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開森
(閩西職業(yè)技術學院藝術設計系,福建 龍巖 364021)
?
龍巖市石鑼鼓濕地公園觀花植物應用分析
陳開森
(閩西職業(yè)技術學院藝術設計系,福建 龍巖 364021)
在對石鑼鼓濕地公園觀花植物應用情況實地調(diào)查的基礎上,對觀花植物種類進行分類,并從觀花植物的園林配置、花期分布、花色特征等造景進行分析,提出了如下優(yōu)化公園植物景觀建設的建議:優(yōu)化觀花品種,形成地方特色;豐富種植形式,提高景觀層次;加強植物配置,營造植物景觀;強化養(yǎng)護能力,提升觀賞效果等。
觀花植物;種類;濕地公園;龍巖市
觀花植物是指具有奇特的花或花序,具有一定的觀賞價值的植物[1],以其豐富的花色、多樣的種類及不同的花期,已成為園林植物造景中不可替代的重要組成部分。福建省龍巖市自創(chuàng)建國家級園林城市以來,始終堅持建設“生態(tài)型、節(jié)約型”園林,以環(huán)城山林為依托,以山地自然植被群落為特色,根據(jù)山地公園綠化建設及林相改造模擬地帶性自然植物群落特征,進行復層生態(tài)配置,加大觀花植物的應用力度,增加植物多樣性,讓中心城市季季有花、處處成景,城市綠化景觀效果大幅得升,達到返璞歸真、賞心悅目的自然境界。為此,筆者對龍巖市石鑼鼓濕地公園觀花植物應用情況進行調(diào)查研究,以期為將龍巖市首個人工濕地公園營造成具有地方特色的城市園林景觀提供參考。
調(diào)查表明,龍巖市石鑼鼓濕地公園觀花植物共有44科69屬83種,根據(jù)其生活型[2]將公園內(nèi)觀花植物分為本本(喬木、灌木)、草本、藤本和水生類。其中木本類最多(34種),占總數(shù)的41.0%,藤本類最少(3種),占總數(shù)的3.6%。
1.1 木本觀花植物
喬木是構成園林景觀的骨架,在植物景觀營造中發(fā)揮著重要作用[3]。龍巖市石鑼鼓濕地公園木本觀花植物22科29屬34種,占總種數(shù)的41.0%,應用最豐富。木本觀花植物中常綠喬木、灌木較多,一年四季開花的有6種,春夏開花木本觀花植物最多(19種),占木本類的55.9%,秋季開花木本觀花植物次之(6種),占木本類的17.6%;冬季開花木本觀花植物最少(僅3種),占木本類的8.8%。
表1 木本觀花植物種類表
續(xù)表1序號種名科名屬名花色花期7扶桑錦葵科木槿屬深紅色或橙紅色1~12月8深山含笑木蘭科含笑屬白色2~3月9紫玉蘭木蘭科木蘭屬紫色3~4月10毛杜鵑杜鵑花科杜鵑花屬粉紅或紅色2~5月11比利時杜鵑杜鵑花科杜鵑花屬粉紅或大紅色1~12月12羊蹄甲豆科羊蹄甲屬紅或粉紅色9~11月13洋紫荊豆科羊蹄甲屬紫紅色4~5月14雞冠刺桐豆科刺桐屬紅色4~7月15刺桐豆科刺桐屬鮮紅色3月16黃花槐豆科槐屬金黃色8~11月17紅絨球含羞草科株櫻花屬鮮紅色8~9月18虎刺梅大戟科大戟屬紅色3~12月19雙莢槐蘇木科決明屬金黃色6~11月20紅花機木金縷梅科檵木屬紫紅色4~5月21藍花楹紫葳科藍花楹屬藍色或青紫色5~6月22楊梅楊梅科楊梅屬紫紅色3~4月23木棉木棉科木棉屬桔紅色3~4月24美麗異木棉木棉科吉貝屬粉紅色10~12月25美人樹木棉科異木棉屬紫紅色7~9月26紅千層桃金娘科紅千層屬紅色3~7月27三角梅紫茉莉科葉子花屬紅或紫色3~11月28紫薇千屈菜科紫薇屬紅或粉色6~9月29夾竹桃夾竹桃科夾竹桃屬紅色3~11月30黃嬋夾竹桃科黃嬋屬黃色5~8月31石榴石榴科石榴屬紅色5~10月32臺灣欒樹無患子科欒樹屬粉紅色或赤褐色9~10月33巴西野牡丹野牡丹科蒂牡花屬藍色1~12月34龍船花茜草科龍船花屬紅色或橙色5~7月
1.2 草本觀花植物
