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靜 郭朔 王秀平 孟軍 劉素穩(wěn)
摘 要: 我院結合河北省生物技術發(fā)展的需求及我校構建應用型大學的實際狀況,根據已有的專業(yè)基礎,開設生物工程(發(fā)酵工程方向)專業(yè)。生物工程是一門應用性非常強的專業(yè),而該專業(yè)的基礎及核心是微生物的培養(yǎng)及選育。本文主要從課程定位、專業(yè)建設目標、教材的選用、教學方法四方面闡述了工科微生物教學的重要性及提高微生物教學的方法。
關鍵詞: 生物工程專業(yè) 微生物教學 教學方法
1998年教育部將發(fā)酵工程、生物化工、生物制藥、化學工程等專業(yè)統(tǒng)一命名為生物工程專業(yè)。截止到2015年,全國有309所高校開設生物工程專業(yè),遍布全國30個?。ㄊ?、自治區(qū)),呈現出一片繁榮景象。微生物課程作為生物工程專業(yè)必修的基礎課之一,涉及面非常廣、發(fā)展迅速,是一門應用性和實踐性都非常強的學科。但是由于各高校生物工程開設的基礎及定位的不同,微生物課程講授的內容、側重點及實驗量都存在比較大的差異。本文主要側重對我校發(fā)酵工程方向的生物工程專業(yè)中微生物課程教學方法的改革進行初探。
一、課程的定位
在建生物工程專業(yè)之前,我校首先跟多所開設生物工程的院校進行走訪,包括天津科技大學、天津大學、河北科技大學、燕山大學,同時結合我院已有的基礎,最終將我院的生物工程專業(yè)定位為工科專業(yè),同時側重點是發(fā)酵工程方向。因此微生物學是生物工程的專業(yè)基礎課,開設理論學時和實驗學時及實習實訓課程,明確微生物在發(fā)酵工程領域的重要地位,從而在理論上和實際操作及實踐上夯實學生的基礎,使他們對工業(yè)微生物有明確的認識。在明確考核方式的同時,明確學生學習該課程的任務、程度。
二、專業(yè)建設目標
2015年4月16日,河北省教育廳官方網站正式公布我校為省內首批應用型本科試點高校。我校明確提出建設特色鮮明的高水平應用型大學目標。結合我校應用型大學的定位,同時結合我院已有的釀酒工程專業(yè),因此將我院的生物工程專業(yè)定位為應用型工科專業(yè)。確立我院的生物工程專業(yè)的建設目標為:依托河北省重點學科釀酒工程專業(yè)、依托我校重點學科發(fā)酵工程專業(yè),面向酒類釀造、生物醫(yī)藥、糧油深加工產業(yè),培養(yǎng)具有工業(yè)微生物基本知識,掌握生物技術及其產業(yè)化的科學原理、工藝過程及工程設計的基本理論和基本技能,能在該領域從事生產、管理、微生物資源開發(fā)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三、教材的選用
教材是聯系學生和老師的橋梁,隨著教學改革的發(fā)展,現在微生物課面臨教學時數少、學生知識體系不同、實驗動手能力不強的實際情況,因此更應該重視教材的選擇。目前國內出版的微生物教材較多,但真正適合工科院校發(fā)酵方向的不多。經過多重比較,最終選用周德慶先生編寫的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微生物學教程(第三版)》,為理論授課教材,其中微生物的共性,原核生物的形態(tài)、構造和功能,真核生物的形態(tài)、構造和功能(真核和原核生物有些細胞器的功能參考沈萍教授編寫的《微生物學》)、病毒、微生物的營養(yǎng)類型、培養(yǎng)基,微生物的生長及其控制共七章需要重點講解。
在實驗實踐教材選用上,我們選用杜連祥教授主編的,由中國輕工業(yè)出版社出版的《微生物學實驗技術》為實驗教材,要求學生掌握微生物操作的基本技能,掌握培養(yǎng)基配置的基本原理,掌握常見工業(yè)微生物的細胞特性,熟練掌握如何從自然界中分離篩選微生物,熟練掌握工業(yè)微生物的復壯方法,掌握微生物保存方法,從而使學生明確微生物培養(yǎng)在生物工程領域的重要地位,同時要求學生明確微生物培養(yǎng)條件對微生物產物的影響。
四、改革教學方法,增強教學效果
(一)首先注重緒論的講解,激發(fā)學生的興趣。
緒論在教科書中起著提綱挈領的作用,既講述了歷代微生物學者的研究過程和成果,又展望了現代微生物學的發(fā)展方向和作用。學生通過緒論的學習,可以對微生物有一個明確的概念,掌握微生物在人類發(fā)展歷史中的重要作用。通過緒論的學習可以使學生明確自己的學習目的、任務,同時了解微生物的發(fā)展前沿。
(二)教學方法進行改革,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教學方法運用得當,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運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中穿插課堂對比法、啟迪法、研討法、角色轉化法、故事法等新的教學手段。例如我們在講解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時,就可以采用對比法,對比兩種生物的主要差別。還有講解不同的真核生物時,可以采用比較法,比較幾種真核生物的菌落形態(tài)、培養(yǎng)條件等。
(三)加強微課、慕課建設,為學生搭建研討的平臺。
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是老師在講臺上講、學生單純地聽,課后學生自覺復習,但是隨著手機、電腦的普及,學生課堂興趣逐漸被手機吸引。上課不聽講,玩手機成為普遍現象,有的學校上課時,由班委將同學手機統(tǒng)一收齊,下課再發(fā)還的辦法,但是效果也不好,同時給班委帶來負擔。那么如何使學生很好地收心,同時又可以利用手機這個工具呢?那就是加強微課、慕課建設,使學生短時間可以集中注意力。同時,還應注意微課慕課平臺建設,使學生帶著任務預習復習所學內容,這樣更有助于學習效果的增強。同時在增強實驗室硬件建設的同時,搭建虛擬實驗室平臺,可以達到如同學生親自做實驗的效果。
(四)學習與實踐結合,加強實習基地的建設。
生物工程專業(yè)是工科專業(yè),微生物是一門應用性很強的學科,微生物要實現自身的價值,必須走工業(yè)化的道路。因此,為了使學生更好地理解生物工程、更好地掌握微生物在人類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必須讓學生走進工廠、真正參與實際生產,在實際生產中理解、鞏固所學知識。我們結合現有的資源,開辟多家實習基地,在學生實習時都配備實習教師,現場講解實際生產中用到的知識,讓學生在工作中提升自己的能力。
總之,高校教育就是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而微生物是生物工程中最關鍵的一門課程,是生物工程的核心,因此必須借助現有的資源上好這門課,使學生領略生物工程的精髓。
參考文獻:
[1]薛林貴,等.生物工程專業(yè)微生物理論教學改革的探討[J].微生物學通報,2006,33(3).
[2]蘭時樂,等.生物工程專業(yè)微生物學教學改革的實踐與思考[J].科技創(chuàng)新導報,2009;18.
[3]徐立新,等.生物工程實驗教學改革的探索[J].微生物學通報,2013;40(9).
[4]糾敏,等.生物工程專業(yè)微生物學教學方法改革初探[J].安徽農學通報,2007;1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