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福民
民間美術作為民間社會生活的反映,承載著豐富的歷史信息,體現(xiàn)了特定地域的文化風貌,反映了特定族群的精神特質(zhì)和審美情趣。民間美術多方面的價值,為民藝學者從不同的角度切入民間美術研究提供了可能。因而,在當代民間美術研究中,民藝學者形成了多種學術取向。從代表性的研究成果來分析,主要形成了旨在民俗文化解讀,旨在民藝學建設,旨在史論梳理,旨在生命意識探究,以及旨在促進民間美術保護與傳承等學術取向。這些學術取向既反映了民藝學者不同的學術旨趣和學術目標,也反映了不同時期文化思潮對他們的影響,以及歷史使命對他們的召喚。
一、旨在民俗文化解讀的民間美術研究
學界對民間美術的民俗文化的集體性關注,始于“五四”新文化運動時期。一批民俗學、歷史學等學科的學者出于民族覺醒意識和民主主義思想,在從事各自的專業(yè)研究的同時,程度不同地注意使用民間美術品作為其民俗觀和歷史觀的佐證。當然,那時的學者對于民間美術品,也只停留在民俗學、歷史學等學科附屬佐證價值關注的層面,而對民間美術品本身的美學屬性和藝術價值關注不足。
鐘敬文先生作為中國民俗學的開創(chuàng)者,向來重視民間美術的資料價值。早在20世紀三四十年代,便發(fā)表了《民間圖畫展覽的意義》《被閑卻的民間藝術》等重要論文,認為對于民俗學者而言,民間美術無疑是一宗重要的資料——比起文書或古器物來,至少是一宗更豐富的資料。80年代以后,鐘敬文先生更為自覺地關注民間美術的民俗學價值。他在論文《從文化史角度看<老鼠娶親>》中,探討了民間美術經(jīng)典題材“老鼠娶親”深廣的民俗文化淵源及其流變歷程。這是一篇以民俗學視角研究民間美術的典范之作。另外,其論文集《民間文藝談藪》,除了專論民間文學的文章之外,有一輯專論民間美術與民俗文化的內(nèi)在關系。
進入20世紀90年代以后,有更多的學者不約而同地關注民間美術中的民俗文化。陳瑞林編輯出版的論文集《民俗與民間美術》和鄭巨欣主編的論文集《民俗藝術研究》,其中的多數(shù)論文分析了各地民間美術與當?shù)孛袼孜幕榻蝗诘年P系,為民間美術的民俗文化解讀提供了豐富的案例。此外,王惕的《中華美術民俗》、陶思炎的《中國紙馬》、馬銀文的《中華民俗藝術大全》、孫建君的《中國民俗藝術圖說》等著述或圖說,臺灣學者宋克飛的《民俗藝術探源》、邱坤良的《民俗藝術的維護》等著作,也著重探討民間美術的民俗文化及其歷史淵源。
可以說,由于民間美術與民俗文化有著悠久的歷史淵源,存在復雜的共融共生關系,因而民藝學者對民間美術的民俗文化解讀,就成為當今民間美術研究極具普遍性的學術取向。民藝學者對民間美術品民俗文化的解讀,也提升了民間美術品的文化價值。
二、旨在民藝學建設的民間美術研究
進入20世紀80年代以來,隨著國門的日益開放和學界對外交流的頻繁,民藝學者的學科意識逐漸自覺。1983年由中國藝術研究院美術研究所、中國美術家協(xié)會貴州分會在貴陽召開的首次“民間美術學術討論會”,對于民藝學發(fā)展而言,是一次具有重要意義的會議。會上,眾多學者就民間美術研究的對象、范疇、意義、方法和分類等理論和實踐問題進行了探討,并表達了建設民藝學的愿景。由會議論文編輯出版的《中國民間美術研究》一書,是這一時期重要的研究成果。
明確倡導民藝學建設的張道一先生,在20世紀80年代就發(fā)表了《中國民藝學發(fā)想》一文。在文中,他指出,雖然民間藝術與民俗學有重要的關系,但民間藝術不完全是民俗藝術,民藝學并不等于民俗學,民藝學的研究應建立自成體系的獨立學科。他進而指出,一般的民藝學探討民藝的原理和規(guī)律,主要解決一些有關民藝的基本問題,而中國民藝學是在這原理和規(guī)律的指導下探討中國的民藝,找出中國民藝的特點,并解決一些中國的實際問題。這是一篇產(chǎn)生了重要影響的論文。在此,張道一先生不僅強調(diào)了民藝學建設的必要性,而且為民藝學建設確立了目標。
