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江波
鄭州大學附屬南陽醫(yī)院南陽市中心醫(yī)院心內二病區(qū),河南南陽473000
心血管疾病住院患者死亡原因分析調查研究
劉江波
鄭州大學附屬南陽醫(yī)院南陽市中心醫(yī)院心內二病區(qū),河南南陽473000
目的分析心血管疾病住院患者直接致死原因,為心血管患者住院期間治療干預提供依據。方法收集82例住院期間死亡的心血管疾病患者臨床資料,對其進行回顧性分析。結果82例心血管疾病死亡患者中男性多于女性,男女比約2∶1;70歲以上患者為高危人群,約占總死亡患者的59.75%;冠心病和高血壓是死亡概率最高的原發(fā)病,分別占死亡患者的45.12%和48.78%;急性心肌梗死、慢性心衰、心臟驟停等是直接致死病因。結論心血管疾病死亡率與原發(fā)病、患者年齡、性別有著密切關系,臨床應重視原發(fā)病的規(guī)范治療及并發(fā)癥的控制,規(guī)避致死危險因素,降低心血管疾病患者死亡率。
心血管疾?。凰劳鲈?;調查研究
心血管疾病是嚴重威脅人類生命健康的臨床常見病,其發(fā)病率高于腫瘤及其他疾病,是發(fā)達國家和發(fā)展中國家人口主要病死原因之一。特別是50歲以上中老年人群是心血管疾病的高發(fā)人群,近年來,隨著人們飲食結構和生活習慣的改變,心血管疾病發(fā)病率呈逐年上升趨勢,已成為我國主要死亡病因,且存在明顯性別差異[1]。心血管疾病具有發(fā)病急、病情變化迅速、治療困難、預后不佳、致殘率和死亡率高等特點,即便是在患者住院治療期間,心血管疾病患者死亡率仍較高;許多學者認為,心血管疾病患者院內死亡發(fā)生原因可能與患者年齡、性別、族別、原發(fā)病、并發(fā)癥等因素有關。為了更加規(guī)范心血管疾病患者治療,提升總體治療及預防干預水平,降低死亡率,該文對2014年4月—2016年5月在該院心血管內科死亡的82例患者臨床特征及基本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以探尋心血管疾病患者死亡相關因素,為今后臨床疾病診治和預防性干預措施的制定與實施提供借鑒,達到提升心血管疾病患者生存質量,改善預后,降低死亡率的目的,現(xiàn)報道如下。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4年4月—2016年5月該院心血管內科住院期間死亡的82例心血管疾病患者臨床資料進行研究,所選病例均經冠脈造影確診為心血管疾病,符合WHO提出的AMI診斷標準,排除其他疾病患者;死亡直接原因為由于心血管相關疾病引發(fā)的各種嚴重并發(fā)癥,導致不可復蘇的呼吸、循環(huán)停止。其中男性55例,女性27例;死亡年齡42~86歲,平均死亡年齡(84.3±3.7)歲。原發(fā)?。汗谛牟?7例,高血壓40例,糖尿病22例,高血脂11例,心肌病14例,多名患者為多種疾病且合并高血壓。
1.2統(tǒng)計方法
運用SPSS16.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患者臨床資料數據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計數資料以n(%)表示,單因素分析采用χ2檢驗。
2.1不同年齡段死亡患者分布情況
82例死亡患者年齡在42~86歲,將其分為50歲以下,50~60歲,61~70歲,71~80歲,81歲以上5個年齡段,每個年齡段死亡人數分別占總死亡人數的6.09%(5例)、13.42%(11例)、20.74%(17例)、45.12%(37例)、14.63%(12例),70歲以上患者死亡率最高,約占總死亡人數的59.75%(49例)。性別方面:男性死亡人數(55例)大于女性(27例),男女比約為2∶1,見表1。
表1 不同性別、不同年齡段心血管疾病患者死亡情況分布[n(%)]
2.2死亡病因及直接原因
2.2.1死亡病因死亡病例原發(fā)病居前三名者依次為高血壓40例(48.78%),冠心病37例(45.12%),糖尿病22例(26.83%),其次為心肌病14例(17.07%),高血脂11例(13.41%),心率失常9例(10.98%),先天性心臟病7例(8.54%),其他7例(8.54%)。高血壓和冠心病為心血管疾病死亡主要病因,約占死亡病例的93.90%。
2.2.2死亡直接原因82例心血管死亡病例,直接引起患者死亡的原因依次為,急性心肌梗死24例(29.27%)、慢性心衰18力(21.95%)、心臟驟停16例(19.51%)、多器官功能衰竭12例(14.64%)、肺部感染9例(10.97%),心源性休克2例(2.44%),心臟破裂1例(1.22%);急性心肌梗死、慢性心衰、心臟驟停是導致心血管疾病患者死亡的主要直接病因,約占總調查死亡病例的70.73%。見表2。