草本類觀花植物植株矮小、繁殖速度快,具有植物景觀成效快的主要特點[3]。龍巖市石鑼鼓濕地公園草本觀花植物17科24屬28種,占總種數(shù)的33.7%,其中多數(shù)為一、二年生草本花卉,宿根花卉和球根花卉種類較少。主要在公園內(nèi)的花境、園路、花壇及建筑小品中使用,一年四季開花的草本觀花植物有2種,開花觀賞期在春夏秋季的有3種,在春夏季開花的最多,有19種,占草本觀花植物的67.8%,在夏秋季開花的有6種,占草本類的21.4%,因霜凍因素,冬季開花的草本觀花植物在石鑼鼓濕地公園內(nèi)的應用較少。
表2 草本觀花植物種類表
續(xù)表2序號種名科名屬名花色花期9美人焦美人蕉科美人蕉屬紅色6~8月10太陽花馬齒莧科馬齒莧屬金黃色5~11月11長春花夾竹桃科長春花屬粉紅色1~12月12千日紅莧科千日紅屬紫紅色7~10月13雞冠花莧科青葙屬紅色5~10月14紫葉酢漿草酢漿草科酢漿草屬紫色4~11月15鳶尾鳶尾科鳶尾屬深紫色5~6月16波斯菊菊科秋英屬黃色6~8月17孔雀草菊科萬壽菊屬黃色7~9月18萬壽菊菊科萬壽菊屬黃色5~10月19矮牽牛茄科碧冬茄屬紅色5~11月20三色堇堇菜科堇菜屬白、黃或紫色3~4月21一串紅唇形科鼠尾草屬紅色4~5月22花葉良姜姜科山姜屬白色6~7月23萱草百合科萱草屬桔紅色5~7月24玉簪百合科玉簪屬白色7~9月25風車草莎草科莎草屬黃褐色8~11月26水莎草莎草科水莎草屬紅褐色7~10月27千屈菜千屈菜科千屈菜屬紅紫色或淡紫色7~9月28海芋天南星科海芋屬白或淡黃色1~12月
1.3 藤本觀花植物
龍巖市石鑼鼓濕地公園內(nèi)垂直綠化應用不足,立體景觀建設較少,所以藤本類觀花植物應用也就少,共3科3屬3種,占總種數(shù)的3.6%,使用最多的是炮仗花和紫藤,主要應用在建筑小品的花架和廊坊上,觀賞期主要集中在春夏季節(jié)。龍巖市擁有木通、薜荔、中華獼猴桃和常春油麻藤等豐富的藤木資源,在藤本觀花植物應用中,應當重視鄉(xiāng)土藤木植物的開發(fā)利用[4]。
表3 草本觀花植物種類表
1.4 水生觀花植物
近年來,水生觀賞植物,特別是觀花類在園林水域中的應用日益廣泛。龍巖市石鑼鼓濕地公園水域分為溪流保護區(qū)、濕地緩沖區(qū)、濕地展示區(qū)和濕地科普區(qū),水生觀花植物以濕地植物為特色,突出濕地景觀,共10科15屬18種,占總種數(shù)的21.7%。主要以荷花、花葉蘆竹為挺水植物,以水蔥、菖蒲、風車草等為浮水植物,配以水芹菜、玉簪、風車草、黃菖蒲等岸邊植物。開花觀賞期主要在春夏季,共有15種,占水生觀花植物的83.3%,在秋季開花的有3種,占水生觀花植物的16.7%。石鑼鼓濕地公園內(nèi)水生植物的應用體現(xiàn)了濕地植物的多樣性和群落美,具有廣泛的科普教育意義。
表4 水生觀花植物種類表
續(xù)表4序號種名科名屬名花色花期5黃菖蒲鳶尾科鳶尾屬黃色5~6月6慈姑澤瀉科慈姑屬白色5~10月7澤苔草澤瀉科澤苔草屬白色7~9月8澤瀉澤瀉科澤瀉屬白色5~10月9梭魚草雨久花科梭魚草屬藍紫色5~10月10菖蒲天南星科菖蒲屬黃綠色6~9月11水芋天南星科水芋屬白色6~7月12水芹菜傘形科水芹菜屬白色6~7月13水蔥莎草科藨草屬棕色或紫褐色6~9月14紙莎草莎草科莎草屬淡紫色6~7月15旱傘草莎草科莎草屬綠白色6~7月16茭白禾本科菰屬紫色9~11月17蘆竹禾本科蘆竹屬灰褐色9~12月18花葉蘆竹禾本科蘆竹屬灰褐色9~12月
龍巖市石鑼鼓濕地公園觀花植物種類豐富,從草本、藤本、喬灌木到水生植物,花色繁多,姿態(tài)萬千,主要以叢植、散點植和列植的種植形式營造濕地公園自然式的植物景觀,注重營造植物的整體美。公園在保護自然生態(tài)環(huán)境、還原古河道的基礎上,以濕地植物景觀為特色,與原有地形、建筑、水體等其他園林要素有機結合,恢復鑼鼓湖,湖中筑島、溪旁植草,形成湖溪共生、富于變化且相互協(xié)調(diào)的濕地植物景觀效果。
