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師范大學萬寧附屬中學 朱小超
海南省中招考試《思想品德》學科試題賞析與創(chuàng)作
□北京師范大學萬寧附屬中學 朱小超
近日,筆者有幸參加了海南省教育教研培訓院組織的“2016年初中學業(yè)水平考試命題技術培訓(第一輪)”。在培訓會上,各位參訓教師圍繞“提升命題技術、提高試題質量”這一主旨,進行了學習、發(fā)言和探究。筆者以2015年海南省中招《思想品德》試卷中部分試題為例,對命題的質量進行了評析;并從新課標的視角出發(fā),原創(chuàng)試題兩道,以供交流所用。
海南省中招考試《思想品德》學科試題,包括單項選擇題16道,簡答題一道,辨析題一道,材料分析兩道,滿分100分,限時60分鐘。筆者選擇其中簡答題和材料分析題進行評析。
真題一:簡答題(9分)
17.暑假即將來臨,安全意識不能放松。同學們在假期活動中可能會遇到臺風、雷電天氣,也可能到人員密集的公共場所游玩,甚至會遇到違法犯罪行為等等。
當我們遇到上述或類似情況時,應該怎么辦?請為你和同學們寫出三個有關安全防范的小提示。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淺析:《課程標準》要求“2.2認識自己生命的獨特性,珍愛生命,能夠進行基本的自救自護?!苯┠陙?,關于青少年人身傷害事件時有發(fā)生。關注青少年人身安全是全社會共同的責任。教會學生一定的安全知識,培養(yǎng)學生一定的安全意識,提升學生安全防范能力,理應成為思想品德課的重要內容。毋庸置疑,該題很好地落實了課程標準的要求,具有極強的現(xiàn)實意義和象征意義。
但是,在我看來,這道題似乎也不是很完美,有些地方值得商榷。例如,該題只有三道小題,而且題目中已經(jīng)隱含問題的部分答案,按理說學生答得應該是比較好的,老師批改也應該是比較快的。然而在所有閱卷小組中,負責該題的小組完成閱卷的速度幾乎是最慢的。事后的數(shù)字表明,學生該題得分并不很理想。在閱卷中閱卷老師普遍反映的問題是學生答題太過雜亂,語言表述千姿百態(tài),形式多樣。是什么原因呢?筆者認為,一個重要的原因在于,題目問題的設置缺乏明確的指向性?!爱斘覀冇龅缴鲜龌蝾愃魄闆r時,應該怎么辦?請為你和同學們寫出三個有關安全防范的小提示。”命題人當然是非常清楚答題的格式的,那就是“三個情景+三種對策”。然而,學生可能不這么想。部分學生可能會想“一個情景+三種對策”,也可能會想既然材料中已經(jīng)將“情景”說了,因此就只需答“三種對策”。顯然,學生的想法與命題人的想法出入是比較大的,這必將導致學生在答題時思維極大的發(fā)散,與所給參考答案相去甚遠。當閱卷老師依據(jù)參考答案匆匆忙忙閱卷時,學生真正的知識、技能、情感等沒有被閱卷老師過多關注,這多少有些遺憾。
我建議,在提出問題之后,應該為學生設置一個“示例”,來對學生加以引導。例如,可在“當我們遇到上述或類似情況時,應該怎么辦?請為你和同學們寫出三個有關安全防范的小提示?!敝笤O置“示例:在臺風天氣來臨時,請同學們關好門窗,盡量不要外出,遠離樹木、廣告牌?!比缓笤俪鍪荆?)___;(2)___;(3)___。這樣似乎更利于引導學生而不至于因為理解的“不對稱”而出現(xiàn)誤判。
真題二:材料分析題
20.材料一。
?