心血管疾病又稱為循環(huán)系統(tǒng)疾病,主要包括心臟、動脈、靜脈、微血管及相關組織等負責機體血液輸送的器官,其中引起心臟及各類血管病變,導致機體循環(huán)障礙的疾病總稱。心血管疾病病因尚不十分明確,主要與生活習慣、飲食習慣、飲食結構、運動鍛煉等有著密切關系;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飲食結構發(fā)生巨大改變,高脂肪、高熱量、高糖、高鈉、辛辣刺激等食物攝取量逐漸增多,交通工具的豐富,工作性質的改變等,使人們的運動機會越來越少,長時間的缺乏機體運動和鍛煉,久而久之便引起心血管疾病,導致心血管類疾病發(fā)病率呈逐年上升,且有逐漸年輕化趨勢[2],成為嚴重威脅人類健康的循環(huán)系統(tǒng)疾病。有數據顯示,每5個人中就有1人患心血管疾病,可見心血管疾病發(fā)病率之高。因此,在積極治療心血管疾病的同時,做好疾病防御,對該病的治療及預后改善均具有重要作用。心血管疾病的預防可分為兩步,一是做好居民心血管疾病相關健康宣教,指導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和飲食習慣,鼓勵進行適當運動鍛煉,盡可能消除心血管疾病危險因素,從而避免心血管疾病的發(fā)生;二是應重視已患心血管疾病患者的治療及護理,根據病情給予科學治療,做好相關護理和健康教育,避免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等嚴重并發(fā)癥的發(fā)生,從而降低心血管疾病患者死亡率。
表2 心血管住院患者死亡直接原因分析[n(%)]
心血管疾病患者死亡率與患者年齡、性別密切相關,雖然男性平均壽命低于女性,但男性患病死亡率卻高于女性;有外國學者研究發(fā)現(xiàn),美國患心血管疾病患者男性死亡率高于女性,其中白人男女病死比為1.49: 1,黑人男女病死比為1.42:1;而作者通過對該院82例心血管疾病死亡病例的研究,得出結論為男女死亡患者例數比約為2:1(共82例死亡病例,男55例,女27男例),男性患者心血管疾病死亡率高于女性,這一結論與其他學者結論一致[3]。此外,該研究還得出:心血管疾病死亡率隨著患者年齡增加而增加,特別是70歲以上患者,可作為心血管疾病患者死亡高危人群,應特別重視;該研究的82例患者,70歲以上死亡患者約占總死亡患者的59.75%;這有可能與老年患者冠脈斑塊穩(wěn)定性差,易損斑塊發(fā)生概率增加,機體免疫能力低下,發(fā)生心律失常、心力衰竭、肺部感染等并發(fā)癥的比例相對較多,導致死亡的可能性也隨之升高;另外,年齡越老的患者,機體器官功能減退和代謝功能減弱,易引發(fā)心肌病、心臟瓣膜疾病、慢性心衰等病變發(fā)生,從而導致死亡率增加[4]。
心血管疾病的原發(fā)病較多,該研究的82例病例中,原發(fā)病有冠心病37例,高血壓40例,糖尿病22例,高血脂11例,心肌病14例,多位患者同時存在兩組以上原發(fā)病,特別是高血壓和冠心病是心血管疾病死亡患者中主要的原發(fā)病,該研究病例中冠心病與高血壓占總死亡病例的93.90%,是心血管疾病的主要死亡原發(fā)病。有研究結果表明,心血管疾病患者隨診間血壓變異性與心血管疾病和全因死亡率間呈中度相關[5],高血壓患者發(fā)生腦卒中、冠心病、心力衰竭等致命并發(fā)癥的幾率較血壓正常者高,因此,有效控制血壓是減少不良心血管事件風險中最重要且更積極的治療方法,能減少心血管疾病的病死率。可見,導致心血管疾病患者死亡的直接原因主要為嚴重并發(fā)癥。該研究得出,造成心血管疾病患者死亡的直接原因有:急性心肌梗死、慢性心衰、心臟驟停、多器官功能衰竭、肺部感染,心源性休克和心臟破裂等,其中急性心肌梗死、慢性心衰、心臟驟停是最常見的直接原因,約占總研究病例的70.73%。心血管疾病急性發(fā)作期,心率加快,損害內皮功能并可導致血流切應力及血管順應性下降,響冠狀動脈血流[6],影響心臟正常泵血能力,進而加重病情,增加患者死亡率。因此,臨床應加強心血管疾病住院患者的管理,制定科學治療方案,盡可能避免嚴重并發(fā)癥的發(fā)生;做好并發(fā)癥預防的同時,還應時刻保證搶救器材及藥品的齊全,患者一旦出現(xiàn)危急癥狀,應盡快給予搶救,以提高搶救成功率,降低心血管疾病患者住院期間死亡率,提升患者生存質量。
綜上所述,心血管疾病患者在住院期間發(fā)生死亡,與患者的年齡、性別、原發(fā)病和繼發(fā)并發(fā)癥種類和嚴重程度均有密切聯(lián)系。男性患者死亡率高于女性;且死亡率與患者年齡呈正相關,年齡越大,并發(fā)心理失常、心力衰竭、肺部感染等并發(fā)癥的幾率越大,導致死亡的幾率也較大;急性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心臟驟停等是導致患者死亡的最常見病因。但該調查所選病例較少,易受一些因素影響,要完全認定這一結果,仍需進一步調查研究,得出更加精準數據,說服力更強。
