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水淋
摘 要:略讀課文是小學語文重要教學內(nèi)容之一。在略讀課文教學中,需教師選擇恰當教學方法和定位,引導學生加強預習,重視個性化感悟,將學生作為課堂主體,增強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提高語文素養(yǎng)。
關鍵詞:農(nóng)村小學;語文略讀課文;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3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2095-9214(2016)11-0017-01
略讀課文是小學語文教材的重要內(nèi)容之一,應以有效教學策略達到教學目標?!奥宰x”的標簽,并不意味要被“淡而化之”,以免出現(xiàn)“精度”、“泛讀”[1]教學誤區(qū),對學生知識運用、遷移能力造成不利影響。
這是筆者觀摩漢中市佛坪縣李芳教師講授略讀課文《母雞》[2]教學實錄中提取的教學環(huán)節(jié):
一、生活圖片(母雞)揭題導入。
二、檢查預習,釋疑解惑。(理解“欺侮”、“雞雛”、“如怨如訴”)
三、初步感知,理清課文結(jié)構(gòu)。
提出閱讀要求,學生自讀:1、自讀課文標段落序號。2、思考:作者對于母雞的情感是怎樣的?(討厭—喜歡)。3、找出作者情感相應段落。(1-3段:討厭;5-8段:喜歡)。4、找出情感銜接段落。(第4段)。體會過渡段作用。(承上啟下)
四、細讀課文,品味情感。
1、默讀課文1-3段,思考:為什么作者會討厭母雞?你從哪些詞語看出來?
(1)列舉母雞的罪狀。(叫聲討厭、欺軟怕硬、夸張炫耀)
(2)找出作者對母雞態(tài)度的句子。(“我一向討厭母雞”)
2、自讀課文4-10段,思考:作者既然那么討厭母雞,后來為什么改變對母雞的態(tài)度?
(1)你從哪些地方看出來這種變化?
(2)交流母雞優(yōu)秀品質(zhì)。(負責、勇敢、慈愛、勇敢、辛苦)
3、學習課文第9段,思考并討論:“它偉大,因為它是母親,一個母親必定就是一位英雄”這句話是什么意思?
4、引出課文第9段,思考并交流:作者為什么不說討厭母雞,而說“我不敢再討厭母雞了”?這在文中起了什么作用?(強調(diào))
五、總結(jié)全文:這篇文章寫了自己從討厭母雞到喜歡母雞的情感變化,表達對母親的贊美之情。生活中,媽媽是怎樣關心你、愛護你的呢?
六、作業(yè)布置:比較《貓》和《母雞》寫法上的特點。
本堂課教學過程清晰,節(jié)奏鮮明,目標初步達成。結(jié)合該課例,筆者認為在農(nóng)村小學語文略讀課文教學中,我們應做到以下幾點:
(一)提高認識,落到實處
師生共同提升對略讀課文的認識,尤其教師要落實課標精神、吃透教材意圖、提升學生語文素養(yǎng)。如進行上述“動物”單元專題教學時,了解作者對動物喜愛之情,熟悉“抓住動物特點舉事例”寫作方法基礎上,引導學生學習《母雞》時充分發(fā)掘母雞特點,了解作者情感變化,引導學生感受偉大母愛、關愛動物。
(二)重視預習,培養(yǎng)自主
略讀課文預習可根據(jù)學習目標,在識記生字新詞、疏通文意基礎上,根據(jù)課題上學習提示開展。如教學《找駱駝》[2]可引導學生先自讀課文,了解課文主要內(nèi)容,初步了解怎樣找到駱駝。就可為課堂中“探究老人是怎樣指導商人找到駱駝的”打下基礎。
(三)粗化框架,關注生成
《語文課堂標準》[3]指出:“教師是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惫P者認為可采取“接地氣”的略讀課文教學模式——“生學師引+粗化框架→關注能力生成”。以略讀課文學習提示中主問題[4]為課堂引導,以精要問題來教學,可更好落實略讀課文教學精髓。如六年級下冊《手指》可根據(jù)提示中主問題:“認真讀讀課文,想想作者寫出了五個手指頭的什么特點,把自己覺得有意思的部分多讀幾遍,再和同學交流這平常的手指帶給我們什么啟示”[2],以“找特點、多交流、談啟示”粗框架來教學,關注學生閱讀體驗和自主發(fā)現(xiàn),學生們既理解全文內(nèi)容,感悟篇章結(jié)構(gòu)及寫法(擬人),又自覺向“手指”學習取長補短。
(四)活化教法,靈活發(fā)展能力
1、抓住關鍵,精略結(jié)合?!案鱾€學段的閱讀教學都要重視朗讀和默讀?!盵3]筆者認為略讀課文應抓住關鍵,精略結(jié)合,培養(yǎng)學生掌握學習方法。具體包括:
略講生字新詞(引導預習消化),詳細點撥關鍵字詞。緊抓精撥略讀課文少數(shù)重點字詞、句段教學,促進學生體悟文章主旨。但這精講不宜過多滿堂灌,要引導學生自主體悟。
略講教師體會,詳細交流學生合作、討論成果。充分發(fā)揮學生主動性,教師教學體會、意圖應讓位于學生的交流、討論,關注學生收獲?!赌鸽u》[2]一課可充分讓學生從母雞、雞雛等多角度談談自己感受。
略講作者意圖,詳細傾聽學生觀點,促進學生體會文章主旨。略讀課文大多內(nèi)容淺顯易懂,作者寫作情感和初顯意圖學生易理解,故稍加點撥理解即可,而學生自己的學習感受,對文章精神內(nèi)化、體會才是應該多關注的部分。
2、關注體悟,重視個性化體驗。教師應重視學生個性化學習體驗,關注自主體悟,鼓勵交流、發(fā)現(xiàn)。可通過師生置換、與作者換位思考、續(xù)寫故事、人物模擬等多種方式引導學生談感受等。在“學習—輸出”過程中,實現(xiàn)以生為本,落實素質(zhì)教育發(fā)展目標。具體實踐方法可在教學中靈活選擇。
深化拓展,開拓發(fā)散性思維。略讀課文教學多在精讀課文學習后,可趁熱打鐵、內(nèi)外結(jié)合、深化拓展延伸,提升能力、開拓思維。如學完《打電話》[2]后可引導學生課后自編、自導、自演組織課本劇,提升綜合能力。
有效評價,促進個性發(fā)展。教師既要注意對學生課堂的發(fā)現(xiàn)、交流來積極評價,還要注意對學生課后拓展活動中的積極評價,使教學效果課堂內(nèi)外系統(tǒng)銜接。
“教無定法,貴在得法”。[5]略讀課文教學中,我們要牢記課改目標,注重有效引導并學習、總結(jié)、改進教學策略,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培養(yǎng)自主學習能力,提升綜合素養(yǎng)。
(作者單位:陜西理工大學)
參考文獻:
[1]黃凈.淺談小學語文略讀課文.教學國家教師科研專項基金科研成果(二),2016(09).
[2]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三—六年級語文教材[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2003.6.
[3]語文課程標準研制組.語文課程標準解讀[M].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
[4]金彥.關于略讀課文教學的幾點建議[J].小學語文教學,2007(6).
[5]葉圣陶.葉圣陶教育文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254-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