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晗
思政課程在藝術高校屬于公共課程,一般采用的是大班教學方式,這種教學方式存在一定的問題,需要突出互動式教學的有效性,從而提升學生參與思政教學的主動性。本文重點分析了思政教學存在的主要問題,從多個方面提出了具體的互動教學模式,從而實現(xiàn)思政教學質量提升。
一、引言
藝術類高校學生的思想相對比較活躍,他們受到更多社會上多元化價值觀的影響,需要高校進一步加強思想政治理論教育,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主線,不斷改造他們的人生觀、價值觀。然而目前的藝術類高校思政教育屬于公共課程,由于教師等教育資源的限制,只能進行大班教學,這樣一來,藝術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針對性不強,他們難以通過思政課更好地提升人生觀、價值觀,需要思政教師進一步融入互動式的教學模式,在大班教學中,提升學生參與教學的主動性、積極性。
二、大班教學條件下藝術高校思政教學的問題
(一)難以調動所有學生學習積極性
高校開展思政公共課程教學時,學生的數(shù)量一般在100人以上,由于學生數(shù)量較多,學生距離教師較遠,難以聽清楚教師教授的內容,也難以有效記錄教師的板書。這樣一來,后排的學生參與思政教學的有效性不強,教師不能有效調動所有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教學質量有待提升。
(二)學生難以養(yǎng)成主動的思政自學習慣
由于采取大班教學方式,思政課程難以調動學生參與教學的主動性。在大班教學的過程中,學生常常處在被動的學習狀態(tài)之中,只是單純學習相關的理論知識,沒有充分掌握思政理論的自學方法,沒有養(yǎng)成自學習慣。
(三)統(tǒng)一化的考核使得學生積極性不足
在大班教學的客觀條件下,很多藝術類高校思政教師一般都是通過一張試卷或是一份論文來考核,這樣的考核方式使得很多藝術生對思政學習產生一定的抵觸情緒,因為他們面對這種單一的考核方式時,復習相關思政知識點的情緒比較消極,一旦成績不佳,會大大挫傷他們在思政學習中的自信心。
三、多元化互動教學模式融入思政課程的具體措施
(一)應用現(xiàn)代化的教學手段
現(xiàn)代多媒體等教學手段已經被全面應用到高校教學之中,有如下具體的現(xiàn)代化教學手段需要思政教師進一步學習、研究、掌握,拓展這些教學手段在思政課堂上的應用。
第一,多媒體教學。利用課件將相關的歷史事件、藝術資源融入教學中,在案例式教學過程中,既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又達到了有效教學的目的。
第二,網絡教學。隨著信息技術的發(fā)展,網絡教學資源更加豐富,利用網絡課程平臺,得以構建第二課堂。網絡教學可以進行教學互動,學生在對某一社會熱點問題有不同的看法時,可以通過網絡形式提出,教師給予有效解答,這種網絡的匿名性可以保護學生的隱私。
第三,翻轉課堂。翻轉課堂重新調整課堂內外的時間,將學習的決定權從教師轉移給學生。在這種教學模式下,課堂上學生能夠更專注于主動的基于項目的學習,共同研究與解決本地化或全球化的挑戰(zhàn)以及其他現(xiàn)實世界面臨的問題,從而獲得更深層次的理解。教師不再占用課堂的時間來講授信息,這些信息需要學生在課后完成自主學習,他們可以看視頻講座和博客、閱讀功能強大的電子書,還能在網絡上與別的同學討論,能隨時查閱需要的材料。教師也能有更多的時間與學生交流。在課后,學生自主規(guī)劃學習內容、學習節(jié)奏、風格和呈現(xiàn)知識的方式,教師則采用講授法和協(xié)作法來滿足學生的需要和促成他們的個性化學習,其目標是讓學生通過實踐獲得更真實的學習體驗。因此,教師可以在上課之前,讓學生觀看一些藝術類的影片、研究時事熱點問題,讓學生進一步領悟其中的哲學含義,引導學生進行討論,然后教師再進行有效分析與總結,以提升學生的覺悟。
第四,微課教學。利用“微課程”進行思政課程教學。思政課程的教師需要對學生的心理規(guī)律和教育邏輯有充分的認識和了解,利用“微課程”的實效性特點。通過教學流程的設計,設計不同的專題課程,把“微課程”串聯(lián)整理形成一個知識鏈。學生可以根據(jù)自身的學習情況、時間安排、接受程度等進行觀看、反復播放等操作,鞏固關鍵的知識難點,促進具有個人特色的結構化知識體系形成。
(二)融入多元化的教學形式
高校的思政教學屬于公共課程,為了讓學生將相關的理論知識應用到學習與生活之中,教師在開展思政教學的過程中,需要融入更多的生活案例,這樣可以更加形象地講授相關的思政理論知識,改造學生的人生價值觀。
第一,設置生活化的案例?;訉W習需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承擔引導者的角色,在教學過程中,需要設置相關的問題和任務,讓學生去解決與完成。因此,應用這一教學方法的第一步就是構建符合課程安排要求的教學案例,讓學生自主學習,完成相關任務。由于思想政治的應用能力培養(yǎng)主要涉及提升學生的人生觀、價值觀以及構建學生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因此設置的教學問題和任務可以主要圍繞這兩個方面展開。具體來說,可以就社會上目前比較熱門的話題進行討論,例如,習總書記在七一重要講話中,提出的“不忘初心”,延伸出很多思想政治方面的話題;《非誠勿擾》節(jié)目中再次出現(xiàn)拜金女,節(jié)目對其進行及時封殺;聾啞少年運用自己的幽默方式在《笑傲江湖》節(jié)目中展示他面對缺陷人生的樂觀精神等,這些都可以成為我們思政教學的重要討論話題,這些案例需要具備的統(tǒng)一特征就是生活化,可以提升學生參與教學的積極性。