2.1 觀花植物的園林配置
龍巖市石鑼鼓濕地公園觀花類植物注重與其他植物、建筑小品、水體、園路相結合,注重延長植物景觀的觀賞時間和豐富景觀的觀賞效果。在濱水區(qū)域,濕生環(huán)境包括帶狀和面狀種植,帶狀種植沿著河岸展開,結合水生態(tài)環(huán)境,呈序列狀展開配置。造景時考慮水位的變化,深水區(qū)選用荷花、睡蓮等水生植物,淺水區(qū)選用梭魚草、蘆竹等濕生植物,岸邊種植再力花、黃菖蒲等旱濕植物。湖中大面積的水景植物,采用多樣的水生植物塊狀種植,不但豐富水面景觀而且注重展示效果。在園路兩側根據(jù)“由低到高,逐漸推進”的原則,采用“草皮+地被+灌木+喬木”的形式進行配置種植,注意植物季相的變化搭配,使游人可以感受到四季不同的美景。石鑼鼓濕地公園觀花類植物在花境的應用不多,應充分結合地形條件,營造別具匠心的花境,渲染園林氛圍,如黑心菊、三葉草等草本觀花植物形成沿路花鏡式的花徑,如花環(huán)菊、金雞菊、紫花地丁、波斯菊、春黃菊等野花散生于草坪,多種多樣的花叢分布在林緣、置石、坡地,形成生動活潑的自然植物景觀。
2.2 觀花植物的花期分布
龍巖市石鑼鼓濕地公園觀花類植物種類較全面,但開花季節(jié)分布較不均勻(根據(jù)氣象部門劃分法,通常以陽歷3~5月為春季,6~8月為夏季,9~11月為秋季,12月~來年2月為冬季)[5],主要集中在春夏季,秋季次之,冬季應用數(shù)量最少。其中,一年四季均開花的植物有8種,占總數(shù)的9.6%;春夏秋開花的有3種,占總數(shù)的3.6%;春夏季開花的最多,有54種,占總數(shù)的65.1%;秋季開花的有15種,占總數(shù)的18.1%;冬季開花的最少(3種),占總數(shù)的3.6%。為保證四季有花、持續(xù)觀賞的園林景觀效果,并將開花植物種植在公園的各個區(qū)域,應增加冬季開觀花植物的種類和數(shù)量,避免冬季景觀出現(xiàn)蕭條的現(xiàn)象,如山茶花、茶梅、蠟梅等,為冬季的園林景觀增色,提升公園一年四季整體觀花景觀的美感。觀花植物季節(jié)性的配置還應避免單調(diào),可以將一些花色相近、花期相似的觀花植物相對集中地自然種植在一起, 形成一片繁花似錦的觀花植物景觀。同時,還可營造成“春季繁花似錦、夏季綠樹成蔭、秋季葉色多變、冬季銀裝素裹”等近似自然風光的景觀效果,使游人感受到大自然的生機及其變化并產(chǎn)生身臨其境的感覺。
2.3 觀花植物的花色特征
龍巖市石鑼鼓濕地公園觀花類植物在花的色彩方面以紅色系列最多(32種),占總數(shù)的38.6%;藍紫、灰褐系列次之(22種),占總數(shù)的26.5%;黃色系列(14種),占總數(shù)的16.9%;白色系列最少(10種),占總數(shù)的12.1%。石鑼鼓濕地公園在觀花植物與觀葉植物(如紅葉李、紅楓、銀杏、槭樹類植物等)的搭配組合,注重花色、花期、花葉、樹型的搭配,這樣延長了觀賞期。另外,石鑼鼓濕地公園觀花類植物還非常缺乏觀賞性很強的月季、郁金香、海棠等品種,這是今后需要加強豐富自然觀花植物景觀的重要元素和亮點。
3.1 優(yōu)化觀花品種,形成地方特色
龍巖市石鑼鼓濕地公園觀花植物從種類、花期分布、花色搭配等方面均達到了預期效果,但是藤本觀花植物應用較少,可以結合園林建筑小品,多種植藤本植物,如月季、凌霄等,這樣既可增加垂直綠化,又可以豐富立體景觀。草本觀花植物多為一、二年生,而多年生的宿根或球根花卉應用較少,可以結合園路種植多年生宿根花卉,形成美麗的花境,同時降低觀花草本植物的養(yǎng)護成本。另外,應精選出體現(xiàn)地方特色、適應性抗逆性強、觀花效果突出的優(yōu)勢品種進行重點培育,進一步鞏固濕地公園建設的成果,提高景觀豐富度。市花具有作為植物景觀核心標志的文化與提升城市形象的特性。石鑼鼓濕地公園對龍巖市市花(山茶花)的應用較少,建議適當提高山茶花在公園的應用程度,選用品種豐富、花色多樣的山茶花作為主景布置或是片植形成山茶花林,形成地方特色的綠地植物景觀[6]。
