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質公園信息
11月8日下午,河南理工大學學術報告廳不時響起熱烈掌聲,數百名學子濟濟一堂,與主席臺上一位神采奕奕的地質專家共同暢游地質與人文世界。
這場名為《探索身邊的地質公園徜徉地質與人文世界——行萬里路 讀萬卷書》的學術報告是由云臺山世界地質公園和河南理工大學聯合組織,邀請地質公園建設著名專家、教授級高級工程師張忠慧,專門為高校大學生開展的地質科普活動。
報告會上,張忠慧教授用生動活潑、通俗易懂的語言,向莘莘學子講述了什么是地質公園、地質公園包含什么、如何愛護地質公園、如何建設和管理我們的家園,以及中國的地質公園現狀,并以云臺山世界地質公園為例,向學子詳細介紹了云臺山世界地質公園的基本情況、地質地貌特征、地質遺跡、地質景觀等。整個報告生動有趣、引人入勝,不僅向大學生們普及了地質科普知識,更在他們心中種下保護地質遺跡的種子,增強了他們在將來的工作、生活中保護地質環(huán)境的意識。(張忠慧)
12月3日,以河南省國土資源科學院副院長秦正為組長的河南省國土資源廳地質公園驗收組一行5人蒞臨禹州市磨街鄉(xiāng)大澗村,就河南禹州華夏植物群地質公園建設項目進行驗收。
驗收組認真聽取了禹州市國土資源局相關負責人關于華夏植物群地質公園建設情況的匯報,審閱了相關檔案資料,并實地查看了項目工程建設情況,認為禹州市高度重視華夏植物群地質公園建設項目,充分利用省撥專項資金,根據《中國國家地質公園建設工作指南》完成了地質公園規(guī)劃編制,并根據規(guī)劃建設了地質公園主題碑、景區(qū)副碑、華夏植物群探秘遺址科普展示長廊、景點解說牌、警示牌、科普廣場、地質遺跡保護點、地質遺跡登錄系統(tǒng)、公園網站,培訓了導游隊伍等。在此基礎上,禹州市又多方籌措資金5000余萬元,建設了園區(qū)大門、停車場、地質廣場、天壇、明清古建筑群、道路、水系等基礎設施,對園區(qū)內重要設施區(qū)域進行了綠化,對林木進行了改良,對園區(qū)內供電線路進行延伸增容,基本完成了地質公園建設項目各項建設任務,具備了揭碑開園條件。驗收組原則同意禹州華夏植物群地質公園建設項目通過驗收,并就地質公園建設項目基礎設施后續(xù)建設及管理提出建議。(禹州市國土資源局張延偉)
自永城市首個PPP項目——芒碭山地質公園僖山景區(qū)項目成功落地以來,項目施工單位在確保安全和質量的前提下,加班加點,搶抓工期,景區(qū)建設推進有力,效果良好。截至目前,該項目已累計投資650萬元,先后完成了景區(qū)內附屬物清理、游客服務中心主體工程及觀光電梯主體鋼架結構等工程施工。
該項目占地14.5公頃,采用“建設-經營-移交”模式運營,總投資3623萬元,由永城市保源旅游開發(fā)有限公司投資建設。作為芒碭山地質公園五大景區(qū)之一,僖山景區(qū)是一個集旅游、人文、娛樂于一體的大型地質公園,園區(qū)內設置了蹦極、游船、沙灘谷等大型水上娛樂設施。僖山景區(qū)的建設,將使芒碭山的整體環(huán)境得到切實保護,對打造芒碭山漢文化旅游景區(qū)品牌,提高永城知名度具有重要意義。同時,通過PPP模式的推廣運用,芒碭山地質公園能形成多元化、可持續(xù)的資金投入機制,填補資金缺口,對推進永城市基礎設施項目建設,提升經濟增長動力,促進經濟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起到積極作用。(永城市地礦局 陳國慶)
11月20日,省地質專家秦正、李進化、梁世云、徐莉、蘇之會一行5人到宜陽縣花果山地質公園,對公園建設成果進行實地驗收。
該地質公園屬省級地質公園,是宜陽縣重點建設項目。公園建成后將對該縣地質遺跡研究與保護、地質旅游資源開發(fā)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專家組首先考察了花果山地質博物館,并實地查看了公園景區(qū)的礦石標本、地質地貌,以及公園配套設施的建設情況。
之后,專家組一行參加了花果山地質公園項目建設成果匯報會。該地質公園的設計承建單位——河南省山水地質旅游資源開發(fā)有限公司負責人就該項目的設計理念、規(guī)劃方案、建設成果等方面作了詳細匯報。專家組聽取匯報后,對項目實施中存在的具體問題提出建設性意見,為該項目順利通過最終驗收打下堅實基礎。(宜陽縣國土資源局 徐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