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應偉
摘要:"教是為了不教",這是教師教學的最高境界。要實現這樣的目標,就需要真正發(fā)揮學生學習的主體作用,這也是《數學課程標準》(以下稱新課標)大力倡導的一個重要內容。學生作為學習主體有其多樣性、層次性,如果教師不注意分層教育,而采用"一刀切"的教學方法,或只重視個別層次的學生,都不會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這就有違新課標提倡的"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人人都能獲得必需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fā)展"的初衷了。本文就此結合實例談一談分層教學法在新課標下的應用。
關鍵詞:分層教學法;數學課程標準;新課改;應用
中圖分類號:G623.2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16)11-0274-02
1.分層教學法的理論依據
1.1分層教學法的理論依據古已有之,如"因材施教"、"量體裁衣"等。在國外也有一些代表性的學者,如著名心理學家、教育家布盧姆提出的"掌握學習理論",他主張"給學生足夠的學習時間,同時使他們獲得科學的學習方法,通過他們自己的努力,應該都可以掌握學習內容"。"不同學生需要用不同的方法去教,不同學生對不同的教學內容能持久地集中注意力"。為了實現這個目標,就應該采取分層教學的方法。前蘇聯著名教育家巴班斯基的"教學最優(yōu)化理論",這個理論的核心——教學過程的最優(yōu)化是選擇一種能使教師和學生在花費最少的必要時間和精力的情況下獲得最好的教學效果的教學方案并加以實施。
1.2分層教學要遵循學生的心理認知規(guī)律,在新課程標準下,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對新知識進行探索,但不同的學生自身基礎知識狀況、對知識的認識水平、智力水平、學習方法等都存在差異,他們接受知識的情況也就有所不同。如果教師采取"一刀切"的方法,勢必會產生"優(yōu)生吃不飽、中等生吃不好,學困生吃不了"的結果,優(yōu)生將對老師失去信心,覺得在課堂上學不到他們想要的知識,轉而自己去擴充知識,但缺乏合理的指導;中等生不愿意與老師交流,而學困生則害怕吃,也吃不進去,這樣就會進入一種惡性循環(huán)。 分層教學實際早已有之,不過是新課標給了它更大、更好、更廣闊的發(fā)展空間而已。
1.3分層輔導學生可以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各層次學生可以利用老師輔導的機會及時解決自己頭腦中的問題。由于數學知識具有很強的連貫性,如果前面的知識沒有理解,在學習新知識時就不會完全掌握。對于學困生的輔導,我主要強調新舊知識的連貫,幫助學困生鞏固以前的知識,理解并簡單運用新知識。對于中等生,我主要強調對本節(jié)知識的鞏固掌握,采取練習的形式來加深他們對新知識的理解。對于優(yōu)生,除了幫助他們進一步鞏固新知識以外,主要強化他們對本節(jié)知識和其它已有知識的綜合應用,以及與后續(xù)知識的聯系。簡而言之,我對學生的分層輔導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扎實舊知識"-"鞏固新知識"-"新舊知識的綜合應用、與后續(xù)知識的聯系"。分層輔導如果做的好,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不可忽視。
1.4分層評價學生是實施分層教學的原動力。以前的評價是"唯分數論",究竟考6分的同學是不是就一無是處呢?魏書生老師曾經這樣評價一名語文考8分的同學,"你考8分本身就是一種成績,我相信你可能還有很多可以得分卻沒有得分的地方,如果這些地方被你注意了,你肯定不只8分,相信自己一定能夠改變這種狀況。"后來這位同學在魏老師的鼓勵下語文成績突飛猛進,走向了成功。學生其實十分在意老師的評價。如果上面的評價換成:"你怎么這么笨,才考8分,你這個書讀著還有什么意思,干脆別讀算了。"那樣的結果就不言而喻了。有人說,教師認為學生是魔鬼,學生就會變成魔鬼;教師認為學生是天使,學生就會變成天使。學生需要的是鼓勵、支持、理解、幫助,而不是責罵、埋怨甚至是侮辱。評價不只是放假前填寫的一紙評語,平時教學中或課后的一個微笑、一句贊揚、一個鼓勵的動作都是老師對學生的評價。
2.關注個體差異,實施科學分層
分層教學是一種在班級授課條件下適應學生個別差異的課堂教學策略,它著眼于讓各個層次的學生都能在原有基礎上獲得發(fā)展,從而大面積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有利于學生全面發(fā)展。因此,深入了解學生,合理分清層次是十分必要的。
為了準確地把握學生層次,我深入了解了全班每個學生的智力和非智力因素,根據學生的數學基礎、學習能力、學習態(tài)度、學習成績的差異和提高學習效率的要求,結合教材和學生的心理特點、性格特征等,將學生分成A、B、C三個層次。A組學生:學習興趣濃厚,求知欲強,學習成績穩(wěn)定;B組學生:智力因素好,在學習上缺乏刻苦精神,學習成績不穩(wěn)定;C組學生:智力與非智力因素相對弱點,學習上感覺比較吃力,成績不夠理想??紤]到C組學生比較差,編排座位時我采用"異層同組"的方式讓學生4四人一小組,如ACBB,ACAB,這樣的安排有利于A組學生在小組中發(fā)揮榜樣作用,帶動B組、C組學生,促進他們的進步。當然,以上分層并非固定不變的,隨著學生學習情況的變化,進步的學生,我們就要及時對分層的情況進行調整,滿足他們的上進心,便于他們能更好的發(fā)展。這樣學生之間也能相互競爭,相互鞭策,相互促進,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3.對作業(yè)分層布置
認真做好備課中的"備作業(yè)"這一工作。我們知道在備課時是要備作業(yè)的。在分層布置作業(yè)時,教師應該具體分析班級的具體情況,精選練習題。然后將練習題分為不同的類別:第一層次為知識的直接運用與基礎練習,以掌握基礎知識為主,這部分是全體學生的必做題;第二層次為變式題或簡單的綜合題,重在技能訓練,提高速度;第三層次為綜合題或探討性問題,重在提高綜合能力??梢砸訟、B、C表示這幾個層次的練習。將班級同學按照數學成績的好壞分成三個小組。數學成績好、能力強的同學可以分到優(yōu)異組;數學成績中等、能力一般的同學可以分到爭先組;數學成績較差、能力弱的同學分到奮進組。然后對不同的小組提出作業(yè)的要求:三個小組的同學都必需做A組題,爭先組的同學還必做B組題,可選做C組題;優(yōu)異組的同學需完成C組題。
分層作業(yè)的評價:在評價或批改學生的作業(yè)時,應該采取分類評價的方法,也就是對于不同層次的學生采取不同的標準。對差生適當放松,對優(yōu)生適當從嚴。對于差生,只要做對了必做題就可以給滿分。如果還做對了B、C組的題目則可以加倍給分,并且在班級公開表揚。這樣,可以加強學生的動力,提高差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對于優(yōu)生則注重他們解題的速度及解題的準確度,注重作業(yè)里解題的思維質量。讓優(yōu)生之間展開競爭,讓優(yōu)生能夠得到更大的提升。通過這種分類評價的方法,能夠合理評價各層次的學生,使各層次的學生都能得到應有的激勵,進一步提高了分層作業(yè)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