潘魯生是這一建設目標的初步實踐者。在其由博士論文修改而成的《民藝學論綱》之中,潘魯生建構(gòu)了民藝學的理論框架,對民藝學的研究對象、研究方法、學科體系等做了論述。之后,他在《離開鍋灶端起碗——在民藝的門檻上聊天》《民藝學概論》等著作中,對民藝學學科體系做了進一步完善。
此外,張道一、廉曉春合著的《美在民間》,楊學芹、安琪合著的《民間美術概論》等,也體現(xiàn)了作者對民藝學建設的用意和努力。在20世紀90年代,由中國民間工藝委員會主辦的《中國民間工藝》雜志,發(fā)表了大量有關民間美術理論研究論文和田野調(diào)查報告,有效地促進了民藝學的建設。
值得一提的是,由鄧福星主編包含有《中國民間美術工藝學》《中國民間美術社會學》等著作的《中國民間美術基礎理論研究叢書》,以及由王朝聞主編的《中國民間美術全集》、張道一主編的《中國民間美術辭典》等著作,也對中國民藝學建設具有重要的意義。
建設民藝學是每一位民藝學者的責任和理想。然而,需要指出的是,由于中國民間美術是在中國獨特的社會環(huán)境、經(jīng)濟結(jié)構(gòu)和文化形態(tài)中產(chǎn)生和延續(xù)的,其問題和語境是中國式的,所以在民藝學的建設中,民藝學者需要具備中國本土問題意識和歷史感。只有這樣,才有可能實現(xiàn)建設中國學派民藝學的目標。
三、旨在史論梳理的民間美術研究
長期以來,民間美術因由普通民眾創(chuàng)造而被視為難登大雅之堂,其發(fā)展處于自生自滅的境地,其歷史也難以進入史家的法眼。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古代士大夫名人的書畫,卻受到歷代收藏家和鑒賞家的關注。他們對士大夫名人的書畫做了大量的鑒定和著錄工作,撰寫了豐富的“畫記”“畫贊”等美術著錄。這些著錄成為研究古代珍貴字畫的可靠線索和文獻憑據(jù)。然而,由于諸家只關注士大夫名人的作品,而忽視了民間藝人的作品,所傳的“畫記”“畫贊”等著錄,很少有關于民間美術的評說和記載。這就進一步導致了民間美術歷史文獻資料的貧乏。文獻資料的貧乏決定了民間美術史論研究的艱巨性。作為中華民族美術傳統(tǒng)之重要方面的民間美術,其史論研究長期處于荒疏狀態(tài)。
正是在這種學術背景下,劉道廣著的《中國民間美術發(fā)展史》便具有“補白”的意義。該著作以富有詩意的語言,對各個朝代流傳的主要民間美術做了介紹,并就各時期社會生活對民間美術的影響加進行了分析。當然,由于該著作是作者“對中國美術的邏輯發(fā)展的思考內(nèi)容之一”,所以對中國民間美術發(fā)展歷史是以粗線條的方式勾勒的,并因缺少圖版和充分的文獻佐證而留下遺憾。
對民間美術史論的研究,既需要對大量作品的深入分析,也需要對各種文獻資料的認真考證。王樹村先生在這兩方面用力很深,且有機結(jié)合。王樹村在民間美術研究領域成績斐然,在其眾多的研究成果中,最具代表性的是《中國民間美術史》。他通過數(shù)十年的搜集和收藏,積累了萬件歷代民間藝人留下的寶貴作品,逐件分類排比,對照整理,結(jié)合各種相關的文獻資料,參閱訪問的老藝人口述之記錄,進行深入細致的考證,從而梳理出十大種類民間美術的發(fā)展脈絡和演變軌跡,完成了圖文并重、史料翔實的《中國民間美術史》。這一著作標志著中國民間美術的史論研究邁上了新臺階。
客觀地講,當前民間美術的史論研究仍顯薄弱,特別是具體種類的民間美術史論研究更顯薄弱。這就要求民藝學者需克服史料和古代作品貧乏的困難,努力加強民間美術的史論研究。畢竟,通過加強史論研究有助于提升民間美術研究的學理性。
四、旨在生命意識探究的民間美術研究
進入20世紀80年代以來,隨著文化尋根思潮的興起,對于民間美術的研究也逐漸深入到民族的本原文化之中。黃河流域作為中華文明的發(fā)祥地,其傳承的民間美術也往往蘊藏著中華民族的文明密碼和生命意識。