[1]陳新勇.急性心肌梗死住院期間死亡原因分析[J].醫(yī)學信息,2011,24(2):621.
[2]魯文輝.心血管疾病患者死亡原因分析[J].臨床醫(yī)藥文獻雜志,2016,3(1):45-48.
[3]Go AS,Mozaffarian D,Roger VL,et al.Executive summary: heart disease and stroke statistics-2014 update:a report fromtheAmeri-canHeartAssociation[J].Circulation,2014,129(3):399-410.
[4]劉丹,徐敏,李杰,等.27例住院心血管病患者死亡原因分析[J].中國衛(wèi)生產業(yè),2016,13(2):32-34.
[5]胡大一.努力減少心血管疾病所致的提早死亡[J].中華心血管病雜志,2013,41(2):89.
[6]朱曉晴,王寶珠,孫慧萍,等.急性心肌梗死院內死亡危險因素分析[J].心血管康復醫(yī)學雜志,2015,24(2):148-153.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f Death Cause of Inpatients with Angiocardiopathy
LIU Jiang-bo
Nanyang Central Hospital of Zhengzhou University affiliated Nanyang hospital two wards,Nanyang,Henan Proivnce,473000 China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direct death causes of inpatients with angiocardiopathy and provide basis for treatment and intervention for patients with angiocardiopathy during the hospitalization period.Methods The clinical data of 82 cases of dead patients with angiocardiopathy during the hospitalization period were collected for retrospective analysis.Results In the 82 cases of dead patients,the male was more than the female,and the ratio of male and female was about 2:1,and the high-risk population aged over 70 accounted for 59.75%in total,and the coronary heart disease and hypertension were the primary disease of the highest probability of dying,respectively accounting for 45.12%and 48.78%,and the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chronic heart failure and sudden cardiac arrest were the direct death causes.Conclusion The death rate of angiocardiopathy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primary disease,age and gender of patients,and we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standardized treatment and control of complications in clinic,avoid the death risk factors and reduce the death rate of patients with angiocardiopathy.
Angiocardiopathy;Death cause;Investigation
R54
A
1672-5654(2016)11(b)-0181-03
10.16659/j.cnki.1672-5654.2016.32.181
2016-08-16)
劉江波(1983.7-),男,河南南陽人,碩士研究生,住院醫(yī)師,主要從事心血管疾病治療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