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靜彥
河南省內(nèi)鄉(xiāng)縣是一個經(jīng)濟欠發(fā)達的山區(qū)縣,雖然很多人對該縣的情況并不是很了解,但不少人都知道該縣有一個著名的文化遺產(chǎn),叫內(nèi)鄉(xiāng)縣衙??h衙屏門的門楣上有塊橫匾,上面的六個大字“天理、國法、人情”格外引人注目。無獨有偶,中國目前保存最完整的古代縣衙之一山西省平遙縣城的縣衙,在用來審理民事案件的二堂也有一塊匾,上面也寫著同樣的六個大字。這高懸的六個大字,其目的是顯而易見的。由此可見,自古以來,人們就很注重這三者的關系。其中的“國法”也就是今天人們所說的法律。
在社會發(fā)展一日千里,法制建設日臻完善的今天,作為新時期的司法人員,在調(diào)解糾紛、審理案件時,就更應該尋求法、理、情的統(tǒng)一。
人情、天理、法律的柵念和內(nèi)涵
在現(xiàn)實生活中,人們對某件事的評判,無外乎這幾種說法——這件事合情合理合法、這件事既不合情也不合理還不合法、這件事合情合理但不合法、這件事不合情理但卻合法。這也就意味著,在司法實踐中,經(jīng)常會碰到情、理、法發(fā)生矛盾或沖突的現(xiàn)象。那么,面對這樣的情形,司法人員究竟應當如何看待并妥善處理好這些問題呢?要解決好這個問題,首先必須搞清楚人情、天理、法律的概念和內(nèi)涵。
眾所周知,中國人歷來都很講究人情,但究竟什么是人情,歷來都莫衷一是,沒有一個統(tǒng)一的說法。
“人情練達即文章”的說法,可說是中國社會的真實寫照,代表了很多國人的想法。在中國社會,人情無處不在,而且會如影隨形伴隨著我們每個人的一生。究竟什么是人情?簡而言之,人情就是熟人之間的互相幫助,互利互惠。你幫了我一次,我就會牢記在心,并會在下次你需要幫助的時候?qū)δ氵M行回報。也就是說,在這個社會中,人情就是人與人之間互相幫助也互相約束的關系,你可以從中受益,但也必須有所付出。不過,過多過濫的人情會破壞正常的游戲規(guī)則。
所謂的人情重點在一個“情”字。在“天理、國法、人情”的語境下,人情的含義可以理解成尊重社情民意、民風民俗,也可以理解為對人的關愛。但在普通民眾的生活中,人情往往被理解為一種人際關系以及在這種關系中所包含的親情、友情等。
在中國人的觀念中,“情”分很多種類?;\統(tǒng)地講,可以分為“私情”與“世情”。每個人的親情、愛情和友情屬于“私情”的范疇;符合社會的道德標準和價值取向,被社會群體一致認同的人類的正當情感與訴求,也就是人們通常所說的“人之常情”,則屬于“世情”。
時下人們常說的“民情”,其實跟“世情”有很多相通之處。在一定的社會環(huán)境中,人們的正當情感與訴求久而久之就會逐漸形成共同的倫理道德觀念和公序良俗,這些倫理道德觀念和公序良俗一旦上升為社會群體生活和行為的準則、道理和規(guī)范,這就是公理。盡管公理是無形的,但它卻是人們評判是非、衡量善惡的標尺。一個社會能否平衡、穩(wěn)定和發(fā)展,公理的作用不可小覷。
公理不等于天理,但天理必須符合公理。天理是人與社會應當共同遵循的一些社會規(guī)律和自然法則。雖然它沒有統(tǒng)一的標準、沒有明文的規(guī)定,但卻實實在在存在于人們的心中,人們常說的“每個人心里都有一桿秤”就是這個意思。當一個人喪盡天良為非作歹惡貫滿盈時,人們就會用“天理難容”這個成語對其進行指責;當社會上屢屢出現(xiàn)不公平的事情和現(xiàn)象時,人們就會發(fā)出“天理何在”的詰問;當惡行得以懲處正義得到伸張時,人們又會發(fā)出“天理昭昭”的感嘆。天理有時屬于一種約定俗成,不會因為個別人的意志和好惡而改變或消亡,生活中處處有之,人人心中有之。
將內(nèi)含著公平、正義、公序良俗和自然法則的公理與天理,通過國家的意志外化為人們的行為準則,這便是法律。從這個定義中可以明顯看出,法律出于公理和天理。法律是人類智慧的結晶。從法的起源、制定、修改以及實施來看,沒有一項能離開人,而人又是感情的動物,這就決定了人情、天理、法律三者是一個有機的統(tǒng)一體。顧世情、順天理、守國法,是對每個人的基本要求,無論古今,不分中外,概莫能外。
法不容“情”與法要容“情”
為了顯示法律的公正和權威,人們經(jīng)常能聽到“法不容情”的說法,而且這種說法得到了人們的廣泛認可。其實,主張法不容情也好,提倡法要容情也罷,并沒有絕對的對與錯,關鍵要看是什么性質(zhì)的“情”。前文已經(jīng)講過,情有世情與私情之分。很明顯,會導致不公平的私情是法律所不能容忍的。有些案件還沒有進入訴訟程序,當事雙方就“八仙過海各顯神通”,馬不停蹄四處找關系。這個時候,如果司法人員把握不好,為了一己私利或上不了臺面的“人情”,把屁股給坐歪了,讓私情影響司法,那么就難免會發(fā)生徇私(情)枉法的事情。這種現(xiàn)象絕非個別,不僅在文學作品中經(jīng)常出現(xiàn),現(xiàn)實中更是層出不窮。