材料二:海南國際旅游島建設確立為國家戰(zhàn)略以來,旅游業(yè)快速發(fā)展,但是旅游市場也出現(xiàn)了一系列“商家宰客”、“強制購物”、“無證經(jīng)營”等違法違規(guī)現(xiàn)象。
材料三:近年來,海南在立法和執(zhí)法領域不斷探索,修訂了《海南省旅游條例》,出臺了《海南經(jīng)濟特區(qū)旅行社管理規(guī)定》、《特區(qū)旅游景區(qū)景點管理規(guī)定》、《特區(qū)旅游價格管理規(guī)定》等7部法規(guī),形成了服務于我省旅游改革的“1+7”法規(guī)體系模式,為我省法治實踐提供了生動的范例。
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1)與全國相比,海南旅游業(yè)收入占全年總收入比重有什么特點?(3分)
(2)我省旅游市場存在的違法違規(guī)現(xiàn)象有什么危害?(6分)
(3)為防治海南旅游市場存在的違法違規(guī)現(xiàn)象,請你從法治的角度提出建議。(8分)
淺析:本題的主要特色如下:——
1.圖文并茂。材料一表格的設計,將大量的文字信息轉化成簡潔的數(shù)字,簡單明了。既讓學生在緊張的考試中耳目一新,又降低了他們讀題的難度,體現(xiàn)了以學生為主體的設計思路,也是《課程標準》“學習搜集、處理、運用信息的方法,提高媒介素養(yǎng),能夠積極適應信息化社會?!钡木袼?。本題有助于考查學生們的媒介素養(yǎng),幫助他們適應信息化的社會。
2.材料完整,結構嚴謹。三個材料的共同話題是“海南旅游”,但又各有所指。材料一呈現(xiàn)的是海南旅游在全省年總收入的比重,對海南省經(jīng)濟社會的貢獻,側重從正面看海南旅游;材料二談的是海南旅游業(yè)中存在的違法違規(guī)現(xiàn)象,側重從反面談海南旅游。這兩個材料向我們呈現(xiàn)了海南旅游較為完整的印象。針對材料二中出現(xiàn)的問題,材料三向我們展示了省委政府治理海南旅游亂象的舉措。因此,三個材料環(huán)環(huán)相扣,水到渠成。
3.極強的地域特色?!墩n程標準》要求“結合當?shù)睾蛯W校實際情況,重視對本土資源尤其是農(nóng)村鄉(xiāng)土資源的開發(fā)和利用,發(fā)揮本土資源的優(yōu)勢和獨特價值?!边@里雖然談的是對課程資源開發(fā)與利用方面的建議,但也同樣適用于思想品德教育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包括考試。作為海南中招考試試題,在關注國家發(fā)展大計的大背景下,關注海南本土的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是理所應當?shù)摹?/p>
4.敏銳的時政性和鮮明的指向性。關注時政是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內容,也是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途徑。2014年12 月4日,是我國首個憲法日,圍繞這一主題,國家一系列重大的司法改革穩(wěn)步推進。該題顯然給予了這一重大時政主題應有的關注。尤其是在問題的設置上,命題人更是精心的考量。一是指向明確。“從法治的角度提出建議”,告知了學生答題的方向,也便于后期試卷的評改;二是注重能力的培養(yǎng)?!埃?)我省旅游市場存在的違法違規(guī)現(xiàn)象有什么危害?”“(3)為防治海南旅游市場存在的違法違規(guī)現(xiàn)象,請你從法治的角度提出建議?!边@里,將答題的范圍劃定為“我省”、“海南”,避免了學生開卷考試中對攜帶資料的生搬硬套,知識能力并重。
課程標準是教材編寫的重要依據(jù),也是命題的出發(fā)點和落腳點。牢牢把握課程標準高質量地進行試題原創(chuàng),是教師精湛專業(yè)技能的展現(xiàn)。
【命題示例】