第二,組織分組合作學習。因為藝術類的學生具有更為豐富的表現(xiàn)力,在思政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結合學生的這一特點,實現(xiàn)學生有效的合作學習,提高思政教學的實效性。
首先,情境延伸。近年來,社會上出現(xiàn)一個新現(xiàn)象——“碰瓷”,使得人們在遇到老人摔倒不敢扶,或者需要先錄下視頻才能進行救助,可見人與人之間已經缺失了對彼此的信任。可以讓學生合作演繹關于這一社會現(xiàn)象的小品,從而引發(fā)學生對這一問題的思考,教師需要通過分析“碰瓷”現(xiàn)象,進一步闡述建立彼此信任的重要性以及構建誠信社會的必要性。
其次,將思政教育融入藝術鑒賞之中。藝術類的學生在繪畫、影視作品的鑒賞上有著專業(yè)的眼光,可以在專業(yè)鑒賞時,對學生進行思政方面的有效教育。另外,藝術學生具有一定的文學歷史知識,歷史中存在大量的典故,可以將其當作思政教學的重要案例,以進一步提升他們參與思政教育的主動性。
再次,辯論會。思政教學屬于思想改造,需要進一步入腦入心,開展辯論會讓截然不同的觀點碰撞,這樣可以更為有效地改造學生的人生價值觀。在辯論前,學生需要準備充分的案例和數(shù)據(jù),作為他們闡述自己觀點的有力論據(jù),這就需要他們真正地參與到思政教學之中,實現(xiàn)更為有效的思想政治理論學習。
最后,演講。這是開展思想政治教學的有效形式之一,很多大一新生由于應試教育的影響,他們缺少表達自己意見的機會,思政課程可以給予他們發(fā)表自己意見的機會,這樣可以幫助他們更好地融入到思政教學之中。
(三)豐富的社會實踐教學
思想政治理論需要應用到社會實踐之中,在思政教學中需要融入更多的社會實踐活動,這樣可以讓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學校可以組織學生進入社區(qū)、孤兒院、軍營等地方開展社會實踐活動。具體的社會實踐活動有以下幾種形式。
首先,邀請先進人物做報告?,F(xiàn)在各地的中國好人、全國勞模都比較多,在思政實踐教學活動中可以邀請當?shù)氐南冗M人物來校做報告,讓他們用自己的親身經歷不斷促進學生樹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其次,參觀博物館。結合藝術高校的特征,學生對博物館中的珍貴藝術品有著深厚的興趣。這些物品不僅僅是一件件藝術品,它們還承載著歷史的印記,是開展愛國主義教育、民族教育的重要載體。思政實踐教育可以選擇這些具有一定文化底蘊的歷史博物館讓學生參觀。在參觀這些歷史博物館的時候,教師需要將這些文物涉及的一些感人故事講給學生聽,讓學生進一步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從而提升學生的思想覺悟。
最后,幫助弱勢群體。組織學生進入孤兒院、養(yǎng)老院,為那些弱勢群體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例如學生的表演能力相對較強,可以表演一些小品、舞蹈等文藝節(jié)目。通過這些實踐活動,學生可以進一步認識到給予身邊的人更多的信任和關愛,才能構建更為和諧的氛圍,才能有效改善人與人的關系。
(四)靈活多變的評價方式
靈活多變的評價方式可以幫助提升學生參與思政教學的積極性與興趣。具體的評價方式如下。
首先,學生的自我評價。學生自我約束是開展思政學習的有效手段,在思政學習過程中,學生自我評價學習質量是效果最佳的方法之一。在教學過程中,要求學生進一步進行過程化的自我學習質量評價,進行有效自檢。
其次,學生之間的互相監(jiān)督。學生之間的相互監(jiān)督是構建多元化思政評價監(jiān)督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學生學習思政課程的積極性是存在差異性的,需要學生之間相互幫助,讓成績優(yōu)秀的學生成為監(jiān)督別人的主要力量,變成老師的好幫手。
再次,過程化的評價。過程化的評價方式具有一定的實效性,可以有效提升學生參與教學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具體來說,這種過程化的評價方式要設計出相關的評價要素,在實施教學過程中,實現(xiàn)有針對性的評價。例如,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將學生在思政課堂上的學習積極性、完成相關教學任務的效果、回答教師問題的準確性等作為過程化評價方式的考核因素。最后,最終評價監(jiān)控。思政學習的最終效果不一定需要通過試卷反映。可以讓學生自由組合,以小品的形式反映社會上的某種現(xiàn)象,以達到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有效諷刺社會不良現(xiàn)象的目的。這種結合學生特征的評價方式,使得學生在一種和諧的氛圍中實現(xiàn)最終的評價考核。
四、結語
藝術類的大學生思想相對比較活躍、前衛(wèi),需要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通過多元化的互動式教學,彌補現(xiàn)代大班教學中存在的諸多不足,從而有效改造藝術生的人生觀、價值觀。
(廣西藝術學院思政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