對民間美術中生命意識的探究,最為執(zhí)著者是靳之林先生。他認為,人類各大民族雖然發(fā)展著各自不同的哲學體系,但其本原哲學追根到底都源于生命與繁衍的人類基本意識。作為中國哲學體系本原哲學核心的“生生之謂易”與“一陰一陽之謂道”的統(tǒng)一,就是生命永生與繁衍意識的統(tǒng)一。靳之林通過黃河流域特別是黃河中上游地區(qū)的考察,調(diào)查這些地域依然傳承的民俗和民藝,結(jié)合大量的歷史文獻和考古資料,細致入微地探究人們的生命意識和繁衍意識。其代表性研究成果是20世紀90年代出版的《抓髻娃娃》《生命之樹》《綿綿瓜瓞》三部著作。在他的研究中,形成了獨樹一幟的將中國民藝、民俗、歷史、考古四者結(jié)合和相互補充、互相印證的立體研究體系。靳之林正是因為進入了人們生活的現(xiàn)場,才有了對人們生命意識的感同身受,也才有了對民間美術中生命意識深刻的理解和洞察。
不僅如此,楊先讓的《黃河十四走——黃河民藝考察記》、曹振鋒的《黃河萬里尋面花》、喬曉光的《沿著河走——黃河流域民間藝術考察手記》等著作,也是民藝學者對黃河流域民間美術田野考察的成果。他們在田野考察中,不僅關注民間美術的本體形態(tài)特征,而且深究其中的人們的生命意識。他們在著作中表達了一個共同的信念:民間美術所反映的生生不息的生命意識,不僅屬于黃河流域的農(nóng)民,而且屬于整個中華民族。
民間美術沉淀了人們的生命意識,歷經(jīng)社會變遷卻依然“活化”在人們生活之中。民藝學者在對民間美術生命意識的探究中,形成了理解民族精神的獨特角度。
五、旨在民間美術保護與傳承的研究
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隨著中國城市化、現(xiàn)代化進程,以及人們生活方式的變遷,民間美術存在的文化生態(tài)發(fā)生了巨大變化。進入新世紀以來,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保護工作的開展,不但激發(fā)了民藝學者參與社會實踐的積極性,而且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保護的理念與方法,也給予民藝學者以學術靈感和啟迪??梢哉f,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保護構(gòu)成了當今民間美術研究最重要的文化語境,民藝學者也日益形成了促進民間美術保護與傳承的學術取向。當然,為實現(xiàn)這一學術取向,不同民藝學者采用的研究路徑有所不同。
與民間美術的普查、搶救相結(jié)合的研究。秉持這種學術取向最具代表性的是馮驥才先生。面對民間美術快速消亡的境況,他認為首要的工作就是普查,并認為普查的本質(zhì)就是搶救。他對楊柳青年畫的普查,是在走家串戶了解全貌的基礎上,再檔案式地對其進行實時描述記錄,一步步考究它變異的過程、原因和細節(jié)。他直接主持了對全國20多個重要的著名的年畫產(chǎn)地的普查、記錄與信息整理工作。在他的積極推動下,中國民間文藝家協(xié)會組織實施了“中國民間文化遺產(chǎn)搶救工程”,開展了對年畫、唐卡、民間泥彩塑等民間藝術的搶救工作。馮驥才以自己對民間美術的搶救實踐和學術研究,促進了社會各界對民間美術的關注和珍視,其學術取向也產(chǎn)生了積極的示范和引領效應,如喬曉光對西南少數(shù)民族剪紙藝術的研究,向云駒對年畫藝術的研究,魏力群對灤州皮影的研究等,都表達了希望摸清家底和積極搶救的愿望。
對民間美術手工勞動的研究。民間美術多由手工創(chuàng)作而成,凝聚了人們的手工勞動。對民間美術手工勞動的研究,用力最深的當為呂品田先生。呂品田在著作《動手有功》及文集《必要的張力》等成果中,將手工勞動引入文化哲學視野,以馬克思的哲學人類解放論和實踐觀點為引導,綜合設計學、美學、技術哲學等學科思想,思考手工勞動之于人生的積極意義。他認為,召喚“手”和“手工”重新出場,調(diào)整“生產(chǎn)方式”,建設“手工文化”,應該也勢必成為21世紀的重大社會實踐主題,新的文明觀、發(fā)展觀和價值觀將與這種文化形態(tài)的復蘇交相輝映。此外,學者許平在其論文集《造物之門》中的《民藝與文化理想》等論文,也特別強調(diào)了民間美術手工勞動的文化價值。顯然,在工業(yè)文明高度發(fā)展的時代,對民間美術手工勞動的價值重估和文化審視,營造了有利于民間美術傳承的文化生態(tài)和輿論氛圍。