1.題型:辨析題。
2.試題。
18.有3700多萬微博粉絲的任志強經(jīng)常通過網(wǎng)絡、講座、報告會、座談會等方式,在公開場合發(fā)表背離黨的根本宗旨,違背黨的政治紀律和政治規(guī)矩的言論。2016年2月28日國家互聯(lián)網(wǎng)信息辦公室責令新浪、騰訊等網(wǎng)站依法依規(guī)關閉任志強微博賬號。對此有人認為,這是國家在干涉公民的權利和自由。
請依據(jù)權利和義務的相關知識,結合材料談談你的看法。
3.試題的考查點。
(1)公民正確行使權利;
(2)關于言論自由的正確理解;
(3)權利和義務的關系;
(4)對基礎知識的運用
4.答案與解析。
答:這種觀點是錯誤的。這是因為:
(1)在我國,公民享有廣泛的權利。但是,公民在行使權利時,應該做到:尊重他人的權利;不損害國家的、社會的、集體的利益;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行使權利;以合法的方式行使權利。(2分)
(2)依據(jù)我國憲法,公民享有言論自由。但是,言論自由不是無限制的絕對自由,任何人不得利用言論自由危害社會穩(wěn)定,干擾正常的社會秩序。(2分)
(3)權利和義務具有一致性,不存在無義務的權利,也不存在無權利的義務。(2分)
(4)任志強通過網(wǎng)絡在公開場合發(fā)表背離黨的根本宗旨、違背黨的政治紀律和政治規(guī)矩的言論,已經(jīng)超出了言論自由的界限,必然危害公共利益,擾亂社會秩序,是法律所不允許的(2分)
在生活中,我們不僅要增強權利意識,還要增強義務意識,做到正確行使權利,自覺履行義務。(2分)
5.命題意圖或評析。
本題以“網(wǎng)絡大V任志強微博賬號被依法關閉”這一新聞事件為背景,考查學生對新聞事件的關注度和敏感性,對權利和義務相關知識的理解和運用,分析問題的邏輯思維能力和語言組織能力,從而衡量學生的規(guī)則意識、公共精神,評價學生面對復雜的社會生活和多樣的價值觀念所做出的道德判斷和價值選擇。
(1)本題以新聞事件為載體,寓權利和義務、言論自由相關基礎知識于其中,關注鮮活的社會生活,避免了簡單的問答;同時在問題設置上來看,本題要求學生結合權利和義務相關知識,聯(lián)系材料進行回答,既給學生明確了答題的范圍,又避免了對相關知識的照抄照搬,在考查學生基礎知識掌握情況的同時,深層次地考查了學生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這與《課程標準》中關于考試的“評價建議”是高度一致的:“要加強思想品德考試命題研究,注重考查學生運用知識解決道德實踐中實際問題的能力,發(fā)揮考試對教學的正確導向作用?!?/p>
(2)《課程標準》要求引導和幫助學生“樹立規(guī)則意識、法制觀念,有公共精神,增強公民意識?!币欢ǖ囊?guī)則意識和法制觀念是現(xiàn)代人適應現(xiàn)代生活必不可少的素質。公共精神、公民意識核心理念在于對社會公共生活的關注,對集體、國家利益的認同和維護。任志強借助微博所發(fā)表的言論雖然沒有直接傷害我們個體的利益,但是卻傷害了國家的利益,也就是公共利益。在這種情況下,作為個體的我們,是視而不見、袖手旁觀,還是跟風從眾、推波助瀾,這是判斷一個人有沒有公共精神、有沒有公民意識的試金石。本題要求學生結合材料進行回答,必然涉及到對個人、集體、國家三者的利益關系的思考,從中可以看到學生的公共精神、公民意識。
(3)本題中談到“國家互聯(lián)網(wǎng)信息辦公室責令新浪、騰訊等網(wǎng)站依法依規(guī)關閉任志強微博賬號。對此有人認為,這是國家在干涉公民的權利和自由?!边@是部分社會成員的看法,可能也是一些初中生的看法。這種觀點是不是正確?我們的學生需要做出判斷,并且對自己的判斷做出說明,而這正是思想品德學科“辨析題”的優(yōu)勢所在。
6.預估難度。該題預估難度為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