒的傾聽興趣,激起他想聽、想知道結果的愿望。
4.求異法:如開展仿編活動,詩歌《家》在仿編時,鼓勵幼兒和別人編的不一樣,仿編時,對幼兒提出要求,在別人編者按時你一定要認真聽好,編者按過的你就不能再編了。幼兒在這要求下,就會自然地注意傾聽了。
5.故意念錯法:幼兒學過詩歌、故事等要經(jīng)常溫習才能不被遺忘,才能達到溫故知新的目的,因此,課余時間,我常和小朋友一起背誦學過的手指游戲、講過學過的故事,要背誦和講述時,我故意背錯、講錯、當小朋友發(fā)現(xiàn)老師背錯時,都紛紛加以糾正。此方法效果較好,因為如果你不認真傾聽,根本不會幫老師糾正,只有認真傾聽了,并且對正確的答案了如指掌了,才能有的放……的加以指出的糾正。這樣不僅鍛煉了孩子記憶的準確性,也培養(yǎng)了孩子與老師、與同伴交往的能力,同時也調動了孩子學習的熱情。
6.用幼兒文學作品讓幼兒“善于傾聽”:幼兒文學作品以其人物形象鮮明,富于幼兒情趣等特點深受幼兒喜愛,并能為幼兒所接受。我們經(jīng)常讓幼兒聽有趣的通話、故事、兒歌、突出讓幼兒聽不同的聲音,聽人物、動物對話,如大灰狼兇狠的話、小羊害怕的聲音,讓幼兒分辨不同聲音。教學中常向幼兒提出與內容有關的問題,促使幼兒不僅要注意聽講,而且更要注意聽講些什么。例如:讓幼兒聽故事“方臉和圓臉”要求小朋友聽聽故事里什么東西是方的,什么東西是圓的?幼兒掌握聽故事的主要內容,逐步培養(yǎng)幼兒善于傾聽的技能。
在教學中,我深深體會到幼兒養(yǎng)成了良好的傾聽習慣后,說的能力也隨之提高了,在教學活動中,只有讓幼兒主動地聽,積極地說,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才會提高。幼兒良好的傾聽習慣不是在一個活動中或一朝一夕中養(yǎng)成的,它貫穿在幼兒的一日活動中乃至整個學習生活。它也需要我們教師有藝術的教育方法和充足的耐心去教育、去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