曾經(jīng)看過一篇題為《法官,刀尖上的舞者》的雜文,作者認為,法官在調(diào)處社會矛盾審理案件的同時,自己也被各種矛盾包圍著,存在著很大的職業(yè)風險。這種觀點也許有一定的道理,但這種風險是完全可以避免的。事實上,中國的老百姓要求并不高,他們對包括法官在內(nèi)的司法人員的要求就是一碗水端平。只要你能做到一碗水端平,他們就會對你感激不盡敬畏有加。公正執(zhí)法本來就是司法人員的天職。從某種意義上來講,司法人員干的是一件良心活。只要他心中時刻裝著良知、正義和公平,就不會偏離正常的軌道,所謂的“職業(yè)風險”就不會出現(xiàn)。假如你在利益誘惑面前,讓良知、正義和公平缺席,利令智昏,誰跟你親近就為誰說話,誰給了你好處就替誰開脫,誰權力大地位高就看誰的臉色行事……如此一來,出現(xiàn)假案、錯案、人情案就在所難免,這樣不僅有損法律的公正性和權威性,而且那些執(zhí)法犯法者最終也會自食其果。
為了避免徇私枉法的現(xiàn)象出現(xiàn),必須拋棄會導致不公的私情,但并不意味著司法不需要人性化。恰恰相反,我們應該大力提倡人性化執(zhí)法。法律不是冷冰冰的條文,法律也有“溫度”;法律不僅是人類智慧的結晶,同時也處處閃耀著人性的光芒。人文關懷是一部好的法律的靈魂。作為一個合格的司法者,首先必須做到嚴格執(zhí)法,維護法律的權威性和公正性,同時,在不違反法律規(guī)定的前提下,應重視人情,直面人性、關愛弱者。當然,這里所說的人情是指人類的正當情感與訴求,也就是人們常說的“世情”或“民情”。法要容“情”指的就是這個意思。
其實,在我國現(xiàn)有的法律中,有很多非常人性化、充滿著人情味的規(guī)定,這些規(guī)定絲毫沒有影響法律本身的權威性和嚴肅性。
在大力推進法制建設的當下,毫無疑問要樹立法律至上的理念。但是,法律并非包治百病的靈丹妙藥。在很多情況下,有些問題用法律去解決未必能帶來好的社會效果,但如果此時能夠變通一下,用人性化的思維去解決問題,往往可以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當然,這種“變通”是有前提和條件的,首先,所謂的“變通”必須是良性的;同時,必須在法律允許的范圍之內(nèi)。這種“情”也必須是被大眾認可的世情或民情。
古往今來,這樣的事例不勝枚舉。
在北京打工的張某、何某夫妻倆,來自江西省進賢縣一個偏僻的窮鄉(xiāng)鎮(zhèn),夫妻倆勤勞肯干、恩愛有加。2008年1月31日,脾氣暴躁的張某因一件小事對何某進行打罵,深感委屈的何某情急之下順手抓起身邊的一樣東西朝丈夫張某扔了過去。她萬萬沒想到,自己扔向丈夫的是一把剔骨刀,而且不偏不倚扎進了丈夫的腹部。當天,張某因搶救無效死亡。事發(fā)后,年邁的公婆念及兒媳平時的種種好處,考慮到兩個尚未成年的孫子要人撫養(yǎng),便強忍悲痛,寫信給法官為兒媳求情,并當庭跪求法官,希望法官能“法外開恩”,對其兒媳從輕處理。結果,法院依照我國刑法的相關規(guī)定,以過失致人死亡罪從輕判處何某有期徒刑三年,緩刑三年。
面對這種人性化的判決結果,何某及其公婆都感到非常欣慰。這樣的判決,從某種意義上講,挽救了一個瀕臨破碎的家庭,讓兩個幼年喪父的孩子和老年喪子的老人看到了一線曙光!
天理不可違 但是天理代替不了法律
在西方,有所謂的“自然法”。其實,在我國的古代,也有自己的“自然法”,那就是天理!尤其是在法制不健全的舊社會,國法在人們心目中的地位要次于天理。有些時候,天理確實能夠起到法律不能起到的作用,直到今天也不例外。比如,孝敬長輩、關愛家人,做人要有孝心和愛心,在中國人的心目中就天理?!痘橐龇ā逢P于子女對父母的贍養(yǎng)義務雖然作出了具體規(guī)定,后來還以法律的形式規(guī)定“常回家看看”是子女對父母應盡的義務,但是,調(diào)整成年子女與年老父母日常關系的,主要不是靠婚姻法,而是被人們視作天理的“孝道”。
因為文化背景和價值觀念的不同,中國老百姓和西方人心目中的“天理”不可能完全相同,在中國老百姓看來是天經(jīng)地義的事,西方人也許會認為不可思議;同樣,西方人奉為金科玉律的東西,中國老百姓也完全可能會大搖其頭。隨著時代的發(fā)展、社會的進步,過去被視為天理的東西,今天就有可能變成了“糟粕”。比如“三綱五常”中“三綱”,千百年中都被人們視作天理,但在今天看來卻很不合時宜。
雖然我們承認天理在規(guī)范人們的行為、維護社會公德和公序良俗等方面發(fā)揮了極其重要的作用,但是,天理最終還是代替不了法律。比如,當某個人的行為違背了天理但并未觸犯法律的時候,就往往奈何不了他,至多也就只能對他進行道德的譴責。天理不具有強制性,它對人們的要求只是道德層面的要求。最終還得靠法律發(fā)揮作用。當然,這里所說的法律,必須順乎民意、不違天理,也就是人們所說的通“情”達“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