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梅芳
摘 要:論述了教師如何開展小學語文綜合實踐教學活動,怎樣組織教學,如何把教與學結(jié)合起來,讓學生積極參與,不斷提高學生的積極性提高教師的教學藝術(shù),充分發(fā)揮學生的想象力,合理聯(lián)想,開展豐富多彩的語文實踐活動,不斷擴大學生的知識面,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增強教師語文教學綜合實踐活動能力。
關(guān)鍵詞:綜合實踐;學習情趣;深入研究
語文綜合性學習不僅是語文教學改革的熱點,更是語文教材改革的難點,其中有許多問題等待我們深入研究,切實解決。在實際教學中,我們對小學語文綜合學習的定位卻有諸多困惑。
一、語文綜合性學習活動非語文因素的過多介入,課堂沒有了語文味
綜合性學習究竟是語文學習還是綜合性科目學習,一直存在爭議。我認為,這個新課型新在強調(diào)知識的相互聯(lián)系,突出知識的綜合運用,各科目的聯(lián)系和跨越。但是我們也不能一味突出聯(lián)系,而忽略語文綜合實踐活動課的內(nèi)涵和外延。
二、有的課堂看似熱熱鬧鬧,實則一無所有
語文綜合實踐活動課的目的是什么?在我看來,語文綜合實踐課的目的是:認識中華文化的豐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關(guān)心當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樣文化,吸收人類優(yōu)秀文化的營養(yǎng)。具體情況來說,老師要引導學生進入廣闊的語文世界,讓他們參與活動,重視并鼓勵學生在活動中體驗感受鍛煉,讓他們被文化吸引,所陶醉。
三、對綜合實踐活動課的教學方式把握不準
怎樣做到既不能像平時閱讀教學課,知識傳授課那樣,也不能放任自流,成為學生的自由學習課呢?我個人認為學生畢竟還是孩子,我們需要適當幫助引導,具體地說要做到以下幾點:
(一)正確引導、發(fā)揮小組合作學習。上課時,老師不能為了突出學生的自主性,突出對學生觀點的尊重,從而過度降低在課上的作用,忽視了老師的引領(lǐng)作用,忽視了老師轉(zhuǎn)換自己的角色,既是課堂的組織者,又是課堂的旁觀者對學生的學習起到了一個因勢利導的作用。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倡導小組綜合學習。例如:對學生在進行感恩教育中,我們先和學生一起學習《慈母情懷》并和學生一起討論文中的內(nèi)容,聯(lián)系實際,引導學生思考,學習了《慈母情懷》之后,你有什么感受嗎?你能感受到來自父母對自己的愛嗎?當我們生病,最著急的是誰?當我們遇到困難時,想辦法幫助我們的又是誰?當我們過生日時,又是誰給我們慶祝?當我們學習進步時,又是誰最為我們高興?讓學習討論,進行一次采訪調(diào)查活動,進行記錄整理,然后在班內(nèi)回報交流,最后總體評比,通過一系列的學習、討論讓學生感受到父母的愛,認識作為子女應(yīng)該回報父母家人的愛。
(二)注意語調(diào)的變換,并輔以表情動作,增強學生的學習情趣。上課時老師為了做到常教常新,提高教學效果在教學中,要求課課摸索,改進教法,篇篇課后反思小結(jié)。我們經(jīng)??吹街u書演員,相聲小品演員每場演出為什么都能博得觀眾的陣陣掌聲和笑聲:那就是來自他們繪聲繪色的妙語連珠,那惟妙惟肖的聲調(diào)動作,給學生上課也是一門藝術(shù),那么我們在給學生上語文課時,何以不能效仿呢?于是我給學生上課教學中,努力揣摩和模仿人物的聲調(diào)語言,面部表情,注意講課語言的簡潔、生動形象,注意調(diào)解語言節(jié)奏,運用聲調(diào)的高、慢、輕重緩急,抑揚頓挫,隨時變換面部表情,配以必要的手勢動作,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的心情跟隨教師講課的內(nèi)容而變化,加深他們對課本內(nèi)容的印象,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學生對課本內(nèi)容的理解記憶,教學互動,真正實現(xiàn)語文綜合學習時間活動的體現(xiàn)。
(三)提高參與機會,提高學生參與意識。在綜合學習語文知識時,為了讓學生能牢固掌握課本的內(nèi)容,課堂氣氛活躍,學生學習興趣得以發(fā)展,教師就必須給學生提供參與機會,要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課堂教學中,教師要給學生提供獨立活動的空間,讓每個學生都有參與活動的機會,在生活中有一塊屬于自己的天地,能體現(xiàn)自我。有位老師在教學《雨點》一課時為了讓學生理解課文內(nèi)容,充分體悟語文情景,感受文章所描摹的生活場景,他給學生充分的時間,組織學生自讀,在自讀的基礎(chǔ)上,引導學生抓住重點詞語如:睡覺、散步、奔跑、跳躍,理解并在小組討論,通過討論,教師認為學生對“睡覺、散步、奔跑、跳躍”理解還比較抽象,他有組織學生通過表演來理解、體會。在動作表演中他發(fā)現(xiàn)一些學生表演動作不到位,動作太僵硬,不自然、表情不豐富,他又通過評論來引導學生重新體會。一節(jié)課學生始終在他自然順暢的引導下,自主學習,自主閱讀、自主感悟、實現(xiàn)重點訓練項目,人人都有參與機會,每一名學生都參與對重點詞語的理解,并以此為契入口,突破了課本的學習難點,順利的完成了學習目標。課堂也一改沉悶的局面,學生在課堂上也“活”了起來。
(四)重視實踐 讓學生回到生活中。課題源自生活,生活賦予情感,而我們的生活來源于實踐,因而在我們的語文綜合實踐里重視實踐體驗生活是必不可少的。我們的知識來源于生活也應(yīng)該勇于生活,所以我們在生活中要學會選擇不同的適合自己的方法表達情感,對父母的愛當然也要表達出來。這時組織學生進行分組討論選擇匯報的方式方法,如:口語方法:唱歌、背詩、說話、朗讀;書面方法:畫畫、寫信、習作(日記);通過這樣的活動,幫助學生懂得自己的成長離不開父母的付出。引導學生珍惜現(xiàn)有的良好生活環(huán)境和學習環(huán)境,增強學生對家庭的責任感。學生們通過本次綜合實踐活動的學習也都有收獲,紛紛表示在今后的生活中一定要以實際行動去孝敬父母和學會感恩。可見,只有立于生活,我們的綜合實踐才會迎合孩子的要求,激發(fā)學生的探究的積極性,獲得學習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