3.2 豐富種植形式,提高景觀層次
龍巖市石鑼鼓濕地公園觀花植物栽植形式主要以孤植、列植、大色塊加灌木球種植等方式為主,組團群落式栽植較少,立體植物景觀、垂直綠化非常薄弱,植物層次的豐富度、群落的功能穩(wěn)定性相對較低。此外,觀花植物在構建花境、花臺或花叢等方面結合的不夠。因此,在主要的出入口、園路盡端、廣場中心、視線的焦點及景觀結點等重要位置,可以營造立體花柱,設計符合景點意境的造型、圖案效果,配以觀花類植物的應用,由此增強公園景觀立體層次效果。建議充分利用空間、采用多種植物形式營造出豐富的植物群落層次的公園植物景觀效果。
3.3 加強植物配置,營造植物景觀
龍巖市石鑼鼓濕地公園觀花植物較多,但是觀果植物、芳香植物和彩葉樹種的運用比例較低,景觀效果有待進一步提高。建議在公園內(nèi)增加觀果植物(石榴、鐵冬青)、芳香植物(中層可以適當增加桅子、含笑、蠟梅)及彩葉樹種(黃連木、烏桕、楓香、柿樹、三角楓、銀杏、無患子、鵝掌秋、欒樹等)的品種和數(shù)量,注重與觀花植物的種類搭配,并與立體花柱、園林建筑等視覺景觀彼此結合,互為補充,共同營建出色香俱佳的濕地公園休閑環(huán)境。
3.4 強化養(yǎng)護能力,提升觀賞效果
龍巖市石鑼鼓濕地公園觀花植物種類豐富,種植注重近期景觀效果,種植密度大,部分觀花植物缺乏生長空間,影響了生長狀態(tài),降低了觀賞價值。觀花植物的養(yǎng)護管理要求相對更高一些,要很好地結合植物自身生長規(guī)律進行管理。此外,在修剪整形、養(yǎng)護管理過程中常忽視植物的花期,在開花前進行修剪,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植物的觀花效果。因此,應提高城市綠化管理防護水平,既可營造美麗的濕地公園植物景觀,又有利于提升觀花植物的觀賞效果。
[1]張敏.福州閩江公園南岸觀花植物種類及應用分析[J].現(xiàn)代園藝,2013,(4):137~139.
[2]廖紹波, 陳勇, 孫冰,等.深圳市觀花植物資源調(diào)查及觀賞特性研究[J].生態(tài)科學,2015,(5):52~57.
[3]張靈靈,張建,蔣細旺.江漢大學觀花植物種類及造景分析[J].江漢大學學報,2015,(5):465~470.
[4]鄧元德,許秀平.龍巖中心城區(qū)綠化樹種資源的調(diào)查與分析[J].長江大學學報(自科版),2015,(15):21~26.
[5]許君君,馬力,吳建明,等.觀花植物在蘇州市相城區(qū)園林綠化建設中的應用[J].中國園藝文摘,2012,(3):46~47.
[6]陳開森,郭華,鄧元德,等.龍巖市城區(qū)主要廣場木本植物現(xiàn)狀調(diào)查與分析[J].閩西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3,(4):108~112.
2016-06-10
福建省教育廳科技項目(JAT160887)。
陳開森(1975-),男,碩士,副教授,主要從事植物生態(tài)與園林植物研究,70951599@qq.com。
S685;TU986
A
1673-1409(2016)27-0012-05
[引著格式]陳開森.龍巖市石鑼鼓濕地公園觀花植物應用分析[J].長江大學學報(自科版),2016,13(27):12~16.