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慧?オ?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入,情感教育越來越受到重視,不僅可以優(yōu)化初中生的道德品質(zhì)和行為習慣,還能夠提升初中生的審美能力和綜合素養(yǎng)。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滲透情感教育更具有得天獨厚的優(yōu)勢,語文學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等特征便于初中生發(fā)揮主觀能動性,形成德、智、體、美的全面發(fā)展。初中語文教師必須以學生為中心,注重課堂教學與情感教育的有機結合,提升初中生的課堂參與度,重視語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同時也應尊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獨特體驗。
一、 挖掘語文教材,把握真摯情感
在人教版初中語文教材中有許多優(yōu)秀的文學作品,這些作品不僅能夠激發(fā)初中生學習語文的熱情,還有利于語文教師在教學中調(diào)動學生的情感,收獲到最佳的教學效果。因此,初中語文教師應該深入挖掘語文教材,把握教材中蘊含的真摯情感,引起初中生的共鳴,實現(xiàn)教材與情感的統(tǒng)一。比如人教版初中語文課文《再塑生命的人》,語文教師要引導初中生感悟安妮·莎莉文老師深沉博大的愛心及其獨特的教育方式,學習海倫·凱勒自強不息的精神,及對待生命的積極態(tài)度。
如人教版初中語文課文《皇帝的新裝》,塑造了一群昏庸愚蠢、自私虛偽的統(tǒng)治階級形象,反映了封建社會的腐朽生活。語文教師要聯(lián)系現(xiàn)實生活,讓初中生體驗反思,培養(yǎng)學生實事求是、敢說真話的良好品質(zhì)。再如人教版初中語文課文《傷仲永》,通過教學要讓初中生明白“天才等于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百分之一的靈感”,要拋掉“我聰明,慢慢來”,“我不學也行”等說法,珍惜現(xiàn)在的學習時光和學習環(huán)境。由此可見,只要把教材中的情感表達出來,站在學生的角度去思考問題,就一定可以提高教學效果。
二、 優(yōu)化教學方法,建立高尚道德
傳統(tǒng)的初中語文教學往往只注重學生的成績,忽視對學習技巧和情感、心理等教育,導致初中生出現(xiàn)“高分低能”的現(xiàn)象。在新課程背景下,初中語文教師要積極優(yōu)化教學方法,改變教學策略,運用多種有效的教學手段,重視對初中生高尚道德品質(zhì)的塑造,以自己的情感去感染學生,促進初中生德、智、體、美的全面發(fā)展。
比如講人教版初中語文《背影》時,我先為學生介紹朱自清的生平和作品的寫作背景,讓學生對課文有初步的了解,以激發(fā)學生對父愛的深度把握。作者用純樸真摯的語言,表現(xiàn)父親在禍不單行、生活困苦、哀愁焦慮的日子,用自己的方式無微不至的關懷遠行的兒子。父子之情躍然紙上,父愛在背影的烘托下顯得異乎尋常地深沉和感人。然后我安排學生閱讀課文,一方面要掃清字詞障礙,理解文章的大意;另一方面還要體會作者的寫作手法和表達的情感。我還讓初中生模仿課文書寫一篇作文,學習作者描寫人物的方法,表達自己對某一位親人的愛。語文教學是知、情、意的統(tǒng)一,只有學生能夠進入角色,才會發(fā)揮主動性和積極性,受到作品情感的熏陶。
三、 組織實踐活動,塑造完美人格
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應該將課堂教學與課外實踐相結合,提高初中生的實踐能力,塑造學生的完美人格。初中生正處于身心發(fā)展的關鍵時期,在這個時期形成的價值觀念和人生觀念會影響他們的一生,因此初中語文教師必須要高度重視對學生的情感和心理教育,確保初中生能夠健康快樂的學習和生活。
我會利用課余時間帶領初中生到紅色革命圣地去參觀學習,感受革命先烈用生命換來的美好生活,激發(fā)初中生對祖國的熱愛之情和對來之不易的生活的珍惜。我組織初中生去敬老院助人為樂,幫助孤寡老人打掃衛(wèi)生、聊天解悶等,不僅鍛煉學生的尊老愛幼品質(zhì),還讓初中生學會如何獨立。我要求初中生放學回家以后幫助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如刷碗、掃地、擦桌子等,然后寫一篇自己的心得體會并由父母簽字確認。
四、注重主體地位,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
初中語文教師在教學中要注重學生的主體地位,以學生為中心,改變初中生被動學習的狀態(tài),積極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引導學生進入作品的境界,從而更好地進行情感體驗,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比如講人教版初中語文《我的母親》,我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引入新課:“母愛是永恒的話題,古往今來,有許許多多抒寫、歌頌母親的作品。請同學們仔細回憶一下并舉出例子。 同學們,你們長這么大每天都和母親生活在一起,你們是否會時常回憶起母親給你留下影響深刻的一個片斷呢?請和同學們分享一下。”
在進行師生互動后,繼續(xù)引入:“有這樣一位母親,對別人的孩子非常和善,對自己的孩子卻十分嚴厲,有時鞭打孩子時還不準孩子哭出聲來。對這樣一位母親,她的孩子會怎樣評價她呢?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胡適的《我的母親》?!蔽依枚嗝襟w技術播放歌曲,渲染課堂氛圍。教學時我讓學生先閱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的情感。然后讓學生分組探究:課文標題為“我的母親”,而文章前3段只有一句提及母親,而其他內(nèi)容似與“母親”無關,這是為什么?通過一系列的教學活動,讓初中生感受到了文章蘊含著的真摯感情,學會感念母親的恩德。
作者單位:江蘇省南京東山外國語學校(21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