對民間美術市場化、資源化的研究。民間美術不是與現(xiàn)代文明對立的遺留物,而是不斷變遷和演進的社會生活的一部分。民間美術在當代的變遷和演進,最集中地表現(xiàn)在市場化和資源化。如今,民間美術一部分隨著傳統(tǒng)的產(chǎn)業(yè)和傳統(tǒng)生活方式的改變而瓦解或消失,但另一部分正在轉(zhuǎn)化為現(xiàn)代社會文化和經(jīng)濟發(fā)展所需的資源,成為一種新的文化產(chǎn)業(yè)和消費對象。民間美術的市場化、資源化進程,交織著市場、政府、民眾、學者、媒體、國際等各種力量,反映了人們道德觀、價值觀等的深刻變化。方李莉?qū)暗骆?zhèn)民窯的研究,周星對陜西戶縣農(nóng)民畫的研究,黃波對自貢燈彩藝術的研究等,都關注民間美術的市場化、資源化問題,并希望在這一問題的探討中,找到有利于民間美術發(fā)展的可行性對策。
對民間美術傳承人的研究。民間美術為民間藝人所創(chuàng)作,民間美術的傳承以民間藝人的存在為前提。然而,長期以來,學界對民間美術的研究,缺乏對民間藝人這一要素應有的關注。在這種背景下,錢定一在20世紀80年代編著出版的《中國民間美術藝人志》,盡管只是對民間藝人創(chuàng)作特色和創(chuàng)作成就的簡要介紹,但因率先關注民間藝人這一要素而顯示了特殊的意義。新世紀以來,口述史研究方法作為極具活力的研究方法被借用到民間藝術研究,以突出民間藝人的主體性地位。王文章、王海霞主編的《中國民間藝術傳承人口述史叢書》,便是一批學者對民間泥人、民間年畫、民間剪紙等杰出傳承人口述史調(diào)查和研究的成果。叢書在記錄民間藝人創(chuàng)作經(jīng)驗、創(chuàng)作體悟的基礎上,還記錄了民間藝人的生命史、從業(yè)史和心靈史,呈現(xiàn)了民間藝人全息性的藝術人生??梢哉f,通過對民間美術傳承人的調(diào)查和研究,有助于更真實地了解民間美術的存在狀況,更真切地體察民間藝人的所思所想,從而更有針對性地找到促進民間美術活態(tài)傳承的路徑和方法。
促進民間美術保護與傳承的學術取向,反映了民藝學者對文化傳承這一時代使命的自覺擔當。不少民藝學者不僅將促進民間美術保護與傳承作為自己的學術取向,而且將其作為人才培養(yǎng)的重要目標。正是在他們的影響和努力之下,越來越多的碩士學位論文和博士學位論文也體現(xiàn)出這一學術取向。
實際上,民藝學者在民間美術研究中,其學術取向往往是多元的和變化的。比如,張道一先生在致力于民藝學建設的同時,也特別關注民間美術的民俗文化,其著名的論文《麒麟送子考析》便是對民間美術“麒麟送子”題材的民俗文化探究。近年來,隨著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概念的傳播和影響,他也開始以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保護的理念來思考民間美術的發(fā)展問題,撰寫了《民藝的保護與振興》等文。再比如,馮驥才先生在積極進行年畫的普查與搶救同時,也開始了年畫學的學科建設。由此可見,民藝學者的學術取向是多向度的,也是因時而變的。
在當前社會各界趨于文化自覺的背景下,民間美術的價值日漸得到關注,民間美術的研究也日益得到學界的重視。民藝學者的學術取向既反映了個體的學術旨趣和學術目標,也反映了各個時期文化思潮對民藝學者的影響,以及歷史使命對他們的召喚。因而,當代民間美術研究多元化的學術取向,一方面表明民間美術研究充滿活力,另一方面也表明當代民藝學者仍然肩負著多種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