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祥,黃富宏,李全良,李 娜
(1.江蘇省揚州市第一人民醫(yī)院,江蘇 揚州 225009;2.江蘇省蘇州衛(wèi)生職業(yè)技術(shù)學院,江蘇 蘇州 215009)
某院633張依替米星急診處方用藥合理性分析
王志祥1,黃富宏1,李全良1,李 娜2
(1.江蘇省揚州市第一人民醫(yī)院,江蘇 揚州 225009;2.江蘇省蘇州衛(wèi)生職業(yè)技術(shù)學院,江蘇 蘇州 215009)
目的 促進臨床合理使用抗菌藥物。方法 利用醫(yī)院信息管理系統(tǒng)(HIS)統(tǒng)計急診科2016年5月使用依替米星的處方633張,分析其不合理使用情況。結(jié)果 急診依替米星不合理處方共485張(76.62%),其中用藥年齡不適宜20張(4.12%),無適應證用藥(含用藥依據(jù)不足)463張(95.46%),配伍禁忌2張(0.41%)。結(jié)論 該院急診依替米星使用不符合《抗菌藥物臨床應用指導原則(2015年版)》現(xiàn)象嚴重,醫(yī)院管理部門應加強對醫(yī)師進行抗菌藥物合理使用培訓,衛(wèi)生行政部門應進一步加強對抗菌藥物的監(jiān)管,以規(guī)范其使用。
依替米星;急診處方;合理用藥
依替米星(etmicin sulfate)于2002年上市,為慶大霉素C1a的衍生物[1],是我國首創(chuàng)的新的半合成水溶性抗生素。其屬氨基苷類,作用機制是抑制敏感菌正常的蛋白質(zhì)合成,抗菌譜廣、抗菌活性強、交叉耐藥少,主要不良反應為耳毒性及腎毒性,發(fā)生率和嚴重程度與奈替米星相似,但遠低于其他同類品種[2-4]。當前依替米星的臨床使用有濫用趨勢,不合理使用現(xiàn)象嚴重。對此,筆者統(tǒng)計了某院2016年5月急診患者使用依替米星的情況,并分析了其合理性,現(xiàn)報道如下。
1.1 資料來源
統(tǒng)計某院急診科2016年5月使用依替米星的處方,共633張。
1.2 方法
應用醫(yī)院信息管理系統(tǒng)(HIS)詳細記錄急診全部依替米星處方涉及患者的性別、年齡、使用科室、臨床診斷、用藥劑量、用藥時間、聯(lián)合用藥情況,使用 Excel(2007版)軟件進行統(tǒng)計與分析。依據(jù)《抗菌藥物臨床應用指導原則(2015年版)》(以下簡稱《2015版指導原則》)[5]、《醫(yī)院處方點評管理規(guī)范(試行)》及相關(guān)疾病的診療指南和專家共識等法規(guī)文件,并參考相關(guān)文獻,分析依替米星用藥合理性。
2.1 結(jié)果
2.1.1 患者年齡分布
633張?zhí)幏缴婕盎颊咧?,?373例(58.93%),女260例(41.07%);年齡集中在 21~64歲,共 578例(91.31%)。詳見表1。
表1 患者年齡分布(n=633)
處方使用科室主要集中在急診外科和急診內(nèi)科,詳見表2。
2.1.3 診斷分布
依替米星用于泌尿系統(tǒng)感染326例(51.50%),呼吸道感染 139例(21.96%),消化系統(tǒng)感染 101例(15.96%),外傷感染38例(6.00%)。詳見表3。
表2 處方使用科室分布(n=633)
表3 處方診斷分布(n=633)
2.1.4 用藥不合理處方
依替米星不合理用藥處方中以無適應證用藥(含用藥依據(jù)不足)最常見,包括用于上呼吸道感染、下呼吸道感、單純泌尿道感染、皮膚膿腫、發(fā)熱腹痛、腸梗阻、外傷、丹毒及泌尿系結(jié)石等,共463例(95.46%)。詳見表4。
表4 依替米星不合理用藥處方分析(n=485)
2.1.5 依替米星用法用量
如何證明“藝術(shù)是對情感的釋放”呢?我想從繪畫的角度證明,因為我是從事瓷畫創(chuàng)作的。1繪畫的產(chǎn)生源于人類對自然事物的認識和思想情感的表達
633張?zhí)幏街?,依替米星用法均為靜脈滴注,除1例為每日用藥2次外其余均為每日用藥1次,溶劑為0.9%氯化鈉注射液250 mL。用藥劑量與時間分析見表5。可見,依替米星使用劑量均符合說明書要求,其中1 d 1次、1次200 mg、用藥1 d最常見(278例,占43.92%),但用藥時間偏短(說明書中用藥時間為5~10 d)。
表5 依替米星用藥劑量與時間分析[例(%),n=633]
2.1.6 急診成人抗菌藥物處方分布
2016年 5月,急診成人使用抗菌藥物處方2 400張,其中含依替米星處方最多(589張,占24.54%),表明該藥使用比例偏高。詳見表6。
表6 成人抗菌藥物處方分布(n=2 400)
