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漢軍
“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家喻戶曉,可對故事的主人公俞伯牙琴藝如此高超的緣由,卻未必人人知曉。這里又有一段故事。
俞伯牙學琴于成連先生,一學就是三年。三年后,俞伯牙技藝初成,只是琴聲太飛揚,尚無空曠落寞的傳神之感。成連先生指出其中的緣由:你還沒有學會“移人情”,即天地自然的情懷,你還不能移到你的琴上。怎樣學會“移人情”?成連先生告訴俞伯牙:你同我去東海找我的老師方子春。于是,俞伯牙跟著成連先生渡東海,上蓬萊,歷經(jīng)艱險來到一座孤島。成連先生讓俞伯牙在島上等著,自己去接老師,然后“刺船而去,旬日不返”。可憐的俞伯牙,身處荒島,不知如何度日,他翹首盼望老師能早點回來,但每天看到的只是一望無際的海水,聽到的是連天的波濤聲。這回,俞伯牙知道了什么叫孤寂落寞,也明白了老師的用意:“先生亦以無師矣,蓋將移我情乎!”原來,老師已經(jīng)把“老師”留在了這里,那就是“無”。
這則故事告訴我們:以“無”為師,是使技藝達到更高境界必須經(jīng)過的路程。這個道理,對于語文教學,也具有啟迪和借鑒意義。
最近聽了一節(jié)課,是人教版七年級的《山中訪友》,執(zhí)教者是一位年輕教師。簡單導入之后,教者即讓學生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這很好,但就在學生們正讀得很投入時,他卻馬上讓學生停止讀書,開始用各種問題狂轟亂炸。筆者看了一下時間,學生讀書用時不超過3分鐘,也就是剛夠讀完課文的時間,這使我不能不認為在教者的教學預設(shè)中,學生自主讀書僅僅象征性的。再看他設(shè)計的一系列問題:作者在山中究竟看到了哪些景致,訪問了哪些朋友?作者早上是滿懷著好心情去的,晚上又是帶著滿懷的好心情回的,同學們說一說這兩個“好心情”是一樣的嗎?一進山,一眼就看到這座古橋,老朋友相見,作者心里默默地對他訴說些什么呢?作者是懷著怎樣的心情對古橋訴說的?作者“滿懷好心情”是如何通過人稱變換的手段來表達的?作者為什么要采用擬人的手法來描述他山中的朋友?等等??陀^地講,這些問題的設(shè)計,也是比較好的,認真地探究這一個個問題,確實能幫助和推動學生閱讀,積淀學生的閱讀能力和語文素養(yǎng)。但“好問題”成堆,成了滿堂問,“好問題”也就成了問題:學生被這些問題牽著滿堂跑。筆者注意到,短短的四十五分鐘,短短的千字文,教者竟然問了二十多個這樣的問題,也就是說兩三分鐘就問一個問題,學生兩三分鐘就要思考和理解一個問題,而這些問題并不是兩三分鐘就能解決的。如此,課堂效果可想而知,原本一篇生動活潑能夠帶來活躍的課堂氣氛的文章,就這樣成了教師自問自答、學生木訥地聽著老師解讀的沉悶文本。
課后,教者滿頭大汗地向筆者訴苦。筆者也問了他一連串的問題:你真正讓學生閱讀了嗎?你給了學生感悟和體驗課文的時間與過程了嗎?你知道學生讀到了什么又讀懂了什么嗎?(他說,主要是因為要解決的問題太多了。擔心時間來不及,所以才沒有花更多的時間讓學生閱讀。)教學僅僅是為了解決教師預設(shè)的一個個問題嗎?離開了學生的讀,這些精心設(shè)計的問題又有什么作用呢?他終于明白了這樣的道理:與其費心費力地一個個解決問題,不如少提幾個問題,騰出時間,讓學生自主閱讀,讓學生在閱讀中自主提問。
后來,他對教案作了較大的修改,把學生自主閱讀作為教學的重要環(huán)節(jié),“起”自閱讀,“串”以閱讀,“終”于閱讀:初讀課文,說一說讀后的大致感覺;提出自己的疑問,理一理對文章的困惑;細讀文中你覺得美妙的語句與段落,品一品文章的佳處;以山中之友的身份,與作者作一次心靈對話,探一探文章的意境;深情朗讀全文,悟一悟文章的整體之美。這一教學設(shè)計在市優(yōu)課評比中的課堂實施大獲成功,課堂熱烈而富有生氣,其淵源就在于執(zhí)教者組織的教學是建立在學生閱讀和取得原初閱讀體驗的基礎(chǔ)上,自始至終讓學生自覺深化體驗。這一過程就是一個以“無”為師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始終尊重、保護著并激發(fā)出學生的閱讀體驗,給學生提供豐裕的時間和保障,不以自己的講解與分析代替學生的體驗與理解,而是創(chuàng)設(shè)機會讓學生自主體驗與理解。
以“無”為師,教師必須暫時退居幕后,不再在學生耳邊聒噪不已,少讓學生參與喋喋不休的討論,而是讓學生靜靜地閱讀,細細地咬嚼文字背后的東西,讓學生調(diào)動已有的知識和經(jīng)驗,去感受體驗文本,去重構(gòu)文本意義。以“無”為師,強調(diào)的是學生作為讀者以自己的知識經(jīng)驗去自我體味、自我消化和自我加工文本意義的過程。沒有這個以“無”為師的過程,就不會有真正的閱讀。
成連先生之所以高明,就在于他將俞伯牙引導到一個最能讓其體驗到寂寞的荒島上,從而讓其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寂寞,最終使其琴聲具有了空曠落寞的傳神之感。要使琴聲具有空曠落寞之感,唯有親身感受空曠落寞。同樣,要使學生感受體驗文本,唯有讓學生在親讀中感受體驗。語文教師的價值與作用就在于此,語文教師的智慧與高明也在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