2.1.7 聯(lián)合用藥分布
633張?zhí)幏街校捞婷仔锹?lián)合用藥 550張,占86.89%;聯(lián)用最多的為間苯三酚注射液與雙氯芬酸鈉鹽酸利多卡因注射液,共454張(71.72%)。詳見表7。
表7 依替米星聯(lián)合用藥率居前十位藥品分布情況(n=633)
2.1.8 聯(lián)用抗菌藥物分布
633張?zhí)幏街?,依替米星作為抗菌藥物單?87例(92.73%),聯(lián)用抗菌藥物均為二聯(lián),共46例(7.27%),其中聯(lián)用頭孢丙烯片最多(19例,占41.30%)。聯(lián)合用藥情況詳見表8。
表8 依替米星聯(lián)用抗菌藥物情況(n=46)
2.2 分析
2.2.1 用藥年齡及劑量不適宜
本研究中,依替米星用于 65歲以上人群 20例(4.12%),用藥年齡不適宜。1999年5月,衛(wèi)生部頒布的《常用耳毒性藥物臨床使用規(guī)范》指出,6歲以下兒童、孕婦及65歲以上老人禁用氨基苷類抗生素[6]。依據(jù)《2015版指導原則》“老年患者抗菌藥物的應用”第二條可知,老年患者宜選用毒性低并具殺菌作用的抗菌藥物,無用藥禁忌者可首選青霉素類、頭孢菌素類等β-內(nèi)酰胺類抗菌藥物,氨基苷類具有腎毒性及耳毒性,應盡可能不用[5]。其說明書中也注明老年人應慎用。此外,本研究中有1例82歲患者,使用依替米星0.3 g,每日1次,劑量偏大,由于老年患者因生理性腎功能衰退,依替米星劑量與用藥間期需作調(diào)整。
2.2.2 無適應證用藥
氨基苷類抗菌藥物對社區(qū)獲得性上、下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菌肺炎鏈球菌、A組溶血性鏈球菌抗菌作用差,又有明顯的耳毒性及腎毒性,因此,對門急診中常見的上、下呼吸道細菌性感染,以及單純性上、下尿路感染初發(fā)病例均不宜選用本類藥物治療[5]。對于皮膚及軟組織感染、丹毒、泌尿系結(jié)石也不推薦使用該藥。本研究中,依替米星無適應證用藥(含用藥依據(jù)不足)共 463例(95.46%)。分析原因如下:《江蘇省抗菌藥物分級管理(2015年版)》中依替米星為非限制使用,任何擁有執(zhí)業(yè)資格的醫(yī)師均可開具;依替米星使用前無需作皮膚過敏試驗(簡稱皮試),使用方便,且具有抗菌藥物后效應,臨床醫(yī)師普遍認可;院方對醫(yī)師、藥師專業(yè)知識的培訓力度不夠,導致相關(guān)人員對《2015版指導原則》知曉度不高;不排除某些醫(yī)師為了片面追求經(jīng)濟效益而過量開具依替米星[7]。
2.2.3 用藥依據(jù)不足
處方中有4例“發(fā)熱”、3例“腹痛”、2例“腸梗阻”使用依替米星治療,其用藥缺乏臨床依據(jù)。如發(fā)熱原因有多種因素,需查明病因方可開具抗感染藥物。究其原因,可能是處方中診斷書寫不全,醫(yī)師未周全考慮用藥與診斷的相關(guān)性,體現(xiàn)了醫(yī)師欠缺對患者疾病分析能力,不重依據(jù)。
2.2.4 配伍禁忌
處方中有2例患者分別將依替米星與西咪替丁和呋塞米合用,根據(jù)《2015版指導原則》可知,氨基苷類藥物均具有腎毒性、耳毒性(耳蝸、前庭)和神經(jīng)肌肉阻滯作用,故不宜與其他腎毒性藥物、耳毒性藥物、神經(jīng)肌肉阻斷劑或強利尿劑同用[1-2,7-8]。依替米星與西咪替丁用藥后均有神經(jīng)肌肉阻斷現(xiàn)象,合用時可能導致呼吸抑制或呼吸停止。一旦出現(xiàn)神經(jīng)肌肉阻斷現(xiàn)象應立即停藥,靜脈給予鈣鹽進行治療。另外,依替米星與呋塞米均有潛在耳毒性及腎毒性,合用可增加藥物對靶器官的毒性作用,故應避免合用。
我國是抗菌藥物不合理使用較嚴重的國家之一,自2011年抗菌藥物專項整治以來,抗菌藥物濫用現(xiàn)象得到明顯遏制,表現(xiàn)為抗菌藥物聯(lián)用減少,特殊使用級抗菌藥物使用下降幅度最大,但濫用現(xiàn)象仍舊存在,并未根治[9]。應進一步加強對醫(yī)師進行抗菌藥物知識的相關(guān)培訓,進一步規(guī)范醫(yī)藥市場,借鑒福建三明醫(yī)改經(jīng)驗三醫(yī)聯(lián)動改革,使藥品回歸治病的本職,同時可采取行政措施將依替米星的使用級別升級為限制級,以減少其濫用。
[1]鄧筱華.硫酸依替米星的臨床應用與安全性評價[J].中國臨床藥學雜志,2004,13(5):320-322.
[2]宋 毅,唐 堯,徐 廷,等.2822例患者應用硫酸依替米星注射劑安全性分析[J].中國抗生素雜志,2006,31(1):31-32.
[3]魏令敏.應用硫酸依替米星注射劑1411例患者安全性探討[J].中國實用醫(yī)藥,2011,6(12):148-149.
[4]呂 品.依替米星與奈替米星治療細菌感染臨床比較[J].北方藥學,2011,8(11):5.
[5]國家衛(wèi)生計生委辦公廳,國家中醫(yī)藥管理局辦公室,解放軍總后勤部衛(wèi)生部藥品器材局.抗菌藥物臨床應用指導原則(2015年版)[Z].國衛(wèi)辦醫(yī)發(fā)[2015]43號.
[6]王明仲.關(guān)于兒童、孕婦和老人禁用氨基苷類抗生素的討論[J].藥學服務(wù)與研究,2006,6(4):319-320.
[7]劉 偉,袁 媛.我院門診依替米星使用分析[J].實用藥物與臨床,2014,17(6):798-801.
[8]王懷沖,徐穎穎,張相彩.依替米星處方專項評價[J].中國醫(yī)院藥學雜志,2013,33(2):151-152.
[9]李全良,周 泉,黃富宏,等.2010年至2012年某院抗菌藥物使用分析[J].中國藥業(yè),2014,23(13):53-54.
Analysis on Rational Use of 633 Prescriptions of Etimicin Sulfate from the Emergency Department in the Hospital
Wang Zhixiang1,Huang Fuhong1,Li Quanliang1,Li Na2
(1.Yangzhou First People′s Hospital,Yangzhou,Jiangsu,China 225009; 2.Suzhou Vocational Health College,Suzhou,Jiangsu,China 215009)
Objective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clinical rational drug use of antibiotics.Methods 633 etimicin sulfate prescriptions in emergency treatment were randomly collected from May 2016 in the HIS system,and the irrational usage was analyzed.Results The irrational prescriptions were 485 pieces(76.62%)in the emergency department,in which 20(4.12%)were not suitable for age,463(95.46%)were no indications for drug use(including lacking medical evidence),and 2(0.41%)were incompatible for drug combination.Conclusion The use of etimicin sulfate in the emergency department of the hospital is not in accordance with the Guideline of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Antibiotics(2015 edition).The hospital management department should strengthen the training of rational use of antimicrobial agents,and the administrative department of health should further strengthen the administration of antimicrobial agents to regulate its use.
etmicin sulfate;emergency prescription;rational drug use
R969.3;R978.69;R451
A
1006-4931(2016)22-0088-03
王志祥,男,大學本科,主管藥師,研究方向為醫(yī)院藥學,(電話)0514-82981199;黃富宏,男,大學本科,主任藥師,研究方向為醫(yī)院藥學,本文通訊作者,(電子信箱)yzhff5858@163.com。
2016-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